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儒家民本思想及其对我们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本思想,中国古代历史上将民众视为治国安邦根本的政治学说,是一种关注、重视人民利益的政治学说。它是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的基础,也是其根本与核心。在中国传统的政治思想文化中,儒家民本思想一直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借鉴和学习儒家民本思想的精华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民本思想或者说民本主义,是中国古代政治思想中民主性精华的核心。这不仅是因为民本思想在中国古代政治思想民主性精华的内容中居于主导地位,而又更因为民本思想以外的其他内容大都由它衍生和引申。民本思想是中国古代政治家与思想家对民众认识的最有价值的理念。征诸历史,凡是民本思想高扬的时代,也是古代各朝代执政者制定的政策既反映百姓的愿望,又反映历史发展要求的时代。不过,应该指出,它却不能与近代的民主思想划等号,封建制度下不可能孕育近代的民主思想。  相似文献   

3.
民本思想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时代背景、社会基础和历史作用。从古代、近代、当代三个时期,概述了民本思想的形成、转化和超越,并对民本、民主和社会主义民主的内涵,略加分别和定位,以便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民主制度的进程中,吸取历史的精华,借鉴历史的经验。  相似文献   

4.
唯物史观认为社会的发展应以人为本。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把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民本思想是一种重民、爱民的思想,是中国古代政治思想中的最精彩部分。但是,中国传统社会的民本思想是一种民主缺位的“民本观”,它是统治者的用民之道和御民之术。当代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执政为民理念,是民本思想在当代的政治实践,是民本本位在当代的真实回归。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的“官箴”中不乏进步合理的因素,许多箴言值得我们认真总结、批判继承和发扬,其中的“民本观”对于我们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具有十分宝贵的借鉴意义。古代“官箴”为我们树立“民本观”提供了不少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张仲波 《文教资料》2010,(8):110-111
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源远流长的珍贵历史遗产。它的产生可以追溯到早期国家形成的时期,它的内涵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丰富并有所衍变。近代以来,民本思想从封建统治阶级治国安邦的官方意识形态转变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重要思想武器.特别是中国共产党批判地继承历史遗产.赋予民本思想以全新的理论内容。今天。梳理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文化内涵及其发展衍变的历史脉络.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文化无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从先秦时期民本思想形成来探讨中国古代政治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民本思想是儒家政治哲学的核心价值,是一种重视民众在社会生活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地位的思想。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上曾为调和社会阶级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发挥过重大作用。虽然儒家的民本思想有局限性,但是今天,我们重新挖掘儒家民本思想的文化内涵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仍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8.
民本思想是儒家政治哲学的核心价值,是一种重视民众在社会生活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地位的思想。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上曾为调和社会阶级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发挥过重大作用。虽然儒家的民本思想有局限性,但是今天,我们重新挖掘儒家民本思想的文化内涵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仍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9.
中国传统民本思想以维护封建阶级秩序为前提,在本质上是对封建统治阶级的道德说教,不能有效地保障民众的自由权利,真正做到以民为本。直到近代,孙中山先生顺应时代潮流,对传统民本思想进行了空前的创造性发展和超越。其民本思想内容全面系统,既坚决反封建专制,又积极倡导民主共和,使民本制度化,社会关系和价值观念民主化,且社会发展以民众的经济生活为重。这都充分体现了以民众为政治统治的根本这一核心主题,故具有思想的真实性。  相似文献   

10.
胡锦涛"为民"思想渊源于中国历史上的传统民本思想、西方人本主义思想、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人的民本思想。把以人为本作为执政理念,表明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落实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坚定信念和决心。胡锦涛"为民"思想是我们党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是指导我们在新世纪新阶段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的强大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11.
民本思想是中国古代社会政治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中国古代社会安邦治国的重要政治思想。民本思想的阶级局限性应该批判,但从文明的传承角度来看,我们应该借鉴民本思想中的积极因素。民本思想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主要在政治文明的继承性、民族性、结构性三个方面有着契合。通过对这三个方面契合的分析可以发现,在政治文明的价值本旨上,民本思想对我们树立以民为本的政治理念、建立以民为本的政治制度、维持以民为本的政治秩序、实现以民为本的政治目的有着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2.
社会公共服务已成为我国政治文明的一个重要方面。当下我国社会公共服务职能还存在着一些缺失。加强和完善我国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对于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还权于民,坚持改革开放的效率与公平,促进社会的公平和正义,让改革开放的成果惠及每一个公民,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县级政府是我国最重要的一级基层政权。纵观历史,它于社会管理过程中存在着独特的发展轨迹。在古代,主要由乡绅来负责社会管理并提供公共服务,县级政府借此力量保证社会的稳定;民国作为一个过渡阶段,中央逐步将社会管理职能从乡绅手中收回;到了现代,县级政府享有法理上的社会管理职能,却出现管理上的部分缺位。因此,县级政府应更有效地发挥社会管理职能,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4.
社会心态的优化日益成为我国战略机遇期一个倍受关注的问题,面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重利益诉求和不断凸显的社会矛盾,如何培育和发展积极健康的社会心态成为一项艰巨而紧迫的任务。当今中国存在浮躁、喧嚣、忽悠、炒作、炫富、暴戾、装穷、冷漠等不良社会心态,究其原因是,利益诉求渠道不畅、城镇化及大规模人群流动、西方文化的冲击和新型媒体的快速传播。宜从政治环境上,深化体制改革和促进管理创新;经济环境上,更加注重以民为本和公平至上;通过社会文化创新,进一步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完善社区建设与社会工作,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15.
和谐教育思想历史悠久,和谐教育是人类的永恒追求。夸美纽斯《大教学论》中所体现的和谐教育内涵丰富,和谐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是适应自然的教育。夸美纽斯和谐教育思想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对于当今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仍具有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6.
人本主义思想是中国古代思想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许多著名学者都对人本主义思想做过精辟而深刻的论述。在社会发展的今天,这一思想对现代教育管理具有重要的启示:树立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管理始终坚持尊重师生的意愿,了解师生的需求;以柔性的方法管理;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  相似文献   

17.
英国是一个典型的贵族社会,英国贵族体制是一笔古老的政治遗产。英国贵族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社会阶层。英国贵族子弟成为社会精英的最好途径就是接受公学教育,一般在历经公学教育、大学教育和大陆游学后,跻身宗教界、政界、法律界、经济界者居多,成为英国社会各领域的精英人物。  相似文献   

18.
富士康集团连续出现员工跳楼事件,引起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本文通过对"富士康"事件的分析,提出企业要改变管理方式,必须加强社会责任建设,强调"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这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我校中共党史学科自五六十年代初建,80年代先后取得硕士、博士学位授与权;逐渐形成以中共党史学理论及党史学史、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社会现代化、毛泽东思想研究为支柱,在李大钊研究、五四运动与中共创建史研究、大革命史研究、抗日战争研究、中国共产党与民族资本主义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邓小平理论与中共党史学研究等多个领域取得丰硕成果的学科;在全国中共党史学界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其中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社会实践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根本方式,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人民群众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主体,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这一核心思想坚持、运用和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凸显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发展过程中社会存在的基础地位、社会实践的核心地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的“三位一体”的根本原则和与其内在的一致性,是历史唯物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深刻理解以人为本的历史唯物主义意蕴以及坚持以人为本和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内在一致性,对于我们自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