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7 毫秒
1.
史怀泽“敬畏生命”伦理思想是现代西方伦理学史上重要的思想之一。生命意志及其分裂、生命现象的整体性、思想的力量和内在自由是敬畏生命伦理思想的理论基础,伦理范围扩大到所有生命、敬畏生命的绝对性、生命无高低等级之区分是敬畏生命伦理思想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2.
西方动物解放论和中国佛教护生现存在诸多共同之处,同时又有较大的差异,这些异同主要体现在生命平等的价值观、人道主义、素食主义、生态伦理思想等方面.在生命平等的价值观方面,二者在动物权利和人类义务上各有千秋,生命平等原则也大相径庭;在人道主义方面,二者在反对杀生、拒斥残忍的思想和行动上基本一致;在素食主义方面,二者的素食主义理论殊途同归,素食主义实践却步调不一;在生态伦理思想方面,二者的哲学基础迥然不同,但非人类中心主义立场却是不谋而合.  相似文献   

3.
"敬畏生命"伦理思想为我们构建和谐的人与自然关系提供了一种新视角、新理念。本文从伦理、哲学、生态和历史四个角度探讨了"敬畏生命"教育的深刻内涵,全面诠释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敬畏生命是施韦泽伦理思想的核心。敬畏生命就是尊敬一切生命,保持生命,促进生命,使生命达到其最高度的发展。这种伦理思想摒弃了传统的生命教育价值观,而是把珍惜生命作为第一要义。我国传统的生命教育缺失了主体,施韦泽的敬畏生命伦理思想为尊重生命主体,为生命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理论依据,也为我们的生命教育提供了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5.
佛教蕴涵着丰富而深刻的生态伦理思想,为重建人和世界的和谐关系提供了宝贵的文化资源。缘起论是佛教生态伦理的理论基石,认为宇宙万物都是由因缘和合而生成。"无我"是佛教的基本观念,主张应以"无我"的胸怀对待世间万物。佛教提倡一种整体论的宇宙观,认为事物之间相互联系、圆融无碍,世界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佛教生态伦理的基本内容,包括佛教的平等思想、慈悲思想和敬畏生命的思想。佛教生态伦理的现代价值有助于协调人与自身、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阿尔贝特·施韦泽是当代人类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敬畏生命伦理思想是施韦泽思想体系中的核心思想。敬畏生命不仅敬畏人的自身生命,还要敬畏生物界的一切生命,包括动物和植物的生命。施韦泽认为,生命意志的自我分裂是敬畏生命伦理的原点,生命的休戚与共是敬畏生命伦理的内在依据,敬畏一切生命是敬畏生命伦理的终极价值目标。今天,技术理性依然甚器尘上,敬畏生命伦理从生命价值维度出发,构建生命伦理共同体,对于技术理性的反思和和谐社会的建构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生命价值考量的道德之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命价值的考量分析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新时代需要认真研究的理论课题,本文从道义论、功利论、契约论诸伦理道德视阈研讨了生命价值问题,这有助于揭开笼罩在此问题上的相关迷雾,从理性的廖度加深对生命价值的客观认识。  相似文献   

8.
托尔斯泰影响较大的伦理思想是生命理论和非暴力抗恶论.生命理论包括生命的基本矛盾与人生的目的和意义.他非常重视艺术的道德价值,而且重视艺术家的道德修养.非暴力抗恶论主要观点:生命的神圣不可侵犯是任何道德的首要和唯一的基础;战争就是大规模杀人,宣扬正义战争就是为杀人的罪恶辩护;使人民饱受战争之苦的不是哪个具体的人,而是社会制度;停止支持各国社会制度的办法是拒绝执行杀人命令;革命暴力无法征服国家权力.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社会经济形态理论中"五形态论"与"三形态论"的关系问题,一直是学术界关注和争论的热点。本文在对相关概念及争议、理论追溯进行总结梳理的基础上,从唯物史观、方法论功能及提出动因三个方面论证了"五形态论"和"三形态论"具有辩证统一性。  相似文献   

10.
18世纪末、19世纪初,西方伦理思想史上两大重要的对立的伦理派别——以康德为代表的“义务论”和以边沁、密尔为主要代表的“功利论”——趋于成熟。本文从其历史背景、人性、道德行为的评价依据、评价的原则、道德行为的约束和制裁力量以及如何对待人等六个方面对二者进行了比较分析,理清它们的各自的伦理立场和思想观点。  相似文献   

11.
统筹兼顾思想是毛泽东领导经济建设的一贯思想。科学发展观是新一代党的领导集体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提出的创新理论成果,其根本方法也是统筹兼顾。它从理论定位、理论形态和理论内涵三个方面继承并发展了毛泽东统筹兼顾思想。比较研究毛泽东统筹兼顾思想和以统筹兼顾为根本方法的科学发展观,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坚持统筹兼顾方针、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真性"论、"真心"论和"真行"论,堪称标识全真道哲学思想特征的三个基本环节。这三个基本环节既表征着"全真"哲学的逻辑建构,又分别从本体论、功夫炼养论和思想、道德行为方面折射着该哲学的意蕴和去伪存真的理论底色。在今天的改革大潮面前,全真道倘若选择向其早期优秀哲学传统回归的路径,可能更有益于其发展。  相似文献   

13.
本从方法论入手,借鉴自然科学发展的思路,在两个方面讨论深化劳动价值理论的思路。一方面,明晰价值范畴的三个内容,深入到价值范畴的内部,将其分解为三个研究对象。另一方面,使价值理论从特殊向一般演进,结合现代价值理论各学派的思想,建立以价值实体为出发点的六个层次统一的价值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统筹兼顾思想萌芽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时期;它包括了世界观、一般方法论和具体方法三个层次,对于当时的经济生产和社会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科学发展观是新一代党的领导集体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提出的创新理论成果,其根本方法也是统筹兼顾;它从理论定位、理论形态和具体方法的内涵三个方面发展了毛泽东统筹兼顾思想。  相似文献   

15.
瞿秋白早期文艺思想分3个阶段形成:五四运动前后他就有了朴素的文学反映论观点;首次旅俄期间,他的现实主义创作观初步确立;第一次归国后,他对以前的文艺观作了反思,对艺术的起源、性质、功能、价值等作了全面梳理,终于构成了其文艺思想的理论雏型。瞿秋白的早期文艺思想对其文艺理论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6.
范·弗拉森的量子理论的解释思想不仅是他的一般科学哲学理论——建构经验论的重要科学思想基础 ,也是建构经验论在量子力学哲学中的具体体现。本文主要从量子力学作为一般科学理论的解释、量子理论的主要解释问题和量子测量的模态解释三个层次 ,深入浅出地介绍范·弗拉森的这一重要思想 ,并概括地说明它与建构经验论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董仲舒的人性论有其内在的理论结构,他的人性论是在天人感应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并渗透到社会政治、教育等各个方面,他的“性三品”“性情说”等人性论思想无疑在儒学历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其人性论不单单是一种思想,更是在汉代大一统背景下为政治而服务的理论工具,是儒家思想重新被重视成为正统思想的主要理论原因。  相似文献   

18.
王阳明的生态伦理思想主要包括生态价值观、生态良知观、生态自我观和生态取用观四个方面,生态价值观具体体现为存理去欲,生态良知观具体体现为生生不息、知善知恶和真诚恻怛三个方面,生态自我观具体体现为万物一体,生态取用观具体体现为取用有爱、取用有序、取用有度和取用有养四个原则。王阳明的生态伦理思想可以给我国生态伦理学理论建构和生态文明建设以若干启示。  相似文献   

19.
晚明方以智提出"中边言诗说",当为明代"格调说"诗学理论的总结。方以智认为"中"与"边"包含诗歌创作艺术构成的三个层面,且"中"与"边"辩证依存。方氏从佛典中拈出"中边"一词作为其理论阐述的范畴。"中边言诗说"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20.
蒋孔阳作为中国当代美学第五代——“创造美学”的代表人物,其“创造美学”的形成得力于他的方法论观念和方法论建构基础上,从逻辑分析与历史描述相统一,抽象思辩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理论思考与现实关怀相融合三个方面论述了蒋孔阳美学思想的方法论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