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临近毕业了,学生们三三两两地在课间将自己的留言簿塞到我手里,想让我这个做了他们六年班主任及语文老师的给他们作最后一次评价,写上几句话。在给孩子们写留言时,我想:何不让孩子们也给我写上几句,再一次听听他们的心里话?  相似文献   

2.
快毕业了.不少学生都要老师在其毕业纪念册上留言以铭记师生之情.而老师也会写一些激励的话语来祝福或鼓舞自己的学生。这似乎已是很多学校毕业年级一道不容更改的风景线了。2009年6月,我所任教的高三(7)班学生很另类.  相似文献   

3.
宋亮 《教育》2013,(20):17-18
大学生临近毕业,有许多话要对同学、老师、母校说,毕业留言为他们提供了一次表达情感、交流思想的机会,一个展示个性、展现才情的平台。虽然毕业留言人人都能写,但是由于其特殊的纪念意义,大家都力求写得精练、形象、富有时代感、饱含深情,能给人以启迪。历史上有很多有名的留言。郑板桥在去世前给孩子留言:"淌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天  相似文献   

4.
何捷 《天津教育》2004,(7):92-95
眨眼间,我执教了三年之久的六年四班学生就要毕业了。我请学生再次撰写我们班的“传统习作”——《我的老师》,满心期待着他们将心中想和我说的话都写下来,让我能在学生毕业前听到他们的真情留言。  相似文献   

5.
午休的时候,两个九年级的学生来到了我的办公室。"老师,请您给我们写毕业留言好吗?"因为在七年级的时候教过他们一年时间,看来他们还记得我。"当然可以,写在哪儿?不会让我写在你们的校服上吧!"他们的手里没有拿任何东西,倒是穿着不合时宜的秋季校服。  相似文献   

6.
“老师,请您为我留言。”每当临近毕业时,总有许多毕业班的学生不约而同地把自己精心准备好的毕业留言纪念册捧到你面前。于是,同窗好友及师生间便又掀起了一年一度的毕业留言热潮。尽管这种现象在各级各类学校可谓司空见惯,屡见不鲜;但我想,毕业留言这种校园独有的文化现象,其中所蕴含的教育价值却是不容忽视的。第一,互通性。俗话说“言为心声”。无论在留言本上写下什么,都表白了写者的心声。尤其是毕业班学生,因为即将毕业离校,思想上没什么顾虑,彼此留言比起平日来格外的大胆直率,有什么说什么。这也正是一届又一届毕业生为什么热衷于…  相似文献   

7.
临近毕业,同学们都在写毕业留言。我在报纸上看到过学生写毕业留言有几个误区。为了引导学生正确的人生观,提高审美情趣、人文素养,我在班级开展了“读临别语,写临别言”的心与心交流的语文实践活动。为了写好毕业感言,同学们有针对性地进行了广泛阅读,收集资料,积累语言.我也利用各种学习资源,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语言材料,感悟理解。我们的学习实践不仅有传承也有创造,在学习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学生提高了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8.
教学完刘绍棠的《师恩难忘》一文后,我即在作文课中引导学生来谈谈自己的老师,也以《师恩难忘》为题,写一篇回忆老师的习作。课堂上,学生们受到课文《师恩难忘》中田老师讲故事的影响,纷纷记起了昔日自己老师的某件事。有写自己生病时老师的焦急关心,有写学习困难时老师的耐心辅导,有写上课时老师的幽默风趣,有写犯错时老师的严厉批评……五年级的学生是单纯的,我知道他们习作中的材料都是原汁原味的。  相似文献   

9.
蔡爱朵 《成才之路》2010,(25):15-15
面临毕业,还没学写赠言就有学生悄悄写赠言了。我没制止也没顺时指导,于是写赠言的人数攀升,且不再暗地进行。一日,翻翻学生留言册,“没有什么好说的。”“没有跟你交谈多少,不了解你的性格。后会有期吧!”等随意之语跳入跟帘,难觅合格之语。这些估计也是每个毕业班老师遇到过的自由赠言现象吧。面对这一现象,我想让学生知道赠言是一辈子都不舍丢弃的语言,不是随意之语。那我该怎么做呢?  相似文献   

10.
眨眼间,我执教了三年之久的六年级四班就要毕业了。临行前,我请孩子们再次撰写那一篇我们班的“传统习作”——《我的老师》,满心基极待着他们将心中想和我说的话都写下来。让我能在毕业前听到孩子们的真情留言。文章完成上交之后,王超然同学的习作再一次被我保存下来。回想起来,从四年级接到这个班的第一篇《我的老师》到现  相似文献   

11.
特别赠言     
暑假开始没几天,毕业考分数就揭榜了。那些上了重点中学分数线的学生们,特别高兴和激动!他们纷纷买来纪念册,互相题赠留言。许多小家伙还抢着来请我这个班主任给他们留言。今天上午,我又写了十几个留言,刚想歇口气,不料门外又闪进来一个,那是平时在班上最“捣蛋”的田文彬。他红着脸扭扭捏捏地走进来,拿出崭新的纪念册,郑重其事地摆在我的书桌上,开门见山地说:“严老师,请您给我留言。”我微笑着点点头,但一提起笔来,却不知道写什么才好。田文彬似乎看出了我的尴尬,“嘿嘿”笑了两声,提醒我说:“严老师,就写那次的话吧!”“哪次?”我丈二和…  相似文献   

12.
梦想的种子     
夏天来了,绿色铺满了校园。这时候,离别的忧伤在我和学生之间弥漫着。学生们都在交换着留言册,有的学生还让老师留言。已是初三的他们很快就要毕业了。就像出巢的雏鹰,更广阔的天空在等待着他们。一个叫静晓的学生在课前演讲时含着泪说:“白老师,我多么想让您再陪我们一段路啊。遇到您,我们是多么幸运;离开您,我们是多么难过。”是啊,一年里,每一个学生在我眼里都是那么可爱,就连那上课经常被我叫醒的“小瞌睡虫”邢志浩,也不例外。可是一年很快就要过去,我不能再教他们了。我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伤感。学生要走了,能不能教给他们一些比知识…  相似文献   

13.
教研区内几所农村小学的音乐教师聚集在一起进行集体备课。备课是沙龙形式的。作为校长,我平时不怎么留心,也没有过多地关注过音乐课堂。听了教师们的发言后,我才知道农村小学音乐教学处于怎样的现状。来参加集体备课的十多名音乐教师,几乎都是兼职的,即使有专职的,也不是音乐专业毕业的,他们只是教师队伍中“会唱歌”的老师,甚至有些老师连歌都不会唱。除了教材,他们手里几乎没有任何参考资料。所以,他们就只能对教材和课堂进行“简约”处理。上音乐欣赏课时,他们就给学生放音乐,因为有些内容他们自己也欣赏不了,所以也不知道如何指导学生…  相似文献   

14.
正有人给我留言:"王老师,我最近结识了很多老师,并和他们聊到了关于教育的话题。我发现,他们更愿意表达一种对教育的无奈——体制怎么不合理,评价怎么不公平,学生怎么不爱学习,社会对教育怎么苛刻……然后,就是无休止地发牢骚,似乎所有的教育问题都与自己无关,都是体制的问题。"写这段文字的是一名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也是一个即将加入教育战线的准教师。对于中小学教育来说,他  相似文献   

15.
眨眼问,我教了三年的六年级四班就要毕业了。临行前,我请孩子们再次撰写我们班的“传统习作”——《我的老师》,满心期待着他们将心中的话都写下来.让我能在毕业前看到孩子们的真情留言。  相似文献   

16.
又是一届六年级学生毕业了,考完试,学生们一个个拿着毕业纪念册让我签名,这一年整个六年级的音乐全是我教,可想而知,让我签名有多忙。说实在的,虽然忙,但我心里挺高兴的,这证明学生喜欢我,作为一名教师还有什么比这更重要的呢?留言册签名处分三类:“领导题词”、“恩师留言”和“同学留言”,当我接过一本本留言册,看着“恩师留言”里早已写满了班主任的祝福,我震惊了,这令我想到了许多……一节该引起重视的课这是本校教师上的一节随堂课。从课开始教师的范唱和伴奏,就知道该老师具有扎实基本功。瞧,她在上面讲得眉飞色舞,活灵活现,加上领导…  相似文献   

17.
在前几年的班级管理中,最令人头痛的事情就是学生上网。每次看到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或聊天不能自拔时,便忧心如焚,多次不厌其烦地说服教育,并禁止他们上网,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但是除此之外,也苦无良策。后来发生的一件事,引起了我极大的震动,有个学生临近毕业让我写留言后,请我留下QQ号和Email以便联系,我说没有,她便笑着说:“老师,你已经落后我们了,我们班差不多每个同学都有,联系起来很方便。”  相似文献   

18.
隔阂     
XX年X月X日今天无意翻出小学时的同学录,上面已布满了灰尘。从小学毕业后就再没动过了,记得临毕业前我到处找人写同学录,生怕落下一个人,而他们给我的留言也几乎都是“勿忘我”、“我们永远是朋友”等等等等。那时我们都相互承诺,说毕业后谁也不忘记谁,还很认真地勾了手指。  相似文献   

19.
在学生毕业前夕,思想工作决不能放松,但是采用常规的教育方法其效果往往不十分显著,因此方式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同学们十分重视毕业纪念册,师生之间,同学之间互赠留言,以表达彼此的友谊、期望、理解。于是,我不失时机地利用写毕业留言的机会,把对他们的希望、关切、担心与遗憾倾吐在上面,目的是使他们将来能脚踏实地工作,为社会发展和祖国强盛做出自己的贡献。他们看后,都心悦诚服,颇受感动,能够接受也乐于接受。回想写毕业留言时的几点做法,至今仍记忆犹新。一、肯定成绩,以拉扬为主,激励他们在人生这篇交响乐中,弹奏出…  相似文献   

20.
2011年10月16日中午,中央一台播出的"老师,听我讲"是一期关于教学改革的节目,教室里四面都是黑板,课堂上老师在黑板上写,学生也在黑板上写。教室里参观的专家、教师络绎不绝,但学生们仍然讨论的讨论,书写的书写,不因参观者的进进出出而影响他们的学习。这是一所完全把课堂交给学生的学校,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该校大胆改革,把学生当做课堂的主体,把课堂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