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21世纪是文化的世纪,文化上的强国将成为经济强国,这几乎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的共识。文化强国的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我国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能否处于战略主动地位。因此,不能仅满足于当一个有大量优秀文化传统和文化遗产遗存的文化大国,而应成为具有强大文化创造力和影响力的文化强国。本文阐述了文化强国对经济强国建设的意义,并认为文化强国的建设必须立足于文化的全面创新。必须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同时不能完全走市场化的道路,需要有政府强有力的鼓励和支持等。  相似文献   

2.
研究文化事业的发展取向将有利于增加社会效益,丰富和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将我国建设成为文化大国。本文从五个方面讲述了中国文化事业的建设取向:即文化事业、我国文化事业存在的问题、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经验,国外文化事业的发展经验、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3.
三个自信到四个自信的提出,凸显了文化底蕴。文化自信是其他三个自信的基础和源泉。从文化大国到文化强国迈进的发展进程中,文化自信吹响了文化大发展的号角,大国的崛起与文化的兴衰密切相关。建设文化强国离不开文化自信,伴随大国崛起的必然是文化复兴,文化复兴基于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既要摒弃妄自菲薄也要警惕妄自尊大。  相似文献   

4.
洛桑 《西藏教育》2012,(9):10-11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从时代要求与战略全局出发,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第一次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奋斗目标,从文化大国走向文化强国的世纪历程中学校教育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文化建设关系国计民生,关乎民族血脉传承。十八大以来,中国大国道路的新设计师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高度,对文化建设提出了许多新论断、新思想、新观点。这些创新成果是我国文化建设迈入新常态的重要指南。"自信、自觉、自主"三个词是当下最能代表文化建设新常态的关键词,具体来说,这种新常态至少表现在三个方面,即坚持文化自信发展中华文化,坚持文化自觉推动文化繁荣,坚持文化自主建设文化强国。三方面相互融合,交相辉映,体现了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重大方略,反映着大国复兴道路中的文化担当和精神追求。  相似文献   

6.
文化发展,民族才能强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背景下,如何从文化大国向文化强国迈进,让社会主义文化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支撑,从而进一步实现文化传承,激发大学生的文化创新能力,培养其在多元文化冲突下的文化自信是当前亟需解决和研究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7.
在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的历史阶段,研究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使命,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意义重大.新形势下高职院校文化建设应明确高职院校文化育人的文化环境,要把工业文化融人校园文化,实现工业文化进校园,企业文化进课堂满足不同群体对文化教育的需求,建立育人新体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  相似文献   

8.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国形象"塑造中,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征程中,当代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日益凸显,现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和时代诉求。因此,作为出版系统和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中一支重要的文化力量,高校社科学报参与当代文化建设具有时代的必然性。高校社科学报在中国当代文化建设中现已取得了突出成绩,但还需为自己提出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只有这样,才能为当代文化建设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9.
《邢台学院学报》2021,(1):87-90
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其本身也是一种文化资源,不同的语言蕴含着多样的文化,在当代文化建设中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我国作为语言资源大国,近年来语言资源濒危的情况却愈演愈烈,民族语言和汉语方言承载的多样传统文化流失严重,对中国特色文化建设造成了很大影响,语言资源保护的迫切性已显而易见。  相似文献   

10.
大国的崛起,离不开文化的崛起.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基本思路,必须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保证,以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而文化强国建设的路径需要以经济发展为基础,廉洁的政治为保证,挖掘传统文化资源,提升民众的文化自觉,建立起主流价值文化.  相似文献   

11.
学校精神文化建设的新视野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从生命哲学的视野看 ,只有精神活动才是人的生命活动的最高形式 ,因而也只有精神文化才真正表现出文化的生命特征。离开人的生命意识 ,任何文化的思考都没有真正的教育价值。学校文化建设不能只从教育者的理解力出发 ,而要把学校文化建设变成学生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精神文化建设必须突破学校文化建设的传统框架 ,在新的哲学背景上构筑学校文化建设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形态  相似文献   

12.
文化建设的核心是价值观建构,而价值观建构的目标是伦理观塑造,伦理观塑造的关键又在于文化伦理观的确立,所以,当前文化建设的中心工作是要营造能够合理地处理和调整人们的文化关系,推动当今文化建设,适应人的文化创造活动的文化伦理观。这种文化伦理观应包括文化自由、文化责任、文化公正、尊重人性、文化宽容、文化和谐、保护环境等元素。  相似文献   

13.
当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高校不能仅仅把校园文化建设当作高校学生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和手段,而要把校园文化建设放在完成高校培养目标的大背景下切实建设好;要在物质文化建设中突出精神文化意义;要注重校园文化建设的先进性和特色,使之与教学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使校园文化的建设及其成果直接转化为社会生产力,校园文化也才有存在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繁荣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建设民生文化是"十二五"的一项突出任务。小康的本质是文化小康;小康文化也是全民享受文化资源的文化。所以加强小康文化和民生文化建设,也是推进全面小康建设的核心要求。十二五期间,要围绕小康文化扎实推进民生文化建设,要以系统思维来发展文化产业,要进一步加大文化投入,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让发展的文化成果惠及广大老百姓。  相似文献   

15.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与行业文化融合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应体现"高等性"和"职业性"的双重特性,在传承和弘扬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同时,吸纳行业文化精髓,实现校园文化与行业文化的有机融合。在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学校应科学定位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内涵,凸显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特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加强行业技能与行业精神的双重建构;引导教师群体增强行业文化体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践行行业文化精髓;加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理论研究,完善文化建设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16.
论独立学院的校园文化建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独立学院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新生事物,其校园文化建设应有其自身的特点。独立学院文化建设面临着文化底子相对薄弱、文化体系相对不完整、文化功能相对不健全的挑战。因此应该以确立独立学院的文化主体地位为目标,坚持以独立学院办学理念为主导、师生参与共建和文化建设与日常工作相结合三原则,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个层面结合独立学院的特点搞好校园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7.
提高群众文化生活水平,全面拉提国民素质,推动社会全面发展是文化建设、进步的旨归。文化大发展要直面社会现实,需清除封建文化、浮华文化、逐利文化等,丰富、完善引领大众、宣扬积极价值观的大众文化;文化大繁荣要有“人民”、应为人民。因而,文化建设、发展要关注基层,做好基础性文化工作。传播先进文化,传递、建设现代文明,努力增大公共文化的感染力、渗透力与影响力,让讲学习、讲正气,素质高、求进步是文化大发展的理路与效力。  相似文献   

18.
目前,大众文化已成为今天大学文化建设不容忽略的现实语境。大学的人文教育者不应一味以对立的眼光看待,而要理性分析,寻找对策。首先要充分认识和挖掘大众文化中符合人文精神的内容,与学生形成认同,建立沟通;其次,要正视大众文化对人文教育的不利影响,并结合大众文化的语境特点,加强媒介素养教育、传统文化教育和审美教育,全方位地提升大众文化的人文品质。  相似文献   

19.
文化基础设施是乡村文化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建设乡村文化首先要加强乡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目前。河北乡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虽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史化基础设施与村民的文化消费需求还有一定差距,存在着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分布不均衡。现有文化基础设施使用率低。原生态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严重不足等问题。通过建立多元化投融资机制。推进城市文化资源向乡村转移。完善乡: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立体化监督机制。发展原生态乡村文化产业等切实可行的措施。可有效改善乡村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和使用状况。  相似文献   

20.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要以文化为载体,着眼于精神建设,直接服务育人的全面发展。必须优化校园文化环境,为校园文化建设及素质教育的开展提供支持。校园文化能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自觉形成文化意识和文化品格。要把校园文化建设纳入高校发展的总体规划,从五个方面入手,搞好校园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