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第一部分 显性关联导练 显性关联,其实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词语复现,是指某一个词以原词或其同根词(如:protect与protection),以及它的同近义词(如:foolish与stupid)、上义词或是下义词(如:coat是clothes的下义词,而clothes是coat的上义词)在文中不断地反复出现的现象。它包括原词复现、近义复现和上下义复现。  相似文献   

2.
芜崧 《语文知识》2004,(6):32-32
介词“作为”通常与上义词(属概念)组合成介宾结构作状语,其下义词(种概念)则是句子的主语。例如:  相似文献   

3.
英语中常用上义词反指下义词,以避免重复,由于汉浯中较少使用这一衔接手段,英、汉互译时需将上、下义词进行转换。在不具语篇功能时,英语中有时也可以用上、下义词互指,为照顾汉民族的思维习惯和汉语的特点,汉译时亦需进行转换。  相似文献   

4.
信息复现指用同义或近义词语对原概念的再释义,简单地说,就是用不同的词语表达相同的意思。信息复现在阅读理解中出现频繁,使用广泛,命题人常利用信息复现设题,可以说,信息复现是解题的有效信息。下面是几种常见的信息复现在阅读理解题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笔者以Taylor(2002)的schema-instance(纲要-实例)概念,来探讨上下义词在语篇中的主要功能,并分析了"上义词一下义词"与"下义词一上义词"回指型态的语篇功能,并且将这两种回指型态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6.
词汇衔接是语篇衔接的重要手段之一,而词汇衔接中最直接的方式是词项复现.在实际运用中,它不仅是原词的复现,还指一个词语的语义重复出现,如同义词或近义词、上下义词、和概括词的复现等.词项复现是英汉语篇中最常见的表达手段.该文结合实例,对英汉语篇中词项复现这-衔接手段做-比较性的分析.  相似文献   

7.
等义词是词汇意义、语法意义都完全相同的一组词。它不同于意义有细微差别的近义词。等义词离开了具体的语境仍然具有等义关系,不同于言语等义词。等义词研究的是词与词的外部关系,不是同一个词的不同书写形式,即不同于异体词。  相似文献   

8.
下义词关系作为词汇语义关系的一种意义关系,已经有学者从结构主义视角作过一些研究,从认知语义视角来研究俄语下义词关系,同时从俄汉语下义词关系对应、不对应和空缺三方面的对比加以研究,可以剖析俄汉语下义词关系的异同。  相似文献   

9.
上下义关系是一种语义上的类属关系,一个上义词通常有许多下义词,因此,关于下义词的研究是一项有益而繁琐的工作。围绕“下义词在英文写作中的效用”这一主题,探讨下义词在英文写作用词的多样性、具体性、准确性、形象性等方面所发挥的效用,旨在学习和鉴赏下义词在英文写作中的精妙之处。  相似文献   

10.
从提示成分着手,文章探讨了判断句中“的”字短语隐性中心语的补出法则和补出方法。文章认为,补出的隐性中心语必须能够概括提示成分及其相对词语。文章把补出方法分为中心语补法和上义词补法,并指出:采用中心语补法,提示成分与其相对词语是同类对立,提示成分的信息焦点在定语上;采用上义词补法,提示成分与其相对词语存在异类对立,提示成分的信息焦点包括中心语。  相似文献   

11.
“突然”和“忽然”意思相近,有时可以换用.因而有人误认为它们是等义词。其实不然:它们既有相似点,义有不同点。 1、“突然”与“忽然”都可作副词,都表示情况发生得迅速而又出人意料,多数情况下可以换用,比如,“电灯突然亮起来了”,我们也可以说,“电灯忽然亮起来了”。  相似文献   

12.
本讨论了述语分别为“有、是“的存在句的不同语义关系,提出在存在句式“方位词语或处所词语 有/是 事物名词或名词短语 附加成分”中,当述语为“有”时,方位处所词语表示的空间和事物名词表示的事物之间的语义关系为部分充满关系;当述语为“是”时,方位处所词语表示的空间和事物名词表示的事物之间的语义关系为完全充满关系,并由此探讨了为这种语义关系所决定的“有”和“是”在具体句子中使用时的互换情况。同时本也考察了“事物名词或名词短语 在/是 方位词语或处所词语 附加成分”作为存在句式的真实性情况,指出用“是”作述语的“事物名词或名词短语 是 方位词语或处所词语 附加成分”句式并非存在句,其实质是判断句;用“在”作述语的“事物名词或名词短语 在 方位词语或处所词语 附加成分”句式才是真正的存在句。  相似文献   

13.
1、“能+VP”结构指能愿动词加动词性或形容词性词语组合成的句法结构。可简称为“能”字短语。其中“能”包括“能够”。VP代表谓词性词语(动词或动词短语,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本文主要探讨“能”字短语的构成、内部结构关系及其功能特征。 2、“能”字短语包括前后两项,前项是“能”或“能够”,后项是“VP”。探讨“能”字短语的构成,主要是考察VP的情况。  相似文献   

14.
历史课情境复现图示法朱新华历史课情境复现图示法就是运用课本插图和教师收集或制作的图片、图表,作为教学媒体,有机配合生动的语言和姿态,复现或创设合理的历史情境,帮助学生通过具体形象的感知形成鲜明的历史表象,激发学生的情趣,启迪学生的思维,从而有效地完成...  相似文献   

15.
同(近)义词的讲授是汉语教学中的一大难点。为克服传统教法中的泛面性和随意性,在长期教学实践中摸索出了较为有效的以言语运用层面展示进行汉语同(近)义词教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宗守云 《学语文》2005,(3):43-43
“公汽”、“公车”、“巴士”,都可以用来指公共汽车,它们都是“公共汽车”这个概念在向双音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它们有时候可以互相替换,如“我喜欢在公车上看风景或想事情……”“公车”如果换成“公汽”或“巴士”.都是可以说得通的。这样看来。“公汽”、“公车”和“巴士”这三个词语应该是完全等义的,是绝对等义词。  相似文献   

17.
兼语句是由兼语短语充当谓语的句子,它的谓语是一个动宾短语套接一个主谓短语而构成的.连谓句是由连谓短语充当谓语的句子,它的谓语的特点是两个或两个以上谓词性词语连用且共同陈述同一主语.有着密切联系的兼语句和连谓旬在一般情况下比较容易区分.但谓语的第一个动词是“有(或‘没有’)”的兼语句与谓语的第一个动词是“有(或‘没有’)”的连谓句即“有无”类兼语句和连谓句就往往难以区分.例如:  相似文献   

18.
罗芳 《西藏教育》2013,(7):42-43
汉字教学是第二语言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教学难点。汉字教学能够促进学生对汉语书面语的掌握,能使学生准确地运用汉字,进行书面交流和阅读。在汉字教学中,复现率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复现率是指字或词在教材中重复出现的次数。2004年和2006年,江新对汉字复现率对汉字学习的影响进行了一系列研究。研究结果一致显示,汉字在教材中实际出现的频率会影响汉字学习的效果,复现率越高,  相似文献   

19.
复现是英汉翻译的考查内容之一。复现是词汇衔接的一种形式。语言学家韩礼德和哈桑把复现分为:相同的词、同义词或近义词、上位词、概括词等类别。复现在语篇构建中发挥着旬内衔接功能和跨句衔接功能。本文主要从词汇衔接关系对英译汉进行策略分析。  相似文献   

20.
“的”字在现代汉语中出现频率最高。作为虚词,其主要作用是表达定语和中心语的关系,有的词语之间如主谓或动宾等关系,加入“的”后,可以改变其结构关系,从而变成偏正短语。除此之外,它还可以和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以及各类短语组成“的”字短语,大大扩展了词语的语义容量。还可以用在句末或句中,表达陈述或疑问的语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