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4 毫秒
1.
文章依据实验所得数据,对无极西部话的声调和连读变调进行了分析。无极西部话的四个声调分别为阴平,曲折调,调值为213;阳平,弯曲的降调,调值为542;上声,高平调,调值为55;去声,高降调,调值为51。无极西部话还存在六条变调规律。  相似文献   

2.
以往关于成都话声调的研究,大多基于听觉感知。由于听觉感知具有明显的主观性,因此各家的描写结果往往存在一定的分歧。为尽量克服这种主观任意性,本文运用现代实验语音学分析软件,分析成都话四个单字调的调值。分析发现,成都话阴平、阳平、上声、去声的单字调分别为45、31、51、213。  相似文献   

3.
庄河市地处辽东半岛东南部,位于大连市东北部,庄河方言属于胶辽官话登连片烟威小片。本研究运用语音实验的研究方法,利用Praat语音分析软件,对庄河市区8位发音人的语音材料进行分析,通过描写庄河市区方言单字调实验格局,认为庄河市区方言属于三调方言,三个声调分别为阴平、上声、去声。其中阴平调是全降调,调值为51;上声是曲折调,调值为213;去声分为平降和升降两种调型,调值分别为442和341。  相似文献   

4.
大连普兰店区位于辽东半岛南部,方言属于胶辽官话登连片烟威小片。以往关于普兰店区声调的研究多采用田野调查的方法,在声调的数目、调型、调值等问题上也存在分歧。本文运用实验语音学的方法,对普兰店方言单字调进行研究,并与此前田野调查的结果比较,分析异同的原因。田野调查发现,普兰店方言并非以往描述的典型三声调方言,而是有不同的年龄变体,老年组、中年男性有阴平、上声、去声三个声调,中年女性、青年组除上述三个声调外还存在阳平调。结合实验,可将调值记作阴平51,阳平调13,上声213,去声551。  相似文献   

5.
采用语音实验的方法研究了茶陵城关镇方言的单字调。研究认为,今茶陵城关镇方言有5个单字调,古入声今已归阴去,各调类调值分别是:阴平341、阳平524、上声51、阴去43、阳去45。研究还认为:声调的时长与声调调型尤其是与声调的曲拱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柳州师专学报》2020,(1):54-59
运用声学实验的方法,对来宾市平阳镇话的单字调和双字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来宾市平阳镇话共有4个声调音位,即阴平/55/、阳平/51/、上声/552/、去声/224/,音长按照从大到小依次排列为阴平=去声>上声>阳平;4个单字调中的最高点或最低点位于调域的两极,调域调节的空间有限,所以4个单字调在双字调组合中都发生了变调,平阳镇话双字调连读变调分为调位性变调和非调位性变调,其中作为前字的T3发生调位性变调,T1、T4、前字的T2和后字的T3发生非调位性变调。  相似文献   

7.
江苏盐城方言属于北方方言中的江淮官话区,具有江淮方言的一些共性特征。本文以盐城方言单字调为实验对象,运用实验语音学的方法,得到盐城方言市区片的单字调格局:市区片方言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和入声五个声调,调型为高降调、降升调、平调、中升调和高促调,调值分别为阴平41、阳平214、上声45、去声35和入声5。  相似文献   

8.
费县(刘庄)方言单字调的实验调值为阴平调低平升[224],阳平调高弯降[552],上声调高升[45],去声调低凹[423],其声调格局体现了高调与低调搭配,升调、降调和曲折调不同调形在空间中均匀分布的特点.实验结果表明,费县(刘庄)方言声调的实验调值与传统调值之间没有显著的差别,而时长与调形之间有显著的对应关系.费县(刘庄)方言中还存在一些特殊的声调现象——作为低调伴随特征的嘎裂声和僵声以及羡余成分.  相似文献   

9.
通过MiniSpeechLab软件对河北邢台任县方言的单字调和双字调进行分析从而得出任县方言的声调格局:四个单字调的调值分别是阴平34、阳平53、上声44、去声31。双字组的连读变调都属于前字变调,规则有阴平→33/_+阴平,阴平→22/_+上声;阳平→33/_+阳平,阳平→55/_+去声;去声→阴平/_+去声。这些规则中只有去声→阴平/_+去声是调位型变调。  相似文献   

10.
文县方言是甘肃省陇南市文县城关镇及周边乡镇的方言,有四个单字调。文章利用实验语音的方法考察文县方言单字调特征,并与前人研究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文县方言阴平为半高降调;阳平低升降拱形为纯低调;上声高凸拱形为高平调;去声中升降拱形为中升调。声调格局为"高低升降"。对比前人研究结果表明:阴平、阳平、去声无本质差别;上声存在分歧,前人有平调、降调之分,本文辅以听感记为平调降尾。  相似文献   

11.
以泰安东平县方言单字调为实验对象,运用实验语音学的方法,利用Praat语音分析软件和SPSS软件测算出泰安东平新派方言单字调的调型和调值,并将其与老派方言、泰安方言和普通话进行对比。研究发现,东平新派方言的声调调型和调值分别为:阴平低升调24,阳平高降调51,上声高平调44,去声降升调323,与老派方言相比,调型基本一致但调值变化较大,探其原因可能是受到普通话的影响;东平新派方言与泰安方言在调型和调值上均有差异,说明新派方言受泰安方言影响较小;不同性别的东平人方言的声调曲线有所差异:男女性别在阳平和上声上调型调值一致,在阴平和去声上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2.
笔者运用语音实验的研究方法,考察了大连方言声调新、老两派的单字调和双字调在调长方面的声学特征。得出大连方言单字调调长与调型有关,上声曲折调的调长最长,两个降调阴平和去声的调长最短。并且阴平和去声的调长差别随着发音人的年轻化而越来越小。对于双字组调长的考察也显示出新老两派的不同特点,反映了声调的动态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13.
房青 《鸡西大学学报》2011,11(3):125-126
优选论是近二十年来出现的极富活力的音系理论,采用这一理论对湘潭方言的声调变化进行分析。新派湘潭方言单字调只有五个音调:阴平33、阳平12、上声42、阴去55、阳去21,入声24在单字调发音时归入阳平12;但在二字组中,入声仍呈现它的底层调24;湘潭方言二字组存在连读变调:T3+T→T4+T;用优选论对湘潭方言的连读变调进行分析,不仅能得到正确的描写,而且具有更强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以57位苏州人的发音为语音样品,利用声学实验和统计分析的方法,分青年、中年和老年三个年龄组。分别考察了苏州话的7个单字调,发现苏州话单字调在不同年龄组之间存在着一些差异。相对于老年人和中年人,青年人在阴调类上音域有所扩展,在阳调类上音高有所升高,尤其是调头,升高更明显。这些差异有可能预示着苏州话声调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从调类这个角度对辉县方言入声发展演变的状况进行考察,指出辉县方言的入声调不分阴阳,调值为一中短促调,并且正由促声向舒声转化,入声舒化后入声调归平声的较多。并探讨了造成变化的原因,展示了辉县方言入声发展演变的规律、特点。  相似文献   

16.
本项研究旨在讨论兴化市区方言中的声调及其发声态特征。兴化方言的声调分为老派和新派,处于变化中,如假声消失、入声舒化而造成昂拱成分的三重鼎立等。老派有两个声域、七个调类,而新派只有单个声域、六个调类。由此,我们考虑一个新的分区方案,识别出一个‘边缘吴语’的区域。  相似文献   

17.
奉化方言同音字汇,反映了当前奉化方言老年人的语音系统。它的声母29个,韵母43个,声调8个,既体现了吴语甬江小片的共性,又具有个性特征:遇摄合口一等模韵和三等鱼韵的精、清两母字,有ts、ts^h、dz和t,t^h、d文白两读;遇摄合口三等鱼韵知、庄、章三组字中,韵母有u和l两读;声调虽仍保持古平上去入各分阴阳的格局,但阴平与阴去混读现象明显,也有部分浊上调今读阳平。  相似文献   

18.
文章采用语音实验的方法对非典型淄川方言进行分析。通过单字调的考察,初步测算出了非典型淄川方言的三个声调的五度值;通过两字组连读变调的考察,总结出了9种音高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19.
对北京话单字调和双字调的语音实验证明,折度打磨说提供了对声调曲拱特征量化研究的一种简捷易行的方法。折度打磨说的基础概念是调型折度、调式折度和折度打磨。调式衔接折度是折度打磨说的重要支柱,有隐性和显性两类。调型折度决定声调是否变调,调式衔接折度决定调式是否打磨折度以及如何打磨。  相似文献   

20.
张家口方言的调类与古调类相比也有平,上,去,入四声,但无浊声;与普通话调类相比,其平声不分阳阴。在连续变调时较突出的是,两个上声相连前一个上声由高平调度为降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