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什么是"宽松三期"(QE3)?QE3相对于此前美联储策动的QE1(一次量化宽松)、QE2(二次量化宽松)而言。随着日本央行逐步成为"第二个美联储",造成全球范围新一轮流动性肆虐,这与此前美联储一手创造的流动性宽松背景  相似文献   

2.
日本央行在大地震之后的5天内向市场注入了7000亿美元的资金,这个数据已经高于美联储第二轮量化宽松6500亿美元额度。不管美国第三轮量化宽松是否出台,全球的流动性泛滥已成定局。近期国际农产品因库存减少引  相似文献   

3.
美联储推出的量化宽松政策是通过入市购买机构金融资产直接改变市场流动性状态,旨在摆脱自身经济危机困境,提升经济发展动力,实现美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量化宽松利用美元国际货币的优势,将美国本土的金融、经济风险转嫁到其他国家,这将对国际市场尤其是中国经济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4.
在美国经济增速放缓、失业率高企以及财政悬崖尚未最终解决的背景下,美联储于2012年12月12日宣布推出第四轮量化宽松政策,企图通过货币政策对较长期利率构成下压,支持抵押贷款市场,推行使金融市场环境更为宽松的方式,促进美国经济复苏.然而,美联储量化宽松政策实施的依据和政策方向都存在严重的问题.从奥地利学派的货币观、市场过程理论和商业周期理论来看,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不仅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而且会使得这种政策像吸毒一样上瘾,变得永无止境.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整体上弊大于利,需适当应对.  相似文献   

5.
国际要闻     
伯南克暗示将削减QE规模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周三表示,从去年秋季以来,影响美国经济和就业市场的风险已经下降,在失业率仍处在高位和通胀压力可控的背景下,美联储的宽松货币政策将维持一段时间;如果美国经济持续改善。  相似文献   

6.
关键词     
关键词:二次衰退巴西财政部长吉多·曼特加称,美国"无所作为"的财政政策迫使美联储实施超级宽松的货币政策,从而在汇率问题上造成国际紧张。曼特加是美联储量化宽松政策的批评者,去年"汇率战争"一词就是他最先提出的。他在华盛顿参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年会的间隙接受采访时说:"如  相似文献   

7.
国投瑞银:密切监测政策信号今年上半年投资者对于高通胀的预期已经通过房地产、金融、煤炭、有色的追捧开始体现,流动性泛滥助长了通胀加速到来的预期。在国际市场上,如果美联储继续维持二季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将会进一步加剧市场通胀预期,大宗商品的价格亦会继续加速上涨,而伴随着价格上涨太快,实体经  相似文献   

8.
欧美央行争相注入流动性9月15日,欧洲央行、美联储、瑞士央行、日本央行和英国央行表示,将在年底前协同执行三次美元流动性招标操作,为欧洲银行业注入美元流动性。时隔一周,美联储公布议息会议决议:一方面,决定延长其持有的证券的平均  相似文献   

9.
美国新自由主义霸权的资本化的具体表现已经转变为金融霸权.金融霸权依靠金融资本流动,从时间和空间维度生成两种持续扩张模式.美国次贷危机之所以席卷全球,正是金融霸权主义为应对潜在的危机风险所预先设计的常态转嫁机制产生的总体效应.“量化宽松”作为一种高强度的凯恩斯式反危机政策的长期化,只不过是美国财政部和美联储“合谋”变相地实施财政性货币发行,其实质则是美国垄断资本操纵美元,藉由新自由主义化的流动性秩序框架,通过治理模式助长内部危机在时间和空间维度的转嫁,旨在维系衰落时期的金融霸权主义.  相似文献   

10.
<正>近期港股出现放量反弹,观察到近期的恒生综指盈利预期净上修动能仍在低位处于下行区间。可见盈利预期改善并非推动港股反弹的主要因素。反弹背后的主要推动力有三:一是外部的流动性宽松预期回暖。近期欧央行、美联储都一定程度释放了鸽派信号,市场的宽松预期都大幅增加。欧央行:3月7号,欧央行议息会议欧洲央行连续第四次维持三大利率不变,符合市场预期。其主要再融资利率、  相似文献   

11.
源于美国次贷引发的最近金融危机表明:在信息不对称、金融创新复杂以及监管体制不完备的金融业,危机的防范与控制仅凭自律显然难以凑效。美国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是导致最近金融危机的重要诱因之一。2002年至2006年,美联储为了避免通货紧缩导致的风险,实行了宽松的货币政策,长期保持过低利率,于是那几年的房地产市场一片繁荣。但是,美联储却在助长资产价格上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即形成从繁荣到萧条的转变,导致了次贷危机甚至全球金融危机,美联储对金融危机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分析了美联储在金融危机形成中的作用,并对其作用加以反思,进一步探讨中央银行在防范和控制未来金融危机中的法律地位,最后对加强我国中央银行的地位提出两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美联储实施第三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后,美国经济增速加快,国际商品市场和外汇市场反应平稳,对我国国际收支的影响较为复杂.面对错综的形势,我国应慎用宽松货币政策,保持货币环境的稳定,并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另一方面应加快结构调整,更加注重经济增长的质量.  相似文献   

13.
金融危机后市场流动性状况急剧恶化,美联储推出第四轮量化宽松政策。面对QE4冲击,中国不应立刻跟风出台4万亿投资的2.0版,暂时也没有必要大规模减持美元资产而盲目进行外汇资产多元化配置。中国现在要做的是扩大内需,减少对美国市场的依赖,避免对美元的贸易顺差以控制美元资产规模。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爆发的滞胀危机主要是由于长期执行扩张型财政政策导致的后果。约翰逊政府时期减税、增加社会福利和对越战争同时进行,财政赤字迅速增加,导致经济发展停滞,通胀严重。尼克松时代,为抑制通货膨胀,实行价格管制,暂时遏制了通货膨胀发展的趋势,但随着管制的放松,通胀率报复性回升。而其滞胀内因也因此表现在美联储的货币政策上,由于美联储没有保持自身的独立性,屈从于政治压力,采用宽松的货币政策,加大货币发行量,使美国的通货膨胀愈加严重。  相似文献   

15.
美国的增长优势继续呈现,不过欧洲4季度经济增长总体令市场失望、信心指数增幅出现回落。市场对于主权信用事件的担忧出现一定程度的缓解,但问题并没有得到明确的解决。美联储提高贴现率的举动在市场意料之外、并且进一步从量化宽松中退出的姿态愈加明显。  相似文献   

16.
2020年3月美国Covid-19疫情迅速转坏,美联储3月初迅速减息0.5%,3月23日更宣布因冠毒流行对美国造成巨大困难,将采取广泛新措施支持经济,包括开放式资产购买,扩大货币市场流动性便利规模.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当时称每日将购买750亿美元国债及500亿美元机构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每日及定期回购利率报价利率将重设为...  相似文献   

17.
QT2抗衡QE2     
QT2(二次紧缩)是在美联储二次量化宽松(QE2)后出现的新名词,是其他经济体为避免美国QE2可能对本国资产泡沫冲击而采取的对策。上周我们提到,美元贬值成为中期趋势后,其他经济体资产价格的泡沫到什么程度取决于各国的应对措施——是为了对抗本币升值也采取宽松政策,如上世纪80年代广场协议后的日本一样;还是采取紧缩政策?  相似文献   

18.
本文侧重于阐述宏观背景的未来特征及其影响。海外关注重点:流动性进一步宽松海外市场层面依然是紧盯流动性拓展趋势,而不是紧缩预期。2011年上半年要关注的机遇是,国际资本从美国债券市场流出,进一步推升美国以及全球高风险资产的价格;同时要关注的风险是,2011年下半年到  相似文献   

19.
信息     
关键词:国债利率10年期美国国债利率在6个月内几乎翻了一番,从去年12月的2.26%升至今年6月中旬的3.98%,最近几日才略有下跌,尽管美联储实行定量宽松政策,通过购买3000亿美元国债,并承诺购买逾1万亿美元抵押贷款证券,力求推低长期利率。  相似文献   

20.
教苑新语     
如果说,虎妈的举措,在宽松的美国家庭教育中还有点矫枉过正意义的话,那么,在我国家庭教育普遍以严格要求的氛围下,需要的则恰恰是另一极——温和的教育。——日前,耶鲁大学华裔教授蔡美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