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实验是高三理科学生必做的分组实验。实验教学中发现,由于该实验配件多,调试困难,在一节课内能顺利完成该实验的学生很少。一些学生在花了很大的精力调试好后,经过转动测量头上的手轮测量、振动等,又没有了干涉图像,要进行重新调整。而且调整也十分不易和费时,如光线调节、高度调整、平衡调节等。笔者经过对双缝干涉实验仪(J2515型)的光源、支杆和支架环进行简单的改进,大大地提高了实验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用双棱镜干涉测量光波波长的几种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双棱镜干涉测量光波波长是基础物理研究和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实验,该实验的关键环节是测量两虚相干光源间的距离,大多数实验教科书中大都采用二次成像法测量两虚相干光源的间距。这种方法在实验教学中操作难度大,测量结果精度不高。二次共轭法、一次成像法、大小转换法、移动双棱镜法从不同的方面修正了二次成像法产生误差的根源,减少了系统误差。其实验操作和数学推导过程从不同的路径反映了干涉产生的条件,对训练学生的实验技能、让学生透彻掌握用双棱镜干涉测光波波长的原理有着良好的教学效果,是对教科书中二次成像法的补充和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3.
针对教材中观察双缝干涉实验的不足,采用自制双缝并测其缝宽;选用红、绿、蓝三种颜色的激光,测出其波长。  相似文献   

4.
现行中学物理教材中“利用双缝干涉测定光波的波长”的学生实验,其装置如图1所示,光源1发出的光经滤光片合2成如单色光,单色光通过单缝3后,经双缝4在屏5上产生干涉条纹.其中单缝的作用是保证落在双缝上的两部分光具有相同的频率和恒定的位相差.  相似文献   

5.
《利用双缝干涉测定光波的波长》的实验是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中新课题,根据中学生的特点及目前一般中学的实验条件,双缝干涉实验仪应该是结构简单、调节方便、有一定测量精度并且应能在普通教室里进行实验的成套仪器.下面仅就双缝干涉实验仪的设计作些介绍.  相似文献   

6.
利用J2513型激光光学演示仪演示干涉与衍射图像时往往需要在黑暗中进行,即使在阴天光照较暗的环境中,使用光栅也只能观察到零级和一级明条纹,给教学尤其是演示实验带来不便。为了在光照充足的环境下观察干涉与衍射图像,不少教师采用J2515型双缝干涉实验仪来演示此实验:用摄像头把干涉或衍射条纹信号送入计算机,再投影到屏幕上。这样做节约了教学时间,学生无须挨个从观察孔中观看干涉条纹。  相似文献   

7.
螺旋测微器是精密的测量长度的仪器,在工业零部件生产规格等测定中有广泛的应用。由于结构和原理较为复杂,读数方法别致,螺旋测微器的使用和读数便成了高中物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测电阻率和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实验中都用到了螺旋测微器,且近几年在四川、重庆、海南、宁夏、天津等不少省(市)高考试卷中也都出现了螺旋测微器读数题目,足见螺旋测微器使用和读数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在高中物理中,有关光的衍射及干涉实验是证明光具有波动性的最重要实验。目前大部分学校实验室只能做两个传统的学生实验:一个是“用卡尺观察光的衍射现象”,另一个是在光具座上的遮光筒里“观察双缝干涉、单缝衍射现象”。这两个实验都只能作为学生实验,实验现象只能由学生本人观察到,不能作为课堂演示实验和教师解说介绍用。虽然在近年来出版的各类物理教学杂志中也介绍了诸如“泊松亮斑”之类的一些自制教具,但效果并不十分理想,且大部分不能做为教师课堂演示实验讲解用。  相似文献   

9.
用平板玻璃作光的干涉和衍射实验杨枫(东北师范大学物理系长春130024)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揭露了光的波动性,因此干涉和衍射实验是物理光学实验中不可缺少的实验,因为激光具有很好的相干性,所以用激光进行干涉和衍射实验现象明显,用波长6328埃的氦—氖激光...  相似文献   

10.
如何用双缝干涉实验仪获得清晰的干涉条纹宁波三中励瑞康315040现在各学校都配备了J2515A型双缝干涉仪,从使用说明书上看,该仪器可以在一般明室里进行实验。但事实上,经过多次实验的结果是,在一般明室里,白光的彩色干涉条纹尚能看到,但不清晰;绿光的...  相似文献   

11.
根据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布的《中学理科教学仪器和电教器材配备目录》中规定的品种,以及中学物理乙种本对实验内容的要求,我们吸取了J2515型双缝干涉实验仪的优点,听取了部分中学物理教师的意见.为中学物理乙种本中学生实验《观察双缝干涉现象》所用的仪器,进行了重新设计,定名为双缝干涉、单缝衍射观察仪.以适应多层次多学科的教学需要.  相似文献   

12.
就目前中学实验室的条件来说,演示波的干涉的干涉图样,如演示水波的干涉图样,或演示光的双缝干涉图样,是毫无困难的。因此学生对于干涉图样的直觉形象是明析无误的,但是,在阐明波的干涉原理的教学过程中,师生都会感到困难和抽象。 阐明波的干涉原理的关键,不仅在于空间某一位置相对于相干波源的波程差,更重要的是这一位置上两波叠加的动态变化。教师的困难在于无法形象地表明波程差与波长的关系,无法形象地表明动态过程,学生的困难在于只看到了静态的干涉图象,难以过渡为动态思维。  相似文献   

13.
用牛顿环对比法测液体的折射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牛顿环的实验中,加入了用牛顿环对比法测量液体折射率的内容,在不改变实验装置的条件下,同时测得空气膜和液体膜的干涉条纹直径,从而可方便地求出液体的折射率,也使得牛顿环的实验内容更加丰富和充实。  相似文献   

14.
“长度的测量”是高一物理的第一个学生分组实验,实验要求掌握游标卡尺的使用和读数方法,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一节中,也要用游标卡尺测量摆球的直径。教学中,尽管老师花费大量的时间教学游标卡尺的构造、原理、使用和读数方法,但仍有些学生不能正确掌握。问题主要在于老  相似文献   

15.
平行平面薄膜的反射光和透射光都是多光束干涉 ,反射率不同时实际应用不同 ,在反射率很小时(即透明薄膜 )可利用其反射光的干涉 (主要是双光束干涉 ) ;在反射率很大时可利用其透射光的多光束干涉。  相似文献   

16.
讨论了影响菲涅耳双棱镜实验中干涉条纹可见度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高中物理讲授“光的本性”时,需要让学生实验观察光的干涉、衍射现象。这些实验,大部分可在“J2508光的干涉、衍射、偏振仪”上进行。该仪器除不能做圆孔衍射实验外,其它几个实验的效果不错。但实验须在暗室中进行,而且学生只能逐个地轮流观察,较费时间。由于学生的初次观察能力一般不太锐敏,不少学生觉得还未看个仔细,就匆匆离开观察筒,总有点心欠满足。此外,有些学校没有暗室,或者根本就没有这个仪器,就更使这些实验无法进行。笔者从实践中发现,用牛皮纸制成的孔屏、缝屏,作光的干涉、衍射实验,不仅取材容易、制作简便,而且效果很好。实…  相似文献   

18.
阶梯双缝衍射实验杨枫(东北师范大学物理系)倪绍发(白城林业学校)对于普通的双缝衍射实验,众所周知,用单色光做光源产生的衍射图样是对称分布的亮暗条纹,并且中央总是亮条纹.用阶梯双缝进行衍射实验却得到不同的衍射图样.一、阶梯双缝的制作阶梯双缝是用三块等厚...  相似文献   

19.
大学物理实验课包括两部分内容,即实验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实验基本技能的训练。只有切实掌握基础知识,才能使实验收到较好的效果。本文仅就实验教学中有关测量与误差的几点问题进行探讨。一、物理实验中的一次测量众所周知,削减偶然误差的方法是对一个量进行多次测量,因多次测量的算术平均值接近于真值。而测量的次数越多,平均值接近于真值的程度越好。那么为什么实验中还会出现一次测量呢?在物理实验中有时由于条件限制或某个量对实验结果影响很小,可以进行一次测量。如在“用电热法测液体的比热容”实验中,对已知和待测两种液体的初、终温度…  相似文献   

20.
声速测量仪的设计与使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学物理课中,测量声速的方法一般有两种。一种方法是:先测得发声物地点与听到声音地点间的距离s,再测出从发声到接到声音的时间间隔t,如果传播声音的介质是均匀介质,温度又是一致的,则可用匀速直线运动的公式u=s/t来求得声音传播的速度。另一种方法是:如果声音的频率f已知,只要测得波长λ的值,则可用公式u=fλ来求得声音传播的速度。u=s/t、u=fλ这二个公式课本上都有,所以关于声速测量的原理学生们是不难掌握的。可是在课堂教学中,以往却因实验室计时工具的落后,要用u=s/t公式来测声速误差较大,所以在课堂上或实验室内大多用u=fλ公式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