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群众路线在党和人民群众的联系中发挥了四个方面的功能。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集中民智、传导方针的重要渠道;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进行政治动员和实现社会化的重要途径;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处理矛盾的重要方法;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与其他政党相区别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2.
当前国有企业贯彻群众路线,实践群众路线教育,做好职工群众工作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必须牢固树立"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马克思主义群众观。  相似文献   

3.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我党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而大学生作为高校工作群众主体,完全具备开展群众路线的可行性和科学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坚持贯彻群众路线内涵,学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优良作风。  相似文献   

4.
党章把党的群众路线完整地表述为:"党在自己的工作中实行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要真正实现"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把握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是根本立足点;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基本方式;宣传党的正确主张是必要途径;正确执行党的正确主张是重要保障;坚持不懈的"理论创新"是源头活水。  相似文献   

5.
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路线,也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集中体现。"一切为了群众"既是群众路线的根本出发点,也是改革的根本价值取向;"一切依靠群众"既是群众路线的立足点,也是改革成功的关键所在;"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既是推进改革顺利进行的基本途径,也是维护、发展和实现人民利益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是毛泽东群众思想的理论来源。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同中国革命、建设的实践相结合,最终形成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为主旨的群众路线思想。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对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成功的重要法宝,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征程中,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仍具有重大价值。从理论意义上讲,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群众观的发展奠定了深厚的理论基础;从现实意义上讲,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既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做好群众工作、构建和谐党群关系的方法借鉴,同时也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化解人民内部矛盾的有力武器。  相似文献   

7.
党的群众路线的表述是"党在自己的工作中实行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党的群众路线为各级党组织的党建工作指明了方向,在抓好党建工作的同时,要正确、深刻地认识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意义,要正视出现的问题,把握矛盾本质,不断地丰富、发展党的群众路线,在实践中探索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新方法。贯彻群众路线,既是党加强自身建设成功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更是推进党的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8.
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重要的理论创新,是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坚持和发展。"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是中国共产党群众观的核心内容。其中"一切为了群众",体现了群众利益至上的核心价值观;"一切依靠群众",体现了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真理观;"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把党的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统一于具体的群众工作中,是党的科学的群众工作方法。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出发,走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依靠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中国共产党制定并通过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最终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9.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要学会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的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和群众路线思想在信息时代的重大发展,为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在网络中走好群众路线指明了新方向、提出了新要求,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辩证唯物主义实践观和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是这一思想的哲学基础。在虚拟社会,党的各项方针政策要一切为了网民群众、一切依靠网民群众,从网民群众中来、到网民群众中去,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要提高运用网络的能力和素养,找准网民群众这一目标主体,在网络"草野"的全新阵地全面践行网络群众路线,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相似文献   

10.
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实践中所形成的"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根本工作路线,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处理自己和群众的关系问题的根本立场、态度和方法。群众路线作为党的生命线,有着丰富的哲学意蕴,它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有机统一。新形势下,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和科学内涵在凸显时代特色中不断拓展和升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