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高校蒙古族学生的古代汉语教学有自己的特点。在教学目的方面,可以使蒙古族学生提高现代汉语水平、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提高个人修养。在课程设计方面,应注意开课时间和课程容量;在教材编写方面,应注意选材角度、练习设计和编写体例等问题。在教学方法方面,主要适于朗读背诵法,讲练结合法,古今、汉蒙比较法和翻译法等。  相似文献   

2.
汉语语法教学中比较法是一门实用而有效的教学方法。比较法在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语法教学中 ,既可以用来作纵向历时的比较 ,也可以用来作横向共时的比较 ,既可以单独运用 ,也可以结合图示、变换、替换等方法综合运用  相似文献   

3.
古今字与通假字是古代汉语中常见的两种用字现象,本质迥异,但有时不易分辨。本文通过对二者区别的分析,建议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引进古今字的概念,同时规范古文注解中的相关术语。  相似文献   

4.
本文结合多媒体技术在高校古代汉语教学中应用的实际情况,深入分析和探讨了多媒体技术在高校古代汉语教学中的应用,并且进一步指出了在高校古代汉语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应注意的问题,希望能够对多媒体技术在高校古代汉语教学中应用的实践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在现代语言教学中尚未重视利用传统语言文字学的材料和知识。古今汉语一脉相承 ,知识上可以互通 ,因而现代语言教学也可以并且应该联系传统语言文字学来进行  相似文献   

6.
词汇教学是现代汉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让学生快速地认识、理解、记忆词汇,能熟练地运用所学词语进行交流,一直以来都是现代汉语教师探讨和关注的话题。近年来,在现代汉语词汇教学中如何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引起了更多的关注。本文旨在探析如何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现代汉语词汇教学以及由此而得出的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7.
汉语是世界语言中少有的几种带有声调的语言之一。汉语声调是大多数外国留学生汉语学习最难克服的障碍之一,这使得留学生汉语声调的偏误成了一种常见现象。为改变这一现象,教师应从学习者的零起点阶段抓起,重视声调教学。本文分析了零起点留学生汉语声调偏误产生的原因,指出了声调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的教学对策,以期提高零起点留学生汉语声调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8.
在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中都出现了“动宾结构+宾语”句式。通过调查,在近代汉语阶段这一语法现象仍大量存在。本文通过近代汉语各阶段相关语料,分析了动宾结构及其后宾语之间的语义关系和变换类型。这一语法形式是语言表达经济原则的需要和体现。  相似文献   

9.
现代汉语课程"成语"部分虽然不是词汇理论教学的重点所在,但是因其内容浅显易懂、学生容易掌握、蕴含文化丰富的特点,成为学生通过自学锻炼其语言实践能力的绝好材料.在实践教学中,可以通过搜集成语,进一步掌握古代汉语语言知识,对以深入研读中国文学著作、了解中国文化、甚至针砭时弊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留学生教学中,语音是汉语学习的初始阶段,语音学习效果如何将直接影响留学生汉语口语的表达。因此,对留学生的语音教学应该加强教学方法和技巧的探索。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并以韩国留学生学习汉语语音的声母、韵母、声调为例,对如何运用得体的态势语进行有效的语音教学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古奥林匹克运动会作为古希腊民族体育文化的符号,与古希腊文明有着高浓度的血缘关系,与古希腊神话传说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古奥运不仅起源、仪式意蕴与神话传说有着内在关联,所开设的竞技项目在神话中有着浓墨重彩的描绘与记述,其中蕴含的崇尚力与美的观念,强调竞争与超越的拼搏精神,以及传播的和平理念、散发的艺术气息,都能在希腊神话中找到它们的源头。  相似文献   

12.
国学的内容体现了艺术特征与国家文化等诸多学科知识,这些知识内涵及学科文化都存在一定的发展性、国家性、历史性、现代性和延伸性,其中其延伸性所体现的古代文学价值不仅在古代得到有效发展,甚至对当今社会的文学性依旧存在一定的影响力。我国古代学说的概念是相当广泛的,其直接与中国所有学术乃至中国传统文化挂钩。  相似文献   

13.
一般来说 ,古希腊音乐有三种主要特征 :第一 ,基本上是单音音乐 ,偶尔有支声 ,但不系统 ;第二 ,受一定法则的限制 ,即兴创作即兴演唱 ,创演合一 ;第三 ,音乐、舞蹈、诗歌三位一体 ,特别是音乐、诗歌不分家。古罗马继承了古希腊文化 ,并留下了许多关于音乐的基本概念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认为出土简帛典籍与传世典籍之间的异文是研究古汉语同义词的极好材料。由简帛典籍异文出发讨论了古汉语同义词的确认问题 ,并从异文角度对几组古汉语同义词进行了辨析 ,对《简明古汉语同义词词典》存在的一些问题作了商讨 ,澄清了一些认识。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代的田亩制度由于各朝代度量衡标准有同有异,导致今人认识的不统一与亩积换算繁杂。本文通过对史籍记载步尺文献资料的考证,认为应是一尺二步三亩制,即计亩(里)之步尺古来为营造尺一种(0.32m);步制有六尺步(小亩步及唐前里步)和五尺步(中亩步及唐始里步)二种;亩制有早期司马法步百为亩(小亩)和后者商鞅变法经汉武直至清末民初的二百四十方步为亩(中亩)及部分地区的特制三百六十方步为亩(大亩)三种,亩积古今分别为小亩36方丈(368.64m2)、中亩60方丈(614.4m2)和大亩90方丈(921.6m2)。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代文学从上古文学发展到中古文学 ,出现多方面的转型。一是由奠定原型到确立范型 ,中古是各种文学范型的确立期 ;二是从象征型到古典型 ,中古文学追求的是隐秀相兼的理想风格 ;三是从多极分立到多元一体 ,中古文学呈现的是多元一体的格局 ;四是由自发到自觉 ,中古是文学自觉期 ,这种自觉反复出现 ,体现在诸多方面。  相似文献   

17.
六言诗是我国古代诗体中较特殊的一体 ,受前代六言诗句的直接启发 ,以及作家对新诗体的探索与尝试 ,它滥觞于先秦 ,发生于西汉而完成于魏晋南北朝。从文学发生学的角度探讨其产生形成的原因 ,对于古代诗体流变的研究多有裨益  相似文献   

18.
文章基于外界因素对古塔产生变形的影响,以古塔各层中心位置为切入点,利用某文物部门对某古塔在1986年7月、1996年8月、2009年3月和2011年3月所观测所得到的数据,构建了古塔中心坐标、古塔的倾斜度、古塔的弯曲曲率和古塔的扭曲程度等模型,对古塔的变形问题进行了研究,从而有利于保护古塔。  相似文献   

19.
自古至今,,我们使用的陶器形制大同小异,考察其中的要素,则以圆和球体为造型的基本出发点。陶器产生在地老天荒的原始社会,原始宗教在这一时期的化产品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样看来,圆和球体必定有神异之处,否则它何以在几千年甚至上万年的岁月中始终对陶器的制造发挥着决定性的影响呢?只有从原始宗教的角度去考察、去探索,并联系到生殖崇拜、 母神和女始祖崇拜的原始宗教思想,才可能去破解这一化现象。  相似文献   

20.
早期中国宇宙观有三个特征一是时空的“循环变易观”,后来儒道分别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中庸”和“反者道之动”的特色思维;二是天人相通的政治—宗教色彩,使得非宗教的儒学担当起中国人精神家园的实际功用,知识分子也以积极入仕为己任;三是“天事必象”的特征,奠定了中国古代非形而上学的文化偏好。我们欲寻中国文化之源,应给予夏商周三代以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