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师中心论”实质是教师单一主体观。这种单一的主体观 ,使学生的发展仅仅成为一种手段而遭到异化。新课程把教学的本质定位于交往 ,可谓正本清源。理想的、符合新课程理念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师生主体交往关系。师生主体交往的实现 ,不仅要将教师和学生都视为教育交往活动的主体 ,更应倍加注意师生主体交往意识、交往精神的培植。  相似文献   

2.
师生关系:发展性主体际交往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师生关系是教育之存在和发展的基本关系。以往以狭义认识为方法论基础的教学理论难以对师生关系做出合理的阐释。取而代之的以现代广义认识论为方法论基础的教学理论艰师生关系予以科学地阐释,认为师生关系首先是一种社会关系,是教育社会中教师和学生两主体间的交往关系。其次,师生主体际交往以课程为中介,围绕课程进行对话、交流。再次,师生主体际交往关系以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和人格完善为目标,具有发展的特征。  相似文献   

3.
新常态教育是回归与超越的统一与融合,其主旨是探索育人模式。把育人异化为"育知""育分"的教育是非常态教育,以育人为核心的教育是常态教育。培育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新常态教育的本质特征。而核心素养聚焦在立道上,立德树人是新常态教育的育人模式。立德树人的育人模式,需要以目标模式、课程模式、管理模式来支撑。  相似文献   

4.
网络时代的到来深刻地改变了师生交往的环境,这种改变既给师生关系的改善带来了契机,同时也带来比以往更加复杂与艰巨的师生交往困境,主要表现为"冲突化"、"世俗化"与"功利化"。破解网络时代师生关系困境的关键在于厘清复杂关系背后的支撑力量,尤其是教师和学生如何参与到师生关系的社会建构之中。建构网络时代和谐的师生关系需要在网络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师生对话,并且重建社会对教师的信任。  相似文献   

5.
储开鸿 《教师》2012,(33):115-116
对于基础教育而言,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这两个主体间的互动教学活动既是一种认知过程,又是师生相互交往的过程。而体育课多在户外进行。教学辅助手段的应用相对较少,这更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师生关系对课堂发展的重要性,本文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简单探析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如何协调师生关系,构建高效课堂。  相似文献   

6.
作为新课改中对师生关系的要求,平等中的首席超越了主客体师生关系,是一种基于二者地位平等的师生关系。在师生的现实交往中,平等中的首席是较难把握的,教师与学生互动过度或是教师过分看重"首席"之位都是主体与客体二元对立的师生关系的体现。通过揭示主客体师生关系的内涵,厘清主客体师生关系的相关概念,为教师如何成为"平等中的首席"提供现实的路径,为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创造可能。  相似文献   

7.
教师与学生作为教育活动的主体,在课堂教学中扮演的角色影响着师生关系的性质与发展状况。经过调研发现,传统师生关系在高校课堂教学中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体现为"师生权利主体单向化,二者权力结构失衡;师生间缺乏平等对话,教学冲突突出;师生角色定位失衡,教师与学生交往不平等;教学方法单一,师生间缺乏有效的交流与沟通"。这需要在权利视域下对高校课堂师生关系进行重构,即"实现师生权利主体的双向化,平衡二者权力结构;倡导师生间的平等对话,化解教学冲突;重新定位师生角色,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探究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促进师生间的交流与互动"。  相似文献   

8.
王超 《中国教师》2010,(Z1):416-416
<正>教学中的"教"与"学"是师生交往的基础。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谐的课堂氛围便是教学的前提,是教师与学生为了完成教学目标共同合作的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和谐统一。教育提倡"因材施教",主张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因此,教师必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习能力、学习习惯,才能有效地实施教育,教育也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其功效。  相似文献   

9.
谈研究性学习中的新型师生交往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性学习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也改变了"以教师为中心"的师生关系,使教师成为学生群体中的一员。我们需要寻求一种新型的师生交往模式,这种模式必须能很好地体现研究性学习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及教师所起的作用。为此,文章构建了一种"倒锥—网络"型师生交往模式,这种模式从宏观上较好地体现了研究性学习中师生交往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网络教学主体间性,是以师生共同面对的网络教学资源为对象的教师和学生之间关系的规定,师生关系为一种平等的主体间交往关系,"教师—教学资源—学生"模式体现了网络教学过程是认识的过程,是交往、对话的过程。文章对主体间性的内涵进行了阐述,并分析了主体间师生关系与网络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11.
师生关系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心理的关系和距离,师生关系反映了教师与学生,教师与集体(班)寻求满足其需要的心理状态。因此,师生关系的变化与发展决定于双方需要的心理状态即决定于双方需要满足的程度。但在现实中我们有两种倾向:一是师生交往中教师不注意满足学生的需要;一是教师在长期的工作中通过积累而形成的对师生关系的经验性认识,经验是非常宝贵的财富,但这是一种无理论指导的师生关系。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如果师生在交往中获得了各自的需要,相互之间才能发生并保持良好的师生关系,相反则不利于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按…  相似文献   

12.
史悦亮 《学子》2013,(5):42-43
一、对话式师生关系的主要特点1.师生在平等中对话教师和学生在教育过程中首先是作为"人"而相遇在一起并产生关系的。教师和学生都是交往的主体,交往的客体则是主体间的关系或话语文本。师生之间不再是老师管束学生的关系,而是师生共同参与属于双方的话语情景的对话式关系。教师是一名"对话者",这就意味着教师当以平等的身份对待学生,在和学生的共同对  相似文献   

13.
基于教育信息化环境下基础教育课堂教学现状,文章从确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提高教师自身素质、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交往观、营建师生之间互动合作的教学情境五方面论述了主体间性教育理论对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模式变革的启示,通过对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教学媒体和教学管理与评价等教学各要素进行重组,构建了基于主体间性的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模式,并阐述了该模式的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14.
基于教育信息化环境下基础教育课堂教学现状,文章从确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提高教师自身素质、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交往观、营建师生之间互动合作的教学情境五方面论述了主体间性教育理论对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模式变革的启示,通过对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教学媒体和教学管理与评价等教学各要素进行重组,构建了基于主体间性的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模式,并阐述了该模式的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15.
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育目标,以其独特的身份和主体地位通过教与学的直接活动而形成的多性质、多层次的关系体系。教师要明确"亲""清"师生关系的含义与核心,"亲""清"师生关系的必要性,"亲""清"师生关系的实践,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和谐的环境,为人才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论教学中以"情感"为纽带的师生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师生关系主要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形成的相互关系.维系师生关系的主要有两条纽带--知识和情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担负着教书和育人的双重任务,教书这一职责要求教师和学生都扮演工具性角色,师生间的交往以知识为主要纽带;而育人这一职责则要求师生之间有亲密的充满情感的关系,维系师生关系的主要是情感.  相似文献   

17.
关于师生关系的几个认识角度1.从社会的角度来看,师生关系是一种特殊的社会交往关系教育过程实质上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推动、创造的社会过程。师生关系首先是一种社会关系,是教育社会中教师与学生两主体间的交往关系,交往是阐释师生关系的基本前提,师生交往的  相似文献   

18.
主体间性:师生交往关系的本质属性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从广义认识论的视角看,师生关系首先是一种社会关系,是教育社会中教师与学生两主体间的交往关系,主体间性是师生交往关系的本质属性。文章在揭示师生主体间交往关系内涵特征的基础上,提出师生主体间交往关系重要展开的形态和灵魂是对话,师生主体间交往关系建构的核心是理解,关键是欣赏。  相似文献   

19.
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八一小学校位于坞城北街10号,毗邻山大附中,区位优势明显。学校目前一校五址,是太原市名优教育集团之一。学校以"根的教育"为价值追求,在"强根固基,一样都不能放;润泽童心,一个也不能少"育人理念引领下,以"本真做人、善思乐学、健康阳光、基础扎实"为育人目标,践行"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之校训,实施"育根""扎根""植根""润根""护根""固根"六根工程,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夯实全面发展的根基。  相似文献   

20.
笔者经常听到一些初中教师抱怨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相处,出现师生关系不和谐的情况.经过长期的调查研究,笔者发现:师生交往顺畅,则师生关系和谐;反之,师生交往堵塞,则师生关系紧张.为了师生关系和谐,教师必须十分重视师生交往.师生交往在教育教学上是极其重要的,教师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诚如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言:"我坚信,常常以教育上的巨大不幸和失败而告终的学校内的许许多多冲突,其根源在于教师不善于与学生交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