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美贸易最惠国待遇问题面面观仇万红美国国务卿克里斯托弗3月中旬访华后,有关美国是否继续延长给予中国贸易最惠国待遇的问题一时成为国际舆论关注的热点。美国总统克林顿必须在6月初就这一问题作出决定。中美贸易最惠国待遇能否继续延长,中美关系,尤其是中美贸易关...  相似文献   

2.
最惠国待遇条款是近代中美关系史上的一项重要条约内容。从1844年中美《望厦条约》起,美国即紧随英国之后在华获得了片面最惠国待遇。美国能够获得这项条款,原因是多方面的。而这项条款的措辞,界定了最惠国待遇极广泛的外延解释余地,并且在内容上规定了中国单方面给惠,由此才形成了中国近代史上贻害无穷的广泛的片面无条件最惠国待遇条款。  相似文献   

3.
去年11月15日,中美两国签署了中国加入WTO的历史性协议,作为WTO的基本要求和执行该协议的前提,美方需给予中国永久性正常贸易关系(PNTR)地位。PNTR在《关贸总协定》中指的是最惠国待遇,享有这种待遇的国家可以相互以最低关税进行贸易。根据中美两国1979年建交后签署的贸易关系协定,双方本应互相提供“最惠国待遇”,但由于政治方面的原因,美国按照其国内有关法律,对中国“最惠国待遇”实行年审制度,即每年7月3日到期后,都须经美国总统重新提出并经国会批准才能延长一年。1998年7月,克林顿总统将“最惠国待遇”的提法改为…  相似文献   

4.
第一,最早破坏中国领海主权的不是中美《望厦条约》,而是中英《虎门条约》 教科书对中英《南京条约》附件的介绍,只提到领事裁判权、最惠国待遇、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等特权。在介绍中美《望厦条约》时,则提到美国兵船可到通商口岸“巡查贸易”。那么,最早破坏中国领海主权的是不是《望厦条约》呢?  相似文献   

5.
应美国政府的邀请,朱镕基总理于今年4月6日开始对美国进行了国事访问.两国领导人就双方共同感兴趣的问题进行了磋商,其中一个重要议题就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等中美经贸关系问题.那么,中美经贸关系的情况究竟如何呢?一、发展势头较好1972年2月尼克松总统访华以后,中美经贸关系开始恢复.1972年到1978年间这种关系的发展极不稳定,起伏很大.到1978年,中美两国的双边贸易额仅为9.9亿美元.1979年,中美两国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随后,双方签署了中美贸易协定.该协定规定两国自1980年2月起相互给予对方最惠国待遇,并在金融、财务、货币和银行交易方面相互提供一切必要的便利.这个协定以及后来的一些相关协定为中美经贸关系的正常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相似文献   

6.
1 中美经贸发展的曲折历程 中美正常的经贸关系始于1979年7月签定的中美贸易关系协定。根据这一协定,从1980年2月1日起中美双方给予对方最惠国待遇,此后中美贸易发展迅速。据中国统计,1979~1996年中美贸易额从24.5亿美元增加到635亿美元,增长率达21.3%。1991年美国已成为中国第3大贸易伙伴,而那时的中国只是美国第13位贸易伙伴,到1996年,美国已成为中国第二贸易伙伴,中国也成为美国的第四大贸易伙伴。与此同时,双方相互投资也迅速发展。始于1980年的美国对华投资,截至1997年6月,就已批准的美国在华投资项目累计达23250个,协议投资额156.7亿美元,许多在华美资企业经营情况良好,并追加投资。中国对美投资虽然数量、规模尚小,但也在不断扩大之中。我们可喜的看到,在过去的18年中,发展依然是中美经贸关系的主流,但不可否认,其发展历程并不平坦,贸易摩擦时有发生。突出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克林顿上台后,对华最惠国待遇政策经历了最惠国待遇与人权挂钩、最惠国待遇与人权脱钩、给予中国永久性正常贸易关系的演变过程,克林顿政府的对华最惠国待遇政策是其对华总体政策的一个缩影,明显反映出克林顿执政以来中美关系发展的艰难历程。  相似文献   

8.
什么是最惠国待遇最惠国待遇是国与国之间给与关税优惠的一种制度,享有最惠国待遇的国家可以相互以最低关税额进行贸易。美国对其他国家实行最惠国贸易制度最初始于本世纪20年代。1948年起,美国据《关贸总协定》或双边贸易协定给予市场经济国家以最惠国待遇。19...  相似文献   

9.
从经济和贸易角度看美国延长对华贸易最惠国待遇陶坚1994年5月26日,美国总统克林顿宣布延长对华贸易最惠国待遇,并表示要将最惠国待遇与人权问题脱钩,至此,一年来围绕最惠国待遇问题的尖锐斗争告一段落。从去年的“行政命令”和一系列强硬政策举措,到现在的自...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国际经济法的角度对《TRIPS协议》中的最惠国待遇的含义、特征、例外、作用、价值、适用前景作了解析。最惠国待遇和国民待遇一起构成了非歧视原则的内容。《TRIPS协议》中的最惠国待遇将对国际知识产权和国际贸易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走进WTO     
熟谙“游戏规则”再“玩”1 非歧视原则非歧视原则又称无差别待遇原则 ,是WTO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原则。这一原则规定 :一缔约方在实施某种限制或禁止措施时 ,不得对其他缔约方实施歧视待遇。非歧视待遇充分体现了各主权国家平等的精神。非歧视原则由最惠国待遇和国民待遇原则组成。( 1 )最惠国待遇。最惠国待遇原则是指缔约国双方相互给予不低于现在或将来给予任何第三国的优惠特权待遇。它分无条件最惠国待遇和有条件最惠国待遇两种。无条件最惠国待遇是指缔约国的一方现在和将来给予第三国的一切优惠。应无条件地、无补偿地自动地适用…  相似文献   

12.
一部分美国人以对华最惠国待遇问题作为对中国施压的砝码,这个砝码正逐渐失去其份量。这一“失重”过程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失重”的原因涉及美国的经济利益、政治利益和对华战略等多方面的因素。文章认为,“失重”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失重”有利于中美两国经贸关系的顺利发展。文章还就中国应如何对待这一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一部分美国人以对华最惠国待遇问题作为对中国施压的砝码,这个硅码正逐渐失去其份量。这一“失重”过程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失重”的原因涉及美国的经济利益、政治利益和对华战略等多方面的因素。章认为,“失重”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失重”有利于中美两国经贸关系的顺利发展。章还就中国应如何对待这一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最惠国待遇     
最惠国待遇 ,是国际经济贸易关系中常用的一项制度 ,又称“无歧视待遇”。它通常指的是缔约国双方在通商、航海、关税、公民法律地位等方面相互给予的不低于现时或将来给予任何第三国的优惠、特权或豁免待遇。条约中规定这种待遇的条文称“最惠国条款”。最惠国待遇可分为无条件最惠国待遇和有条件最惠国待遇两种。前者 ,指缔约国的一方现在或将来给予第三国的一切优惠 ,应无条件地、无补偿地、自动地适用于缔约国的另一方。后者指缔约国的一方 ,现在或将来给予第三国的优惠 ,缔约国的另一方必须提供同样的补偿 ,才能享受。最惠国待遇范围广…  相似文献   

15.
人权与最惠国待遇梁立华今年5月26日,克林顿总统宣布,延长中国最惠国待遇,并将人权问题与最惠国待遇脱钩。从挂钩到脱钩.反映了美国政府对华政策的一个重大变化。美国政府一贯标榜自己主持世界“正义”,所以,人权问题成了美国外交政策的基石之一。克林顿多次说过...  相似文献   

16.
入世我们享受了人家什么权利老百姓总在琢磨:入世我们做了哪些承诺?但同时更要想一下我们享受了人家什么权利。142个成员原来不给我们的优惠,现在都得给。中国企业可以到国际公海里去参加游泳比赛了。中美之间解决了永久性最惠国待遇问题,悬在我们头顶上的剑没有了。过去我们同美国发生贸易磨擦时是单练,一对一,现在美国再整我们,就有了个讲理的地方——WTO,WTO是国际贸易的最高法院。多了一个制约  相似文献   

17.
最惠国待遇是美国在华主要特权之一。本文对1840—1911 年美国在华最惠国待遇条款的演变, 它的适用范围及影响, 以及它在美国对华政策中的地位作了论述, 有助于深化对这一时期中美关系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五个方面分析了中美经贸冲突的政治内涵:第一,美国政界领导人对冷战后中国在美国对外战略中地位的认识;第二,美国对华政策中意识形态偏好的重新抬头;第三,最惠国待遇问题的政治内容;第四,美国国内政治因素的作用;第五,美国全球战略的背景,并认为,出于政治、经济和战略的考虑,美国一方面会继续推进与中国经贸关系的发展,同时也将不断在贸易、投资和知识产权等问题上向中国施加压力,以求全面维护美国的国家利益和全球利益  相似文献   

19.
最惠国待遇"又称"最惠国条款",它是"现代通商条约的柱石".  相似文献   

20.
克林顿对华实施新的“人权战略”刘奋云1994年5月26日,美国总统克林顿在白宫宣布,美国政府决定延长1994—1995年度的对中国贸易最惠国待遇,并决定今后将最惠国待遇与人权问题脱钩处理。但就在这同一个发布会上,克林顿在答记者问和所公布的政府决定中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