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8 毫秒
1.
离开意大利前,千万别忘民去最重要的旅游目的地——罗马,这座首都城市是世界上最闻名的城市之一。看过经典影片《罗马假日》或讲述勇敢的故事的《角斗士》后,不管你对罗马有什么印象,这座城市的名胜仍能激发起你的想象。这座永恒的城市最惊艳的地方是什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这话还不能充分说明这里空间有多少地方值得一游,但我们的指南为你提供的却是最有趣最名的游点喔!  相似文献   

2.
从词性的角度看,“美”本来是形容词而不是名词;形容词只表示事物的性质或状态,不指称事物本身。追问“美是什么”犹如追问“愉快是什么”、“好是什么”、“慢是什么”,是不可能得出正确结论的。从概念的角度看,“美”是属性概念而不是实体概念;属性概念只反映事物的某种属性而不反映事物本身,不存在“是什么”的问题。从事实的角度看,“美”表述的是一种主观情感状态而非客观实体,追问“美是什么”是缺乏合理性的。  相似文献   

3.
远游     
我从台北千里迢迢飞到罗马.因为想看看异国风光。从罗马搭火车北上。几天没有听见一句中国话.也没有看到一张中文报,虽然总是在人群中旅游。却不觉感到孤独。从法国南部乘搭挤迫的火车去巴黎.在寻找座位时.看见一个包厢里坐着三个亚洲女人和一个老太太.便走了进去.在三个亚洲女人对面的空位上坐下来。我用法语问:“你们是中国人吗?”  相似文献   

4.
唐卫峻 《少年科学》2010,(3):2-3,I0001,I0002,F0003
让我们回到公元1世纪的罗马。打开大折页,看看罗马大竞技场里发生了什么。  相似文献   

5.
《罗马民法大全》是公元6世纪东罗马皇帝查士丁尼编纂的一部法典,该法典就家子对特有产的权利规定而言,它扩大了家子对特有产的权利,主要表现于在《罗马民法大全》中,家子取得了对“军役特有产”的完全所有权,对“准军役特有产”的完全遗嘱处分权及对“外来特有产”的充分处分权,从而促进了罗马个人所有权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林锋 《教学与研究》2006,4(5):84-89
对于恩格斯晚年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对国家起源问题的研究,国内外学界通常认为,恩格斯通过探讨希腊雅典、罗马、德意志三个国家的起源问题,分别提出了国家起源的三种独立模式,即“雅典模式”、“罗马模式”和“德意志模式”。本文认为,这种看法不符合恩格斯对罗马国家起源问题的实际思想。有充足的根据表明,恩格斯并未将罗马国家起源道路视为一种不同于雅典式一般道路的“独立模式”或“第二模式”,所谓的“罗马模式”实际上并不存在,它是对恩格斯相关思想误读的产物。  相似文献   

7.
金圣叹想一是抬高《水浒》的地位,一是“世不相延,人不相及”的文学发展观。鲁迅说他是“拾人唾余”,胡适则说他是“眼光过人”。从明代文学批评的历史来看,金圣叹只是照搬了李贽与袁宏道等明代批评家的观点,确实没有什么“过人”之处,因而只是“拾人唾余”而已。  相似文献   

8.
第二次布匿战争历时十六年之久,这场战争使罗马面临真正意义上的亡国之危。面对国家所面临的危局,元老院率领罗马人民奋起反击,力挽狂澜,彰显了罗马共和制度的力量以及罗马人民忠勇坚韧的精神特质。然而,也正是“第二次布匿战争”成为罗马国家形象演变的转折点,战争带来的国家崛起并未带来社会的持续进步,反而使罗马人民陷入萎靡不振的状态和骄奢淫逸的怪圈,罗马国家形象迅速败坏。  相似文献   

9.
公元73年4月15日,死海之滨的马萨达要塞,与上万罗马大军抗争到最后的960个犹太民族起义决定集体自杀。殉难前夕,起义领袖爱力阿沙尔说:“我们是最先起来反抗罗马,也是最后失去这个抗争的人。感谢上帝给了这个机会,当我们从容就义时,是自由人!明天拂晓,抵抗将终止,不论敌人多么希望我们做活的俘虏,都无法阻止我们可以自由地选择与所爱的人一起死亡,可惜的只是不能打败敌人!让我们的妻子没有受到蹂躏而死,我们的孩子没有做过奴隶而死吧!  相似文献   

10.
共和末叶罗马的经济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不过,这种变化并没有影响罗马农业的主导地位。无论是农业部门,还是工商业部门,小自由民劳动始终占着重要地位。手工业和商业虽有发展,但仅局限于局部地区和局部行业,且生产品种单一,不可能对社会形成强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在建国早期 ,古罗马人的衣食住行比较简单 ,随着罗马对外大征服 ,特别是在公元前 2世纪征服富庶的希腊和东方诸王国后 ,他们的衣着日益华丽 ,中国丝绸在罗马大受欢迎 ;他们餐桌上的菜越来越多 ,饮宴很讲究排场 ;他们的住宅愈来愈考究 ,富人们大肆兴建豪华舒适的别墅 ;他们的出行变得十分方便 ,形成了“条条道路通罗马”的壮景  相似文献   

12.
罗马共和时期,人们通过选举来选拔官吏,贵族后代、战争中的英雄以及美名远播的公民都受到人们的欢迎。然而,人们更加看重的是竞选者是否具有美德,在这种选官原则的指导下,罗马出现了一大批受人尊敬的官员,在他们的带领下罗马终于由一个地域小国发展成为一个雄霸四方的大帝国。  相似文献   

13.
图书与古罗马文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古罗马的图书形式是继承希腊模式而来的,它的主要书写材料是纸草和羊皮纸。罗马图书的传播和流通主要依靠作者和书商。从图书与文化的关系看,有文化的作家们是为上层社会的阅读而写作,不屑于下层民众,但作家们自身地位同样也很低下,受到社会的歧视;能够拥有图书的贵族富人却往往不读书,不能成为真正有文化的人。这在罗马文化史上形成了一个有趣的怪圈。  相似文献   

14.
中国与西罗马是古代世界两个类型不同的明中心,它们在社会政治经济形态、化思想意识、社会功能结构等方面,有着极大的差异,正是因为这种差异,使它们对来自北方游牧民族的冲击产生了不同后果;一个解除了这种威胁,并将这种威胁远逐他方,迫使其向另一明中心转移;而另一明中心却在这种冲击浪潮中灭亡了,究其根本原因,在于汉化的内聚力和辐射力要比古罗马化更为强大。  相似文献   

15.
马拉的政治生涯与他创办的"人民之友"有着紧密的联系。"人民之友"是法国大革命时期最重要的报刊之一,它始终如一地肩负着揭发阴谋和虚伪、教导人民和积极投身于革命的重要使命,是大革命报刊的一个缩影。马拉的宣传活动对法国大革命的激进化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6.
罗马元老院是古罗马政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共和时期由简单的咨询机构逐渐转化为掌握了国家行政,立法,财政,宗教,军事,外交等方面实权的机构组织。到帝国初期,元老院得到重建。但由于元首制的建立和元首权力的增强。元老院的职能在政治各方面发生了变化,以后,其权力逐渐被元首吸收,逐渐衰败。  相似文献   

17.
作者认为,诸多名家将<史记·项羽本纪>"战少利"之"利"释为"胜利",值得商榷.全文从钜鹿战役的史实、"战少利"与项羽当时心理和行动的关系、司马迁<史记>遣词造句的规律以及诸多辞书对"利"的释义几个方面,对"战少利"进行了考释,并兼及语文教科书中的类似错误,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诗学理论中的"性情"说,发展到宋代,受到理学的深刻影响.北宋的中后期开始,理学思想及方法对于诗歌理论和诗学方法的渗透,儒家传统诗教中的"情动于中,而形于言"的内涵,因理学的观念和概念的提出而扩充了.其中首先是对"发乎情志"的界定.此时的"情志",已经不是原先单纯的出于自然的诗人个人情感,而是所谓合乎"天理"的"自然",这样,诗人的自然之情便要受到某种制约,而不是像先前那样,是随意的流泻.这里藏伏下来的因素,日后便成为后代诗学方法中,强调"性情"与"法度"统一的先兆.诗学理论与实践中,所谓的"自然"与"法度",或者"性情"与"法度"的统一,在"理"和"道"的层面上,根本无法实施,而只能落实到具体的诗歌技巧如"平仄"的运用中去.理学范畴中的矛盾最后导致诗歌创作实践中摹拟措施的产生.严羽及<沧浪诗话>中的许多观点的形成,都与宋代理学观念与方法有联系,而并非仅仅是"以禅喻诗".甚至可以说,严羽只是对前期深受理学方法影响的唐诗观的一次专业性总结.  相似文献   

19.
综观近年来军队政工理论的创新研究 ,以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全球化进程和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为新的历史背景 ,围绕“打得赢”和“不变质”两大历史性课题 ,主要在以下一些热点、难点问题上取得了重大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