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写历史就是一个写人,一个写事,两个方面结合起来.写人也好,写事也好,一定要实事求是,按照历史的本来面貌来写.历史是发展的,人也是发展的.现在有些作品和文章里写的人物,我看有些问题.下面谈几个有关写革命人物的问题.一、关于宣传毛泽东同志的问题烈士传《夏明翰》中,有一段是这样写的:"夏明翰同志是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早期在湖南亲自培养和发展的第一批共产党  相似文献   

2.
姚庚荣 《今传媒》2007,(9):45-47
我写新闻评论30年,第一个十年是写小评论,小打小闹"豆腐块";第二个十年既写评论也写杂文,每年要在全国报刊发表百余篇;第三个十年有幸调来《常州日报》专写新闻评论.许多评论文章被全国众多媒体转载,在江苏省报纸好新闻评比中,我的作品多次获奖.同行们也常常问新闻评论写作有什么"秘诀",我的体会是四个字:情理交融.即既要有严密充分辩证的说理,又要有迸发的激情、流淌的真情;既能说服人,更能打动人.  相似文献   

3.
曾大力知道自己被杨向群列入三朵湘籍“金花”之后,说,广东出版界有四朵湘籍金花,只写了三个人,就不全面”,于是给我们发来了写杨向群的文章。广东出版界的湘籍金花究竟有多少朵,并不重要,这里写的四人,有个性,有担当,在工作中作出了一些贡献,也在工作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就有必要“为友谊做个小结”。  相似文献   

4.
你我之间,自从采用通信方式,讨论如何做一个优秀记者以来,将近三个年头了。三年来已经给你写了五十九封信,对于做一个优秀记者的方方面面,除了一些具体的技巧性问题以外,差不多都谈到了。这些信写得比较随便,不拘一个格式,有的写得长些,有的写得短些;有的写得比较深,有的写得比较浅;有的写得比较紧凑,有的写得比较松散;有的偏重于讲道理,有的偏重于摆事实;其中有我自己的体会,也有别人的经验;有中国记  相似文献   

5.
写这篇文章,颇为踌躇.写吧,只怕触及一些人的痛处,讨来骂声一片;不写,看到一个个并不富裕的文朋诗友被不法书商欺骗,总有一股悲凉涌上心头.  相似文献   

6.
毁书与抄袭     
西晋有个夏侯湛,花多年心血写了部《魏书》,后来他发现自己写的书同陈寿写的《三国志》撞了车,而人家确实比自己写得好,于是就把自己写的《魏书》毁弃了。一千多年后1985年,山西省芮城县广播站有个人抄袭了陕西日报发表的《李爱琴三改广告见风格》,改头换面写了一篇《实打实广告》,与前一篇文章的结构、情节、遣词  相似文献   

7.
屈指一算,我给报社写稿已经有10个年头了,发表在各级各类报刊的长长短短的章大概也有几百篇了。我有几点体会,写出来与通讯员朋友们共勉。  相似文献   

8.
一位通讯员给编辑部写来一封信,信中说:“平时,我很喜欢写广播杂谈,但是写起来总有个毛病,通篇文字干巴巴的,往往连自己都不能满意。”信中问:一篇广播杂谈稿,怎样才能写得有文采有感情呢?作为一个编辑,我很愿意同通  相似文献   

9.
俄藏敦煌写卷碎片很多,其中有许多可以缀合。本文拈出四个可缀合的写卷,提供缀合后的图版,并尝试进行定名和录文,定名一律参照其他有原题的同类写卷。录文中"□"表示无法辨认或残缺之字,"()"表示原文中错字、借  相似文献   

10.
大凡写通讯,都希望别人能带着浓厚的兴趣看下去。那么,如何才能把通讯写得吸引人,让人有兴趣读下去呢?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要有个好的开头。开头写得吸引人,十分重要。好的开头,能引起读者往下看的兴趣。至于如何开头,因通讯内容的不同而异,因作者构思的不同而异,不可强求一律。只有八仙过海,各显其能了. 二要层次清楚。层次清楚,是指两个方面而言。一是指整篇文章。通讯尽管有各种不同的写  相似文献   

11.
薛耀晗 《今传媒》2010,(6):125-126
小郭一天忽然打电话给我,说他准备把这些年在各种传媒上发表的作品选编成书,邀请我写个序。并说选编的目录和文章都发到《今传媒》杂志的邮箱了,你抽空看看,写序时好有个针对。写序我不敢当,但为小郭出书祝贺,我倒真想说几句话。  相似文献   

12.
写新闻的目的就是要传播一种信息,让人知道在什么时间以及什么地点发生了什么事。新闻的概念有多种表述方式,所揭示的内涵也不尽相同,但基本的特点大致有两个方面:一是要写事。二是要写清楚事。不写事的新闻恐怕没有,写不清楚事的新闻,用毛主席的话说就是发誓不让人看,因为看了也不明白。如果在新闻写作中没有抓住这两点,恐怕算不上是好  相似文献   

13.
蒋育洋 《军事记者》2010,(11):66-66
记得有位新闻界的名家,写了本书叫《自悟一得》,书的封底有这样一段话:写文章如同爬山。有人写了百篇稿仍在原地踏步,始终停留在山脚下;有人却写一篇稿上一个台阶,甚至跨几个台阶,很快接近山颠,何耶?前者少悟,后者善悟。  相似文献   

14.
新闻图片说明十几个、几十个,多至上百个字,似乎很好写,其实不然。写图片说明往往比写文稿费劲。为什么呢?主要是因为它短。在百字左右的文字里,要把新闻事件或新闻故事发生的原因、人物、时间、地点、过程和结果交待清楚、准确、生动,实非易事。长文章好写,短文章难撰,文章长,有个把不当的文字不易被人发现,  相似文献   

15.
得书随识     
正视质量也许是由于我经常写些科普方面的文稿,有些出版社的同行给我寄来了科普期刊和科普图书,我感谢他们的感情。寄来的目的,无非是两个,一个是希望我提些意见,一个是要我写些稿件。我尽了一些责任,但是有些话不大好说,只能在这里写上几句。近年来,科普期刊的印数都有下降的趋势,有的下降得相当惊人,其原因何在?有的说全国科普期刊多,各个省、市都有几种,读者购买时毕竟有  相似文献   

16.
一家都市报,一个月登几十篇社会新闻,数量不算少,可内容不外乎两类,一是各种案件,二是交通事故。有一篇写父母离异,15岁少女厌学出走,本以为会有些涉及家庭教育方面的内容,看完,原来写的仍是破案过程。有一篇写花心商人猎艳遭窃:"进  相似文献   

17.
新闻从业人员都知道,新闻评论是众多新闻体裁中比较难写的一种。而在新闻评论中,比较难写的是经济评论。如何写经济评论是个大题目,是需要专家和教授们深入研究的。《新闻实践》的编辑希望我写一篇有关怎样写经济评论的文章,因为有写经济评论近10年的经历,所以也就应承了下来,算是从业的感想吧。大家都说写经济评论难,究竟难在哪里?我看有三难:一是难在掌握经济走势,二是难在发现典型和问题,三是难在掌握经济规律。粗粗想了想,经济评论要写得到位,至少要把握好六个关系:第一,要把握好现象与本质  相似文献   

18.
《宋稗类钞》中有一则欧阳修写文章的故事。钱惟演镇守洛阳时,因为缺少驿舍,下令修建一座“临轩馆”。竣工的时候,他命谢希深、尹师鲁和欧阳修三个文人,分别为“临轩馆”写一篇“记”。三个人分头去写,很快就写好了。谢希深的文章五百字,欧阳修的文章五百多字,尹师鲁的文字最短,只有三百八十个字,  相似文献   

19.
看完新闻,提笔就写,一两个小时完稿,“伊妹儿”发出去,文章第二天就见报了,如此“急就”,哪有时间深思熟虑、谋篇布局?这样写出来的作品,  相似文献   

20.
把新闻写得简洁明了,生动活泼,是每一位记者梦寐以求的事.要做到短小活泼,有很多因素,但不写套话,能用三个字说清楚的就不用五个字,这是起码的要求.这里就“进行”及相关结构作几点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