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的数学教育自本世纪50年代至今,一直处于变革之中。50年代末、60年代初,美国在中小学中广泛开展了“新数学”教育运动,这次改革虽然强调培养学生能力,但忽视了数学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基本技能的训练,结果以失败而告终。70年代,美国又掀起了一场“回到基础”的运动,这场运动同样不能挽救美国数学教育落后的局面。进入80年代,美国教育界为适应信息时代社会高速发展的需要,在数学教育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提出数学教育要使学生“为估价数学而学习,为数学推理而学习,为数学交流而学习,对于自己从事数学活动的能力有信心,成为数…  相似文献   

2.
五十年代,美国数学教育质量令人失望,学生厌恶甚至害怕数学的现象极为普遍。时至1957年秋天,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的成功发射,使美国政府和国民确信自己的数学和科学教育落后于苏联,决心大规模改革数学教育,由此发起了一场后来波及全球的“数学教育现代化运动”(简称“新数”运动),数十种新教材遍布全美,成千上万名学生接受了这项实验教学。新数教材强调学科基本结构,主张从公理出发进行推理,不允许出现不证而被承认(除公  相似文献   

3.
20世纪60年代开始的一系列数学教育现代化运动,使得美国成为当今世界数学教育大国.数学教育有效地推动着美国的经济发展.中国在21世纪初的GDP占世界的比例与美国百年前的相似.数学教育目标的良好实现有赖于合格教师的有效实施;教育目标的实现以“全民”素质和个人“整体素质”的提高为前提;应正确对待数学教育改革,正确对待数学教育目标的有步骤地实现.  相似文献   

4.
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现代化趋势浅说孙锡敏从本世纪初的培利一克莱因数学教育改革运动,到60年代“新数”运动的波及全球及其后的“回到基础”,直到80年代世界性谈学教育改革浪潮的产生,说明数学教育的现代化已势在必行。在这个现代化的进程中,作为数学教育核心的数学...  相似文献   

5.
自60年代“新数运动”失败、70年代“回到基础”之后,美国的数学教育经历了一个相对沉寂的时期。直到80年代后期,改革的浪头又日高,其重要标志是1989年发表的全国性报告《人人来算——关于数学教育的未来》(以下简称报告),其中对所谓“回到基础”提出异议,说它“若走向极端,将使孩子失去学习那些成人之后需要知道的数学的机会”,“当技术使各行各业都‘数学化’,且数学已渗透到社会每一角落时,自傲的美国却在容忍数学教育的低水平,所  相似文献   

6.
目前数学教育发展的几个问题安徽省安庆市教学研究室凤良仪从50年代开始,经过模仿、徘徊和发展三个时期,在国外“新数”运动、“回到基础”、“问题解决”影响下,我国的数学教育几经周折,终于形成了既同国际数学教育接轨又具中国特色的雏形.主要表现在;亚.中学课...  相似文献   

7.
数学教育发展的若干特征(一)安庆市教研室凤良仪从五十年代开始,经过模仿、徘徊和发展三个时期,在国外“新数运动”、“回到基础”、“问题解决”影响下,我国的数学教育几经周折,终于形成了同国际数学教育接轨又具中国特色的雏形,其优势正在逐步扩大,特征愈加明显...  相似文献   

8.
再议新数运动与数学教育的现代化□吴晓红(南京师范大学210097)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是制约数学教育的主要因素,因此数学教育改革必须符合时代特征.新数运动正是在国际竞争特别是军备竞赛的社会背景下发起的一场数学教育现代化的运动.为了适应当前国际范围内...  相似文献   

9.
一、背景 ·20世纪初,数学教育近代化运动确立基础教育中的数学教学,以“函数”为纲.·20世纪六十年代,数学教育现代化运动(“新数运动”)以结构化和集合、映射为基础,奠定了今日的函数教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教学法着重于教给学生知识,不反映知识的来龙去脉.60年代把数学在代数基础上进行统一处理的运动(“新数”运动)也只是教给学生数学家事后领悟的数学知识结构,没有结构的建立过程,因此学生难于理解.80年代美国教育界提出了“问题解决”的口号,作为一种教育模式和学习活动,“问题解决”引起了全球广泛关注,而且成为90年代教育的中心课题.“问题解决”教学要求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参与数学活动,在活动中学习数学,探索解决问题的对策,并强调教师应设置恰当的问题情境,提供观察、实验、操作、探索、猜测、归…  相似文献   

11.
数学技能本质上是运用已经掌握的数学概念、定理、公式和法则等基础知识,来理解并解决问题的动作或者心智活动方式。尽管我们国家对“数学技能”的教学有着悠久的历史,但审视自“新数运动”“回到基础”“问题解决”等数学运动以来,美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数学教学中“数学技能”的地位变迁。无疑会给我们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带来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12.
自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近百年世界范围的数学教育,相继经历了“近代化运动”、“新数运动”及“回到基础”较有影响的活动,本世纪80年代,又兴起“问题解决运动”。自然,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之一——“解题模式”,成为人们议论的热门话题。因此,在1988年第6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上,  相似文献   

13.
转变教育思想深化数学教育改革李玉琪在桂林会议②,美国哈佛大学DeborahHughes—Hallett教授和南京大学郑统信教授分别就“微积分”与“数学教育哲学”为题进行了讲学.虽然课题不同,但是,都介绍了美国数学教育现代的发展,特别是当前美国新的教育...  相似文献   

14.
上个世纪欧美“新数运动”的失败带给我们的教训之一,就是数学的教学并非越现代化越先进,而需循着数学发展史的足迹引导数学教育:我们需引导孩子像人类祖先那样经历在生活中学计数,认识各种图形、各种运算并逐步深入,从整数到小数,从有理数到实数、复数……数学的发展是如此符合逻辑、顺理成章。然而也有例外,比如古埃及“单位分数之谜”。  相似文献   

15.
一、“问题解决”的由来与意义在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发起的数学教育改革的“新数学”运动,由于过分强调数学的抽象结构,忽视数学为现实生活服务,终以失败而告终。70年代又提出了“回到基础”,但这一口号被认为是消极的。为了提出未来美国数学教育的目标,1980年4月,美国数学教师协会公布了一份指导80年代学校数学教育的纲领性文件《关于行动的议程》。该文件指出:“80年代的数学  相似文献   

16.
一、概述美国中小学教学教育的权威组织——全国数学教师联合会(NCTM)曾于1989年颁布了《中小学数学课程与评价标准》(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从而为美国继“新数学”以来又一次重大的数学教育改革运动拉开了序幕。《课程标准》从培养二十一世纪人才的要求出发,对学生在掌握数学知识、培养数学能力及数学气质等方面都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然而,正如NCTM在这份文件中所指出的那样,数学师资水平是这次改革运动成败的关键,高质量的数学师资是实现既定课程目标的重要保证。为此,NCTM经过了几年的努力,于1991年3月正式颁布了…  相似文献   

17.
1957年前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成功,震动了西方尤其美国朝野,促使他们痛下决心改革学校教育。自西欧工业革命后即取得学校课程中心地位的数学首当其冲,走上了现代化的曲折之路。在六十年代轰轰烈烈的“新数学运动”,最终却被认为是一场“灾难”.七十年代的“回到基础”同样失败了。从而开始了八十年代的“大众数学”运动。国际数学教育委员会(ICMI)在1986年科威特会议后出版了“九十年代的中小学数学”研究报告。1988年,英国政府在几乎无争议的情况下颁布了“教育改革法”与对5-16岁学生的国家数学课程.1989年3月,全美数学教…  相似文献   

18.
对“新数”运动和“回到基础”运动的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过去的三十年里,数学教育曾发生了两次举世闻名的改革,即“新数”运动和“回到基础”.当时许多著名的数学家和数学教育专家参与探索、争论,值得今日回顾与思考. 一、对两个运动的回顾 1.两个运动的起因  相似文献   

19.
屠天源 《江西教育》2006,(12):16-16
20世纪50年代以来,美国中小学数学教育改革一直处于摇摆多变之中。其重大改革就有3次。20世纪50年代末的“新数学运动”。基本上着眼于课程的改革.旨在加强数学课程的现代化?培养高技术人才。70年代。出现了“恢复基础运动”教育热潮,强调数学课程中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  相似文献   

20.
一、理解和记忆,哪个更重要?——美国数学教育争论焦点之一本世纪初,美国数学教育界流行“刺激—反应”机制的学习心理学,强调在记忆的基础上加深理解。五、六十年代的“新数学”运动,提倡结构主义心理学,主张在理解的架构上组织记忆。七十年代初,“新数学”归于失败,取而代之的“回到基础”,理所当然地又要求加强记忆,以便获取数学基本技能,整个七十年代,课内重复训练,课外增加家庭作业,考试则是大量的选择题,企望美国的中、小学生有一个良好的数学基本训练,但结果令人大失所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