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地理学导论》教材体系的现状 《地理学导论》是地理科学类特别是地理科学专业一门必修的专业核心课程,它的开设始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自1987年国家教委召开地理教学研究会决定在各大学地理学专业开设《地理学引论》课程以来,国内多数大学的地理学专业相继以《地理学引论》、《地理学导论》、《地理学概论》以及《地理学发展史》等名称开设了这门课程。到现在为止,以《地理学导论》或《地理科学导论》为名称的教材先后出版过六个版本(见表1)。  相似文献   

2.
在《古代的地理学》和《禹贡》中,中西方学者在对已知世界整体认识的基础上,都承认地理要素及其结合在空间分布上存在着差异性,可以形成不同的区域,但在同一区域中又存在着相对的统一性,并且对各区域的划分也遵循一定的方法。中西古代区域地理思想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对已知世界的认识、区域划分层次、区域描述的原则、区域记载的内容等方面。造成差异的原因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3.
一、《地理3(必修)》在高中地理教材体系中的地位以区域研究为基础的区域地理学,是地理学中古老且实用性强的研究领域之一。除区域地理外,地理学其他方面的研究也是以区域研究为基础,并且将研  相似文献   

4.
现代地理学与地理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现代地理学的发展1 .地理学发展的阶段和过程从古希腊的地理探险到现代实验地理学 ,地理学学科体系在不断完善 ,从科学的角度来看 ,可以把地理学发展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①古代地理探险与地理发现阶段 ;②地理事物描述阶段 ;③地理事物解释阶段 ;④地理预测与规划阶段。如  相似文献   

5.
《世界地理》是研究某一地理区域地理环境综合特征的一门课程,是最能体现地理学综合性特征的课程之一。在研究区域地理环境综合特征时,需要运用各部门地理学的研究成果,对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各地理要素进行综合研究。《世界地理》与各部门地理学纵横交织,共同构建起地理科学的知识体系。目前,《世界地理》的教材建设还没有引起有关方面足够的重视。2004年出版的《世界地理》教材还需要不断补充完善,一些印刷性错误尤其应当及时更正。这对促进《世界地理》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6.
《世界地理》是高校地理科学专业中重要的专业课,是高校地理学专业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地理技术及区域地理四个主题课程群中区域地理的核心课程。随着时代的演变及地理课程的发展变化,高校《世界地理》课程发展遇到前所未有的强烈冲击,如何突破课程严重滞后于时代和现实的困境,是目前高校《世界地理》课程发展面临的最大问题。  相似文献   

7.
地理博物小说是中国古代小说的重要类型。地理博物小说源于先秦的地理学和博物学。战国时代《山海经》是地理博物小说产生的标志。外表记地理、物产,但  相似文献   

8.
文章梳理了唐晓峰教授《从混沌到秩序:中国上古地理思想史述论》一书中重建中国古代地理学思想史的主要内容,并提出了该书在增强国民对中国地理文化认同感方面的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9.
《水经注》是我国古代一部优秀的地理著作,是公元六世纪北魏郦道元写的。从这部著作中我们可以获得许多地理知识,也可以学习到研究地理学特别是区域地理的一些基本方法。为什么一千四百多年前的著作到今天还有参考价值?主要是因为作者郦道元的思想境界与思想方法是符合法家路线的,是顺应历史潮流的。今天我们学习并研究这部著作,对于提高路线斗争觉悟和进一步开展地理研究工作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10.
地理学理论体系的实破──评《地理科学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黎勇奇王等编著的《地理科学导论》是供高等学校地理学各专业使用的教材。它的出版是地理学发展走向综合,要求建立、健全地理学体系的必然结果。该书以地域分异规律和地理系统学说为基本线索,以环境和区域为中...  相似文献   

11.
<正>1992年8月国际地理联合会通过的《地理教育国际宪章》指出:地理学是一门旨在解释区域特征以及人类和事物在地球上出现、发展和分布情况的科学。地理学所关注的是人与环境在特定地点和位置的相互作用。并提出了地理学的五个核心概念:位置和分布、地方、人与环境的关系、空间的相互作用、区域。宪章指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世界性显学的《文心雕龙》研究,在文学地理学这一全新研究方法的运用方面,目前处于起步阶段。一是学术群体尚不壮大,二是还没有出现对《文心雕龙》全书进行文学地理因素的整体、综合研究的成果。综述文学地理学视野下《文心雕龙》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文心雕龙》文学地理构成要素,关注地理与区域,关注空间与历史,将是《文心雕龙》研究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由语言学家骆小所教授申请,地理学家潘玉君教授共同主持,王渝光教授、陈永森教授、王兴中教授和李洪平讲师等语言学和地理学专家学者参加承担的全国哲学社会基金项目"中国云南语言地理研究"已经完成。其主要研究成果是包括文字阐述和系列地图的研究报告——《中国云南语言地理研究》。《中国云南语言地理研究》遵循马克思主义语言学理论,运用语言地理学基本原理和地理学研究范式,在对云南语言地理特别是少数民族语言地理进行大量的、系统的田野调查基础上,综合运用《中国的语言》和《中国少数民族》等文献中关于云南少数民族语言和地理资料,对区域语言地理研究范式、语言  相似文献   

14.
李小建     
1988年3月,刚到而立之年的李小建,受国家公派赴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留学,于1990年3月获理学博士学位,同年4月即回到母校工作.现在的李小建任河南大学教授、地理学系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同时还担任国际地理联合会(IGU)工业空间组织委员会委员、中国地理学会经济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地理学会主办的《人文地理》、《世界地理研究》两杂志编委.  相似文献   

15.
熊燕  叶滢 《地理教育》2010,(4):52-53
一、乡土地理的概念 乡土地理作为区域地理学中一个特定的科学概念,因其“乡土”一词延伸发展而来,其所指的区域范围尚有不同的解释,如《辞海》中解释为省区以下较小地区,而《地理学词典》则解释为“可以一省、市或地区为单位,也可以一个县、一区和乡为单位”。  相似文献   

16.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将教学目标修订为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四大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与《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相对应,但是二者对于四大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论述有所差异。文章对初高中地理课标中关于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论述进行了深入分析,找出了二者的不同点,厘清了不同学习阶段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以及每个核心素养培养的关键点。  相似文献   

17.
张杰 《学周刊C版》2024,(13):114-117
地理学研究的内容是与人类紧密相关的生活环境,具有多变性和复杂性。在地理学中,区域地理作为人文地理以及自然地理的承接点,对地理学的影响较大,在中学知识结构中占有很大比重。区域地理教学策略无论是针对课堂教学、学生的地理素养培养还是区域地理教学改革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为区域地理教学提供有效的教学策略,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能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地理核心素养,也能为地理学的研究做出重大贡献。本文内容将从区域地理重要性、特点、教学要求以及现存问题和有效教学策略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8.
《新唐书》的历史地理学思想主要体现在《地理志》中,通过比较《新唐书.地理志》与《旧唐书.地理志》在历史地理角度叙述的优劣,从行政区划沿革、历史经济地理、历史军事地理、历史交通地理等方面归纳了《新唐书.地理志》的历史地理学特征,并总结了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9.
高师中国区域地理教材,几十年来,一直保持着一种纯描述性的面孔没有变化,在《中国自然资源丛书》,统计年鉴,经济年鉴等大型工具书和各种有关期刊公开发行的情况下,《中国地理》无论分成自然地理和经济地理两个分册,或合成一册,再加上一个分区,按部门作资料堆砌式的机械组合描述,都显得过于保板和令人觉得淡然无味和无法疾读。这种情况不仅影响教学,更已影响地地理学的整体形象和生存,中国区域地理教材已到了非改革不可的地步。  相似文献   

20.
《中国地理》中自然地理所处的地位和教学重点问题探讨曹光杰(地理系)《中国地理》是地理专业学生必修课之一,是运用区域地理学基本理论具体分析我国和各区域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环境的基础课,是充分体现综合性和区域性两大地理学科特点的专业课.教学的主要目的是,通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