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谐音新词是人类隐喻思维的结果,也体现了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汉语谐音新词中蕴含着隐喻理据,表明任何语言都是人类的认知机制运作的结果。此外,谐音新词流行背后的社会文化心理也值得关注,如求新求异、诙谐幽默、模仿从众以及调侃自嘲等心理。  相似文献   

2.
《围城》是一部以旧中国中上层知识分子病态畸形生活为描写对象的幽默而辛辣的讽刺小说。讽刺艺术高超,独具一格。语言风趣幽默,妙趣横生。讽刺中充满丰富、形象、生动、令人叫绝的精辟比喻;各种机智的反语、双关、谐音、对仗、警句格言,以及古今中外的典故、轶闻,纷至沓来,琳琅满目;采用独特的象征,蕴含着深刻的社会意义和人生哲理;还常以幽默的笔触、漫画式的笔法讽刺时弊,描摹人物世态,调侃“芸芸众生”,神形毕肖地描绘出各色在幽默外袁下露出辛辣犀利的的笔锋,一针见血。  相似文献   

3.
幽默风趣的人大家都喜欢接近,幽默风趣的文章大家也会百看不厌,因为幽默、诙谐、调侃往往是智慧的体现。我们在作文中如能适时地“幽他一默”,定能使文章呈现亮丽的风采。那么如何创作幽默风趣的语句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一、自我调侃调侃是用言语戏弄、嘲笑之意。嘲笑别人是不礼  相似文献   

4.
幽默的调侃     
沙叶新先生真是“翻脸不认人”吗?否。真正的“变色龙”是不会承认自己“翻脸不认人”的,沙先生不过是在幽默地调侃而已。幽默,言谈举动有趣而意味深长之意;调侃,用言语戏弄之谓也。沙叶新的“目无领导”、“肖冠隋戴”,也许是反应迟钝,不善认  相似文献   

5.
耳听八方     
别把CHINA变“拆啦”。——有人调侃,现在的中国(CHINA)谐音就是“拆啦”,的确很谐音,很幽默。CHINA变“拆啦”,我们不痛心吗?在城市化浪潮中,很多城市大兴土木,却忽视了对文物古迹的保护,导致千城一面———建设各种不伦不类、和本地历史文化毫无关联的建筑,甚至连取名都是言必称罗马、塞纳、泰晤士。能够面对历史才是真正的勇者。——这是前国民党主席连战的话。他在《南方周末》“2006新年特刊”中被评为“2005年度人物”。在过去的2005年,连战与胡锦涛实现了国共两党领导人60年来的第一次握手,“为台海带来安定的契机,为中华民族…  相似文献   

6.
谐音杜撰词分为完全谐音词和近音词两大类,均属于仿拟中的谐音仿词。在互文性理论中,它们仿拟的零度原词即是底文,而它们自己则是偏离了的超文。谐音超文具有双关底文的功能,充满幽默、新异和简洁的修辞特点。  相似文献   

7.
冬华聪明。有精彩表现的时候,老师会夸他是“大中华(冬华的谐音)”,习惯不好的时候,老师也会调侃“根本不是大中华”。对老师或批评或表扬的各式“调侃”冬华十分享受,  相似文献   

8.
不少网络小说的生活化叙述语言的幽默化凸显了哲理性倾向,文章从调侃幽默、诙谐幽默、黑色幽默探究这一特点,进而指出网络小说的理性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9.
米兰·昆德拉作为独具特色的当代小说家,那种寓沉痛和辛酸于幽默调侃的笔调,昭示了显著的风格,这种幽默的笔调被许多评述者称之为“昆德拉式的幽默”,它是智慧、笑、喜剧、讽刺、幽默、悲剧意识与积极态度浑然天成一体,构成一种形而上的幽默。  相似文献   

10.
英汉语谐音仿词分为同音仿词和近音仿词两大类。分析两类谐音仿词的运用,并运用语言学相关理论研究谐音仿词新奇、幽默和简洁的修辞特色,在英汉语言的众多构词法中,谐音仿词起到了不可替代的奇妙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米兰&;#183;昆德拉作为独具特色的当人菠说地种寓沉痛和辛酸于幽默调侃的笔调,昭示了显著的风格,这种幽默的笔调被许多评述者称之为“昆德拉式的幽默”,它是智慧、笑、喜剧、讽刺、幽默、悲剧意识与积极态度浑然天成一体,构成一种形而上的幽默。  相似文献   

12.
“谐音”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利用词语的同音或近音条件来表情达意的修辞手法。它能增强语言的含蓄、风趣、幽默、讽刺等表达效果,许多修辞方式就是利用谐音这个条件得以实现的。语言的丰富多彩,辞格的群葩竞放,就有谐音的一份不可磨灭的功绩。  相似文献   

13.
英语幽默、关联理论及英语学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语幽默是创造乐趣的一种语言形式,它有自己独特的表现手法。我们可以通过关联理论来理解英语幽默,还可以从拼写、同音异形词、一词多义、习惯用法、谐音双关、词语搭配等六个方面利用英语幽默来学习英语。英语幽默是英语学习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谐音双关是汉语常用的修辞手法,是一门独特的语言艺术,彰显着民族的智慧和文化特质。文章总结归纳了几种带有民俗特色的谐音双关,并从人文角度进行分析,揭示出中华民族注重和谐、含蓄幽默及趋吉避凶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5.
谐音双关是汉语常用的修辞手法,是一门独特的语言艺术,彰显着民族的智慧和文化特质。文章总结归纳了几种带有民俗特色的谐音双关,并从人文角度进行分析,揭示出中华民族注重和谐、含蓄幽默及趋吉避凶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6.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表达幽默的方式,以取得诙谐、幽默的效果.本文列举了常见的英语表达幽默的语言形式如谐音、双关等.了解这些语言特点将有助于学习者理解和欣赏英语幽默,并从中提高英语水平.  相似文献   

17.
潘秀秀 《现代语文》2014,(3):149-151
本文从比较语言学的视角,以汉日语言的谐音表达为切入点,探讨了汉日语言中相近的语言现象所负载的相关文化信息。文章认为,从语言修辞学、语言心理的角度看,汉日语言的谐音表达方式有趋吉避凶、幽默双关等;汉日语言中多谐音词的原因是同音词和近音词多、"言灵思想"、追求幽默感。  相似文献   

18.
彭连芳 《辅导员》2009,(24):14-14
幽默,是风姿绰约的智慧之花,令枯燥的道理赏心悦目;幽默,是自然纯正的精神味素,让干枯的语言有滋有味。议论文运用幽默的艺术,调侃地讽刺一下,轻松地诙谐一下,辛辣地嘲笑一下,可使文章理趣盎然,妙不可言。  相似文献   

19.
趣话谐音     
音同或音近的字词便形成了谐音。汉语中存在着很大数量的谐音词,人们常常利用它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使语言诙谐幽默,妙趣横生。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从歧义造成笑话语言的幽默效果入手,从多义词、谐音、语气重音、同义词以及词和短语意思不清等方面写歧义与笑话语言的修辞效果,从而验证歧义是造成笑话幽默效果的一种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