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问候是开始谈话的最通常方式之一,问候语的使用应遵循相互性原则,即甲问候乙,必须乙也向甲致问候,英语中常见的问候语有:  相似文献   

2.
一、问候和称呼 在英语国家,人们会选择合适的问候语和不同场合的人问候.例如,刚认识的成年人一般用"How do you do?"相互问候;朋友见面时,则用"How are you?"对方的回答是"Fine,thank you.And you?"而中国人和朋友或刚认识的人见面时,常用"您好"或"你好"来问候.此外,大多数中国人常以"吃饭了吗?"、"你要去哪里?"问候相识的人.  相似文献   

3.
问候是开始谈话时最常用的方式。英、汉语问候的方式和答语是有差异的。中国人的问候语一般是“吃过了吗?”、“您上哪里去?”等等。同学们,你想知道英美人之间是怎样相互问候的吗?英美人的问候语主要有:1.“H ello./H i.(你好!)”用于熟人之间,不是正式的问候语。如:“H ello,Bob!”,“H i,A m y.”。“H i!”主要用于美国,它比“H ello!”更简洁。打电话或招呼陌生人的“H ello!”不含问候之意,只是表示打招呼的“喂”。2.“G ood m orning/afternoon/evening.”是比较常见的正式问候语。“G ood m orning.”用于凌晨至上午12:00这段…  相似文献   

4.
[HY主持]我们中国人见面时的问候语习惯上是“你吃过饭了吗?”“你到哪里去?”等等,英语国家里的人们是否也这样相互问候呢?今天我就请来了Hello(H)!Good morning(GM)和How are  相似文献   

5.
每天课前师生都要相互问候,而每天都是同样的话语、内容,师生对话变成了无情感的机械应答。06年9月至07年2月,一学期我共上了96堂课,每堂课都用了不同的问候语,每天都带给学生一份意外的惊喜,每天他们都有新的感动。语文课  相似文献   

6.
我们中国人见面,一句“你好!”就表达了所有的意思。而在英语中,人们问好却有着不同的习惯用语。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场合、不同的人之间,“你好!”有着不同的表达。Hi,Hello是英语中最常用的问候语之一,常用于熟人、朋友、同学之间的相互问候,后常接对方的名字或称呼语。这是一种非正式的、比较随便的问候语,使用时不受时间限制,常用其本身来回答别人的问候。在美国英语中,“Hi!”比“Hello!”更活跃,使用频率更高。在英语国家(English speaking countries),人们对个人的隐私都很尊重,所以通常不问关于年龄(age)、收入(salary)、婚姻(ma…  相似文献   

7.
问候是交际的伊始,问候语的正确使用是跨文化交际成功的主要因素。本文从英壮问候语的对比出发,从语用学的角度看问候语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并提出一些克服这类语用失误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英语问候语的形式也变得越来越丰富。到目前为止,中小学生对英语问候语的了解还基本停留在课本上学习的固定模式,这不仅妨碍了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发展,还极大地影响了他们与外国朋友交往的自信心。为更好地了解和学习地道的英语问候语,笔者把在英国收集到的问候语按照正式程度、时间标志性和问候情景等进行分类和理据分析,以期从跨文化交际视角对英语问候语的习得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9.
英语中表示“你好”的问候语很多,但是英语国家人们之间的问候因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场合、不同的人之间会有不同的表达。所以我们要小心使用,做到因人而异,因时而异。  相似文献   

10.
问候语和告别语是语言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社交礼仪的重要部分:它在日常生活中频繁地被使用.在日常交际中,适当的问候举止是建立和维持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关键.为了使人们能够了解中英问候语和告别语的差异,从而避免在跨文化交流中的误解,本文通过学习调查重点探讨了中英问候语的异同,并对结构、变化等方面对问候语和告别语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1.
听过很多次英语课,感觉一堂好的英语课,教师应该多使用英语课堂用语,而不是用汉语去上课,应培养学生用英语而不是用汉语去思维。如果作汉语上课,即使你程序再清楚,听起来也很别扭,当然也就谈不上有什么效果。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从不懂到懂,从而产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形成英语思维习惯呢?首先,让学生掌握一些常用的问候语。英语中的问候语很重要,也很多。有正式的也有非正式的,你可分场合进行问候。在课堂上,你不妨选择这样一些问候语:Goodmorn-ing/afternoon,howareyou?(同学们上午/下午好,你们好吗?)学生问候教师:Goodmorning/afternoonMr…  相似文献   

12.
问候语是各种语言中都存在的现象,是人类交际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中西方的问候语,无论是内容、格式、称谓还是使用方法都有很大的不同。不注重中西问候差异,就会产生很多消极的影响,中西问候语出错会导致词不达意,或不符合表达的习惯,甚至造成矛盾,引发冲突。文章将从以上几个方面讨论其差异并分析其原因,进而得到启示,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一、问候和称呼在英语国家,人们会选择合适的问候语和不同场合的人问候。例如,刚认识的成年人一般用“How do you do?”相互问候;朋友见面时,则用“How are you?”对方的回答是“Fine,thank you.And you?”而中国人和朋友或刚认识的人见面时,常用“您好”或“你好”来问候。此外,大多数中国人常以“吃饭了吗?”、“你要去哪里?”问候相识的人。二、感谢和赞扬当西方人表示他的感谢时,中国人有时可能会觉得不好意思而说“No,no.”来谢绝,而英国人则说“I’m glad to hear it.”或“Thank you.”由于缺乏必要的社会文化背景知识,中国学生听…  相似文献   

14.
节日问候     
《海外英语》2014,(5):7-7,63
目标:学习有关问候的实用单词和表达。想一想:你上次向他人问候是什么时候,为了什么?下面的问候语你用过吗,都是在什么时间和什么场合?  相似文献   

15.
王豪 《教师博览》2007,(7):14-14
我是一名旅行爱好者,生平足迹遍布许多国家。不过,惭愧得很,我从来就没真正学会一门外语。旅行时,我喜欢简单学几句当地人的问候语。那些不熟悉的音节从嘴里发出来,自己听着觉得很有趣,而且有些问候语的意思也让人回味。出游到印度,有人告诉我,印度人问候时通常说"Namaste",意思是"我心中的神问候你心中的神";在西非的多哥,听起来像"Apalmani"的声音其实是在  相似文献   

16.
何逵 《学语文》2015,(3):81-82
汉语中的祝颂语和问候语非常发达,其中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容。祝颂语内容丰富,角度多样,生活中的事件和各种对象皆可致以祝愿与称颂;问候语总是针对人们的日常生活进行,表示对问候对象的细致关心。  相似文献   

17.
考点完全剖析—、问候、介绍和告别l.问候(Greetings)1)用这组问候语时,可以用相同的话语进行应答:问/答:Hi!/Hello!Goodmorning/afternoon/evening.2)这组问候语必须用对应的话语进行应答:问:How are you?/How are you doing?答:I'm OK./Very well,thank you./Fine.thanks,and  相似文献   

18.
学习是为了运用 ,语言更是如此了。要学会正确使用英语 ,首先要克服已掌握了的母语对其的负迁移。这种学语言的过程是接纳、吸收和合并为自身的过程。见到朋友或认识的人 ,都少不了要打招呼 ,这是生活中每天都要遇到的事。英语中有许多打招呼的用语 ,怎样恰到好处地正确使用问候语 ,还得了解一点英语国家的风士人情和习惯用法。当我们一天第一次遇到我们认识的人时 ,我们通常向他 (她 )问候 ,问候是一种对人的友好方式 ,它也是对人的礼貌的表达形式 ,一般用在会话之前。在英国 ,我们常说 :“Howareyou ?”作为问候 ,这个问候语听起…  相似文献   

19.
一、意义的区别: "How are you?"为问句,意为"你好吗",而"How do you do?"形式上是问句,实际上为问候语,意为"你好". 二、使用场合的区别: "How are you?"用以询问对方的身体健康状况,多用于朋友或熟人之间;"How do you do?"则用于两个人初次见面时的相互问候.  相似文献   

20.
问候是人们交际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汉民族的人们在问候语中可以任意评论对方的生活、工作、健康状况等各方面的情况。在汉语问候语中,关切大于礼貌,这种关切缩短了彼此之间的距离,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亲如一家的情感,充分体现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