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鸦片战争后不久,中国重新出现了一批介绍外部世界的舆地书籍,其中《四洲志》、《瀛寰志略》和《西海纪游草》中涉及到近代中国对西方博物馆最早的记述。这几部书对博物馆的记述笔墨不多且不甚准确,但从中可以看到博物馆观念最初来到中国时的样子,这对理解中国自己的博物馆史甚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近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深受西方影响,早期自然博物馆的营建体现出了两个不同方向。西方对生物学的研究经历了博物学狭义化到实验生理学为主导的方法转向、博物馆内部教育功能的发展趋势以及外强入侵近代中国的社会背景,共同推动了中国早期自然博物馆的落地生根。西人营建的中国早期自然博物馆是欧洲自然史收藏体系下的一部分,这类“学究式博物馆”研究属性强,不以服务中国社会为目的,影响有限。而中国本土的不同阶层在传播博物馆观念与实践上均做出了各自回应,他们身处衰败之际与觉醒年代,肩负救亡图存之责任,其创办的一批“公共教育博物馆”彰显了对科学的求索,对国家未来的希冀。这些博物馆体现了科学传播的公共性价值。  相似文献   

3.
博物馆概念属于博物馆学研究中的元问题之一,关涉博物馆现象发生发展、博物馆形态以及社会文化认知水平等诸多议题。近代国人博物馆概念的探讨,是在西方博物馆观念与中国收藏文化传统汇流、碰撞,在救亡图存的特殊时代主题下进行的。中西古今观念的杂糅在近代中国博物馆领域的表现就是博物馆形态的多样化。返回近代中国博物馆发生的历史语境,对多样化博物馆形态进行具体梳理,可以发现当时的博物馆概念具有复合性特征。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为个案,尝试探讨海外博物馆一百多年来收藏中国文物实践所经历的观念变迁以及面临的挑战。皇家安大略博物馆的早期收藏是在西方世界对东方历史和文明渴求的背景下变得一发不可收拾。而现今西方博物馆收藏中国文物的前提、需求、手段和方式都今非昔比,但博物馆研究人员(curator)如何保证所征集的器物具有明确合法的"出处证明",又如何恪尽职守地处理博物馆之馆藏?此类议题均值得思索和探究。  相似文献   

5.
一、中国油画的征集与收藏现状中国的博物馆至今不重视对中国油画的征集与收藏,究其原因有三:1在中国人传统的观念中,油画一向不被重视。中国的油画来源于西方,近代以来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在中国虽然也出现了一批油画家和油画作品,但在质与量上,中国的油画既没有取代传统的中国绘画,也无法与西方油画相提并论。因此,在中国人的心目中自然不会重视油画。2.中国自古以来,没有收藏油画的传统,因此,一般的博物馆也未设购置、收藏油画的专门项目。直到今天,国内仍未有一家博物馆能够开展这方面的工作。一些博物馆少量地入藏油画,也…  相似文献   

6.
自然史类博物馆是中国近代以来出现最早的博物馆类型之一,中国最早的在华大英博物馆、徐家汇博物院、上海亚洲文会博物馆以及北疆博物院等都是自然史类的博物馆。深入考察这些博物馆建设之初的讨论,并对比这些博物馆建设者的具体意图和办馆实践,可以看出这些博物馆都以服务西方自然史研究为主要目的,但却有着不同的建设取向。这些自然史博物馆不仅为西方的自然史研究提供中国的标本资料,有的博物馆还成为了西方人在华开展自然史研究的平台,为西方提供自然史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7.
近代中国早期博物馆的建立者主要是来华传教士,因传播教义所需,博物馆的教育属性亦随之而起。济南广智院是近代山东地区最具影响力的博物馆之一,其馆内的藏品与展览等让当时大批国人接触到西方科学技术知识、新思想观念以及世界较为前沿性的新闻动向,为国人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同时广智院针对不同群体施以不一样的教育方式,如此拓展了近代博物馆的教育职能,为我国博物馆公共教育职能的发挥提供了良好的范式。  相似文献   

8.
20世纪开始时,1905年中国引进西方博物馆化,诞生了中国第一座博物馆。20世纪80年代,中国又从西方引进生态博物馆思想,1995年诞生了中国第一座生态博物馆。博物馆是一种进步的化形态,它总是为社会的进步所需要。  相似文献   

9.
一、中国油画的征集与收藏现状 中国的博物馆至今不重视对中国油画的征集与收藏,究其原因有三: 1.在中国人传统的观念中,油画一向不被重视.中国的油画来源于西方,近代以来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在中国虽然也出现了一批油画家和油画作品,但在质与量上,中国的油画既没有取代传统的中国绘画,也无法与西方油画相提并论.因此,在中国人的心目中自然不会重视油画.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们对当代西方博物馆陈列作了一些介绍,但主要局限在技术的层面,对于展览所依据的理论,以及这些理论赖以产生的社会背景,我们了解得并不多。事实上,随着西方社会观念的变迁,博物馆陈列的理论基础出现了重大的变化。由此又对陈列的技术产生了明显的影响。所以,只有弄清了这些理论和观念的变化,我们才能对当代博物馆展示有深入的了解。当代博物馆展示理论的变化是多方面的,其总的发展趋势是与后现代主义的思潮是一致的,具体地说,反传统、反主流和文化相对主义的倾向变得明显了,更突出了个性化的特点。在这些变化中,最引…  相似文献   

11.
文章通过引述国际博协2015年博物馆日主题“博物馆(记忆+创造)=社会变革”,分析了国际博协关于博物馆变革社会表述的局限之处,在此基础之上,试图勾勒出博物馆变革中国近代社会的四种模式,以补充国际博协概念之不足。综理归纳之后,文章强调之所以博物馆在中西方社会变革过程中会有不同作用,当源于不同的历史社会情境,作为他山之石的博物馆,实质上仍是近代中国对西方文化整体性吸纳当中的一个环节。  相似文献   

12.
博物馆作为现代社会公民的文化交往空间,在出现的那一刻就与美术、美术展览、美术教育有着紧密的联系,它们在近代中国同时出现,并一起推动了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在美术观念发生变化的今天,美术学院、博物馆也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挑战。但观念的变化使二者功能上更加接近,因此也提供了美术学院和博物馆新的合作机遇。  相似文献   

13.
博物馆是国家形象的重要代表。鸦片战争以后,随着西方科学文化的传入,中国的博物馆事业逐渐形成和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伴随各项事业的发展,我国的博物馆建设蒸蒸日上。各类博物馆曾多次出现在新中国的邮票上。这些邮票记录了建国初期的精彩瞬间,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和收藏价值。  相似文献   

14.
近代教会医院出现之前,西方医学卫生观念在我国的传播屡屡受阻。西方传教士为利于传教而创办教会医院,开启了西方医学卫生观念在华传播的新局面。由此,近代教会医院作为新型的知识空间媒介,促进了对于西方医学卫生观念这一新思想的结合与转换,同时重组了中西方医学卫生观念的转化,在重构中国传统医学卫生观念的同时,有效地推动了国人的思想启蒙。在这一场中西方文化知识观念的“对话”中,讲究现代医学卫生观念逐渐成为近代中国国人的新常识。  相似文献   

15.
新闻自由主义观念诞生于西方,传入中国后,经历了持续的中国化改造。在当代中国,新闻自由观念已呈现出与西方迥异的内涵解读,究其原因在于中西方不同的文化传统、政治土壤以及中国近现代的现实背景。  相似文献   

16.
新闻自由主义观念诞生于西方,传入中国后,经历了持续的中国化改造。在当代中国,新闻自由观念已呈现出与西方迥异的内涵解读,究其原因在于中西方不同的文化传统、政治土壤以及中国近现代的现实背景。  相似文献   

17.
京师同文馆是为培养掌握外语和西方科学技术等方面知识的新式人才而设立的,是洋务运动时期设立的最重要的新式教育机构。京师同文馆具有近代高等教育的性质,其于1876年设立了辅助教学的博物馆。该博物馆是中国最早的国有官办性质的博物馆,也是中国最早的高校博物馆,其诞生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形态中,因而也具有鲜明的过渡阶段的特征。  相似文献   

18.
本文就有关旧中国博物馆事业的一些传统观点提出了看法。认为不能把近代博物馆笼统。地称为“没落阶级的点缀品”。应当克服研究上的简单化倾向,全面地、具体地分析旧中国博物馆事业;从历史实践出发,审视、检验以往的观念与结论。近代博物馆的出现,是反封建的产物,在其进程中,有受半殖民地半封建统治影响、制约的一面,但不能由此否定旧中国博物馆事业的民主传统。其总的趋向是朝大众的、科学的方向前进的。南京国民党政府初期,博物馆有较大发展,奠定了旧中国博物馆事业的基础。外国在中国建的博物馆不同时期有不同特点。其早期在管理与技术等方面,对中国博物馆有过一定的影响,不少博物馆人员也为传播西方科学文化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博物馆学成为研究领域之前,康有为以其亲历西方博物馆的所见所闻,并结合对中国古老文化的研究,在他的论著《意大利游记》中,卓有创见地提出了博物馆学方面的见解。他从理论与实际两个方面,论证了博物馆的职能,向读者展示了意大利发达的博物馆事业,并提出了发展中国博物馆的设想。这些见解有代表性地反映着中国早期资产阶级对博物馆事业的认识水平,也是康有为留给博物馆学界的一份珍贵遗产。  相似文献   

20.
金艳 《中国博物馆》2006,1(4):86-91
近代国家观念和公共意识的形成在中国社会近代化历程中所起的作用正受到广泛的关注。博物馆是近代社会中最重要的文化机构之一.促进了近代社会的一系列思想观念的改变。作为一个特殊的公共领域.博物馆对促进国家观念和公共意识这些重要观念的形成起了其它机构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