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在中国当代新时期文学中,小说创作的民俗化倾向已成为引人注目的现象。这其中,陕西籍作家陈忠实尤其值得关注。陈忠实是一位极具地域色彩的作家,其作品绝大部分是写故乡关中平原的。这种几近固执的地域情缘和乡土情结,构成了他创作内容的一个明显标记。在他小说中具有大量的民俗事象,含有丰富的民俗信息,表现出浓郁的民俗色彩和素朴的民俗美。  相似文献   

2.
陈忠实在小说创作中大量撷取方言土语,使作品呈现出浓郁的乡土气息与地域色彩,他的文学语言受中国文学史上方言写作传统沾溉甚深。他把当代由柳青、王汶石等老一代作家所奠定的方言书写经验吸收、改造和融化在自己的创作中,走出了一条既承传前人,又超越前人的独特创作道路。  相似文献   

3.
陈忠实是中国当代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也是陕西文坛的领军人物之一。自1993年《白鹿原》发表以来,近二十年中,学者围绕陈忠实及其作品在文化研究、乡土与创作的联系、纵横比较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这些研究从写作手法与创作模式等角度认同并反思了传统的儒家文化,从方言运用和生活经历探究陈忠实乡土创作的文化寻根历程,在陈忠实与国内外作家的作品对比中挖掘体现他的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   

4.
当代著名作家陈忠实以一部死后可以它当枕头的长篇《白鹿原》奠定了在当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如果说他的小说创作的历程,是从逐渐摆脱外在精神控制力量的影响达到与现实保持一种审美距离的境界的话,那么他的散文的创作也经历了一个从外在生活体验到内在生命体验艺术视界。  相似文献   

5.
朱熠 《文教资料》2014,(27):3-4
《白鹿原》是陈忠实先生的力作,这部小说人物众多,情节曲折,具有博大精深的艺术境界。该小说自问世以来,影响十分广泛,在国内外有着庞大的读者群。自电影《白鹿原》公映后,各方面争议不断。鉴于此,作者从故事情节、人物设置、表演、电影画面四个方面就小说《白鹿原》改编成电影创作进行思考分析,提出见解。  相似文献   

6.
当代著名作家陈忠实以一部死后可以它当枕头的长篇《白鹿原》奠定了在当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如果说他的小说创作的历程,是从逐渐摆脱外在精神控制力量的影响达到与现实保持一种"审美距离"的境界的话,那么他的散文的创作也经历了一个从外在"生活体验"到内在"生命体验"艺术视界。  相似文献   

7.
女性的自由、解放,是衡量人类文明发展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尺。描写女性形象、对女性给予充分的尊重和关怀,是陈忠实作品的重要特征。陈忠实以“人性”、“人道”为重要的创作理念,在其小说中塑造了一些弃妇形象。她们毫无人格尊严和地位,在社会和家庭中处于被奴役的地位。受封建礼教的影响,默默牺牲,忍受生活的艰难,心灵的痛苦,性欲的压抑。通过这些弃妇形象,陈忠实揭示了女性的悲惨命运,揭露了封建文化的腐朽、残酷本质,表达了对于女性的悲悯情怀。  相似文献   

8.
智者朱先生形象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先生是陈忠实的长篇小说《白鹿原》中的人物,是其为新时期小说人物形象长廊提供的又一鲜活而独特的形象。他是陈忠实的匠心独创,同时又与中外传统小说中“智者”形象一脉相承。文章从以下几个关键词:“异禀”与“奇行”、“传统”与“儒道”、“孤独”与“穿越”切入,审视作为智者的朱先生。  相似文献   

9.
2008年4月27日,《白鹿原》创作20周年纪念日,也是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四卷集《陈忠实集》出版的日子,陈忠实来京,借机与陕西乡党们聚会。  相似文献   

10.
<正>陈忠实文学之路上遇到的第一个人是赵树理。赵树理可以说是陈忠实未见过面的文学启蒙老师。陈忠实读书到初中二年级的时候,中学语文课进行改革,语文分为汉语和文学两门。汉语课本讲语法,陈忠实说这是他最厌烦的一门功课;文学课本收录的是古今中外的诗词、散文、小说  相似文献   

11.
《白鹿原》是一部厚实、凝重、丰富而有魅力的力作。1993年小说问世之初,就引起了当代文坛的轰动。作者陈忠实以巴尔扎克的“小说被认为是一个民族的秘史”这句名言作为小说的题记,表达出其创作这部长篇小说的宏愿与追求。白鹿原作为清末民初解放前夕的见证,可以视为民族历史发展的一个缩影。小说中有以白嘉轩、鹿子霖为代表的宗法家族团体,有以朱先生为代表的精神领袖。阶级矛盾、家族纷争、利欲情欲的角逐,相互融洽交结,构成白鹿原半个多世纪的“民族秘史”。  相似文献   

12.
路遥与陈忠实分别创作了《平凡的世界》和《白鹿原》等代表作品 ,为陕军的崛起作出了贡献。他们的创作同中有异 :路遥多反映普通人的奋斗精神 ,用一连串的奋斗者形象 ,体现他对社会和人生的理解 ,陈忠实则在一个又一个富有内蕴的人物身上展现自己对传统文化与道德的诠释 ;路遥作品多以直线式结构叙写故事 ,陈忠实的作品多以网状结构展开情节 ;路遥坚持传统的现实主义 ,按生活的本色 ,再现陕北农民艰苦的生存环境和他们的抗争精神 ,陈忠实以现实主义的表现方式 ,在对历史亦真亦虚的描绘中 ,表现出传统文明与道德的无形力量  相似文献   

13.
《白鹿原》是一部以男权社会为主要背景创作出来的长篇小说。在这部小说中,并没有彻底脱离传统的男性创作视角和文化背景,文中大部分女性形象都以悲剧命运收场,很难表达出自身的个性。但正是这些女性形象的悲剧命运,促使整部小说呈现出一种沉郁而又厚重的写作风格,从侧面体现了作者对于人类生存的重新思考,以及对于苦难生活的同情之心。本文主要从田小娥、白灵以及吴仙草三个典型女性形象来分析陈忠实该作中的女性悲剧命运。  相似文献   

14.
陕西作家贾平凹、陈忠实都来自于农村,关注农村,体现出恋土情怀,但在两种不同的文化视角下,体现出不同的文学风格和审美倾向。贾平凹的作品空灵、典雅,凸显阴柔之美,陈忠实的创作则恢宏、大气磅礴,体现出阳刚之气;陈忠实的作品具有悲剧因素,人物充满苦难与悲凉,贾平凹的作品体现和谐与宁静,迷茫与困惑;陈忠实具有明确的史诗意识,构建具有鲜明史诗品格的作品,而贾平凹则更关注原生民间文化形态;陈忠实受儒家文化影响大,其作品具有反思思辨色彩,深邃而浑厚,而贾平凹受佛道思想影响较大,注重直觉与感性。  相似文献   

15.
《白鹿原》是陈忠实奉献给20世纪中国文坛的一部长篇力作。这部小说自问世以来,十六年间关于它的新闻从未问断,自1998年获茅盾文学奖之后,改编此长篇著作的风潮“暴热”,秦腔版、话剧版、舞剧版接踵而至,电影版的搁浅、电视版的筹谋都成为观众与作者陈忠实再度等待中的期盼。全书写得深沉而凝练,酣畅而严谨。小说以其史诗品格及独特的形象系列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16.
性与秘史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很多作家在其作品中涉及性命题,两性描写在小说叙述中成为对人的精神存在本质进行思考和表达的手段。《白鹿原》中的两性描写在这一时期的创作中具有代表性。《白鹿原》中田小娥形象的跃现,引发了陈忠实对文学创作中性描写的理解和认识:爱尤其是性不应成为创作的禁区,性在文学作品中有其存在的必要性,是人的生理本能和人性的合理性要求;透过田小娥这个视角,陈忠实看到蒙裹在爱和性这个敏感词汇上的封建文化、封建道德,性就成为揭示白鹿原民间"秘史"和支撑这道原和原上人的心理结构的重要构件。因此,在写作《白鹿原》时,陈忠实归纳出"写性三原则":"不回避,撕开写,不作诱饵",明确表达了自己的写作态度。  相似文献   

17.
陈忠实在《白鹿原》这篇小说中运用了多重感官的叙事技巧,除了大量视觉的叙事之外,对于听觉的叙事策略值得去探讨。小说文本中构建了在白鹿原上由一系列的声音事件汇集而成的景观,奠定了小说故事发生的背景。而《白鹿原》小说之中的听觉叙事策略运用了音景、声音的"在场"与"缺席"、听觉的"视觉感"等策略,塑造出了丰满的人物形象,传达了作品的主题意蕴以及深化小说中的神秘色彩等方面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所以把握《白鹿原》的听觉叙事策略,更有助于呈现出陈忠实小说文本中广阔的研究空间,发掘出听觉叙事的效果和文学意义。  相似文献   

18.
性与秘史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很多作家在其作品中涉及性命题,两性描写在小说叙述中成为对人的精神存在本质进行思考和表达的手段.<白鹿原>中的两性描写在这一时期的创作中具有代表性.<白鹿原>中田小娥形象的跃现,引发了陈忠实对文学创作中性描写的理解和认识:爱尤其是性不应成为创作的禁区,性在文学作品中有其存在的必要性,是人的生理本能和人性的合理性要求;透过田小娥这个视角,陈忠实看到蒙裹在爱和性这个敏感词汇上的封建文化、封建道德,性就成为揭示白鹿原民间"秘史"和支撑这道原和原上人的心理结构的重要构件.因此,在写作<白鹿原>时,陈忠实归纳出"写性三原则":"不回避,撕开写,不作诱饵",明确表达了自己的写作态度.  相似文献   

19.
从文化角度,通过对小说《白鹿原》中主要人物白嘉轩、鹿子霖的文化性格及其家族文化的分析解读,考察作者陈忠实对传统文化中“仁义”与“利”的基本态度,可以看出,作为传统文化的歌唱者和拥护者,陈忠实以代言人的身份,在作品《白鹿原》中体现了自己重义轻利、重农轻商的心理。  相似文献   

20.
陈忠实《白鹿原》的魔幻手法借鉴和吸收了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小说的创作手法,极为恰切地表达了作品的主题,丰富了作品的内涵。它巧妙地“变现实为神秘而不失其真”,具有亦真亦幻、朦胧迷离的特色。魔幻故事的适宜显现,加之魔幻式的象征、夸张手法的运用,更增添了光怪陆离的气息,使作者自然地置民间故事和历史事实与神话般的魔幻世界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