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理想的课堂教学,以生态文化为起点,以生活文化为过程,以生命文化为至境,在交错融通的过程中努力发挥教师的教学特色和人格魅力,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审美情操,进行最有效的师生互动与对话,成为教学文化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2.
理想的课堂教学,以生态文化为起点,以生活文化为过程,以生命文化为至境,在交错融通的过程中,努力发挥教师的教学特色和人格魅力,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审美情操,进行最有效的师生互动与对话,这已经成为教学文化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3.
教学是一项十分复杂的文化性实践,教学过程中不仅有文化传承、文化理解与文化交流,也存在文化分歧、文化碰撞与文化冲突。教学过程中的文化冲突,对于以文化传递和传播为己任的教育影响至深,我们应对其有正确、清晰的认识。要使教学过程中的文化冲突成为个体发展和教学发展的推动力量,必须加强教学的民主化建设。  相似文献   

4.
随着近年来我国国民意识的不断提高,在课程教育改革与优化的过程中,提出要有效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要求,切实推进教育教学领域的艺术性和创新性发展与传承。尤其在音体美课程教学过程中,不仅承担启发学生正确价值取向和提升学生艺术素养的教学任务,更要求教师在课程教学的展开过程中,以课堂教学为平台,有效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艺体学科教学的途径展开探索,为进一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和教学艺术性、创新性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在《弟子规》课程教育教学时,教师综合运用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的教学思维,以吸收"和而不同"的开放文化为思想内涵的教学思维,以适应现代文化发展为动力的教学思维,更能不断培养拥有开放品性、理性思辨精神、全球格局的学生,在保障以文化人、化野为文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完成文化与人的双向建构过程,达到培养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多元文化人才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张胜男 《课外阅读》2010,(10):139-140
教学内容 分析人教版思想政治必修Ⅲ《文化生活》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第二课文化对人的影响第一框题感受文化影响。设计理念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双主”教学结构理论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文化自觉是语文教学的命脉,语文教学的过程就应是高扬人、人文和文化的主旋律的过程,语文教师必须是高度的文化自觉者。语文教师必须以文化自觉理解和开发语文课程,以文化自觉承传与创新课堂教学,以文化自觉发展与提升专业素养。  相似文献   

8.
高校教学文化建设对于保障与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高校教学文化的内涵特征表现在四方面:以教学为中心;促进学生发展;关注教师教学发展;追求教学研究。在高校教学文化建设过程中,要突出教学的中心地位,提升教师教学和教学研究能力,培育优良的教风和学风,不断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建立教学导向的考核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9.
传统文化作为我国几千年的民族结晶,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其中,以古诗词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能够有效激发小学生对民族文化的历史认知,增强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以及思维发展过程中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增强文化自信。本文主要从传统文化的内涵解读出发,深入分析了当前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一些现状,并结合这些教学现状提出了几点古诗词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路径,旨在促进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文化传统价值与历史发展理念。  相似文献   

10.
书法特色学校建设应以理念建设为导向,以课程为核心,以教学为支撑,以文化为基石。在实施过程中应通过课程保障形成教学常规,通过特色教学做精特色品牌,带动整体改革,形成具有个性的学校特色文化,引领学校教育教学发展,最终实现立人、树人的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