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我国民事诉讼理论及民事诉讼实践中,民事诉讼法律关系成为人们广泛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民事诉讼法学界对民事诉讼法律关系主体与诉讼主体存在分歧。以哈贝马斯的交往理论为契合点,探讨了我国民事诉讼各个主体的诉讼地位,认为在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方面,当事人与法院都具有平等的诉讼地位,并从交往理性的层次提出了检察机关可以作为诉讼主体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我国现有的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理论存在三个缺陷:一是对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诸多定义普遍对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主体和内容涵盖不全。民事诉讼法律关系宜界定为:受民事诉讼法调整而在任何两个参与民事诉讼的主体之间形成的、以诉讼权利义务为内容的社会关系。这里的主体除通说认可的外,还应包括审判委员会、法官、检察官、旁听人,再修订《民事诉讼法》后审判委员会不应再包括进去。二是"诉讼参与人"和"诉讼参加人"在《民事诉讼法》中的区别不当,导致概念之间容易含混不清,这未引起足够重视。三是其他诉讼参与人同当事人之间的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称为争讼法律关系并不妥当,宜称为助诉法律关系。  相似文献   

3.
恶意诉讼具有相当大的社会危害性,与我国当前推行的当事人主义民事诉讼模式、诚信体系尚未完善、立法工作相对滞后有关。有效地遏制恶意诉讼,要大力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完善诚信体系,加快民事诉讼制度改革,完善民事诉讼程序,加大我国法律对恶意诉讼者的惩戒力度,增加恶意诉讼的法律成本与风险。  相似文献   

4.
民事公益诉讼指法律授权的特定主体,根据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以维护公共利益为目的,针对违反民事法律规定侵犯公共利益的行为提起民事诉讼,以追究违法者民事责任的诉讼活动。在中国,公共利益被侵害的严峻现实迫切需要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益诉讼。诉讼担当及诉的利益理论奠定了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益诉讼的理论基础,检察机关提起的民事公益诉讼的具体程序内容与传统民事诉讼相比,既有相似的一面,也有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5.
选择题 (含单选和多选 )1 )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特点有 (   )。 A 民事诉讼法律关系是多对关系既分立又统一的综合体 B 民事诉讼法律关系是平等的诉讼法律关系 C 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一方始终是法院 ,并居于主导地位 D 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权力和义务答案 :ABC2 )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主体可分为 (   )。 A 人民法院 B 人民检察院 C 诉讼参加人 D 其他诉讼参与人答案 :ABCD3)民事诉讼法律关系中的诉讼参加人包括 (   )。 A 证人      B 法定代表人 C 共同诉讼人   D 诉讼代表人答案 :BCD4)…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共同诉讼的概念和历史发展,认为我国现行法律对共同诉讼的规定过于简单,已不适应目前民事诉讼的需要,进而对我国未来共同诉讼的立法模式提出了相应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说明:以下每章内包括多种题型。1 民事诉讼法概述1)根据案件的性质,诉讼可分为(  )三大类别。 A 国家赔偿     B 民事诉讼 C 刑事诉讼     D 行政诉讼2 )民事诉讼是指代表国家行使审判权的法院和诉讼参加人以及其他诉讼参与人,为审理和解决、纠纷案件依法进行的活动,以及在这些活动中依法产生的各种诉讼法律关系的总称。3)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可分为(  )三大部分。 A 法院       B 诉讼参加人 C 其他诉讼参与人  D 国家4 )民事诉讼法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调整法院和一切诉讼参与人的民事诉讼活动以及在这些活…  相似文献   

8.
1 民事诉讼的特点 1)民事诉讼的标的是民事法律关系。 2)民事诉讼是法院和一切诉讼参与人在解决民事、经济纠纷中的各种诉讼活动和各种诉讼关系结合而成的复杂的有机整体及其发展运动过程。 3)民事诉讼具有严格的规范性。 4)民事诉讼法律关系各主体的地位、作用、目的具有差异性。 5)民事诉讼具有严格的程序性。2 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主要特点 1)民事诉讼法律关系是多对既分立有统一的综合体。 2)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一方始终是法院,并居于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9.
民事恶意诉讼是行为人为追求不当利益或达到不法目的而故意提起的诉讼,侵犯了相对人的合法权益。我国恶意民事诉讼现象之所以产生与立法、诚信缺失和惩戒不力有很大的关系。要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社会,必须消解民事恶意诉讼。唯有如此,才能维护正常的民事诉讼程序,保证民事诉讼目的的实现,避免对司法资源的浪费,保障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0.
家庭作为一个整体由户主作为一方当事人,以自己的名义进行民事诉讼,而结果却及于家庭中的每一个人,这是现有的诉讼理论无法解释的.通过对我国诉讼代表人制度和家庭诉讼形式进行对比分析,我们可以把户主为代表人的家庭诉讼视为一种特殊的代表人诉讼.对于在法律上的冲突,我们可以在人数限制、诉讼程序、权利来源上进行适当调整,从而解释家庭诉讼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