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16年1月7日,美国密苏里中央大学数学家柯蒂斯·库珀(Curtis Cooper)通过参与一个名为"互联网梅森素数大搜索"(GIMPS)的项目,找到了目前已知的最大素数274207281-1。该素数是第49个梅森素数,长达22 338 618位;如果用普通字号将它连续打印下来,其长度可达100千米!美国《纽约时报》、英国广播公司(BBC)等国际主流  相似文献   

2.
美数学家发现最大梅森素数据美国国家公共电台报道,中央密苏里大学数学家柯蒂斯.库珀领导的研究小组通过参加一个名为"互联网梅森素数大搜索"(GIMPS)的项目,发现了迄今为止最大的梅森素数——2^57885161-1(2的57885161次方减1)。该素数也是目前已知的最大素数,有17425170位,比之前发现的梅森素数多了4457081位数。  相似文献   

3.
<正>2016年1月7日,美国数学家库珀发现第49个梅森素数2~(74207281)-1,即2的74207281次方减1。这个超大素数有22338618位,是目前已知的最大素数。如果用普通字号将它连续打印下来,它的长度可超过65千米!梅森素数是一种特殊的素数,它是数论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当今科学研究的热点与难点之一。所谓梅森数,是指形如2p-1的一类数,其中指数p是素数,常记为Mp。如果梅  相似文献   

4.
资讯     
彭文 《百科知识》2016,(5):14-15
正迄今最大的"梅森素数"美国数学家通过"互联网梅森素数大搜索"(GIMPS)找到第49个也是迄今已知最大的梅森素数——2的74 207 281次方减1,该素数有22338618位。素数又称质数,只能被1和它本身整除。公元前300年,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就在《几何原本》中证明素数有无穷多个,而其中一些素数可以写成2n-1的形式,n也是一个素数。这种特殊形式的素数引得许多数学家苦思冥想,其  相似文献   

5.
全球探寻梅森素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玲  钟勇 《科学中国》2006,(4):38-39
梅森素数具有无穷的魅力,午百年来一直吸引着众多的数学家和数学爱好者对它进行研究。自从去年底美国数学家发现第43个梅森素数以来,全球兴起了寻找梅森素数的新一轮热潮。[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正>素数,又称"质数",是在大于1的整数中只能被1和其自身整除的数(如2、3、5、7、11等)。2 300年前,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德就已证明素数有无穷多个,并提出一些素数可写成"2~n-1"的形式。这种特殊形式的素数具有独特的性质和无穷的魅力,千百年来一直吸引着众多的数学家包括数学大师费马、笛卡尔、莱布尼兹、哥德巴赫、欧拉、高斯、哈代、图灵等。  相似文献   

7.
人们都知道,素数是大于1,并除了它本身和1以外,不能被其它正整数整除的整数,如2,3,5,7…… 梅森素数(Mersenne prime)通常记作Mp=2~p-1(其中P为素数)。梅森素数是否有无穷个,是否有分布规律,一直是众多研究者试图攻克的世界著名难题。 法国数学家马林·梅森(Marin Mersenne)在1644年断言,不大于257的各素数,只有P=2,3,5,7,13,17,19,31,67,127,257,使2~p-1是素数,尽管梅森本人实际只验算了前面的7个  相似文献   

8.
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一位26岁的学生发现了已知最大的素数。这个素数可写成2的20996011次方减1,拥有6320430位数。这是人类发现的第40个梅森素数。据《新科学家》杂志网站报道,这位名叫迈克尔·谢弗的化学工程学研究生是“因特网梅森素数大搜索”(GIMPS)活动的志愿者。他花费了两年时间,于2002年11月17日发现了这个素数,但目前才得到验证。此前人类发现的最大素数也是一个梅森素数,有400多万位数。素数也叫质数,是只能被自己和1整除的数,例如2、3、5、7、11等。2500年前,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德证明了素数是无限的,并提出少量素数可写成“2的n…  相似文献   

9.
1742年6月7日,德国数学家C.哥德巴赫(Goldbach)在写给瑞士著名数学家L.欧拉(Euler)的几次通信中,提出了整数表为素数和的二个猜想。即: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素数基本概念出发,介绍了人们对素数研究艰难难历程探索及最新成果,然后通过对哥德巴赫猜想的内容及几百年来数学家们苦攻关证明过程的论述,向读者展示了一幅猜想的提出及证明进展的全景画。旨在使读者对素数及哥德巴赫猜想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相似文献   

11.
自去年9月美国数学家库珀领导的研究小组发现迄今人类已知的最大梅森素数2~(32582657)-1以来,全球再次掀起了寻找梅森素数的热潮。目前,世界上有15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15万人参加一个名为"因特网梅森素数大搜索"(GIMPS)的国际合作项目,并动用了超过30万台计算机联网来进行大规模的网格计算,以探寻新的梅森素数。  相似文献   

12.
哥德巴赫猜想有新解众所周知,1742年德国数学家哥德巴赫提出了一个有名的猜想,就是“每一个大于或等于6的偶数都可以表示为两个素数的和”。简称“(1+1)”,是世界上数学难题之一。许多数学家已经付出了极大的辛劳,证明从(9+9)→(7+7)→(6+6)...  相似文献   

13.
世界华人数学家大会7月14日在台北举行,并颁奖表彰杰出数学家。以论文"孪生素数猜想"解开百年数学之谜的华人数学家张益唐,获颁晨兴数学卓越成就奖,他勉励有志朝学术发展的青年学生,不要因困难而退却。  相似文献   

14.
梅森素数是指形如2~p—1(其中P为素数)的数,通常记为Mp;而梅森素数中的素数就是梅森素数(Mersenne prime)。梅森素数是否有无穷多个、梅森素数有什么样的分布规律等问题都是强烈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研究者的世界著名难题。  相似文献   

15.
1736年,瑞士数学家欧拉(Euler)用抽象分析法将著名的柯尼斯堡七桥问题化作一个图来研究并成功解决,这标志着图论的诞生。经过近300年的发展,图论已经成为数学重要分支之一,在理论计算机科学、运筹学、系统科学等领域都有重要的应用。本文通过分析图论发展过程中一些著名的数学家及其成就来解析图论学科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6.
科技资讯     
《科技风》2013,(19)
华人数学家张益唐:敲开世纪数学猜想大门
  [导读]张益唐有高尚的品德和魅力,他真正做到了淡泊名利,默默耕耘,始终关注大问题的进展,时刻想着攻克大难题。坚持了30多年,终于在今年首次成功证明弱版本的孪生素数猜想。  相似文献   

17.
本世纪80年代以来,“分形”引起了国际学术界的广泛兴趣。数学家、物理学家以及材料、地质、地震、气象生物学、医学等各个领域的学者,都迅速卷入到对分形的研究中  相似文献   

18.
《中国科学院院刊》1998,13(4):302-304
丁伟岳数学家。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数学会副理事长。1945年出生于上海市。196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1981年在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获硕士学位,1986年在该所获博士学位并留所工作至今。主要从事偏微分方程、流形上的分析以及几何微分方程等方面的研究。80年代初期将平面环域保面积扭转同胚的Poincare-Birkhoff不动点定理推广到平面星形区域,并成功地应用于平面哈密尔顿系统周期解的存在性问题等多项研究中。1987年首次提出质心分析及特殊梯度流的构造等新方法,…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20年代,芬兰数学家 r. Nevanlinna创立了Nevanlinna理论,八十多年来,Nevanlinna理论在不断发展,函数唯一性理论、正规族理论、复域上的微分方程的解的振荡理论和差分方程理论等是近十几年来国际上非常活跃的几个研究课题。随着复分析研究领域的不断发展,一些问题得到解决,新的问题又不断出现,而且Nevanlinna理论与其它数学分支的联系也变得更为密切,尤其是它在复微分方程、函数方程、差分方程和函数唯一性等诸多研究领域,研究方法和思想也呈现出相互交叉的局面,进一步研究解决这些新问题,将极大丰富Nevanlinna理论,对于实现学科交叉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20.
正数学问题有时看起来特别复杂,然而幸好不是所有的数学问题都晦涩难懂。1.Collatz猜想随意选一个整数,如果它是偶数,将它除以2;如果它是奇数,将它乘以3再加1。对于得到的新数,重复操作上面的运算过程。如果一直操作下去,你每次都将得到1。数学家们试验了数百万个数,还没发现结果不是1的例子。然而问题在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