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3 毫秒
1.
精准扶贫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根本途径。文章梳理了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20多年来在广西环江县扶贫工作过程中历经的3个阶段,总结了环江县不同阶段"精准扶贫"模式的主要成效及社会影响,分析了新形势下该模式面临的挑战,探讨了科技助力环江县"精准脱贫"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8,33(7):740-741
正成果简介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广西环江县科技扶贫研究与示范研究团队针对我国西南喀斯特连片特困地区生态环境脆弱、人地矛盾突出、产业缺乏及经济落后等问题,依托环江喀斯特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在广西环江县开展生态移民-异地扶贫、岩溶山区植被复合经营和特色生态衍生产业培育研究与示范,取得了良好的  相似文献   

3.
瞄准广西壮族自治区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以下简称"环江县")的乡村振兴以及扶贫成效的升级,在全县扶贫调研的基础上,以中国科学院环江喀斯特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为依托,利用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的喀斯特生态及畜禽养殖等科技资源,开展人工植被复合经营高效利用技术与模式研究;巩固和发展喀斯特地区林下种草养牛和中草药特色产业,组织技术培训;精准施策,重点发力,提高建档立卡贫困户的自我发展能力;持续带动原有贫困户产业致富,帮扶毛南族整族脱贫,并巩固环江县科技扶贫工作成果。  相似文献   

4.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6,31(Z1):91-92
根据党中央、国务院《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以及《关于做好新一轮中央、国家机关和有关单位定点扶贫工作的通知》等战略部署和要求,中科院科技扶贫范围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5+1"个贫困县的定点扶贫工作,主要包括广西环江县、云南省澜沧县、贵州省水城县、河北省滦平县、内蒙古库伦旗和翁牛特旗等国定贫困县的扶贫任务;二是西藏、新疆农牧民增收致富帮扶工作,主要包括西藏"一江三河"农区、新疆的南疆四地州;三是原中央苏区、陕甘宁、左右江、大别山和川陕等革命老区的重点帮扶任务。  相似文献   

5.
中国科学院是我国科技扶贫的先行者和践行者。根据国务院扶贫办的统一部署,中国科学院承担了4个国家级贫困县的定点扶贫任务,包括内蒙古库伦旗、广西环江县以及贵州水城县和六枝特区。近年来,中国科学院发挥科技综合优势,根据贫困地区地域特点,通过部署科技扶贫项目支撑帮扶地区产业发展和脱贫增收,构建服务贫困地区发展的科技扶贫网络,培育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造血功能”,取得了显著的帮扶成效。在国务院扶贫办组织的2018年度脱贫攻坚成效考核中,中国科学院定点扶贫工作考核等次为第一等次“好”。  相似文献   

6.
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县是中国科学院定点帮扶县。文章回顾了近年来中国科学院在水城县开展科技扶贫工作主要内容和成效:发挥综合科技优势,结合水城县实际情况,打造特色科技扶贫项目,重点培养贫困地区的自我造血功能。总结成功经验,探索科技扶贫助推"三变"改革的新模式,强化科技支撑,推进精准扶贫,建立科技扶贫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7.
达州市贫困地区多分布在交通不便、地理偏远地带,一直以来科技扶贫工作面临着难度大、效率低、持续性不强等问题。"四川科技扶贫在线"平台打破了传统的科技扶贫模式,以网络为载体,做到贫困人员全覆盖,省、市、县专家有机整合,高效解决了贫困地区生产技术难题,打通了精准扶贫工作的"最后一公里"。  相似文献   

8.
库伦旗是中国科学院在内蒙古自治区定点帮扶的旗县。文章回顾和总结了2013-2020年中国科学院在库伦旗开展科技扶贫工作的主要内容及成效,分析了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引领下科技扶贫面临的挑战,认为解决贫困农牧民的发展观念,发挥产业配套经营、分工合作、互利共赢的优势以及将科技扶贫与人才扶贫相结合,才能促进库伦旗长久、根本脱贫和社会经济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陈展为  吴绍强 《大众科技》2008,(11):104-106
环江县地处云贵高原与广西盆地过渡的大斜坡地带,岩崩地质灾害已成为岩溶区突发性地质灾害的主要灾种。文章总结了环江县岩崩地质灾害的发育分布规律,对影响岩崩地质灾害产生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岩崩地质灾害的防治应以防为主,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保护生态环境和改善居民居住环境是减少灾害产生的关键,对环江县乃至整个广西西北部岩溶区岩崩地质灾害的防治具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中科院环江喀斯特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面向我国西南喀斯特区域石漠化综合治理与生态服务提升和民生改善的重大需求,系统开展了喀斯特生态系统野外观测、试验与示范研究,发现了喀斯特坡地地表-地下二元水土流失特征,地表侵蚀产沙一般低于50 t/(km2·a),但人为干扰加剧地表侵蚀;揭示了人类活动对喀斯特退化生态系统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阐明了喀斯特景观格局与关键生态过程的相互作用机理,研发了喀斯特退化生态系统适应性修复技术体系,开展了生态工程背景下喀斯特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变化评估,提出了喀斯特景观保护的优化管控措施,构建了喀斯特生态脆弱区科技扶贫模式,形成了喀斯特生态系统服务优化调控的理论与技术体系,为我国西南地区石漠化治理与区域脱贫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扶贫开发提高到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科技扶贫作为贯彻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的重要内容,是发挥科技、人才支撑作用的有效途径,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性举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科技扶贫工作取得重要进展,文章提出进一步促进科技扶贫工作的5点思考:科技赋能助力培育扶贫产业;大力培育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统筹整合各类帮扶资源;做好科技扶贫案例的示范推广;实现信息共通共享。  相似文献   

12.
坚持科技扶贫实现精准脱贫促进经济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科院是我国"科技扶贫"的发起者、倡导者和实践者,30多年来,在扶贫工作中创新地提出了"异地搬迁扶贫"、"异地股份制扶贫"、"技术引进扶贫"和"依托野外台站长期驻守扶贫"的发展模式,为科技扶贫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开辟了新途径,做出了突出贡献。文章在全面回顾中科院科技扶贫开发历程的基础上,介绍了中科院实施精准扶贫的工作要点。  相似文献   

13.
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县是中国科学院定点帮扶县。文章回顾了近年来中国科学院在水城县开展科技扶贫工作主要内容和成效:发挥综合科技优势,结合水城县实际情况,打造特色科技扶贫项目,重点培养贫困地区的自我造血功能。总结成功经验,探索科技扶贫助推"三变"改革的新模式,强化科技支撑,推进精准扶贫,建立科技扶贫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4.
科技引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亚平 《中国科学院院刊》2020,35(10):1211-1217
中国科学院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是我国科技扶贫的先行者、主力军。30多年来,中国科学院以科技扶贫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构建服务贫困地区发展的科技扶贫网络,培育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造血”功能,取得了显著成效。随着脱贫攻坚任务接近完成,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建立解决相对贫困长效机制,统筹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衔接,成为未来重要工作方向。中国科学院将继续遵循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统筹全院优势资源和科研力量,持之以恒为乡村振兴作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始终以国家需要和人民诉求为导向,科技扶贫是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方式之一。根据部分贫困地区人均可用耕地少、水域面积广的地理资源特点,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在湖北省恩施市龙凤镇和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县的扶贫实践中总结出一套"中科院技术+当地政府+当地龙头企业+贫困户/贫困集体"的生态渔业扶贫模式。即联合当地政府和龙头企业,在合理构建鱼类群落结构的基础上,科学利用山区水资源,可在保障水质的同时给周边渔农民带来经济收入。生态渔业扶贫模式的示范与推广不仅保护了生态环境,还有效促进了贫困山区水产养殖业的科学发展,使得当地群众增强了生态文明意识,掌握了一定的科学养殖技术,加速了贫困户增收脱贫,体现了扶贫模式的"造血"功能,保障了贫困户脱贫不返贫。  相似文献   

16.
我国农村贫困人口的现状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程瑶 《软科学》2005,19(4):59-62
农村贫困人口在我国数量较多、分布较广,这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导致农村贫困人口群体产生的原因有很多,要彻底解决我国农村贫困人口问题,实现稳定脱贫,必须建立完善的农民脱贫支持体系,从科技、教育、社会保障、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采取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