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通过化学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创造能力、思维能力等.在高中,化学实验虽然没有独立出来,但它的功能并没有减弱.有的学生平时考试化学科的分数很高,但高考时成绩就不理想了,我认为这与化学教师对待化学实验的态度有很大关系,例如2001年高考理科综合试卷中有一道关于"启普发生器"的问题,如果学生真正"见过"、"摸过"、"用过"启普发生器,那么26分就会轻轻松松搞到手,但实际情况呢?该题全省平均分不足10分!  相似文献   

2.
中学理化生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中学化学实验重要的教学目的。在教学中,在学生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应重视学生动手动脑、创新能力的培养。例如,用启普发生器制取氢气时,随着反应的进行,锌粒逐渐变小,就会掉到启普发生器底部酸中而使反应无法控制。针对这一问题,我启发学生根据启普发生器的原理进行实验的改进。在教师的指导下,同学们用水果罐头瓶、底部有小洞的废试管、导气管等制成稳定性好,简单易行,随时都可控制的简易启普发生器。又如,在教学“水的组成”时,由于学校没有水电解器,无法做实验,这时,我就给同学讲电解…  相似文献   

3.
这个课题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认识简易装置的结构原理和使用方法与启普发生器是一样的.从教学方法上说应是启发式.在讲这个课题之前,先和学生一起回顾一下启普发生器构造.它是由三部分构成:(1)球形漏斗,(2)容器(上部为球形,下部为较大半球形);(3)带活栓的导气管.启普发生器的优点是:一开就生(发生气体);一关就停.教师首先向学生提出课题:学生实验中还不能供应每组一个启普发生器,那么我们是否可以用实验室里常见的简单仪器组装起来,它既与启普发生器的结构原理一样又使用起来同样方便呢?首先教师拿出一支大试管,…  相似文献   

4.
1 试卷的结构、特点、涉及的化学知识  理科综合能力试卷分为Ⅰ、Ⅱ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卷全卷共 30 0分 ,化学知识约为 12 0分。纵观 2 0 0 1年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卷中所涉及的化学知识 ,有以下几个特点 :1 1 紧扣教材考查基础知识主要考查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例如 :2 6题中的第 (4)题的化学方程式直接出自教材。 2 8题的化学实验 ,源于初中化学中启普发生器原理的应用。1 2 重视理论联系实际 ,考查应用能力今年的化学试题和环保、新科技等现实生活结合得较紧。如 10题考查了温室效应 ;11题考查了导电塑料 ;2 6题考查了酒精的制取等…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高考化学试题明显加强了对实验内容的考查,特别是对实验基础知识的掌握以及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考查。因此,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显得尤为重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在历年高考中的重现率高达60%以上,极易失分,其重点在于考查经变形、改进后的或组合而成的实验装置气密性的检查。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气密性检查的实质;认识气密性检查的“基本方法”——造成装置内外压强差的措施。【学考要点】1.明确气密性检查的原理;2.学会简单装置和复杂装置检查气密性的方法;3.能对不同的装置(包括启普发生器)选择不同种气密…  相似文献   

6.
1 化学实验装置的设计与创新化学教学中教师的演示实验或学生实验普遍使用的是经典装置 ,久而久之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学中在使用好经典装置的同时 ,要让学生依据实验装置的原理 ,利用现有的仪器设计简易装置或代用装置 ,并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问题 1]在没有现成的CO2 气体发生器的情况下 ,请选用下图中的部分仪器 ,装配成一个简易的、能随开随用、随关随停的CO2 气体发生器。应选用的仪器是   。随开随用、随关随停的装置即为启普发生器装置 ,启普发生器为什么能做到随开随用、随关随停 ?通过讨论 ,并经过实…  相似文献   

7.
有气体就有气压,在化学实验中装置内的气体往往会和外界大气压形成一定的气压差。众所周知,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气压差——这一简单物理现象的存在也是如此,有时我们可以利用它,如装置气密性的检查、启普发生器原理、喷泉实验原理等;而有时又必须采取措施消除它或控制它,如分液漏斗的使用、气体体积的准确测量等等。有关这方面的知识,既是化学实验教学的重点,也是历届高考(包括3+X高考)考查的热点。本文就气压差在近几年高考实验试题中的考查情况进行简单的归纳与总结。  相似文献   

8.
误区一:“画”实验,“讲”实验,“背”实验长期以来,由于相当一部分中学化学教师对实验功能认识不足,加之高考只对实验进行笔试而无法考查考生实际动手能力,不少教师在工作任务重时就在黑板上讲实验,宁愿放弃实验而多做习题。化学实验仪器和试剂都是易碎品和易耗品,学生实验是要花一些经费的,而学校的财力有限,造成学生实验开不出或只能开很少的实验。有的学校实验室管理跟不上,实验员只是“看门人”,要开学生实验,任课教师就得花费大量的时间亲自去准备实验,一旦顾不上也就只好放弃实验。有的教师既怕麻烦,实验技能又差,本…  相似文献   

9.
<正>聚焦启普发生器是中学化学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见仪器,与其相关的内容是历年高考的重要考点,下面将其相关内容进行剖析。一、启普发生器剖析1.规格:由普通玻璃制成,容量有2502000mL等四种。启普发生器由球形漏斗、球形与半球形组成的容器和带活塞的导管三部分构成(如图1所示)。2.主要用途:适用于不需要加热的块状固体和液体反应制取难  相似文献   

10.
高考实验题的特点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考理科综合测试题中化学实验题的形式与难易一直是教师和学生最关注的 ,因为实验题赋分高且往往是学生最没有把握的题型 ,它的得分率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化学的总体成绩。因此 ,我认为对近几年高考实验题 (已渐趋成熟 )的特点、潜在的导向作一些研究和总结 ,对促进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 ,及时矫正教学思路会有较大帮助。一、近几年高考实验题的特点1 形式上———不出现大型的连接装置 (以前经常出现 ) ,均为小型的又带有研究性的试题 (其中不出现大型的连接装置题主要考虑对学生实验能力的评估存在某些缺陷 )。如 2 0 0 1年高考理综 2 8题 (…  相似文献   

11.
现行的教材中对利用启普发生器装置制备气体已降低难度或不做要求,但利用启普发生器原理来制备气体的实验却在每年中考中都会出现。由于同学们没有接触过启普发生器,或即使接触过也不理解其原理,因而对该类考题根本无法入手,据此,本文将启普发生器的结构、原理、使用条件结合近几年的中考化学试题举例分析如下,望对同学们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2.
我参加了1985年江苏高考化学阅卷,并分析了1000份随机抽样试卷,还参加了阅卷中学化学教师座谈会。从中了解了一些情况,下面我就考生素质、试题及答卷中出现的错误,谈一些粗浅的看法。今年的高考化学必答试题,都没有超过教学大纲(基本要求)。题目难度适当,复盖面大。不仅考查学生掌握基础理论的熟练程度,还注意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理论分祈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卷面上看,今年试题的总量比去年少,考生可以有较多的时间去思考、分析问题,有利于全面反映考生的能力和知识水平。多数教师和学生反映“今年试题并不难”,但实际得分并不高,(得分高低是试题难易,评分标准等多因素决定的)。1000份随机抽样试卷统计得总均分为65.7分,试场最高均分为81.05分,试场最  相似文献   

13.
周静 《中国考试》2000,(7):40-41
化学实验考题年年出新,已成为考生失分率最高的题目之一。究其原因,其一是对已学过的实验原理缺乏透彻的理解。其二是对试题中新的实验情境缺乏灵活的实验知识的迁移能力及创新能力。下面给考生们提供一组围绕启普发生器原理的习题,以求达到对化学实验原理“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学生“开口难 ,难开口”问题 ,教师都会遇到 ,为什么?究其原因是因为没有语言环境 ,学生心理压力大 ,缺乏信心 ,开口怕说错 ,怕被别的学生非议 ,怕被教师轻视 ,因而常常是“三缄其口做金人”。面对这一难题 ,有些教师无计可施 ,束手无策 ,甚至把责任推到学生身上。学生能否开口是学好英语的关键 ,不开口怎能学好语言?有的学生初学时就不想开口 ,有的学生半途就闭口沉默 ,不管他们什么时候闭口不学 ,都会走上学英语的死胡同。因此 ,教师要想让学生学好英语 ,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首先要使学生“金口”常开。难道学生真的没有语言能力吗?不是…  相似文献   

15.
在化学教学中,时常听到师生的抱怨。老师说学生的动手能力太差,实验基本操作课堂上讲了,有的实验步骤还得教师亲自示范,对个别学生老师还得手把手的操作。老师、实验员都觉得实验课太累、太麻烦,学生对教师的辛苦不谈,觉得做实验既麻烦又担心,心理有三怕:一怕“坏”仪器,二怕老师批评而难堪,三怕不明不白的赔偿。古板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感到索然无味,激发不起学生学好化学的积极性。究其原因,是与应试教育有关。中考现在已不把理化实验操作的成绩计入进去,降低了师生对实验的热情,尽管有实验内容,也只不过是走纸上谈兵的步骤,学生往往对实验结…  相似文献   

16.
继上海、广东恢复地理高考之后 ,浙江、江苏、吉林、山西四省也将于 2 0 0 0年恢复地理高考。但恢复后的地理高考将不同于以往 ,浙江、江苏等省新的高考方案将以“3 综合”的方案实施 ,地理学科将融合于文科综合乃至全综合之中。1 999年的综合能力测试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共计 1 0题 ,满分 1 0 0分 ,覆盖了中学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历史、政治八门学科 ,但它不是八门学科的内容按一定比例的“拼盘” ,而是注重学科互相渗透 ,将考查学生应掌握的地理基础知识和地理技能融合在其他的七门学科之中 ,侧重考查学生理解、…  相似文献   

17.
一、对1994年高考化学实验题的剖析'94是全国大多数地区实行“3 2”考试制度的第一年,高考化学试卷亦首次采用150分制,其中客观实验题有1小题计2分,主观实验题有2小题计15分,总计17分,占卷面总分的11.33%.1.’94高考化学的客观实验题只有1小题.即.第一大题第2小题.与’89高考化学试卷第一大题第2小题,’90高考化学试卷第一大题第5小题所考的知识点相同,均为“基本实验操作”中“药品贮存方法”的正误的辨析,属识记范畴.解决这方面的题目,只要平时掌握了常见药品的贮存方法,无沦题目怎样变化,皆可迎刃而解.  相似文献   

18.
高考化学科《考试说明》中明确规定“学生应根据实验试题的要求 ,具有设计简单实验方案的能力” .实验设计能力是实验能力的最高层次 ,它直接反映了学生创造能力的高低 .因此 ,近十年高考化学对此进行了较为充分的考查 .现就高考化学对这类题的考查方式进行透析 ,并给出针对性强的训练题 .一、要求从环保、经济、安全、完美等角度 ,对原制备方案的优劣进行比较 ,并设计出更理想的制备方案 .这类题着重考查比较、评价以及创新能力 .例 1  (2 0 0 0年高考题 )实验室可用氯气与金属铁反应制备无水三氯化铁 ,该化合物呈棕红色、易潮解 ,1 0 0℃…  相似文献   

19.
自 2 0 0 1年开始 ,河南省作为高考科目改革试点省份之一 ,实施“3 综合 1”高考方案。新的高考模式无疑给处于低谷中的中学地理教学带来了蓬勃生机 ,但同时如何处理好地理与综合、系统与区域、理论与应用、书本与实际、广度与深度等的关系 ,也成为每个地理教师必须考虑的问题。因此 ,很有必要探讨一下在新的高考形势下地理复习的思路与对策。一、教学思路———一个中心 ,两个基本 ,三种能力1 坚持“一个中心”“一个中心”指的是地理教师要摆正地理学科的位置 ,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及高考总成绩为中心。根据河南省的高考方案 ,决定学…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通过教师的启发、指导,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的路子,我们于1985年下半年至1986年上半年,在银川十五中初三化学课教学中,试行了以狠抓基础、培养能力为中心,以自学、实验为主要内容的“自学、实验、讲授、练习”四环节单元教学实验.现将实验情况介绍如下:一、基本做法(一)自学自学是“四环节”的基础,旨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主要步骤是:1.印发切合学生实际,紧扣教材的自学提纲.提纲以基础题为主,适应配合一些综合性题.如氢气的实验室制法一节,安排两课时讲完,第二课时自学提纲如下:(1)启普发生器由几部分组成?(2)锌粒和稀硫酸各从什么地方放入?(3)反应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