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大一的儿子,不时用手机向我发来短消息,如“衣服不会洗”“晚上睡觉感觉冷”“食堂的菜口味吃不惯”……刚开始,我为儿子能经常与家里联系感到高兴,儿子毕竟是父母身上的肉,到了哪里都有一根线牵住父母的心。儿子在父母身边生活了19年,现在离开父母到外地去上学,各方面肯定有些不习惯。于是我立马回复儿子,告诉他衣服可找人代洗,宿舍冷可以买床羽绒被,食堂里的菜吃不惯就到小餐馆换换口味。没多长时间,儿子又接二连三地发来短消息:“和宿舍的人处不来,我要调宿舍”“帮我编校园文艺节目,学校开联欢会用”“班上已有同学买了电脑,我也想买…  相似文献   

2.
卓玛信箱     
宿舍里的烦恼卓玛:没有住校以前,我对住校的生活充满了向往,可是真的离开家,住在学校宿舍里,我却感觉到一切都和我想象的不一样。以前在家里,父母都会迁就我,只要我在看书或者写作业,他们就不看电视,而且说话、走路也会尽量轻声,一点也不想影响到我。可是这几个月来,我就像生活  相似文献   

3.
那年,我在离家很远的地方上学,那是十四年来第一次离开父母,在一个寒冷的冬日,宿舍里的同学都上课去了,我病倒在宿舍,高烧,咳嗽,全身疼痛无力,那时,我连坐起来的力气都没有,躺在床上,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把枕巾都湿透了。不知过了多久,我睁开眼,已是中午,同学们正在吃饭,见我醒了,一个女同学连忙  相似文献   

4.
断、舍、离     
<正>我的大学是在外地念的,在此之前没有离开过父母,高中时期正如所有叛逆期的小孩一样,报志愿时一心想去外地,离开父母的管束和说教。父母自然舍不得,他们俩轮番来劝说我,甚至动员了七大姑八大姨来劝,可我断然拒绝了。那无拘无束的大学生活就像青春偶像剧里演的一样充满了无限的诱惑,我对爸爸的叹气和妈妈的眼泪无动于衷,义无反顾地奔赴自由。对于我的狠心,父母仍旧是放不下,舍不得。他们请假几天,陪我一起坐了十几个小时的火车去学校,替我办报到手续,帮我整理宿舍,给我买生活用品,我不领情,一路都在不耐烦地反抗:"我自己去就行…·我自己来……我自己会……  相似文献   

5.
你们知道吗,我觉得自己特倒霉。全班15个女生,走读的2个,剩下的13个就得有一个住到综合宿舍里,而我就是那个倒霉的一个。自从被分到了综合宿舍,我就如离群的小鸟。单飞的孤雁一般,每天踽踽独行,那段日子,我觉得我的世界是黑暗的。我没有朋友,没有友谊,而且由于刚离开父母,非常不习惯,每天都在电话里向妈妈哭诉我的孤单,我的无助;夜里还会在枕边流泪。  相似文献   

6.
拥抱老爸     
上了中学,我要住校了.和父母分开让我特别不习惯,于是,我央求父母有空就来探望我.老爸总是每周三过来,于是那天下午,我就多了一门功课--趴在宿舍阳台往校门口张望.  相似文献   

7.
王晛 《学子》2013,(6):16
一、案例2012年9月,我担任了2011届新生班主任。军训期间,同学们刚刚入校处于对新环境的探索阶段,一群刚刚离开父母的孩子在陌生的城市里互相认识,互相帮助,共同适应新环境,这段时间他们很团结,尤其是宿舍成员之间。但正式上课一个月,我就遇到了第一个难题。国庆假期最后一天我接  相似文献   

8.
一大早.班长军焦急地打电话给我:“吕老师,您快来李的宿舍吧,他正叫喊着要让同宿舍的某某付出代价。”“先让某某离开宿舍,同时看紧李!”简单交代完毕,我飞奔向男生宿舍。  相似文献   

9.
16岁的初恋     
1970年,16岁的我自戏校毕业,父母希望我去澳洲,在他们身边找个活干.但我哪肯乖乖地听从.我始终认为自己是个骨子里有叛逆性格的人.又正是青春年少,刚刚离开师傅管柬的教鞭,怎么可能又去父母身边做乖儿子.  相似文献   

10.
不知道别人的宿舍是不是"天下太平",反正我们宿舍正闹"鼠灾"。似乎有一只好大好大的"硕鼠",专门偷吃我们的零食。一开始,我还无所谓,零食嘛,吃着玩的,谁吃不是吃?谁还真的"吃了我的叫你吐出来"?大家来自五湖四海,好不容易住到一个宿舍,缘分哪!后来,零食经常不翼而飞,我就没那么慷慨了,一心想揭开这个谜——到底谁动了我的"奶酪"?有一天,上完第三节课后,我感觉饿得厉害。跑回宿舍一看,我上午离开宿舍时咬了一口的那块  相似文献   

11.
分别     
明天,我就要离开爸爸妈妈到襟江小学分校上学了.以后,每个礼拜才能回家一趟.从小到大,我还没离开过父母一天. 晚上,妈妈烧了几盘我最爱吃的菜,对我说:"浩浩,多吃点儿,到了学校就吃不到妈妈烧的菜了!"  相似文献   

12.
签字     
一阵叮嘱过后,妈妈就要离开宿舍。我想起假期的作业还没让家长签字,连忙叫住了妈妈,心中暗自庆幸。  相似文献   

13.
面具     
宿舍的窗口正对长江,江那面灯火辉煌,好像我的家乡.这是我离开家在外求学的第一个中秋,室友在里屋吃着家人带来的月饼和家里人通话,晚了电话就断线了.我坐在阳台上,没有月亮只有雨声的夜晚,也掩藏了我戴着面具的脸庞. 我有半个月没有给家里打电话了. 我一直不是个乖孩子,在来学校的前一晚和父母大吵一架,第二天自己坐了最早一班车到学校,在报平安的电话里只说了句“我到了”,不等妈妈回应就啪地挂断电话.这里是不是应该有自嘲的一笑?我脸上的面具牵扯着肌肉勾了一道弧——十几岁的我给自己戴了一张言情小说中女主的面具,忘了自己的角色.  相似文献   

14.
王莉老师:您好!我是一个在北京上学的六年级男生。我父母在北京务工,他们说我的户口不在北京,以后也不能在北京参加中考,所以准备送我回老家天津塘沽上学。这让我很担心,因为我不想离开北京,不想离开父母,不想回到那个我已经陌生了的家乡。我很害怕,请问我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15.
离开324两年了,我怎么还这么清晰地记得它,奇怪。那个破宿舍,没人叠被子、没人扫地、没人打水、没人情同手足。  相似文献   

16.
离开324两年了,我怎么还这么清晰地记得它,奇怪.那个破宿舍,没人叠被子、没人扫地、没人打水、没人情同手足. 324的每个人都很"忙",偶尔聚在一起打牌,五个人打大A,四个人打升级.  相似文献   

17.
克隆"爸爸"     
"爸爸,妈妈,你们为什么要分开?"一个小男孩在他的父母离婚、爸爸离开家时尖叫着,眼泪一滴一滴地从脸上落下来. "爸爸,妈妈,为什么你们不能给我一个美满的家庭呢?"又一个经受父母离婚的孩子痛苦地想着. 孤儿院里,那些被父母丢弃的孩子伤心地问院长:"我的爸爸妈妈呢?"  相似文献   

18.
宋亮 《教育》2013,(13):28
位于湖北武汉市武昌区的华一寄宿学校是一所全日制寄宿学校。在全国初中物理竞赛中,该校获奖人数历年来都居武昌区之首。多年来,该校50%的初中毕业生中考成绩优异,得以进入华中师大一附中等重点高中。为了孩子的前途,很多家长鼓励子女就读该校,虽然这意味着要让孩子离开父母去住校。对于中小学生来说,离开父母是一件难舍、甚至残酷的事情。但对2009年到2012年就读于该校的女生付小雪来说,这个障碍并不存在,因为她的妈妈既是陪读者,还是该校女生宿舍的宿舍管理员。  相似文献   

19.
一次拥抱     
<正>17岁离开家乡读大学,就注定成为这个车站的常客。二十多年来,我对家乡的回忆,出现最多的便是这个车站。因为,它是我归来时第一眼看到父母的地方,也是我离开时最后一眼看到父母的地方。也因为,这个车站是家乡唯一通向远方的出发地——这些年,我一直在远方。我习惯了在这个小车站里找父母。父母也习惯了迎接那个一脚跨下车门,拖着旅行箱的女儿。尽管,岁月让这三个人  相似文献   

20.
宋亮 《教育》2013,(5):28-28
位于湖北武汉市武昌区的华一寄宿学校是一所全日制寄宿学校。在全国初中物理竞赛中,该校获奖人数历年来都居武昌区之首。多年来,该校50%的初中毕业生中考成绩优异,得以进入华中师大一附中等重点高中。为了孩子的前途,很多家长鼓励子女就读该校,虽然这意味着要让孩子离开父母去住校。对于中小学生来说,离开父母是一件难舍、甚至残酷的事情。但对2009年到2012年就读于该校的女生付小雪来说,这个障碍并不存在,因为她的妈妈既是陪读者,还是该校女生宿舍的宿舍管理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