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人工调节抛光机进米流量效率低、精度差、劳动强度大等问题,设计出了大米抛光机进米流量控制系统。控制系统以PLC为中央控制器,用步进电机调节进入抛光机的大米流量,实现了进米流量的自动控制。结果表明,设计的控制系统响应速度快、调节进度高,有效解决了人工调节进米流量的弊端。  相似文献   

2.
目的:设计一种新型电液控制回路.方法:根据控制回路设计要求对所需调速阀进行理论分析,推导流量公式;运用FluidSim软件对设计的控制回路进行仿真分析,对设备控制系统进行安装调试验证系统设计的合理性.结果:整个电液控制回路的设计符合设计任务要求,该控制系统的设计选用时间继电器延时5s,确保一次采样结束后等待下一次采样,系统时间可调.结论:该设计可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减小误差.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基于流量控制的压缩机智能控制系统的整体方案设计,包括整体架构、控制算法设计、流量信号采集,并重点介绍了其模糊控制器的设计。该流量控制系统将从源头达到节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为了优化脱硫除尘用离心泵流量控制系统数学模型,引入了脱硫除尘用离心泵流量控制的方法,设计了脱硫除尘用离心泵的H∞控制系统。分别计算出变频器,电机和离心泵的数学模型,得到脱硫除尘用离心泵流量控制系统数学模型,从而推导出其状态空间表达式,并结合MATLAB软件对控制系统进行稳定性、动态性等性能分析。对脱硫除尘用离心泵流量控制系统而言,经过H∞优化后的流量控制系统性能得到改善,无明显的超调量,控制系统性能良好。仿真与实验显示,相比传统的PID控制算法,H∞控制系统能够使控制系统的响应时间缩短0.50 s。  相似文献   

5.
自动化专业工程训练教学探讨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动化工程实践训练课程要求学生掌握控制系统完整的设计及调试过程,包括系统要求、系统方案设计、系统软硬件设计与调试、系统故障查找及排除、性能测试、改善及数据分析等,最后完成工程实践训练报告。在实施教学时,针对应用型本科人才要求,合理布置训练内容,工程实践训练的难度和内容均有别于面向所有专业的工程训练,对提高学生综合设计实际控制系统的能力和培养创新意识与工程实践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消声器模拟试验系统是根据管道法测量消声器性能的各项要求设计的,主要由汽车排气消声器模拟设备、控制系统、测量系统以及一些必要的附件组成.文章主要讨论了低噪声气源、流量测试装置、噪声源、测量主管道及无反射端的研制情况,对EQ6100发动机排气消声器声学性能试验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7.
汽车发动机排气消声器模拟试验系统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声器模拟试验系统是根据管道法测量消声器性能的各项要求设计的,主要由汽车排气消声器模拟设备、控制系统、测量系统以及一些必要的附件组成。章主要讨论了低噪声气源、流量测试装置、噪声源、测量主管道及无反射端的研制情况,对EQ6100发动机排气消声器声学性能试验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8.
黄浩 《惠州学院学报》2004,24(6):98-103
本文简述了一个汽车销售店的规划设计过程中,平面功能和立面造型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对设计选型及材料应用方面的一些优化选取原则。  相似文献   

9.
针对乙苯分子筛装置工艺、控制系统特点。在综合考虑系统多方及操作需求的前提下,利用WinCC组态软件设计完成了控制系统的监控界面系统。对监控系统的构建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0.
针对基于DSP的电梯门机控制系统,在充分分析电梯门机控制器功能需求的前提下,提出了以TI公司DSP芯片TMS320F28035为核心的电梯门机控制器设计方案,其中包括控制器硬件的模块化设计和软件设计。对所设计的控制器进行现场试验,结果表明,门机运行平稳,速度跟随性好,控制器能够很好地完成电梯门机运行过程中的控制任务。  相似文献   

11.
基于LabVIEW的PID远程控制系统开发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在LabVIEW 7 EXPRESS开发环境下设计了远程PID控制系统,并针对某气罐压力系统进行了仿真研究。文中给出了控制系统设计及PID参数整定的方法,控制器设计兼顾了系统的跟踪性能及鲁棒性能,实现过程方便灵活,且具有良好的通用性。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远程控制器具有较为理想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2.
基于网络的远程实验教学平台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远程实验教学平台是一种建立在包括网络技术、传感器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等基础上的现代信息技术平台,它利用网络来实现远距离的实验教学,可对远端的生产过程或实验过程进行实时监控。文章介绍了一种远程实验教学平台的总体设计、系统远程监控软件的设计与实现及液位控制系统硬件设计,同时提出了液位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案并给出了两个期望值下的控制结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常规负载口独立控制研究多采用商业阀进行,因其阀芯位移控制器为封闭式结构,所以阀芯位移的动态特性难以调整,进而影响了系统的压力和流量控制性能。本文旨在探讨负载口独立控制系统中阀芯位移特性对系统压力和流量控制的影响,并研究提高系统压力和流量控制性能的方法。创新点:1.设计基于两级模糊比例积分微分(PID)的压力和流量控制器;2.设计基于阀芯位移反馈的流量控制器;3.建立试验模型,成功实现液压系统高动态压力流量复合控制。方法:1.通过理论分析得到影响系统压力和流量的关键因素(公式(9)和(13));2.提出位移控制为内环、压力和流量控制为外环的两级模糊PID控制算法,并开发相应的控制系统(图2~4);3.通过仿真和实验分析,验证本文提出的控制器所具有的阀芯位移、系统压力和流量的控制效果(图13~18)。结论:1.两级模糊PID控制器具有较好的系统压力和流量控制效果;2.基于阀芯位移反馈的流量控制器具有较高的流量控制精度;3.运用本文设计的可编程控制系统进行液压系统的压力流量复合控制,稳定时间小于200 ms,使系统动态特性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4.
在各种复杂控制系统中,串级控制系统占有较大比重。以离子膜电解槽为例,介绍了串级控制系统的形成,分析了串级控制系统的工作过程、结构及特点。根据串级控制系统的特点,说明了当对象的滞后和时间常数很大,干扰作用强而频繁,负荷变化大,使用串级控制系统是合适的。尤其是当主要干扰来自控制阀方面时,选择控制介质的流量或压力作为副变量来构成串级控制系统是很适宜的。  相似文献   

15.
分析砌块成型机的控制要求,设计基于西门子PLC和eView触摸屏的电气控制系统,介绍硬件系统的设计过程、软件的实现方式及人机界面的设计。提出系统应加入半自动操作模式,实现试做砖时边做砖边调整并保存参数的功能,采用两级工作压力设定,使设备运行更平稳。设备投入运行后,该控制系统性能稳定、抗干扰能力强,大大提高了砌块成型生产的自动化水平和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6.
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理念正好契合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文章在工作过程划分的前提下,对市场调查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分别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考核方式进行改革设计,并有针对性地进行了课堂实施和课外实施。  相似文献   

17.
研究汽车液压传动过程中液压缸中的压力变化过程,对液压系统中相关的液压泵、液压缸、管道阀门等主要工作环节进行了建模和受力分析,得到工作过程中各处受力情况,并设计了一个液压控制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图,对液压系统中的主要阀门、管壁、液体流量等液压控制中的主要参数进行了建模和抽象,得到了液压缸中液体流量和压缩比的相关关系式.最后对液压传动系统中的动态控制性能进行了分析,得到了其压力、流量、容量等主要参数的性能关系.  相似文献   

18.
文本介绍了一种基于iFIX和ROCKERTU控制系统的结构原理和设计要点,利用iFIX组态软件作为操作界面和ROCKERTU进行数据连接,同时介绍了如何用梯形逻辑图来实现简单PID控制方案的过程控制系统。针对控制精度要求不高的过程控制系统,提出了一种低成本、构成方便的控制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9.
基于MCGS和80C51的流量监控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生产过程中,对控制系统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控制人员最好能远离现场进行操作,从而减少现场环境对人身的伤害.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组态软件,编写上位机监控软件,进行远程监控.本文介绍了基于MCGS和单片机的远程流量监控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设计.此系统采用主从式结构,上位机采用MCGS组态软件实现监控软件,对流量信息进行实时监控;下位机以单片机为核心,应用涡轮流量计LWGY-10作为流量传感器,进行流量信息的采集和转换,并与上位机通过串口方式进行信息交互.  相似文献   

20.
设计了采用89C2051单片机为核心的电控汽油喷射器流量特性测试台,实现了对电控喷油器流量特性的自动控制和检测.测试台由电喷汽油机供油系统、单片机控制系统、喷油量称重系统及上位机控制界面4部分组成.整个测试过程由上位机界面进行控制,喷油控制参数借助串口从上位机发送给单片机,单片机通过驱动电路控制汽油喷射器的喷油过程,喷油量由电子天平称进行精确计量,并通过另一个串口发送给上位机界面进行显示和存储.利用该实验台对不同类型的汽油喷射器进行流量特性测试,并对全程流量范围内的测试数据加以分析总结.实验表明,该系统具有结构简单、性能稳定、测试精度高和使用方便的特点,满足了电控汽油喷射器流量特性实际测试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