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社区教育:解决农民工社会排斥问题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社会流动的加剧,大批农民流入城市,而这些外来人员的生存和发展,以及伴随的社会问题更发人深思。可以从社会排斥的视角来看当今农民工的生存现状,包括经济排斥、政治排斥、社会关系排斥、文化排斥、社会保障排斥和教育排斥,而开展针对农民工的社区教育是解决农民工社会排斥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排斥与教育作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工在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已成为一支重要力量.然而,随着国家现代化、城市化进程的深化和转型,农民工的社会排斥问题日益凸显,尤其是新生代农民工在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不断呈现出新的特点,他们的社会排斥问题也逐渐由个人发展问题扩大成为群体发展问题.本文立足当前新生代农民工的生活现状、社会需求及其群体特质反思其社会排斥,站在大教育的范畴,探索教育在推进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进程中的作为机制,以求为特殊群体的社会排斥和教育作为、进而推动社会管理创新提供一些理论思考和实践探讨.  相似文献   

3.
在户籍制度等旧有体制的影响下,城乡分割,农民工子女在城市里受到教育的阻隔和排斥,其在农村的留守儿童安全感丧失、亲情感缺乏,畸形成长。城乡分割的教育制度安排使农民工子女接受教育的机会有限,知识与技能缺乏,当其成为新一代农民工的时候难于正常地或者较好地生存与发展,过激或越轨行为时有发生,威胁社会稳定。必须着手建立风险预警机制,改变现行的户籍制度,统筹城乡教育资源,以此减少社会风险。  相似文献   

4.
在户籍制度等旧有体制的影响下,城乡分割,农民工子女在城市里受到教育的阻隔和排斥,其在农村的留守儿童安全感丧失、亲情感缺乏,畸形成长。城乡分割的教育制度安排使农民工子女接受教育的机会有限,知识与技能缺乏,当其成为新一代农民工的时候难于正常地或者较好地生存与发展,过激或越轨行为时有发生,威胁社会稳定。必须着手建立风险预警机制,改变现行的户籍制度,统筹城乡教育资源,以此减少社会风险。  相似文献   

5.
尽管在政府和社会的努力下,中美流入地主流社会让渡了一部分的教育资源给各自的非主流社会成员——中国农民工子女和美国非法移民子女,但是他们的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与主流社会成员仍然不对等。从制度安排、文化差异与利益争夺角度探讨中美流动人口子女在流入地社会遭受教育排斥的原因,通过借鉴美国反针对非法移民子女教育排斥的经验,为中国农民工子女面临的教育排斥问题提出解决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新生代农民工教育需求分析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农民工是我国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期间分化出的一个特殊群体,而新生代农民工具有不同于原有农民工之处。新生代农民工要想完成市民化、在城市中更好地生存和发展,就必须不断增强教育需求,从知识技能、心理、思想道德等方面提高自身素质。要让新生代农民工的潜在教育需求顺利转化为现实的教育需求、转化为教育行为,就需要政府、社会、用工企业和新生代农民工的通力合作。  相似文献   

7.
社会流动视角下的农民工教育培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民的教育培训问题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社会问题,它不仅关系到个人的生存发展,还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和经济的发展。要搞好农民工培训工作,必须切实加强中央政府的统筹、地方政府的领导和教育机构的大力参与,建立健全农民工教育培训体系。  相似文献   

8.
农民的教育培训问题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社会问题,它不仅关系到个人的生存发展,还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和经济的发展.要搞好农民工培训工作,必须切实加强中央政府的统筹、地方政府的领导和教育机构的大力参与,建立健全农民工教育培训体系.  相似文献   

9.
受金融危机和产业结构调整等的影响,农民工返乡后面临着生存、再就业和创业以及新生代农民工受双重排斥而陷入游离等方面的问题,结合返乡农民工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返乡的原因,文章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加大教育培训力度,提高农民工整体素质;完善土地流转制度,切实保障返乡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扩宽返乡农民工的就业渠道和创业路径。  相似文献   

10.
刘会贵、龚波在《中国特殊教育》2011年第5期中撰文,立足当前新生代农民工的生活现状、社会需求及其群体特质反思其社会排斥,站在大教育的范畴,探索教育在推进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进程中的作为机制,以求为特殊群体的社会排斥和教育作为,进而推动社会管理创新提供一些理论思考和实践探讨。  相似文献   

11.
社会排斥与农民工地位的边缘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农民工在城市遭受着经济、政治、文化等多维的社会排斥,这种排斥通过制度机制、群体机制、市场机制得以运作。面临社会排斥,农民工主要采取自我隔离和积极融入两种适应策略。对农民工的社会排斥造成了农民工在城市的边缘化地位的生产与再生产。社会应采取全面、系统的对策,逐步消除对农民工的社会排斥。  相似文献   

12.
社区教育: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流动与第一代农民工相比,有较为显著的差别,呈现出新的特点。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融入过程中面临户籍制度、就业困难、社会交往、身份认同等诸多困境。而社区教育,因其收费低、全员性、开放性和灵活性等特色,成为最适合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形式。在推进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方面,社区教育在消除制度壁垒、经济阻碍、社会隔阂与心理自我排斥等方面,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农民工社会排斥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工社会排斥问题是农民工问题中的重要问题之一,近年来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在文献检索的基础上,对近年来学术界关于农民工社会排斥问题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简要的梳理、总结与评析,并提出了进一步深化该问题研究的建议和设想。  相似文献   

14.
社会的和谐要求社会融合。城市农民工社会排斥是一个很突出的社会矛盾,已经引发了很多社会问题。成人教育能关注到城市农民工需求的各个方面,在消解农民工社会排斥的过程中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15.
风险社会理论为我们理解新生代农民工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在高度流动的社会中,社会风险由于不受人们的重视而处于社会控制之外.新生代农民工承受社会风险的能力最弱,他们面临着岁月流逝、失业、健康损害、社会冲突与社会排斥等多重风险.规避风险的有效出路在于提升其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以适应城市化生存和日益激烈的职业竞争的需要.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担负着推进新型城镇建设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社会功能,目前正面临着制度不完善、教育培训内容和方式落后及农民工自身因素等多重困境.政府应明确其主导地位与服务责任.通过制定和完善相关法规和政策来支持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培训,为其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16.
文章将新生代农民工的特性与社会发展对其素质的要求结合起来,通过社区教育提升新生代农民工整体素质既是社会的责任,也是农民工自身的义务。并在调查石家庄市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生存和融入现状的基础上,从文化融入、培训管理、精神干预和法制教育等四个方面建构新生代农民工社区教育的理想模式,实现新生代农民工在制度认可之下的社会认同,共享城市化成果、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7.
制度排斥视角下农民工城市融入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农民工在城市融入的过程中,遭受着户籍、就业等多方面的制度排斥,这种制度性排斥极大地阻碍了农民工的城市融入进程。运用“社会排斥”理论,探讨对农民工的不同制度性排斥的运作机制,并据此提出反社会排斥的对策,最终促进农民工真正融入城市,实现流动人口全面发展及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8.
王昆仑 《滁州学院学报》2011,13(3):18-20,24
城市义务教育体系的社会排斥导致了农民工城居子女教育机会不平等和教育过程的分化。通过反排斥的社会政策以缓解、乃至消除社会排斥,达到制度安排机制下的城市义务教育资源的社会整合,需要政府发挥主导作用,整合中央以及各级地方政府的义务教育资源;鼓励多元的市场力量与社会组织力量的充分参与,以促进农民工城居子女融入城市义务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9.
农民工进城与返乡体现了一种双向的"嵌入"过程:进城——带着"乡土惯习"嵌入城市生存环境的过程;返乡———带着"市民惯习"嵌入乡土社会环境的过程。其中,进城过程体现了城市社会对农民工的规训与再社会化,而返乡过程体现了农民工对乡土社会的重塑。这一双向的"嵌入"过程能否成功进行,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市化进程能否顺利完成。从社会学的视角出发,研究农民工群体在这一双向的"嵌入"过程所面临的"社会屏蔽"与障碍,关注其在城市和乡土中的两个不同的生存世界,呼吁社会更多的关注农民工群体,并努力解除对农民工的结构性排斥,营造一个和谐共生的生存世界。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低技能的农民工群体面临新的生存挑战:城市化进程加速的适应性困境、技术要求提高的就业困境等。作为农民工教育与培训最有效的载体,社区教育肩负重大的经济和社会责任,其教育与培训的内容选择也应兼顾农民工个体、经济和社会共同发展的需求。新市民教育、与集群产业对口的技能培训和针对农民工群体的创业教育或将成为社区教育帮助农民工打破这些困境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