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强 《新闻爱好者》2006,(10S):53-53
在电视媒体发达的今天,平面印刷媒体和新闻通讯社对图片新闻和视觉新闻越来越重视。其实,在中国新闻界最早提倡写“视觉新闻”的是新华社原社长、名记穆青先生。他在《学会写视觉新闻》中写道:“所谓视觉新闻,无非是形象化、立体化,有典型细节、生动的画面,读来有声有色,使人能够具体地形象地看到你所报道的事实的真面貌。这样,我们的新闻就可以克服枯燥和概念化的缺陷,更好地适应今天这个电视发达的时代。”  相似文献   

2.
陶正泉 《新闻界》2001,(5):59-59
新闻摄影是视觉新闻,又是一种造型艺术,它是用形象揭示新闻的内涵,以直观生动的可视形象记录新闻事件的现场,以争得读者的第一视觉。一张优秀的新闻照片,能形象、真实、生动地反映现实,给人以深刻的教育,又因其不受语言隔阂的特点,可以强烈的视觉感染力和说服力通过多种途径与国内外群众广泛接触。因此,新闻摄影是我们新闻宣传中的重要工具之一。从多年的新闻摄影和现场采访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摄影记者面对瞬息万变的新闻现场和新闻事件,不仅需要有冷静、果断的心态,还必须有“预见性”。当然这种“预见性”并非是“无本之木…  相似文献   

3.
"新闻价值"和"形象价值"(即视觉冲击力)历来被认为是新闻摄影的两大要素.新闻摄影的形象价值主要是指新闻照片的视觉冲击力或称之为视觉吸引力.长期以来,许多新闻摄影工作者都认为在这两大要素中,新闻价值是首位的,因为新闻摄影是属于新闻范畴而不是属于艺术范畴.  相似文献   

4.
"新闻价值"和"形象价值"历来被认为是新闻摄影的两大要素。新闻摄影的形象价值主要是指新闻照片的视觉冲击力或称之为视觉吸引  相似文献   

5.
温斌 《今传媒》2016,(10):112-113
新闻摄影记者必须拥有职业的敏感性、独特的新闻摄影视觉和娴熟的摄影技能,这是新闻摄影记者必备的能力。凭借职业的敏感、灵敏的新闻嗅觉,能及时发现新闻,正确分辨新闻事实所蕴含的新闻价值,抓住新闻点;独特的新闻摄影视觉,能使摄影作品新颖、独到、有思想、有深度、与众不同,吸引读者眼球,引起读者从视知觉层面产生强烈地期待感和阅读探究的欲望,还能触发读者对新闻图片形有尽而意无穷的丰富联想;娴熟的摄影技巧,使其能迅速发现并凝固住新闻事实生动典型的瞬间。用简洁表现复杂,以形象揭示内涵,凭形象说话,运用艺术手法使新闻图片主体形象生动、鲜明、突出,给读者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心灵的震撼力与感染力,达到“以图揽胜”、“一图胜千言”的效果,引起读者发自内心的共鸣。  相似文献   

6.
张子庆 《新闻窗》2012,(1):48-49
什么是新闻摄影?作为一种视觉(图片)新闻,新闻摄影是新闻形象的现场摄影记实,以附有文字说明的图片形式传递信息。新闻摄影的定义.确定了视觉(图片)新闻必须图文并茂。  相似文献   

7.
杨军 《新闻爱好者》2011,(15):99-100
目击式新闻是记者在新闻事实发生的现场,用耳闻目睹的事实,再现于形象描写的纪实性、观察性报道。它着重强调"目击",具有很强的视觉感,即通过记者在现场亲眼目睹,及时报道新闻事件。目击式新闻因此也被称为视觉新闻、  相似文献   

8.
所谓视觉效果,就是形象化、立体化,有典型细节、有生动的画面,读来有声有色,使人能够具体而又形象地看到你所报道的事实的真面貌。文字新闻的视觉效果是我国新闻界长期以来一直未能很好地解决的问题。这有采访上的原因,但更多的还是写作上的原因。新闻采访是新闻写作的基础,当然也是提高文字新闻视觉效果的基础。要求新闻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力,首先看题材是否适合用视觉效果表达方式;有  相似文献   

9.
颜志刚 《新闻记者》2004,(12):73-74
"新闻价值"和"形象价值"历来被认为是新闻摄影的两大要素。新闻摄影的形象价值主要是指新闻照片的视觉冲击力或称之为视觉吸引力。长期以来,许多新闻摄影的研究人员和实际工作者都认为在这两大要素中,新闻价值是首位的,因为新闻摄影是属于新闻范畴而不是属于艺术范畴。然而,笔者在近几年的新闻摄影教学中,多次让同学们在任何报纸或  相似文献   

10.
新闻摄影是用镜头真实、客观地记录正在发生的新闻事件,它既是一种摄影照片的创作,又是一种新闻信息的报道。在“读图时代”,军事新闻图片的视觉冲击力与形象感染力,吸引着无数人的眼球,在新闻传播中具有文字无法比拟的优势。优秀的军事新闻摄影记者总是善于捕捉新闻事实的重要瞬间.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同时使画面具有极强的视觉效应。  相似文献   

11.
师晟  李敏 《当代传播》2015,(2):111-112
公众的视觉认同是一种以社会责任意识和道德规范为理性判断的视觉状态,它提升了新闻传播中公众视觉表达的领悟力,避免了视觉异化。公众的视觉认同依托于公共形象的新闻传播,建构新闻的审美意识形态,通过重视视觉风险传播,把握视觉隐喻在新闻传播中的多重解读,从而增强新闻传播价值,推进公共形象传播与公众视觉评价之间的良性认同。  相似文献   

12.
陶开俭 《当代传播》2008,(2):117-118
本文通过分析新闻漫画在视觉的吸引性、体裁的独特性、表现的情感性以及强烈的人文气息等方面对报纸形象的多方面作用,认为新闻漫画在丰满报纸形象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阐明了新闻漫画在完善报纸形象上的意义,有利于报纸更好地用好新闻漫画,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新闻摄影是用视觉形象来报道新闻的。一幅新闻作品不是简单的对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的记录,而是由记者通过镜头把现实中的形象组织成一个信息传播媒体。事实上,任何一幅新闻照片,都离不开记者对形象的选择、推理、提炼和抽象的思维活动。理解新闻摄影与摄影艺术的关系,是认识新闻摄影和评价新闻摄影作品的一个前提,对提高新闻摄影报道质量和形象表现力,有直接的促进作用。离开新闻摄影的实践,忽视新闻摄影与摄影艺术内在的联系,而断言  相似文献   

14.
现今社会,审美意识已不自觉地贯穿于生活和工作的每个环节,同时,审美意识也决定着生活和工作的质量。电视作为集视觉和听觉于一体、具有“双通道”功能的传播媒介,其新闻的最大优势就是“形象化”。它能把新闻真实、形象、快捷地传递给观众。但一条电视新闻能否吸引观众,除事件本身所具备的新闻价值外,是否具有视觉冲击力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15.
新闻特写是运用报告文学和电影、电视剧中的特写镜头艺术手法,通过形象描绘来再现现实生活中富有特征的片段,把新闻事件中最有新闻价值和宣传价值的局部聚焦放大,使其产生立体感、视觉感,从而集中、突出地表现新闻事实和主题,给受众留下鲜明而深刻印象的一种  相似文献   

16.
新闻图片,首先是新闻,其次才可考虑画面视觉形象的表达是否恰当、完美。那么,是新闻就要符合新闻的基本要求。而相当多的新闻图片来稿,只注意了画面视觉形象的“好看”,忽视了新闻信息的传达。一些摄影者以为只要画面漂亮,就是好新闻图片。他们尤其忽视了最重要的“时间”要素,要么没有,要么模糊或者模棱两可。在信息时代,读者重视的是新闻的时间和速度。因此,要想提高新闻图片的信息质量,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重视用画面说话。新闻图片也可以说是视觉新闻,它的冲击力在画面上,而不是在说明词中,如果图片本身吸引不了读者,说明词写得再好也起…  相似文献   

17.
新闻摄影是视觉形象的纪实,是用“第三只眼睛”来观察新闻现象,用瞬间形象这一特殊语言来“描述”新闻事实的;是以高度概括而富感染力的固定画面形式来展现新闻事件的细节、情态和片断,并告诉读者新闻事件的丰富内涵,以及作者的情感的。  相似文献   

18.
袁丽萍 《新闻传播》2010,(2):118-118
本文以南方周末等报刊的视觉形象建设为例,通过文本和比较分析,从新闻组合设计和视觉品牌建设等方面论述了视觉新闻时代对报纸编辑的特殊要求,并论述了视觉新闻在"报纸消亡论"时代的特殊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19.
所谓视觉新闻,就是作者将自己目击到的或经历过的新闻事实描摹或拍摄给受众看。从电视上看到的,我们称之为“现杨报道”;从报刊上看到的,我们称之为“新闻特写”。规觉新闻有三个基本特点:一是作者是事件的目击者成经历者;二是采用描摹的手法,具有生动、形象的特性;三是现场感强。 一、视觉新闻的构成 视觉新闻由两大部分组成的,一部分,是作者观察并描摹出事件,我们称之为“作者的视觉”。另一部分,是受众通过作者的描摹看到新闻事实的真相,我们称之为“受众的视觉”。在这个过程中,作者的视觉是主动的,作者视觉的内容决定着…  相似文献   

20.
张鸿 《新闻前哨》2006,(7):72-72
新闻摄影是将新近发生的、变化的事实凝结成固定不变的视觉形象,真实地报道新闻的样式,它是介于新闻学和摄影学之间的一门边缘学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