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再谈点拨法     
前年笔者曾写过一篇关于语文教学中运用点拨法的文字,意犹未尽,试再谈。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点拨法,并不是这儿一“点”,那儿一“拨”,就算完事,就能取得很好的效果。只有以教学的整体性原则为前提,点拔法才能很好地发挥其作用。我教学生读书,分为初读、研读和品读三个阶段。在这三个阶段,都需要点拨,但点拨的侧重点应有所不同。初读一篇课文,首先就要让学生接触到课文的整体,不必提太多的要求,也不必去死抠词语,点拨的重点应放在激发学生读这篇课文的兴趣上,能充分诱发学生读这篇课文的强烈动机。比如我在刚讲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时,先从朱自清的  相似文献   

2.
当下,小学语文教师基本形成了这样一个共识:"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该如何选择"教什么"呢?备课时,我常对文本提出如下的"三问",现以《普罗米修斯》一文为例,谈谈自己的实践与思考。一、有什么可以教《普罗米修斯》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中的一篇精读课文。这篇课文有些"什么"可以教呢?下面尝试做一梳理。第一,字词:文本中出现的  相似文献   

3.
《我不是最弱小的》是苏教版教材的一篇课文。它语言简简单单,主旨明明白白,这样简单的课文,我教什么?学生学什么呢?我反复阅读着这篇课文,当我读到“滂沱大雨已经冲掉了几片花瓣,花儿低垂着头,因为它娇嫩纤弱,毫无抵抗能力”这一句时,眼前一亮,作出了一个大胆的选择,那就是彻底抛弃以解读文本的  相似文献   

4.
语文是什么?我曾经这样百次问自己。曾经以为,语文就是教学生读好课本中的一篇篇课文。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十年之后,认真思考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当一节节语文课结束之后,学生头脑中应该留下的究竟是什么?是一篇篇课文?一个个生字?还是终生受益的学习方法,一生受益的良好习惯?毋庸置疑,后者应该是我们的追求.那么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呢? 一、我们是在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语文教学教什么?这个问题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我们.有一种误区长期存在:把课文等同于教学内容.在语文课中,我们教和学的是一篇篇的课文,但课文并不是我们要教和学的内容,课文只是我们要教和学的内容的载体.语文课的教学内容隐藏在语文课文中.在课堂上教师应借课文这个载体,把课文作为例子,教会学生说话、写话,切实掌握运用母语的规律.  相似文献   

6.
正在新课堂中,探究目标不仅仅是教学所要达到的目的地,更是指引学生达到目的地的启明灯;是教师指引学生学什么、怎样学的指挥棒,更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要拐杖,因而它的定位是否正确、设计是否合理、指引是否清晰,将直接影响教与学的效率与效果。那么,对于作为语文学科主体内容的课文,究竟该怎样设计目标?这就需要回到一篇课文需要教什么的问题上去思考。那么,究竟一篇文章要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才算完?我曾经用一周六节课的时间才上完一篇课文,我常常是课上得最慢的那一个,我的同事开玩笑说我是  相似文献   

7.
教学大纲应该是教学的主要依据,学好教学大纲是教好课的先决条件。就语文课来说,更是这样。为什么语文课更需要学好教学大纲呢?因为语文课的教材主要是一篇篇的文章,教一篇课文该讲什么,不该讲什么,该讲的又讲到什么程度,课文本身就没有具体限定,必须根据语文教学大纲的精神和结合学生实际  相似文献   

8.
每逢实习之前,常有一些学生问:怎样去钻研一篇小学课文?根据我指导实习的体会,要钻研一篇小学课文,必须从课文整体出发,弄清与课文有关的四个问题,即:(一)这篇课文写了什么?(二)怎样写?(三)为什么这样写?(四)作者的写作目的或编者编入教材的目的是什么?下面以《珍贵的教科书》(六年制小学语文课本第七册)一文为例来谈。 (一)这篇课文写了什么?这是问课文内容。  相似文献   

9.
<剪枝的学问>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是一个情理交融的科普故事.文章以"我"的心理变化为线索,选取了冬、春、夏三个季节各具特色的景象,巧妙地把剪枝这一科学知识融合到富有情趣的生活场景之中.备课之初,我不禁心生困惑:科普故事类的课文重点是教什么?以科学知识为重点,容易上成科学课、劳动课,有喧宾夺主之嫌;以了解内容为重点,就会偏重阅读理解,落入内容分析的窠臼.教课文,还是教语文?反复思忖之后,我选择了后者.  相似文献   

10.
教长课文如何既缩短教时又不降低教学要求呢?我教《反对党八股》一课时作了尝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一、课前预习,课内跳读。长课文如果在课堂上读,时间不够,于是我安排学生在早自习预习,每人读一遍。这篇课文没有什么生字,只有  相似文献   

11.
一、以表达本位来教,如何解读这篇课文?1.从表达本位角度解读课文中的语文表达本位不等于只教表达,更不是拿阅读课来教写作,而是以特殊的思维方式来教语文,即以为什么的思维来看课文是什么。《圆明园的毁灭》在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人文专题为民族精神和  相似文献   

12.
教说明文单元,我采用了单元教学法中精读和略读相结合、讲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相结合的方法。精读与略读这一单元,应教课文有《泥石流》、《大豆》、《蛇岛》,《景泰蓝的制作》等。我选《泥石流》作为精读课文,其余三篇作为略读课文。通过《泥石流》的教学,最重要的是掌握说明文的共性特征。我的教学步骤如下: 一、什么是说明?说明是对事物进行客观的解说。二、什么是说明文?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三、说明文的特点: 说明性(介绍事物、阐明事理);知识性(传  相似文献   

13.
(一)《马背上的小红军》是部编六年制第八册第六组课文中的讲读课文。这组教材的训练重点是“一边读一边想”。怎样帮助学生在阅读课文时读得细一些,想得深一些,从而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的中心和人物的形象呢?我抓了三个方面:一、想词语,抓主线,初步感知内容。帮助学生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词语进行思维,是边读边想的好方法。教学时,当学生明确了陈赓同志是:“深情”地谈起往事时,我点拨提示:什么叫深  相似文献   

14.
基本教法: 整体着手,紧扣课题;篇末切入,直奔中心;以读感人,以文悟道;突出重点、长文短教。教学步骤: 一、整体着手,初识大意 1.揭示课题,激发兴趣。思考:从题目看,这篇文章主要写什么?(鱼钩) 设疑:是不是仅写鱼钩呢?写鱼钩的目的是什么? 2.带着上述问题自学课文,初识大意:本文主要写谁?干什么?结果怎样? 二、篇末切入,直奔中心把理解课文的思维支点定在篇尾处,引导学生思考:本文既然主要写老班长,那么为什么要以《金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自学辅导法”的四种形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学辅导法”是这样一种教学方法:教学中主要由学生自学,教师只作必要的辅导和讲解。主要有四种形式: 一、设问讨论。课堂上,教师先提出一个或两个贯串全文的问题,要求学生认真看书,编写提纲,进行讨论,教师作必要的归纳。如教《长江三峡》,教者提出以下问题:这篇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作者  相似文献   

16.
《记金华的双龙洞》是一篇经典课文。在教师的心目中,这是一篇老课文。老课文好不好教?请听听一位教师的看法:这是一篇老课文,但我在教学此文时却还是穿老鞋走老路,毫无创新,感觉很失败,原因有三:  相似文献   

17.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谈礼貌》是一篇说理文,既无华丽文采,也无动人情节。这篇课文教什么?怎么教呢?钟友军老师从表达的角度设计了教学:(课始,学生对比读四年级《说勤奋》和五年级《谈礼貌》,寻找文本表达的相同与不同之处。)生:两篇课文都是先提出观点。  相似文献   

18.
陈芬 《中国培训》2006,(8):44-44
技工学校的语文教学主要以课文为主,每一篇课文都有它自身的教学目标,因而,教师在教学中应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一、阅读点拨式。这种模式适用于那些内容较浅易,学生不难理解的课文。其特点是让学生反复阅读,在阅读中自己理解,然后由教师循序设问,引导学生顺着教师的思路加深对课文主要思想内容的理解。例如教《南州六月荔枝丹》就可采用这种模式。教师可事先设置这样一组问题:1、本文介绍了荔枝的哪些知识?442、每段分别介绍了荔枝的哪些结构并运用了哪几种说明方法?3、分析本文的说明顺序。4、本文运用最多的说明方法是哪种,有何作用?5、…  相似文献   

19.
人教社出版的《教案》及一些教师用书,将本课教学时间定为1课时,但我不能,我的学生不能。用这么少的时间来学习这么一篇极有文化内涵的课文,顶多算是教过了一学期24篇课文中的一篇,学生是无法“浸润”其中的。我将时间定为2课时。可教什么、怎么教呢?反复阅读全著和相关资料后,我心中有谱了。我把教学内容确定为三个板块:1.介绍《边城》故事情节。2.《边城》导读。3.课文赏析。其中前两个板块为重点,第三个板块为难点。这并没有脱离讲节选课文的常规老套,我还想为讲授添一抹亮色。经过思考,我为每个板块拟定了一个题目,分别是:《那船那人那…  相似文献   

20.
语文长课文怎样短教?经过初步的尝试,我感到需要着重抓好以下几点: 一、吃透课文。所谓吃透课文,不仅包括吃透课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而且包括吃透课文在单元中、全册中的地位和作用。这样,就要求熟悉教学大纲,熟悉本册、本单元、本课的教学要求。只有这样,才能从全局出发考虑问题,确定各课教学目的,作出短教的具体安排;因而也才能短教得是地方,做到精讲点拨得当。以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一、二单元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