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战争文学创作体现和反映了文化话语选择。新中国成立后,战争文学被用来佐证制度的合法性,而战争史诗及党和群众的关系是论证政治合法性的重要文学形式。当文化话语从政治上的合法性过渡到法律上的合法性后,制度话语与战争文学之间的紧张感得到缓释,制度话语允许人性话语探索战争与人性之间的关系,但人性话语书写受到制度话语和题材局限性的双重钳制,无论是作品的主题深度还是作品影响力都难以和制度话语书写相提并论。加世纪90年代以来,在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双重作用下战争文学出现了文化市场书写趋向,对以文化市场为导向的战争文学来说,它把放弃对制度话语的质疑和批判,以及对受众的无条件迎合当作了基本的叙事策略。  相似文献   

2.
20世纪中国文学的现代性品格是在西方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双重继承和双重超越中不断生成和发展起来的。1990年代以来,一批学者将研究的目光凝注于新文学与传统文化之间的深刻联系的发现与揭示上,彻底改变了学界长期偏重于外来文化和文学的影响,将异域话语和他者影响作为催生中国文学现代性的唯一因素,却忽略民族文化与新文学关系研究的缺失,并取得了大量突破性的学术成果。  相似文献   

3.
写实主义(亦称现实主义)作为创作方法,最早引入这一概念的始于梁启超1902年的重要文章《论小说与群活的关系》一文。在20世纪西学东渐的话语实践中,不论是围绕写实主义命名权的话语争夺,抑或是对它的具体阐释与实践,都深深地烙上了“中国特色”的印痕,本土化过程中的重重过滤与筛选,把本来属于文学方法论层面上的命题,一度畸变成了文学本体论意义上话语霸权,使当代中国文学陷入了越走越窄的文化死胡同。论文就“写实”在20世纪中国文化语境中的尴尬遭遇,从现代性的视角作出了宏观的梳理与反思。  相似文献   

4.
各种文化力量通过话语建构人的身份,人因此被割裂为各种身份,但人在被建构 的同时也是能建构的,人能建构的是人格,愿意建构的是理想文化人格.文化诗学重视文学 话语与人的生存的相互建构,文学话语对人建构的不是身份而是人格,散文话语与理想文化 人格是一种相互建构的关系,在这样的关系中文学的存在有了最充分的理由,因此,只要存在着身份与人格的张力,文学就不会消亡.  相似文献   

5.
以西方文化批评和族裔文学研究作为切入点,探讨叙事形式在文学研究中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讨论的问题包括国内文学研究在社会想象和学术语境方面与资本主义条件下进行文学研究的差别、形式在中西方批评话语中的不同地位、形式与西方历史主义之间的关系,以及发掘源于中国的文学研究思路和批评潜力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6.
美国作家辛顿的《局外人》是一部以青少年口语撰写的小说,形象生动的比喻、措辞、俚语和青少年特色话语随处可见。青少年话语的文学价值体现在对青少年身份的构建和语言本身的灵活生动上;其社会学意义在于它从话语层面展示了弱势群体身份与话语的关系;其心理学价值在于它反映了青少年追求新颖时尚、自由创新的心境;其语言学价值在于它让街头青少年口语进入了文学的大雅之堂。  相似文献   

7.
文化研究最初起源和发展于西方学术界,它作为一种融合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学、文化人类学、社会学、哲学、传媒学、文学等的理论形态,与文学的关系源远流长。其旨在对当下现实进行全方位切入的话语方式,使中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文学研究发生重大转型,由此也带来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语言是文学、文学理论和文学翻译的关键性因素.1990年代之前语言视角的文学研究非常薄弱,成果有限,根本原因就在于传统的语言工具观,仅仅在语言形式的层面上研究文学不可能深入到文学的根本问题,不可能认识到文论术语、概念和范畴的话语意义,也不可能认识到翻译作为语言转换所造成的文本差异性.1990年代之后,由于受西方现代语言学、语言哲学、文学理论、翻译理论的影响,文学研究在语言的层面上取得了较大的突破,文学理论话语研究、文学问题关键词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语言思想层面研究、翻译文学及其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意义和作用研究等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目前语言视角的文学研究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包括文学语言问题的史实清理与理论问题、文学话语与文学理论关键词问题、翻译文学与文化和文学交流的问题、文学语言的诗性问题,这些问题都有待于更深入、更细致的研究.从语言的角度来研究文学和文学理论具有广阔的学术前景.  相似文献   

9.
生态批评既要透过生态中心主义的视野研究生态文学运用环境想象创造生态灾难意象的文学、文化策略,又要研究环境启示录话语构成的主要元素,其目的在于警示人们,人类中心主义思想观念主导下的生存范式造成的生态灾难必然遭到自然的加倍报复,进而迫使傲慢的人类充分认识到人类与自然万物同处于一个生命共同体之中,维护和谐的人天关系是延续人类文明的必要前提.环境启示录实际上是一项生态文学预警工程.  相似文献   

10.
作为20世纪中国文学中的一种主要的批评话语。现实主义批评话语首先作为一种科学话语产生于民族国家的认同中,它表现为从科学话语的自然主义到文学话语的现实主义,从民族国家到现实主义文学的一种过程。而一旦确立,现实主义批评话语就以一种遗忘的方式在重叙文学史中改写了与民族国家的关系,进而为获得后来的强势话语地位敞开了自身。  相似文献   

11.
随着语言研究与文学理论、文化研究的不断发展与深入。话语分析在20世纪西方文论、文学批评及文化研究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并最终成为当今文学、文化批评和历史解读的最重要的理论武器之一。话语分析作为一种文学批评方法的发展历程与特征。展示了其与20世纪前期西方语言形式批评的关系。自20世纪西方文学研究’出现“语言学转向”以来,语言批评经历了一个从前期对“语言形式”的关注转变到后期关注“语言文化”的发展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12.
"蔓萝花"是一个流传在黔东南苗族民间的古老传说,它在20世纪50年代被收集整理为民间故事并被改编为京剧、舞剧和电影等艺术形式,从民间的口头的"说唱"成为红遍大江南北,千家喻晓的"银幕故事",由"边缘"走向"主流"。从"蔓萝花"的电影改编,可探析少数民族文学话语的形成。少数民族文学话语的形成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的构建,一是对民族民间文学资源的开掘;二是把少数民族的文化资源与新型电影媒介相结合。  相似文献   

13.
本文是《主流话语与文学话语的矛盾冲突》课题的第二篇.课题的基本思路在于试图将王实味、萧军、胡风、“三家村”等人,从重重的政治、文化批判中剥离出来,通过对其杂文的创作动机、文本功用、重新阐释等方面进行研究,希望能够对其杂文思想进行梳理与把握,从侧面勾勒出(1942-1976)年杂文被批判的原因、模式、教训的某些历史线索,窥探一代知识分子的精神文化心理与时代精神状态;把握其审美观念和文化心理结构的发展脉络;进而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路向提供某种程序的反思与借鉴.  相似文献   

14.
新历史主义之"新",在于它是一种将历史文本化,用文化阐释的方式解读历史的理论,它关注的重心不再是由实在事件构成的"历史",而是由话语符号构成的文本和贯穿于文本之中的"文化",因而对其更为准确的描述应是"历史文化主义"。相对于原来带有实证主义色彩的历史主义而言,它将一种对于文学而言的外在性历史视角,转化为文化场域内历史文本与文学文本的互文关系。这种研究方法一方面通过将历史文本化,历史首先被视为一种文本的建构而非客观的存在,动摇了历史叙述中那种根深蒂固的语言透明性,使外在性的历史以"文本—文化"的方式转化成了内在性的历史;另一方面通过在文学文本和历史文本之间建立起互文关系,将形式方法扩展到了文化领域,将原有的文学文本之间的互文转化成了一种文学与历史之间的"跨文体互文",新历史主义在一定意义上打破了形式主义、结构主义等研究方法的纯内在性。这种泛文本化的思想方法为文化研究开辟了道路,形成了一种文化诗学、历史诗学。但这种文本化的方式依然存在着两方面的困境:其一是使文学理论研究中的二元对立的否定性结构更为显著;其二是使"历史"被抽空了丰富性的内核,成了空洞的概念。新历史主义的这种困境也是文学理论尝试以二元对立的共时性结构来批判实证主义、经验主义,重建一种文本自律性的理论体系这一尝试的最终困境。新历史主义使文学理论走到了"文学之外",却没能使文学研究以一种新的方式真正地走到"文化之外"、"文本之外",新历史主义者依然没能走出杰姆逊意义上的"语言的牢笼",将一切泛文本化实际上否定了文学有任何超越文本之外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5.
90年代文化研究的崛起,是当代文学批评对社会文化结构现代性转型的历史当下性回应,它不仅是现代性新意识形态召唤下的批评话语实践,也是批评在冲决语言牢笼之后进行文化突围的产物。作为意识形态的文本再生产的文化研究,将文学批评从审美自律的狭隘场域中解放出来,在现代性的话语实践中对意识形态进行深描测绘,让批评迈向更为广阔的社会历史文化空间。  相似文献   

16.
解释学作为一种批评话语一直强调其语言学范式。虽然解释学似乎已经是一种学科间的桥梁,但大多数当代批评话语一直对把解释学传统作为一个普遍的文化批评的方法保持警惕性的冷漠。这表明解释学的未来将依赖能够找到把一个遭到抑制但仍然活跃的主体恢复到解释学过程中的方式。与解释学发展历史紧密相关的文学批评——解释学批评、接受理论和文化理论——经历了"奴隶式的阅读"、"主人式阅读"和新近倡导的"亲近式阅读"。当前的文学批评只有在把文学作为传播交流方式的前提下恢复文本/读者范式中被抹杀的作者的维度,才能真正将一个遭到抑制但仍然活跃的主体恢复到文学解释学的过程中来。  相似文献   

17.
1980年代的文学理论/审美型文论因其对意识形态中心话语的依附而成为社会话语的中心。在社会话语进入多元的1990年代,文学理论/审美自主型文论因失去依附的中心而退居边缘。但是,身处边缘的审美型文论在学科化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缺陷:对本质规律寻求的虚幻性,价值立场的暧昧性,经典视角的遮蔽性。审美自主型文论应借鉴后现代理论和文化研究的视角和方法,保持一种对现实文化政治的开放立场。  相似文献   

18.
言语行为理论的核心观点是语言具有施行功能。文学虚构话语也具有以言行事的功能,即建构文学艺术世界。文学虚构话语对现实产生的影响,实际上就是文学以言行事产生的以言取效的言语行为,主要体现在读者和作者分别通过具有意向性的阅读和写作言语行为塑造了自身。作者在建构文学艺术世界中所展示的理想文化人格,在作者和读者的认可意向状态中形成的集体意向性,对两种主体的塑造发挥着重要作用。从言语行为理论角度探析文学虚构性话语如何塑造人,从而深入理解文学的现实功用。  相似文献   

19.
文化批评和比较文学定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比较文学的定义应该体现学科发展的新特点,重视文化批评的意义。但是,如果把"探讨文化差异"当作比较文学区别于其他文学研究的根本标志,那是不妥当的。比较文学的基本要求是研究对象必须跨越民族界限,没有跨民族意义的文学研究,即使是重点探讨文化差异,也不是比较文学。否则,就会把比较文学消解于一般的文化研究之中。所以,文化批评在当前虽然应该强调,却不应成为界定比较文学的依据。有关比较文学定义争论的历史说明,准确地把握学科的特定研究领域和学科的基本特征,是为比较文学下定义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在文化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文化研究成为学术研究的一种话语模式。作为文化转换过程中的一部分,翻译中文化信息的损失具有不可避免性。文章从文化研究的视角,分析翻译损失的成因,探究文学翻译中的补偿问题,其目的是为了让译文读者欣赏到原作的异质文化,获得文化探索的享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