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魏亮 《科教文汇》2011,(7):121-122
动画中角色的体态和面部表情动作是动画片能否成功的关键。体态和面部表情动作是表演的艺术,动画制作者必须进行相应的训练.才有可能在创作过程中用恰当的体态和面部表情动作来诠释角色丰富的内心世界。本文仔细进行了分类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2.
人脸运动捕捉技术是采用专业的动捕设备对人脸面部表情轨迹进行采集,将捕捉到的人脸面部运动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实现对人脸表情进行动画仿真的一门学科。本文主要介绍了Vicon Cara面部捕捉系统,对人脸面部数据采集方法进行分析与处理应用,主要包括对系统软硬件设备的介绍,人脸面部数据采集准备工作,以及采集后对数据的优化处理等工作。这套系统是目前使用广泛的面部捕捉系统,无论是在影视动画和游戏制作方面,还是语言研究及教学等方面应用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3.
Maya是现在最为流行的顶级3D动画软件。本文通过对卡通人物脸部模型的构建和面部表情的制作原理研究,然后运用Maya建立人物卡通模型,并制作出卡通的表情。  相似文献   

4.
张冰筠 《知识窗》2015,(2):70-72
我抱着慢慢摸索的态度制作出逐格动画《落》,在制作过程中,我注重逐格动画角色设定对动作和材质的关系乃至对整部短片的影响。逐格动画的角色造型设计是将动画的角色转化为三维立体的形象,结合各种材质、服装、动作和面部表情,赋予其艺术感染力和生命力。同时,它的样式与风格从非现实到现实有着巨大的跨度与多样的变化,但是动画造型外在的风格、形态和实现手法在千差万别中又有一个共同点——无论是取材于自然界的形象,还是匪夷所思的幻想形象,都离不开它们作为表达人类精神和情感载体这一特征。每一个动画角色的性格,都是人的某些特征的折射,这是动画形象生命力的所在,也是动画的魅力所在。在前期设计中,剧本没有与逐格动画的制作要求结合起来综合考虑,导致在如何使角色"动起来""怎么动"上做了许多尝试。最终采用拍摄、抠图和后期软件拼合的制作方法,才使片子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5.
数字动画技术的应用已经越来越广,特别是在影视制作和电子游戏中,动画技术显得非常重要。所谓运动捕捉系统,就是一种高级的动画技术,这种技术正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影视、动画、游戏的制作中。这种技术的特点是,由模拟的动画对象,在身体的关键点上,如髋部、肘、腕等关节位置,贴上一些特制的标志,再由计算机系统识别和处理这些标志,最终形成动画。如果在模拟者的脸部关键点贴上标志还可以捕捉人物的表情。这个技术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末。当时,世界著名的迪斯尼公司正在制作一部动画片,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开创了新的动画制作方法,借助于计算机设计…  相似文献   

6.
浅析动画造型设计方法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娟 《科教文汇》2010,(16):141-141,148
动画片的演员就是动画造型设计师笔下栩栩如生的各种角色,因此动画造型设计是动画影片的重要元素之一。如何把握动画影片中的造型设计是经常探讨的话题。文章从动画造型设计的功能、动画造型设计的特征、动画造型的简化以及夸张变形设计方法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深入阐述。  相似文献   

7.
研究动画片的电影语言,是对动画艺术美的含义的深层读解,也是对动画艺术表现潜力的重新发掘。作为动画电影语言的核心要素之一的镜头语言,对于叙述故事情节,塑造角色性格,深化故事主题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镜头语言又是通过怎样的艺术造型手段来实现其造型功能呢?针对于此,文章结合动画艺术创作实践,探索了如何运用镜头语言的造型功能来完成动画片的创作。  相似文献   

8.
动画里时间与节奏的掌握是衡量一部动画好坏的至关重要的标准,随着的中国动画产业的迅速发展,大量的动画作品孕育而生,<哪吒闹海>、美影厂历时4年摄制的动画片<宝莲灯>,广东原创动力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制作的<喜羊羊与灰太狼>等,都是非常让人们喜爱的动画片,但是大量的动画片中也良莠不齐,观其本质,其不好之处关键在于动画时间的掌握与节奏的设置问题.通过掌握动画制作中的时间与节奏的技能和三要素,理解故事情节,是导演意图完美显示给观众,是所有动画片制作人员的心声.  相似文献   

9.
动画片的制作利用计算机进行自动的生成能够更好的提高动画制作的效率和质量,并且计算机动画也更好的提高了辅助动画生成的应用。本文主要介绍了自然语言理解、故事理解以及动画设计和生成、动画知识库等多个方面来详细说明计算机辅助东京技术的相关内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针对现有的算法在表情动画合成中自动化程度不高、生成效果不理想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AAM-Candide结合的快速表情动画合成模型。首先利用Candide-3算法获取面部表情参数-AU,并通过确定人脸的Candide-3模型来计算AU,将参数提取问题转化为一个非刚体的人脸跟踪问题,然后利用彩色图对人脸关键点进行2D定位,通过上下限规范实现Candide-3和三维数据点云之间的对应点集。实例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改进算法,对惊讶、悲伤、嘟嘴、开心等4种表情得到了较好的动画合成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相对于其它艺术形式而言,动画片由于其制作工艺和艺术构思的相对独立性,决定了动画片的电影语言具有区别于其它片种的高度假定性,仅就空间设置而言,动画片不是从现实生活中截取空间,呈现一种开放性的艺术思维,因而,动画创作者有着充分的想象自由度,艺术创作灵性能够得到很好的体现。本文就动画片的空间设置问题进行专题讨论,将对动画空间设置的多种可能性进行研究,以进一步在创作实践中对动画空间设置作新的探索,也许还能对兄弟片种起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从二维空间到三维空间。尽管现代绘画流派繁多、风格各异,但有趣的是,无论是在西班牙的阿尔塔米拉洞穴里,还是在我国汉代  相似文献   

12.
画面,给人们的是直观上的美感,而配音,能给人无限的想像空间。在任何一部优秀的动画作品中,除了令人过目不忘的角色造型,为这些活灵活现的动画角色所配制的声音也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且,随着动画片的不断发展,配音创作已经成为塑造动画角色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通过分析优秀的动画片中配音的创作特点,来展现配音创作对于动画片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褚鹏 《科教文汇》2011,(31):137-140,149
最近十几年,动画产业以从未有过的热度在中国进行着,动画与传统文化的结合已经成为中国动画产业的重要课题。由此,京剧作为一种文化元素被广泛地运用到动画片中,并且很快成为一种新颖的动画片题材,但同时,在当前中国动画行业发展不景气的情况下它也面临着很多尴尬的问题,例如,过多的说教意味;动画片创作者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存在误区,导致了受众面非常小。所以,要改变这种局面,京剧动画片魅力的实现必须要依赖现代高科技技术手段;京剧动画片的制作要以讲故事的目的,而不是简单地把京剧唱段翻拍为动画片;创作者必须转化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培养高素质动画人才。  相似文献   

14.
计算机在动画方面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随着我国计算机专业的高速发展,计算机的功能在不断更新、增多,带动了我国动画片产业的进步。本文通过简要分析计算机动画当前的概况,深入探讨了计算机在动画片制作中所起到的作用,从画面的输入、动画质量的快速检查、生产管理与中间画面等四个方面进行具体的阐释。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动画制作流程:泛指动画片从前期策划到中期制作乃至后期合成的整个过程中,依据每个环节性质特点划分的制作流程。课程设置:是指各级各类学校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开设的学科及其结构顺序。结合工作实践,介绍了动画专业的课程设置。  相似文献   

16.
蔡毅铭 《科教文汇》2012,(36):81-82,84
本文是关于在中职动画原理教学中的一些思考.中职动画原理教学要符合学生的特点和知识要求,随着电脑的不断发展,动画原理传统基础教学被忽视,甚至有人认为电脑完全可以代替人工,生成动画.其实动画原理是做动画片的一个基础,如果没有这个基础,画面再漂亮,角色设计再完美,动画片也不可能是上乘之作,效果也会不理想,动作不流畅、生硬,看起来不自然,让人看了不舒服,并且失去了制作动画片的意义.但动画原理课相对比较枯燥和需要耐心,就要求我们想方设法,让学生重视动画原理的学习.动画片的画面效果要好,决定于角色设计和背景设计以及原画,这些都需要有扎实的美术基础.同时,动画片能否完成出色,还要靠大家的团队合作精神,这需要在教学中有所体现.  相似文献   

17.
教师在教学中除了使用有声语言之外,面部表情也是一种不可缺少的无声语言。教学中有了面部表情的辅助,才会使教师的教学更有特色,才会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才能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本文主要从面部表情的特点、面部表情的功能以及教师如何控制面部表情三个方面,对教师的面部表情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18.
杨羽  李丽 《科技广场》2013,(5):67-70
Flash的三大基本功能即编辑图形、补间动画和遮罩。这三个关系紧密相连,在动画片制作中相辅相成。而在动画片中的元件库就是包含3点要素,并在flash动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讲述的是动画创作中的库的运用以及依附于高级动画技术的库在整部动画片中的"点睛"作用。  相似文献   

19.
视觉符号艺术作为一种文化形态,以其自身特有的文化内涵和形式特征,传承着人类艺术繁衍的脉络。动画艺术作为一种时尚艺术,兴于现代,但却起于原始。在技术上,动画艺术经历着现代文化的洗礼,但在形象造型上却欠缺着一定的艺术底蕴。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后的中国动画片,无论在题材内容的思想性还是在视觉造型的艺术性方面,都需要挖掘传统的视觉文化。视觉符号艺术在动画造型中起到了从内涵到形式的理论补充。  相似文献   

20.
东瑞 《科技风》2014,(3):196
促进动画事业的发展对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少年儿童是动画片的主要观众,在动画场景设计中体现出本土化语言特点,能够凸显出动画片的个性,更好的吸引受众。还能够帮助观众正确理解动画片内容,体会故事中传达出思想文化内涵,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本文分析了动画场景本土化定位的优势,明确了本土语言在动画场景设计中的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