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4 毫秒
1.
约瑟夫·海勒是美国当代著名的小说家,他的作品《第二十二条军规》被认为是世界文学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小说之一.《第二十二条军规》也是黑色幽默的代表作.海勒用他高超的技巧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滑稽而又悲惨的世界.他用有趣而又令人震惊的语言展现了美国社会战时以及战后的黑暗官僚制度.本文试图通过不同角度解读《第二十二条军规》的多层次主题,使读者更好地了解这部小说.  相似文献   

2.
郑丹 《科教文汇》2008,(11):260-260
《第二十二条军规》是黑色幽默的典范,以其内容和形式的创新成为美国小说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本文通过对它的叙述结构,写作风格和表现形式等方面的探讨,对其凸现的黑色幽默的技巧有更深入的理解。  相似文献   

3.
郑丹 《科教文汇》2008,(31):260-260
《第二十二条军规》是黑色幽默的典范,以其内容和形式的创新成为美国小说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本文通过对它的叙述结构,写作风格和表现形式等方面的探讨,对其凸现的黑色幽默的技巧有更深入的理解。  相似文献   

4.
拟从主题和写作手法两方面来论述约瑟夫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通过时<第二十二条军规>写作手法的分析,能使读者更清晰地了解作品中所反映的美国政治体制、军队制度.通过对作品人物的简要分析,对其写作手法的介绍,使人们能了解美国60年代的文化及社会问题,这也能解释黑色幽默这一文学流派产生的时代背景.  相似文献   

5.
曹云鹏 《科教文汇》2009,(34):252-253
小说《二十二条军规》是一部反映二战题材的黑色幽默代表作。本文通过分析小说主人公约塞连的战争创伤,并结合作者在二战中的亲身经历,运用弗洛伊德的创伤理论,得出结论:小说是作者约瑟夫·海勒战争创伤的体现。同时通过写作,作者能直面人生惨痛的经历,从而使自己得以治愈。  相似文献   

6.
皮英 《科教文汇》2009,(25):243-244
在海勒的小说《第二十二条军规》的结尾,主人公约瑟林决心奔赴瑞典——一个有着逻辑组织和规则的理想化和平世界。有评论认为他的逃离表明,海勒找不到对付被官僚政治的绝对支配力控制的方法。本文从小说的主体即官僚政治入手,以约瑟林对第二十二条军规的探究和反抗为线索,探讨在人性丧失的由官僚政治主导的世界里,深陷于矛盾汪洋之中的人们生存状态极度尴尬,而约瑟林的逃离是对既不道德又不合逻辑的官僚主义政治体系的光荣胜利,不仅因为他脱离了那种支配力,更重要的是,这显示出海勒的确给了一个关于出路的暗示,约瑟林的逃离带来的不是绝望而是希望——脱离残酷的官僚政治的唯一出路就是去发现和创造一个新世界。  相似文献   

7.
1999年12月12日,约瑟夫·海勒以76岁的高龄,病逝于他的出生地纽约。对我们来说,他的名字是和60年代联系在一起的,对大多数普通读者来说,约瑟夫·海勒尽管写了不少作品,但他主要是《第二十二条军规》这部发表于1961年的“黑色幽默”小说的作者。 约瑟夫·海勒似乎故意冒犯他的缺乏阅读经验的普通读者。从第一页起,他就以一种让人摸不着头脑的叙述方式,把他们引入一片由场景、形象和对话构成的庞杂的文字森林中。通常意义上的古典作品,虽然也像一片森  相似文献   

8.
苗园园 《科教文汇》2011,(25):86-87
《五号屠场》是黑色幽默小说的代表作。本文主要通过介绍这部小说使用黑色幽默小说的叙事艺术,从新历史主义的角度分析作者的意图,并认为冯尼格特和新历史主义在文本的历史性和历史的文本性上存在着很大的共识,《五号屠场》就是很好的例证。  相似文献   

9.
李弗不 《知识窗》2008,(8):26-27
本是名著《第二十一条军规》的书名,作者为英国的约瑟夫·海勒。军规规定:面临真正的、迫在眉睫的危险时,对自身安全表示关注,乃是头脑理性活动的结果;如果你认为你疯了,可以允许你停止飞行,只要你提出请求就行。可是你一提出请求,就证明你不是疯子,就得继续飞行。此语常用来比喻圈套、枷锁等。它虽看不见,摸不着,但却无处不在,无所不包。  相似文献   

10.
刘崯 《大众科技》2006,(2):172-173
文章通过评析纳撒尼尔·韦斯特的两部作品《伤心小姐》和《蝗灾之日》中所运用的黑色幽默手法以及所揭露的人的异化、信仰危机和美国梦的沉沦三大“黑色”主题,论证了韦斯特在美国黑色幽默文学中的先驱地位。  相似文献   

11.
第二十一条军规 本是名著<第二十一条军规>的书名,作者为英国的约瑟夫·海勒.军规规定:面临真正的、迫在眉睫的危险时,对自身安全表示关注,乃是头脑理性活动的结果:如果你认为你疯了,可以允许你停止飞行,只要你提出请求就行.可是你一提出请求,就证明你不是疯子,就得继续飞行.此语常用来比喻圈套、枷锁等.它虽看不见,摸不着,但却无处不在,无所不包.自相矛盾的一套诡辩逻辑,任何人也逃不出它的手心.  相似文献   

12.
这不是讽刺——我们全然没有海勒的愤懑;这也不是荒诞——它永远真实存在着。这不是《第22条军规》,它是"第22条军规",随着满身汗水,渗入我们内心。(一)温度,让人在参差的白云之下幻想着时针与十一刻度的距离,随着太阳的忽隐忽现,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军旅小说中对英雄形象特征的描写有新的转变,在《最后一颗子弹留给我》这部小说中,对英雄形象特征的描述有新的体现,在以下几方面显得尤为突出:入伍动机由高尚到平凡,个人性格与军规的冲突,命运的理想化与悲怆,精神与英雄的融合。  相似文献   

14.
袁慧韡 《科学生活》2010,(11):40-43
<正>《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十二条第二款规定:"当事人可以参照各类合同的示范文本订立合同。"那么,什么是示范文本呢?在我国,通说认为合同示范文本制度是由《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在全国逐步推行经济合同示范文本制度的请示的通知》(国办发[1990]13号文件)所最初确立,并在1999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十二条第二款之规定中,得到进一步的立法肯定和法律支撑。  相似文献   

15.
专利法第二十二条第三款对发明专利的创造性所需要达到的标准进行了明确规定:发明的创造性是指同申请日以前已有的技术相比,该发明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专利审查指南》在第二部分第四章,分别从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两个方面对其进行了细化规定。但在  相似文献   

16.
通过专利法第二十六条第四款、第二十二条、第三十三条指出国内发明专利申请中的常见问题,结合典型案例对相应问题进行分析,并从专利审查角度提出了撰写和答复建议。  相似文献   

17.
小说《灰烬之城》是美国作家卡桑德拉·克莱尔笔下"圣杯神器"系列小说的第二部。小说《灰烬之城》中男主人公杰斯·维兰德寻找自身存在价值与意义的旅程以及杰斯·维兰德所进行的自由选择使这部小说具有存在主义色彩。小说《灰烬之城》所蕴含的存在主义思想给中外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相似文献   

18.
小说中的意象及其象征意义是作者表达思想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旨在通过对华顿最著名的一部小说《纯真年代》中的意象及象征手法进行有选择的分析进而说明它们在这本著作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正专利法第二十二条第三款规定的创造性是一件专利获得专利权的充分必要条件,亦是众多专利案件在专利实质审查接触到的最多的法条。对于发明,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是具备创造性必须满足的两个要件。而在具体审查过程中,《专利审查指南》将上述两个条件  相似文献   

20.
《检察日报》2009蓝皮书文化篇,一共有十二条,这十二条的内容除了"封杀奥数"和"汉字整形"外,其余的十条都赤裸裸地和钱有关。2009年春晚的得奖小品叫《不差钱》,"钱"成为2009年的关键字。张艺谋这么一个大导演,因为奥运会快成中国形象的代言人了,居然去拍《三枪拍案惊奇》这样不靠谱的电影,很多人不理解,其实不是为了娱乐,当然更不是为了创新,而是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