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河北教育》2002,(2):44-65
“小学语文知识概要与学法指导”以贯彻新大纲和新的课程标准精神为前提,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根本,从形式到内容不断突破,不断创新,给读者以常读常新之感,在体制上,按着“汉语拼音,汉字,词语,句子,阅读,习作和综合训练”编排,除综合训练外,每一部分都由“知识概要、学法指导,能力训练”编排,除综合训练外,每一部分都由“知识概要,学法指导,能力训练”组成,形式上,有听、说、读、写,社会实践和合作交流,突出了开放性,灵活性,多样性和可选择性,内容上,突出强调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及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汉语拼音”部分,强调“熟记”和“读准”,要求对23个声母,24个韵母和16个整体认读章节要读准,对〈汉语拼音字母表〉要熟记,突出了汉语拼音在帮助学生识字,正音等方面的作用,“汉字”部分,充分体现了新大纲,新课程标准对“汉字”教学的要求,加强了学生独立识字能力的训练,突出了学习方法的指导。“词语、句子”部分,加强语言各界 累(增加了歇后语,谚语,名言警句等内容),注重语言感悟(在具体语境中领悟词句),突出合作交流和语文学习的实践活动,强调语文的需要与应用等。“阅读”部分,突出了阅读能力和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习作”部分,加强了习惯养成方面的指导和想像作文的指导,突出了实践性和实用性。“综合训练”由4部分组成:“积累和运用”、“阅读与思考”、“与其他同学一起完成”、“习作”,注重语言积累和运用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造性学习的能力训练,突出了全面性,全体性,选择性,自主性,趣味性和实践性。如“积累和运用”融知识的积累,梳理,运用于一体,内容紧贴学生生活,关注社会热点。“与其他同学一起完成”属综合性学习内容,意在幸而叛党笺合作精神,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培养能力。“综合训练”题目分类有序编排,对于难度较大的题目,前面加注“*”,给不同程度的学生提供了自主选做的余地。  相似文献   

2.
“小学语文知识概要与学法指导”包括:汉语拼音、汉字、词语、句子、阅读、习作和综合训练。除综合训练外,每一部分内容都是由“知识概要、学法指导、能力训练”组成。形式上,有听、说、读、写实践和合作交流。实现了知识网络化,学法指导科学化、系统化,训练实践自主化。  相似文献   

3.
《河北教育》2005,(3):10-37
“小学语文知识概要与学法指导”包括:汉语拼音、汉字、词语、句子、阅读、习作和综合训练。除综合训练外,每一部分内容都是由“知识概要、学法指导、能力训练”组成。形式上,有听、说、读、写实践和合作交流。实现了知识网络化,学法指导科学化、系统化,训练实践自主化。  相似文献   

4.
“小学语文知识概要与学法指导”包括:汉语拼音、汉字、词语、句子、阅读、习作和综合训练。除综合训练外,每一部分内容都是由“知识概要、学习指导、能力训练”组成。形式上,有听、说读、写实践和合作交流。实现了知识网络化,学法指导科学化、系统化,训练实践自主化。 汉语拼音:砸实基础知识;掌握拼音方法;注重实践运用。 汉字:培养兴趣,发展能力;注重基础,灵活运用。 词语、句子:学习中积累;感悟中理解;实践中运用。 阅读:广泛的阅读兴趣,良好的阅读习惯,灵活的阅读方法;独特的阅读体验;创造性的阅读能力。 习作:丰富材料和语言积累;注重对生活健康丰富的感受和独特深刻的认识;大胆想像,勇于创新。 综合训练:基础知识归类;积累梳理;回归课文;精品欣赏;阅读感悟;习作练笔。  相似文献   

5.
“小学语文知识概要与学法指导”以大纲要求、课标精神为指导思想,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根本,从形式到内容,周密策划,精心设计,以求零距离地贴近读者,高质量地服务于读者。 内容包括:双语拼音、汉字、词语、句子、阅读、习作和综合训练。除综合训练外,每一部分内容都是由“知识概要、学法指导、能力训练”组成。形式上,有听、说、读、写、社会实践和合作交流。实现了知识网络化,学法指导科学化、系统化,训练实践自主化。 汉语拼音:砸实基础知识;掌握拼音方法;注重实践运用。 汉字:培养兴趣,发展能力;注重基础,灵活运用。 词语、句子:学习中积累;感悟中理解;实践中运用。 阅读:广泛的阅读兴趣;良好的阅读习惯;灵活的阅读方法;独特的阅读体验;创造性的阅读能力。 习作:丰富材料和语言积累;注重对生活健康丰富的感受和独特深刻的认识;大胆想像,勇于创新。 综合训练:精品推荐;积累运用;阅读感悟;习作练笔;口语交际。  相似文献   

6.
"小学语文知识概要与学法指导"包括:汉语拼音、汉字、词语、句子、阅读、习作和综合训练。除综合训练外,每一部分内容都是由"知识概要、学法指导、能力训练"组成。形式上,有听、说、读、写实践和合作交流。实现了知识网络化,学法指导科学化、系统化,训练实践自主化。汉语拼音:砸实基础知识;掌握拼音方法;注重实践运用。汉字:培养兴趣,发展能力;注重基础,灵活运用。词语、句子:学习中积累;感悟中理解;实践中运用。阅读:广泛的阅读兴趣;良好的阅读习惯;灵活的阅读方法;独特的阅读体验;创造性的阅读能力。习作:丰富材料和语言积累;注重对生活健康丰富的感受和独特深刻的认识;大胆想像,勇于创新。综合训练:基础知识;积累运用;阅读感悟;习作练笔。  相似文献   

7.
义务教育小学语文第一册“看图读拼音识字”共12课,是识字的起步,它从发展语言入手,借助图画和纯拼音句群,安排生字。教材的编排意图是让学生一边阅读拼音句群,复习巩固汉语拼音,一边学习笔画简单的汉字及汉字的笔画和笔顺,在此基础上进行最初步的阅读训练。这部分教材,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特点:1.识字减少了教学量,放缓了速度。现行教材的“看图读拼音识字”有20课,识字量为99个,新编教材减少到12课,识字量只有66个。2.继承了现行教材的优点,采用多种形式识字,着眼于教给识字方法,培养识字能力。如:教给汉语拼音,提高学生认读字音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而汉字又是学习语文必须掌握的工具。“注音识字,提前读写”实验教材的主要特点之一,就是发挥拼音的多功能作用,借助汉语拼音提前写作,寓识字于阅读之中。几年来,我们在识字教学方面有过不少的教训,如强调了直呼能力,又出现了读注音课文时学生习惯于只看拼音,面汉字未在头脑中留下印象。初学写作  相似文献   

9.
义务教育小学语文大纲指出:“识字教学要教给学生识字方法,培养识字能力。”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按照大纲的要求,遵循低年级学生认识事物和学习汉字的规律,采取“拼拼”、“写写”、“画画”“看看”、“想想”等多种教学手段,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教给学生掌握识字的方法,提高识字能力。(一)拼拼音节读准音。四十多年来的识字教学经验证明,运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不仅能减轻学生负担,加快识字速度,还能有效地提高质量。如教  相似文献   

10.
“九义”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提出:“识字教学要教给学生识字方法,培养识字能力。”这种提法进一步阐明了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小学一、二年级语文教学识字是重点,也是难点。在识字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学得快、记得牢、学得活,教师就要充分利用汉字的构字规律,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培养学生识字的能力。只要识字教学搞好了,听、说、读、写能力提高了,发展了思维能力,就必定能够更快地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一、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 当学生掌握了汉语拼音,具备了直呼音节的能力后,教  相似文献   

11.
汉语拼音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是识字、阅读和学习普通话的有效工具。对学生自己读书的能力和习惯的形成,至关重要。教师应使学生在六周左右的纯汉语拼音教学期间实现直呼音节,为以后在“看图读拼音识字”乃至各类课型的教学中,训练学生独立识字、阅读、学习普通...  相似文献   

12.
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科书第一册,把旧教材的“看图拼音识字”改为“看图读拼音识字”,增加了纯拼音句群.这部分承上启下.承上,利用纯拼音句群复习巩固汉语拼音,继续训练直呼或拼读音节;启下,则是利用纯拼音句群提供的语言环境,在识字开始的阶段,学习66个笔画简单的字,教给汉字的基本笔画、笔顺规则,遵循识字教学的原则,打好识字基础,同时利用纯拼音句群进行最初步的阅读训练.教学的重点是识字.现以《看图读拼音识字6》一课为例,谈我教这一类教材的一些做法.1.复习巩固汉语拼音,继续训练直呼音节.学生熟练直呼音节.可以做到拼音开路,提前阅读,有利于发展语言和思维,帮助识字.学生在学完“汉语拼音”以后,已经学会了拼读音节或直呼音节的方法,能拼读或直呼拼音音节、词语和句子,但还不熟练.所以,我在“看图读音识字”这部分教学中,把复习巩固汉语拼音,继续训练直呼音节做为一个重要内容.在学习纯拼音句群前,我组织学生复习纯拼音句群中的拼三音节及难读音节.在学句群时,把纯拼音句群板书在黑板上,让学生练习直呼.对于直呼音节比较差的学生,我引导他们复习口诀:“眼看声、韵、调,心想拼读法,一口呼出它.”再让他们直呼出来.个别学生还不会直呼,我采取先拼读再直呼的方法,训练他们直呼.  相似文献   

13.
新大纲指出:汉语拼音“是帮助识字、阅读和学习普通话的有效工具”。能否充分发挥汉语拼音的上述功能,让学生掌握直呼音节的能力是重要的一环,义务教材汉语拼音部分的编排利于“直呼”技能的培养,应当充分利用教材的这一优势进行“直呼”技能的训练。  相似文献   

14.
期末总复习要依据教学大纲要求,紧扣教材内容,引导学生系统复习,以巩固所学知识。小学语文第三册可按“汉语拼音、识字、词语、句子、阅读、说话、写话”6个方面安排复习。一、汉语拼音复习目标: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阅读、学习普通话;会读轻声音节;认识大写字母,...  相似文献   

15.
期末总复习要根据教学大纲要求,扣紧教材内容,引导学生系统复习所学知识。小学语文第四册可按“汉语拼音、识字写字、词语和句子、阅读和写话”4个方面安排复习。复习时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一、汉语拼音复习要点:1巩固汉语拼音,提高直呼能力;能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学习普通话。2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会按字母表的顺序背诵和默写小写字母,认识大写字母。复习题举例:1背诵《汉语拼音字母表》并默写。2在大写字母的下边填上它的小写字母。BDQPMWNTA()()()(…  相似文献   

16.
杨希燕 《新疆教育》2012,(23):52-52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识字、看书、作文的能力。我对《大纲》的认识归纳起来是三句话:培养能力是重点;搞好自学是关键;狠抓作文破难关。1语文是工具,掌握工具必须具备能力,所以语文教学必须在学懂语文知识的前提下。以培养能力为重点1.1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为了走出长期以来老师“扶一扶”学生“走一走”,老师“不扶”学生“不走”的识字教学误区。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训练学生自学字词的能力,让学生取得识字的主动权:首先让同学们掌握好汉语拼音;然后在新学期伊始专门上好两至三节培养学生识字能力的理论课。讲汉字的特点规律,讲自学汉字的方法,并进行具体辅导。  相似文献   

17.
第二册语文教材分五个部分、八个单元。教学中在以识字为重点的同时,使学生不断掌握和积累词语,认识并理解词语和句子、句子和句子之间的关系;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重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下面谈几点粗浅的认识。一、加强识字训练,培养识字能为第二册语文共出现生字四百一十四个。平均每课十个左右。一年级第二学期,学生已经掌握了汉语拼音和汉字的笔画笔顺、常见的偏旁部  相似文献   

18.
汉语拼音一、知识概要(一)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并能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二)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三)能用音序检字法查字典,学习独立识字。(四)能准确地拼读音节,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二、学法指导汉语拼音是小学语文一项重要的基础知识,它的主要功能是帮助识字、学习普通话和查字典。复习时,要注意如下几点:(一)知识归类,整体把握。对于小学六年级学生来说,将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的归类整理,以及整体把握比之其它年段更为必要。这样,有利于实现学生对知识的梳理、积累和迁移,达到提高语文能力…  相似文献   

19.
“注音识字·提前读写”实验,是借助汉语拼音这个工具,在儿童不识字和识字不多的情况下,开始进行听说读写训练,将“识字-阅读-作文”直线序列的单-教学结构变为交叉并进的多维教学结构,以开发智力,发展语育,激活思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多年来,“注·提”实验正是借助教材的优势,发挥汉语拼音的多种功能,使学生的“读”、“写”能力从时间的提前和阅读量的变化中得到质的飞跃。 一、确立优势,夯实基础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汉语拼音是帮助识字、学习普通话的有效工具。”在“注·提”实验的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确立一…  相似文献   

20.
识字是阅读和习作的基础,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学生提高阅读能力的基础。如何在识字活动中充分调动低年级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掌握识字方法,培养识字能力成为大家关注的重点。本文对低年级语文个性化依“理”识字的内涵、意义进行了论述,并对有效培养低年级学生依“理”识字能力的途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