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网络技术的出现及其发展,使人类的时空观念、表现方式乃至语言都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网络技术不仅极大地拓展了人类的新闻传播空间,而且革命性地改变了人类的新闻传播格局,在很大程度上颠覆或改写了人类现有的新闻传播理念.其实,现有的新闻传播理念是人类悠久漫长的新闻实践的理性升华和结晶,网络只是人类众多新闻传播技术中的一种,网络能够而且应该为人类新闻传播观念贡献新鲜血液,但人类新闻传播理念的构建决不能唯网络是从.新闻传播的网络化倾向,会使人类的新闻传播误入歧途,值得警惕和批判.  相似文献   

2.
新闻传播活动,就是人们之间相互进行的获取新情况、交流新信息的社会传播活动。新闻传播产生于人类社会生产的需要。文字产生以前,主要是利用口头媒介传播。有了文字以后,古代的传播活动渠道更多,手段也更为多样化。报纸是中国古代新闻传播活动的主要工具。小报自宋代产生后,直到清代,一直是民众获得新闻信息的重要途径。本文就宋朝时“小报”出现的原因、影响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陶喜红 《新闻窗》2008,(2):56-57
信息传播是人类社会的普遍现象,人类社会的新闻传播活动,早在远古时代就已经产生了,而新闻传播理论研究则是在新闻事业蓬勃发展以后才逐渐开始的。在漫长的新闻传播史中,人类传播经历了口语传播、文字传播、印刷传播、电子传播等时代。  相似文献   

4.
网络技术的出现及其发展,使人类的时空观念、表现方式乃至语言都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网络技术不仅极大地拓展了人类的新闻传播空间,而且革命性地改变了人类的新闻传播格局,在很大程度上颠覆或改写了人类现有的新闻传播理念。  相似文献   

5.
赵洁 《青年记者》2007,(6):72-73
道德关系是一种社会关系,它反映了人们之间的生产、生活和交往方式。因此,考察新闻伦理关系,就不能离开社会交往的实践。网络传播中的新闻伦理问题正是这样,它是在人类迈人信息时代,电子信息网络成为人们社会交往的重要工具的一种,网络改变了人类社会生产生活方式时,适应这种变化而出现的与传统传播方式不同的新闻伦理问题。简单地说网络新闻伦理就是信息的传播与受传通过电子信息网络而进行社会交往与传播活动时所表现出来的道德关系;是信息的传播在网络传播中,依靠信念、习惯和社会舆论进行的一种自我约束,是出于自律的要求而规定的成或不成的规范,它同样要求新闻传播处理好新闻与事实、传播与受众、新闻传播与社会利益等各个方面的关系。但是由于社会交往方式的变化,基于网络而构建的与传统传播方式不同的网络传播有它自己的特点与趋势,因而也带来了一些新闻伦理的新矛盾和新问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科技新闻是关于科学技术和自然现象的最新报道,以新闻形式反映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任何科学都是人的创造力揭开神秘世界的伟大发现,科技新闻则是这种发现的再发现。有了科学探索,就有人类传播科技新闻的活动,只不过在原始社会,它只能以口头信息的形态出现。口语新闻从远古至电子时代,经历了大约10多万年的历史,一直是科技传播的重要形式。人类即使发明最先进的传播手段,在人际交流中也没有比有声语言那样直接、自然和省力,这类科技新闻形式将不断延续下去。  相似文献   

7.
王斌 《报刊之友》2013,(8):34-35
随着网络这个新媒体的出现,又为人类的传播方式增加了一种新的传播媒介。在网络媒介为新闻传播带来诸多优势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不利的影响,网络为新闻传播带来更多自由的同时,也因为网络新闻传播的自由而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本文以百度、新浪、搜狐等大型网站的网络新闻传播的特点,从网络传播的特点和网络传播新闻自由的特征等方面对网络传播新闻自由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同时针对目前网络新闻传播自由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8.
观点     
媒体的需求可以创造李建新(上海大学影视学院新闻传播系教授)需求可以创造吗?答案是肯定的。仅就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历史来看,由于有了纸的出现,创造了人类传播走入印刷阶段的需求;无线  相似文献   

9.
在当下新闻传播多元化的时代,新闻传播机制已成为人类生态平衡的子系统。本文从政治、文化、教育与行业这四个方面探讨在人类生态系统中如何进行新闻传播机制的创新,以求利于新时代背景下我国新闻传播机制的长效运转。  相似文献   

10.
齐玉 《新闻窗》2013,(3):92-92
一、电视民生新闻出现的背景从口头传播到印刷传播再到电子传播,这是人类信息传播经历的传播过程。电视媒介的出现大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它所表现出来的信息给人一种空间感,能够将信息准确的还原。新闻是作为信息传播的一种,也经历了上述的三个阶段。新闻从印刷时代转入电子传播时代后,电视新闻以自身的优势略胜纸质新闻。电视传播的特性能够满足人们的感官需要。虽然传统的电视新闻联播有较高的权威性和可信度,但却不如电视传播那样更加贴近老百姓的现实生活,更加注重对老百姓的关注和关怀。在当下这个多元化的社会,传统的新闻传播已不能满足广大群众的需求了。  相似文献   

11.
目前,在世界范围内,新闻传播高科技领域正面临着一次重大的整体性突破。在即将出现的以现代电脑技术、现代通信技术和现代电视广播技术三者合流为主要特征的下一代新闻传播新技术、新媒介,在下世纪初将给人类社会各个方面带来引入注  相似文献   

12.
翟大鹏 《新闻传播》2009,(8):102-102
传播效果问题是传播学研究的起点和归宿.是大众传播活动的核心问题。任何传播都是为了达到特定的目的、实现某种或多种传播目标,所以传播从一开始到整个过程的结束始终存在着对传播效果的追求和设定。新司传播作为人类的一种最大规模的传播.其社会价值就在于通过信息和意见的传播达到彼此分享信息、互相沟通、协调行动等目的,因此,从新闻传播效果的影响对新闻播音进行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3.
方舟 《视听纵横》2004,(6):38-39
新闻是富有活力的信息,在人类所有的信息传播活动中,对新闻信息的传播是最活跃的。人作为社会的人,对新闻信息的关注与分享是与生俱来的精神需求。人类经遇或目睹重大事件的时候,第一反应并不是对这一事件进行历史的记录或进行哲学的思考或艺术的再现,而是通过传播来与人分享,讨论这一事件。传播新闻是人类对客观世界第一位的反应,而哲学、艺术、历史等则是第二位的反应。  相似文献   

14.
刘超  金柔雅 《新闻世界》2012,(3):170-172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公民新闻始一出现就引起了新闻传播学界和业界的关注,本文从公民新闻的概念展开,从传播学视角对我国的公民新闻及其发展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15.
我们身处信息爆炸时代,一旦在媒体上出现教育类不实新闻、虚假新闻,便会呈现几何倍级传播,波及千家万户。本文就如何避免传播虚假教育新闻,如何去伪存真传播真实有效教育类资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新闻传播受众心理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传统新闻学认为,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传播学认为,新闻是一种关于新近发生的事实的信息。新闻传播活动是一种特殊的信息传播活动,它除了要遵循真实、客观、公正、全面、迅速的原则之外,还必须遵循客观的特殊新闻传播心理规律。新闻传播是伴随着传播学的引入而出现的一个新概念。我国著名新闻学者童兵教授说,“新闻传播学是引入大众传播学成果和研究方法之后的新闻学。新闻传播学是把新闻传播看作人类传播的母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并把子系统同母系统一起联系起来加以综合考察,从中探究子系统与母系统的共同规律以及子系统——…  相似文献   

17.
都彩甡 《中国广播》2004,(10):49-50
人类已经进入了信息密集、高效的信息时代,新闻传媒如何适应这一飞速发展的时代?新闻传播走向何方,就成为新闻工作者特别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秦恒 《新闻前哨》2014,(7):33-34
康德曾经说过:"这个世界上唯有两样东西能让我们的心灵感到深深的震撼,一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一是我们内心崇高的道德法则。"道德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是保障社会平稳运行和发展的手段,新闻传播职业的道德也不例外,道德约束与道德评价在一定意义上成为了控制新闻传播事业发展的重要手段。一、新闻传播职业的道德概念所谓的新闻传播职业道德,是指从事新闻传播职业的新闻人,在长期的职业实践和新闻传播中所形成的行为规范和工作关系的总和。新闻传播职业道德是在新闻出现后人类在实践中,由于工作需要而总结出来的.是源于最早期的一些社会关系。  相似文献   

19.
王倩  赵金 《青年记者》2000,(5):27-28
新闻传播与文化有着内在的统一性。作为人类对外部世界和本身的一种把握手段和途径,新闻传播具有巨大的思维功能和认识功能,它无时无刻不在创造文化、传播文化。反过来,文化又对新闻传播有着制约作用,规定着传播的内容、形式、方法,对传播行为进行规范与评价,调适、牵引着传播的取向。我国的新闻传播活动就受到传统与外来文化的双重影响。一方面,传统文化的影响无疑是巨大而又全面的。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余年文明历史的泱泱大国,我国传统文化有着超过诸如希腊文化、罗马文化等古文化的绵绵不绝的历史延续性,它通过影响新闻传播者  相似文献   

20.
新闻作为一种特殊的人类信息活动,是人们主动地对事实进行的非盈利再现和传播.是人类社会特有信息传播活动.具有很强的社会性,所以不能从新闻的形式来简单地看待新闻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