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7 毫秒
1.
我国北方地区在寒冬来临后,气候寒冷,必须采取供暖措施取暖,保障人们冬季日常生活的需求。目前,我国北方供暖主要采取的是集中供暖的方式,但是收到采暖方式、结构、管网等影响,出现了供热区域能效低与热力失调的问题。本文通过对供热过程中热力调节问题的探讨,提供可供优化热力调节的方式,以期为保障正常供暖,消除供热失调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科技风》2020,(12)
中国的南北集中供暖分界线一般是以秦岭淮河作为边界的,秦淮以北的地区冬季采用集中供暖的方式供暖,集中供暖相比于过去的单户取暖,具有更加环保、能源利用率高、取暖效果好、安全性高等优势。供热系统管网如果在供暖运行过程中,发生故障会直接影响广大居民的正常生活,并会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我国北方冬季不时会有居民反映供暖不好,因此为了保证居民的正常供暖需求和避免经济损失,我们需要拥有一套成熟的供热管网故障诊断技术,来快速发现泄露位置,达到快速解决故障的目的。本文对供热管网的泄露故障诊断进行探讨分析,供有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3.
<正>暖通工程是城市市民日常生活保障的重要支撑,尤其对于我国北方地区的城市居民格外重要。有效的供暖是确保我国北方城市市民健康度过寒冷冬季的有力保证。在传统供热模式下,各住宅单元自行供暖无法达到能源的集中利用和热能的集中供给,从而造成较大的浪费。其后,自主供暖被集中供暖的形式取代,以整栋楼宇、整个小区甚至更大区域的集中供热出现,有效地避免了资源浪费。但进一步的研究表明,集中供暖过程仍然存在能源浪费的情况。这是因为供热过程中二次管网的温度达到峰值后,反馈到一次管网的时间存在明显的滞后性,而控制供热流量的电磁阀门也需要人工调整。如果能运用智能方法,根据不断形成的供暖流量数据加以实施监测和准确预测,进而自动地控制电磁阀门的开度,有效地节省供暖流量,就可以进一步节省能源,达到集中供暖中有效的节能控制。  相似文献   

4.
随着中央政府对于节能减排目标做出的国际承诺,各地政府切实感到了减排指标的压力。然而我国北方地区的供热问题也确实是冬季首要的民生问题,所以更加科学节能的热电联产形式逐渐替代了区域锅炉供热,锅炉房逐渐改造成换热站。  相似文献   

5.
《科技风》2020,(14)
有效利用太阳能、空气能两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在我国北方地区推广使用光伏+空气源热泵系统代替燃煤取暖,推进煤改电政策的实施落地,在可再生清洁能源利用中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缓解了电网负荷压力,真正实现了绿色取暖、零碳排放,在北方地区适合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6.
冬季供暖是我国北方地区居民生存的基本条件,供暖系统能否正常运行,供热质量是否得到保证,直接影响到居民的工作和生活,根据我国供热系统大量存在的水力失调严重、系统冷热不均、室温达不到设计要求等现象,从运行和管理的角度加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我国北方地区冬季寒冷,为满足社会群体的取暖需求,往往运用燃煤锅炉房供暖系统实现供暖,但此种情况下也导致能源与环境之间产生诸多问题,难以满足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需求,因此应当积极加强节能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推进能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本文就区域燃煤锅炉房供暖系统节能技术进行研究和分析,以推进锅炉节能技术的进步。  相似文献   

8.
此方案基于东营供热管理处的区域热水锅炉供暖设施,应用模拟和理论计算的方法,并综合考虑了冬季供暖运行中的几种常见情况。根据室外温度和供暖的面积,计算出实际运行的参考值,最终设计出锅炉房及交换站的运行指令表格。此次运行方案中一次管网和二次管网均采用分阶段改变流量的质调节,为区域锅炉最实用的运行调节方式。  相似文献   

9.
农村现有建筑供热能耗高,传统燃煤等供热方式污染严重,采用单一清洁能源的供热改造受制于自然条件无法满足人们的供热需求。文章从北方地区太阳能资源分布和农村建筑供热现状入手,利用北方地区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因地制宜选用“太阳能+”的多能互补供热系统,解决农村建筑的供热问题。针对农村太阳能供热技术和系统,提出了不同供热系统的适用场景,通过对河北地区农村建筑工程实例的分析表明,推动条件适宜地区农村建筑采用“太阳能+”的供热方式可以满足农村用户清洁、温暖过冬的新需求。  相似文献   

10.
城市供热管网的设计直接影响用户生活质量,也是各个地区政府非常重视的工作。目前,我国供暖工作基本正常,但是随着城市供热需求的不断增加,供热管网的设计也需要不断优化,对此,设计师要在保证供热质量的基础上从供热管网的各个方面进行优化,包括连接方式、管道直径、管网管线、管网运行以及供热调节方面,促使供热管网的经济性、合理性均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1.
我国地热能开发利用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地热资源相当丰富,应用潜力巨大,因此,大力发展地热能能够缓解能源供应紧张局面,很大程度上解决因大量使用化石能源所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问题。在我国,应根据资源分布特点制定地热发展规划,在资源品质较好的地区发展地热发电,在有条件的地区发展各种地热直接利用技术,采用综合梯级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今后开发利用地热能,政府应加大对地热能利用的政策支持,鼓励企业加大资金投入;同时开发商应做好规划和布局,优选技术路线,使得地热能的利用由无序变有序,朝着更加科学合理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2.
晋荣荣  李世平  南灵 《资源科学》2022,44(4):809-819
农户清洁取暖采纳行为是实现农村散煤长效治理和能源结构可持续变迁的关键。为系统阐释农户清洁取暖采纳行为机理,本文基于汾渭平原农户调查数据,采用二元Probit和OLS计量方法实证分析了资本禀赋、感知价值与政府补贴对农户清洁取暖采纳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①作为一组结构性要素资源,资本禀赋反映了农户“能力大小”;作为一套感知评价系统,感知价值反映了农户“有心程度”;当农户“既有心又有力”时,采纳清洁取暖的行为趋向性更明显。②作为清洁取暖采纳的实际行动者,农户的主体性作用十分重要。如果没有资本禀赋等结构性要素资源的支撑,农户大概率不会实施清洁取暖;同时,如果没有农民自发自觉地实施收益要求与成本风险规避考量形成的感知价值判断,结构提供的资源也难以转化为清洁取暖的具体行动,即感知价值在资本禀赋与农户清洁取暖采纳行为间的中介作用存在。③作为一项激励机制,政府补贴可以通过强化农户清洁取暖利益感知、缓解农户清洁取暖成本与风险压力感知,进而正向调节感知价值与农户清洁取暖采纳行为间的影响关系。据此,本文提出了促使农户资本禀赋积累、提升农户清洁取暖感知价值以及落实政府补贴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中国分散式民用供热技术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民用散煤污染是造成北方地区严重灰霾天气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各地政府积极推进散煤替代,尤其是在京津冀地区大力推广所谓"清洁能源",进行煤改电/气相关工作,在周边地区则推行使用优质无烟煤或兰炭,但效果并不理想。文章对我国几种典型分散式民用供热技术进行了对比分析,认为推行煤改电/气需要考虑当地资源、地理和经济条件以及生活习惯,且最关键的是要在经济上可承受;在经济相对落后的边远农村地区推广诸如在解耦炉等环保炉具中燃烧烟煤型煤进行清洁供暖应当成为一项长期政策,以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农村的散煤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14.
引入创新协同思维,在构建经济制度、技术创新与清廉政府建设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并采用我国2000-2012年数据进行测量的基础上,运用回归分析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我国的清廉政府建设与经济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的耦合度不高,经济制度、技术创新协同依然处于低端水平。为此,提出构建基于经济制度与技术创新协同的清廉政府建设体系思路,以推动其实现长效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生物质能分布式利用发展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布式生物质能源技术对原料种类适应性强,项目规模灵活、可满足特殊用户的需求,在小规模下具有更好的经济性,更易于商业化发展,符合生物质资源特点和我国国情。生物质能分布式利用方式主要包括生物质成型燃料和生物燃气两方面,关键技术包括生物质成型燃料加工及燃烧、大中型沼气工程技术、生物质气化热解及燃气利用等。我国分布式生物质能源技术目前主要处于进行技术完善和应用示范阶段,预计到2030年前大部分关键技术将基本成熟,具备产业化的条件。我国分布式生物质能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是传统燃煤燃气替代、城镇/农村清洁生活能源供应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发展重点是服务节能减排战略,利用生物质实现部分替代工业燃料,减少燃煤/燃油带来的污染,同时围绕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可持续的清洁能源,提高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水平。目前制约分布式生物质能产业发展的最主要瓶颈是经济性和可靠性,国家应在技术创新和政策支持方面增加投入,将生物质能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转化为成本效益,推动生物质能分布式利用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中国能源政策可持续性评价与发展路径选择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沈镭  刘立涛 《资源科学》2009,31(8):1264-1271
本文从中国能源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入手,分析了能源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从能源决策的完整性、能源供给安全、能源消费的可持续性以及能源技术与教育4个方面构建中国能源政策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其进行定量评价,揭示出中国可持续能源政策所处阶段及其薄弱环节.研究认为:①中国能源供需矛盾日益尖锐、能源价格快速攀升和环境压力不断加大是能源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三大关键挑战,制订中国可持续能源政策需从能源安全供给、经济竞争力以及环境可持续性3个角度入手,协调好3者之间的关系.促进3者共同发展;②通过构建能源政蓑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定量评价发现,中国现阶段能源政策处在由非可持续性向可持续性转变的过渡阶段;③加快发展以堞为主的相对低碳经济,完善能源市场机制,加大绿色能源消费是推进我国可持续能源发展的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17.
科学评价“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城市”低碳政府绩效,为其低碳发展提出政策建议极为必要。基于平衡计分卡法基本原理和客观赋权法适用条件,从顾客—财务—内部流程—学习成长四维度构建了低碳政府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以“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城市”实证,利用两阶段主成分分析法测度其低碳政府绩效水平,从国家、省域、城市自身三个层面为其低碳政府绩效提升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核能综合利用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核能是满足能源供应、保证国家安全的重要支柱之一。核能发电在技术成熟性、经济性、可持续性等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同时相较于水电、光电、风电具有无间歇性、受自然条件约束少等优点,是可以大规模替代化石能源的清洁能源。目前核能主要用于发电,只有少数反应堆应用于核能供热和海水淡化。随着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第四代核能系统技术逐渐成熟和应用,核能有望超脱出仅仅提供电力的角色。文章围绕核能的综合利用,从高效发电、核能制氢、海水淡化、核能供热和高温工艺热利用的角度,分别阐述了核能综合利用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最后展望了核能在未来构建多能融合的复合能源系统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赵冬青  王钦 《科技管理研究》2020,40(11):206-215
考虑甘肃省经济绿色竞争力系统由经济、环保、资源、科技、人口和政府等子系统交叉融合而成,基于系统动力学构建甘肃省经济绿色竞争力系统模型,构建系统评价指标,针对各个子系统可能存在的问题设置单一政策及组合政策进行调控、预测及评价,仿真发现加大研发投入对甘肃省经济绿色竞争力水平的影响最为显著,第二影响因素为环保政策,第三影响因素为人口政策,其他影响因素如产业结构、能耗总量等影响较弱。  相似文献   

20.
科技创新助力构建国家能源新体系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能源是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以能源绿色转型发展支撑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是我国未来能源发展的重大战略目标,而科技创新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文章在分析我国能源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了我国能源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面临的重大挑战,提出了以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与耦合替代、清洁能源多能优势互补与规模应用、低碳化多能战略融合为主线的能源科技发展新思路和战略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