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同性恋是指以同性为性爱对象的性欲取向和性行为.①虽然"同性恋"、"同性恋者"这些名词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工业化才出现的,但其现象是普遍存在而且源远流长的.  相似文献   

2.
吴思媛 《青年记者》2009,(16):31-32
一 同性恋是指以同性为性爱对象的性欲取向和性行为。①虽然“同性恋”、“同性恋者”这些名词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工业化才出现的,但其现象是普遍存在而且源远流长的。古埃及人、古希腊人把男性间的性爱行为看成是神圣的事;玛雅文明对同性恋很宽容,认为是天性使然;大洋洲的美拉尼西亚部落把同性性行为视作青少年的成人化仪式并保留至今。②  相似文献   

3.
吴思媛 《青年记者》2009,(14):78-79
同性恋是指以同性为性爱对象的性欲取向和性行为。虽然“同性恋”、“同性恋者”这些名词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工业化才出现的,但其现象是普遍存在而且源远流长的。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有关同性传播的案例资料和同性恋受访者深度访谈的分析,得出了同性恋群体传播的研究结论:"同性"话题的传播客观上消除了部分异性恋人群对同性恋的偏见;不当的新闻报道或过激的娱乐节目将使"边缘人"更加"边缘";媒介"同性"话题传播后,和同性恋有关的科教知识没有持续普及;同性恋群体的传播具有攻击性;同性恋群体往往感受到包容的网络拟态环境和严苛线下环境的巨大落差;社会上仍有相当数量的人口不支持同性恋话题传播。总结这些现象后,媒介应认识到客观推动舆论进步,使话题"脱敏"是当前的主要任务,要理清充分尊重和鼓励倡导的本质区别,积极参与社会治理,降低同性话题传播引发的社会风险。  相似文献   

5.
汪罗 《东南传播》2015,(8):53-55
同性恋的"出柜"问题是社会现代性中区别于异性恋观念主导、家本位伦理道德的一个显像的社会议题。过往研究大都偏向实证,分析同性恋群体的媒介接触、集体认同、道德观念、文化偏见等;还有些研究则着重阐释同性恋群体的不同媒介形象。本文拟以新闻生产的研究视角为基础,结合"库克出柜"的媒介报道框架来试图阐释"出柜"如何被媒介赋予意义。文章认为,媒介建构着同性恋看与被看的媒介现实、同性恋者自身由想象到行动的转变及诠释该群体的现实生存图景。在媒介积极赋予"出柜"以意义的背后,更是有一系列的话语隐喻。  相似文献   

6.
有着几千年封建文明的中国,自古以来对于"性"就感觉敏感和羞涩,认为"性" 是不登人雅之堂,令人望而止步的话题.宋代有程朱理学的禁欲之说,"去人欲,存大理",对"性"问题的保守和控制可谓达到了极端的程度.新闻媒体对同性恋、艾滋病忠者、性工作者、变性人、未婚同居、单亲妈妈等一些对"性问题"的报道蜕变,影响人们的思想逐步的放开,促进社会观念的宽容和进步.  相似文献   

7.
1981年《大众医学》发表张明园介绍《红楼梦》中同性恋现象的文章,认为同性恋是奇异的,是否病态还没有定论。 1985年《祝您健康》发表阮芳赋《同性恋——一个未解之谜》,认为同性恋不是疾病,但是属于少数,认为对同性恋者的歧视是多数人欺负少数人。 1990年顾学琪在上海对111男女同性恋者进行调查,并在次年发表报告。 1990年李银河、王小波等对数十名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最近几年国内院线电影中同性恋的形象的再现进行探究,结合鲍德里亚对于消费文化的相关论述。从影像消费的"看"与"被看",同性恋视觉形象建构的"去蔽"与"遮蔽",同性恋符号消费的审美价值,三个角度进行阐述。笔者发现,虽然院线中可以出现同性恋的形象,然而同性恋群体只能穿上特殊的外衣(符号化)在影片中寻求话语表达,当欢呼"符号性灭绝"已经不再的同时,他们已经深深的禁锢在消费社会的符号化的境地。  相似文献   

9.
赵宇 《东南传播》2018,(5):58-61
通过对《中国青年报》1997年至2017年关于同性恋的新闻报道进行内容分析以及文本分析,考察其在上述时间段里建构的同性恋媒介形象.主要发现有:总体报道数量较少;报道时间上持续关注同性恋群体;报道侧重于传播观点、告知信息;总体以中立的报道倾向为主;主要采用单一的外视角叙述,多采用高危人群、身份认同以及污名化的报道策略;同性恋者在报道中总体呈现被艾滋病裹挟的形象.  相似文献   

10.
2016年5月17日,全国“同性恋婚姻登记第一案”的原告孙文麟和同性恋人胡明亮在长沙举行公开婚礼,虽然诉讼请求被法院驳回,但二人依然举行了婚礼,并自制了一本结婚证.[1]他们为自己正名、为自己记录的诉求,引发了笔者关于中国社群档案记忆建构需求的思考.  相似文献   

11.
新视觉     
死亡鬯士呼唤交通安叠。索尼推出新型赛车游戏。 图,新华四位美国影坛当家花旦。经》里有关于同性恋的最早记载,所多姆(Sodom)国的男人中盛行同性恋。同性恋被古希腊人崇尚,曾被称为“希腊之恋”。当时人们认为一个年轻男子没有同性伴侣便是公认的耻辱。罗马皇帝尼禄和凯撒大经》里有关于同性恋的最早记载,所多姆(Sodom)国的男人中盛行同性恋。同性恋被古希腊人崇尚,曾被称为“希腊之恋”。当时人们认为一个年轻男子没有同性伴侣便是公认的耻辱。罗马皇帝尼禄和凯撒大经》里有关于同性恋的最早记载,所多姆(Sodom)国的男人中盛行同性恋。同…  相似文献   

12.
怎样遏制文娱新闻炒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性爱日记"到演艺圈"录音带丑闻"、从"皇阿玛性骚扰案"到"女保健医生向某知名主持人讨要医药费"……文娱新闻已成为低俗信息炒作与传播的重灾区.有效遏制文娱新闻低俗化炒作,提升大众传媒的信息品质,是当前新闻界的共识.  相似文献   

13.
围绕媒介与同性恋的叙事范式,本文将同性恋这一固有的、但总被主流话语及意识形态边缘化的"社会群体"放置于"现代性"的规约范畴之下,探究其具体的行为、心态及表现在不同媒介样态中的生发与成长,强调了同性恋身份及认同本质上的媒介属性。论文主要探讨了属地中的欲望、话语及权力表达之间的积极对接,存在着建构自身话语体系、解构着传统公共空间中异性恋传统的正统性。着重叙述基于互联网基础之上的,同性恋在其属地如贴吧、微信公众号及网站中的言论及行动,实现了其自身身份及认同的再造。通过分析,本文认为,不断变迁、人性化日趋明显的媒介发展路径,让"酷儿"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相似文献   

14.
赵成旭 《青年记者》2006,(20):35-36
2004年,我国官方首次公布了中国男同性恋人群的数量为500万至1000万人.在2001年4月20日出版的《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中,同性恋不再被统划为病态.同性恋作为典型的边缘群体已经渐渐地进入人们的视野,这种亚化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承认并接受,相对于上个世纪受众的态度已经有了很大的转变.  相似文献   

15.
外媒要览     
杂志 英国《经济学人》10月11日 同性恋问题的分水岭 西方世界、拉美和其他地区国家对于同性恋态度的转变,可称得上是世界奇迹。然而,在另外78个国家中,同性恋仍属于非法行为,一些国家最近出台的相关法律更是让同性恋者更为艰难。这些国家对同性恋者的做法,部分是基于对西方国家支持同性恋者争取权利的震惊,而人们对于同性恋者的长期反感,也被某些政客所利用。  相似文献   

16.
爱的失乐园     
《断背山》让人想起马丁·斯科塞斯描写男女相爱不遂的《纯真年代》,同样心心相印,同样为世俗所困,李安让我们看到,爱情是不分性别的李安的《断背山》(又译《断臂山》)是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电影,它彻底改变了电影对同性恋的表现方式和态度,从此之后,同性恋题材将堂堂正正进入好莱坞主流电影。  相似文献   

17.
作为美国历史上公开同性恋身份的最高官职的官员,詹姆斯·麦格里维成了一个标本,他的行为在美国引发了一场关于同性恋话题的争论现在,每个美国人都在谈论,应该怎样对待一个同性恋政治家  相似文献   

18.
性爱不仅是生理功能,更是一种心灵和情感的交流。因此,把握机会,给丈夫一份平时不曾有的温柔,无疑会为你的"性福"加分。体贴和安慰很多男人外表强悍、事业成功,但在性爱方面却充满了无奈和颓丧。爱玲的丈夫是某大  相似文献   

19.
一、目前我国媒体对同性恋报道现状1、平面媒体是同性恋报道的主流力量平面媒体主要包括报纸和杂志,其中以报纸为主,是报道同性恋群体的主流力量,是报道关于同性恋群体更多信息的有效渠道,是推动社会正视、关爱、帮助同性恋群体的阵地。可是,在涉及同性恋者的感情、生活、行为方式等方面,我国的平而媒体的关注与报道可谓是凤毛鳞角。至于同性恋者的观  相似文献   

20.
时尚人物     
张曼玉:联袂周迅 出演同性恋 早有消息称,张曼玉和周迅有望合演一部影片。日前,张曼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证实了这条消息,这是由法国导演戴思杰执导的新片,讲述的是20世纪40年代华人在越南的爱情故事。张曼玉和周迅将在剧中扮演一对同性恋人,据说,她们将有“大胆的突破性表演。”对于同性恋题材和角色,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