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探长奇遇     
1.FPI是“高度危险技术恶性扩散管制局”的英文缩写。这个部门的主要任务是监督所有与高科技有关的市场交易,不一会儿,塔哈夫便把车开到了一栋灰白色两层楼的跟前。这里就是他此行将要巡查的目标——微重力基因改造实验室。塔哈夫拎着一个小皮箱,走到实验室的大门前,按了一下门铃。“请问有何贵干?”墙上的对讲机里传出一个女人的声音。“我是FPI的摩西·塔哈夫警长!”塔哈夫说道,“奉命前来执行例行巡查任务。我想总部应该在两个星期前就已经通知你们了。”“噢!是的。尊敬的警长先生,我们的确已经收到通知了。”话音未落,实验室的自动…  相似文献   

2.
教学内容: 已知一个数与它的百分之几的和(或差)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第九册第四章第三节77页例7、练习二十二7—12题。) 教学目的: 使学生学会用方程和算术方法解答“已知一个数与它的百分之几的和(或差)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相似文献   

3.
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教科书《数学》第五册“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的学习,由于学生理解不透彻,往往容易与“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应用题相混淆。那么,如何使学生真正理解并掌握“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呢?经过自己...  相似文献   

4.
FPI是"高度危险技术恶性扩散管制局"的英文缩写。这个部门的主要任务是监督所有与高科技有关的市场交易,并阻止任何高科技产品及技术被用于犯罪或其他危害社会公共安全的领域。  相似文献   

5.
数九,是从冬至起以九天为一组概括天气变化或农事活动的风俗。一般是从冬至日数起,数九天算一个“九”,数到九个“九”,共计八十一天。因为是数了九个“九’,所以又称为“九九”。概括九九天气变化或农事活动的歌谣,称作《九九歌》。也有用图表等形式表现气候变化的,称为《九九消寒图》。  相似文献   

6.
笔者现对《小学教学参考》(数学版)第5期刊登的寇文慧老师的《乘法验算有“高招”》一文,再作进一步的探讨和补充说明。该文所述“第一个因数各位上的数字相加”的结果,其实就是数学里所说的“弃九数”。所谓弃九数,就是一个自然数除以9的余数“。弃九数”可以通过三种基本方法算出:第一,是将一个数除以9得到;第二,是将各位数字相加后除以9得到,如果各位数字的和比较大,还可以将和的各位数字继续相加后除以9得到;第三,是将各位数字相加得到一个和,如果这个和是一个多位数(超过两位),则将所得的和的各位数字继续相加,直到相加的和是一个一位…  相似文献   

7.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三册79页例4、例5。教材简析:“倍”是小学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学习“有关两个数倍数关系应用题”的基础。本册第六单元开始教学“有关两个数倍数关系”的应用题,先安排“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应用题,再教学“求一个...  相似文献   

8.
教学内容:苏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科书第七册第70页例3、例4及“做一做”和第71页练习十四中的第4~6题。设计意图:这部分内容主要讲一个数加上或减去接近整十、整百数的简便算法。一个数接近整十、整百数时有两种情况,一是稍大于这个整十、整百数,这种简便算法已在前面讲  相似文献   

9.
“九”字的演化引伸是从实数的九到多数、极数乃至神秘的、种化的“九”;而神话形象发展的最高阶段正是符号型。故屈原《九歌》中的“九”并非传说定论中所认定的实数的九或是多数的九,这里的“九”是一个高度抽象化的神的符号。《九歌》即“神的颂歌”。  相似文献   

10.
法网难逃     
FPI是“高度危险技术恶性扩散管制局”的英文缩写。这个部门的主要任务是监督所有与高科技有关的市场交易,并阻止任何高科技产品及技术被用于犯罪或其他危害社会公共安全的领域。尽管它是联邦政府机构中最年轻的一个,但因为具备其他执法部门所不具备的先进刑侦技术,所以有时候也会受命去巡查一些陈年旧案。我们下面要讲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 黄昏时分,一位行色匆匆的旅客,带着大包小箱的贴身行李,走进斯德哥尔摩郊外的一座小旅店。看上去跟平常那些前来览胜的游人没什么分别。  相似文献   

11.
一个数除以9,所得的余数叫做“九余数”。例如,111÷9=12……3,8314÷9=923……7,“3”就是111的九余数,“7”就是8314的九余数。而一个数的九余数又等于这个数各位上数字和的九余数。例如:9260的九余数是8,即(9 2 6 0)÷9=1……8。要求一个数的九余数,只要把这个数的各位上的数字相加,满9就  相似文献   

12.
新编的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数学第四册第一单元里,编写了“反叙的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一步应用题,这类应用题是本单元的知识重点,也是教学难点.学生在解题时,往往把它同“正叙的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应用题混淆.有的学生一见“多几”就用加法或见“少几”就用减法.  相似文献   

13.
问题1.初级中学课本《代数》第一册第123页上,对于方程同解原理1,有如下叙述:方程的两边都加上(或都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所得方程与原方程是同解方程。(着重号为笔者所加。)原理所述“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是否会给学生以这样的感觉:“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与“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整式”不是同一种情况,即数与整式是两回事?问题2.职业高级中学课本《数学》(理工类)上册第274页习题十七第七题如下:  相似文献   

14.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八册第九单元“倍数和因数”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倍数和因数的意义,掌握找一个非零自然数的倍数与因数的方法,发现一个非零自然数的倍数和因数中最大的数、最小的数以及一个非零自然数的倍数与因数个数的特征。  相似文献   

15.
一个数除以分数的法则,历来都是分数除法一章的教学难点。我认为,突破这一难点的重要环节,是通过李师傅做零件的实例(第九册第23页例1),推导出“一个数除以分数,等于这个数乘以原分数的倒数”。  相似文献   

16.
说“9”     
9是一个幽默数。汉字“九”除了表示一个具体数外还常泛指多数和多次。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中写的“若九牛亡一毛”,“是以肠一日而九回”,以及我们平时说的九泉、九鼎乃至九死一  相似文献   

17.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十册中有分数大小的比较,通过教学实践得出:分数大小的比较可以通过找“中介数”作为标准来比较。 要找“中介数”作为标准,必须是这个“中介数”的分子要与一个分数的分子相同,分母要与另一个分数的分母相同。从而转化为同分子、同分母分数大小的比较,这样就能准确、迅速地比较出大小。  相似文献   

18.
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中的部分易混淆概念.1 近似值,近似数,精确度“近似值”接近准确值的数值(比准确值略多一些或少一些).在实际计算上经常使用,它分为过剩近似值和不足近似值.“近似值”一个数和原来实际的数很接近的,这个数叫做近似数.例如一所学校约有900人这个900人是近似数.“精确度”表示近似值近似的程度.例如精确到0.01是要求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从第三位小数四舍五入.  相似文献   

19.
[题目]三个连续正整数,如果中间一个是完全平方数,那么这样的三个连续正整数的积被称为“美妙数”。问所有小于2008的“美妙数”的最大公约数是多少?(全国第九届“华罗庚金杯”赛暨南通市“华杯”赛六年级试题)  相似文献   

20.
与原通用教材相比,现行《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对于不等关系内容的教学更为重视,表现在:一是内容安排提前。原通用教材在第二册才出现“>”、“<”符号,现行教材在第一册第8页认识数2后就出现“>”号,第9页认识数3后出现“<”号;二是教学力度加强。从认识数2起每认识一个数都必须进行“>”、“<”的教学,有利于学生掌握数的认识、数的大小比较和数的顺序等知识;三是训练量加大。在认识数5后的练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