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校是培养人的地方,学生发展是学校工作的归宿点,那么教师发展就是学校工作的着力点。教师是教育事业的根本,是教育事业的元气,我们为教育事业培本固元,最根本的工作就是要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2.
一所好学校只有有名师,有大师,才能够培养出优秀人才。要办好一所中学,关键要有一支德才兼备的教师队伍。如果说学生成才是教育工作的着眼点,那么教师成才就是教育工作的着力点。为促进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我们最根本的工作就是要促进教师发展,培养教师成才。  相似文献   

3.
教育质量归根结底取决于教师的素质,学校办学水平的高低,教师素质是决定性的因素。但是社会的转型使得许多老师感受不到教师职业的尊严与满足,只教不研的现象并不少见,专业素质原地踏步或摇晃衰减的情况也令人不安的凸显出来,视而不见就是对教育事业不负责任。认识危害,寻求对策,教师专业发展最根本的途径一言蔽之就是“研”。  相似文献   

4.
办好一所学校要有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优秀师资队伍是学校发展的根基,也是学校发展的根本内涵。胡总书记指出:“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在教师,必须紧紧依靠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遵循教育规律办学教学,不断提高教师政治和业务素质,弘扬尊师重教的社会风气”。温总理讲:“如果说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教师就是基石的奠基者”。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事关教育发展的全局,事关科教兴国大业。  相似文献   

5.
朱伟 《南昌教育》2006,(3):19-21
教师作为学校的主要资源,既是学校管理的主要客体,又是学校发展的根本基础,无论从哪个角度强凋教师发展对学校发展所起的决定性作用都是不为过的。通常所谓的经营教育、经营学校,我认为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要开发利用好教师这个学校内部资源。为学校的发展积蓄能量。  相似文献   

6.
浅谈创新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创新是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动力。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学校教育应当改变传统的教育方法与手段。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用先进的教育理论武装教师头脑,更新教师的知识结构,促进教师走科研性、创造性发展之路;要以培养创造性学生为出发点和归宿,促进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潜力和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7.
科学发展观在教育事业中体现为坚持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及教育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在所有的教育资源中,教师是最根本、最重要、最具决定作用的资源。所以,要把教育纳入科学的现代发展体系,教师这种资源的挖掘与利用就是最关键的突破口。那么,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与要求下,教师就必须重新审视自己在教育教学中扮演的角色,对传统教育观下的“教书匠”要辩证反思,重新思考自己的角色定位。  相似文献   

8.
教师是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落实和贯彻,教师是国家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践。可以说,教师的成长与发展是整个教育事业发展的基础,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学生的发展,就没有学校的发展,就没有教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首先,校长要有自己的教育理念。在某种意义上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这是因为在办学过程中,校长处于学校管理系统的核心地位、主导地位、决策地位,校长的思想,行为和作风在学校工作中影响全局,可以说学校的教育理念就是办学的灵魂。在具体的工作中,研究教育发展的规律,结合本校的实际,深入思考并创造性地运用新的教育理念,是校长最根本的职责。校长的教育理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校的教育事业和谐发展的速度和水平。  相似文献   

10.
教师管理工作是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是校长工作的重头戏.而教师管理工作的根本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从而有效地完成学校的根本任务——育人.现代教育管理的研究表明,教师积极性主要表现在为适应社会发展而努力进取、不断更新知识的进取精神,为培养人才而努力探索教学方法的创新精神和热爱教育事业、关心学生,终身为教育服务的献身精神.作为校长.怎样  相似文献   

11.
冯琪 《天津教育》2008,(2):17-18
1981年参加工作的杨广才局长,当过教师、教务主任、中学校长……一路走来,他对教育事业有着自己独到而深刻的理解,更对这份事业充满着无尽的热爱。他从十七大报告中党中央领导对教育事业的重视中获得鼓舞,从静海县教育事业的发展中看到希望。“亏待教育就是亏待未来,亏待教师就是亏待孩子。教育事业是创造未来的事业,能够从事教育工作,我感到很荣幸。”杨局长的话令人印象深刻。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关于教师的论述是其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出发点是把教师摆上办好学校、办好教育的关键位置,核心是“尊重教师的劳动,提高教师的质量”,根本是倡导尊师重教,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  相似文献   

13.
教书育人是学校工作的神圣使命。是学校从事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根本目的。而德育是“育人”的灵魂和核心。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从前曾走过弯路。简单的认为“德育”就是政治思想工作,是听报告,搞演讲,做宣传.只是片面的搞形式,撄架子,做样子,结果是“雷声大,雨点小,收效差”。这些认识和做法造成教书育人两层皮,形式一过,一切照旧,既达不到对学生进行教育的目的,更不利于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谁掌握了面向21世纪的教育,谁就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建设一支具有良好政治业务素质、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大计。”培养教师、注重教师队伍建设,是学校管理者管好一所学校的根本性工作。  相似文献   

15.
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发展策略和发展目标。作为学校,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就是要贯彻教育为人民服务的方针,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就是要以人为本,这个“人”就是教师和学生,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均衡发展,促进每一个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同时要关注教师的发展,促进教师的发展和提高;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就是要正确处理眼前利益与长远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职业技术教育》2012,(36):41-45
品质职教是心里永远装着教师的教育,是不断激发正能量的教育,它视教师为根本,以制度为基石,人心归向,事业和谐心里装着教师在21世纪,怎样才能保证一个事业持久发展?有人提出必须重视"文化力"的建设。外事学校对文化力的理论非常认同。他们认为,由文化积淀所形成的文化力是宁波外事学校实现永续发展的根本推动力量。不过,学校并不把"文化力"建设看得多么深奥。在他们看来,文化力建设的本质就是要营造出一个关心人、理解人、尊重人、激励人的氛围来。基于此,学校领导的共识就是"心里永远装着教师"。他们常挂在嘴边  相似文献   

17.
一、提高认识。深化科研兴教的内涵 中学教育科研的实质是改进教育教学工作的探索,是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反思和提升,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凝练学校办学特色和提升学校品质的过程。学校教育科研的发展,根本的动力是来自于教育改革与学校、教师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18.
张颖 《辽宁教育》2007,(11):24-25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它强调在发展中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础是发展,而学校发展的着力点、关键点是教师。没有教师生命质量的提升,很难有高的教育质量;没有教师精神的解放,很难有学生的主动发展;没有教师的教育创新,很难有学生的创新精神。可见,优秀的教师队伍是学校发展的根本。那么,如何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以学校为本,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成就动机,形成学校发展所需要的教师专业化呢?是我们在管理中一直思考的问题。几年来,针对学校自身情况,我们开展了一系列工作。  相似文献   

19.
闫隆斌 《教育》2011,(9):34
从培训教师到实验小学校长20多年来,无论职位如何张世彪的心血都倾注在教育事业上,他把教师的发展当作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学校要把教师作为发展的主体教师是一所学校发展的核心部分。"他这样阐述:"有什么样的教师就有什么样的教育,有什么样的教育就会教出什么样的学生。作为校长,核心任务就是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服务,建设一支德业双馨的育人队伍。"  相似文献   

20.
乡村学校是我国大教育事业最基层的组织单位。余庆县龙家小学就是贵州高原上的一间乡村学校。近年,学校与贵州省遵义师范学院《农村中小学师资队伍建设与发展需求研究》课题组联合,进行《建设乡村教师发展学校的精神家园》的课题研究,这是学校实践研究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