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一天中午,一个在中国学习的美国留学生有个约会。他刚要走,一个中国朋友从旁边走过,问他:“吃了吗?”这是中国人在吃饭前后打招呼的常用语。美国留学生笑着点点头,挥挥手表示告别,就走了。他知道,中国朋友的话相当于英语中的Hello或Hi,  相似文献   

2.
硬币的尊严     
大学的校园里,并肩走着两个人:一个中国大学生,一个外国留学生。中国学生已经大四了,学国际经贸的,他很想走出国门看一看;外国留学生热爱中国悠久的文化,他到中国来学习汉语。两人经常一起聊天,一个为了练习口语,一个为了多打听国外留学的消息。一天,两人又在校园的大道上边走边谈,中国学生又问了许多关于出国留学的事,外国留学生也仍旧细心地回答,最后,外国留学生问道:“你出国之后还想回来吗?”“你觉得呢?”中国学生反问道。“多数留学生出去以后,只要有机会,他们都是不愿意回来的。除非他们实在是混不下去了。”外国…  相似文献   

3.
李鸿章与中国第一代留学生钟有为中国第一代留学生的派遣,是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在第一代留学活动中,不能不提及洋务运动的首领人物之一李鸿章,他与这一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且有所作为。一中国近代第一次正式派遣留学生是1872年,那时的中国和世界形势如何呢?十...  相似文献   

4.
硬币的尊严     
大学的校园里,并肩走着两个人:一个中国大学生,一个外国留学生。中国学生已经大四了,学国际经贸的,他很想走出国门看一看,外国留学生热爱中国悠久的文化,他到中国来是为了学习汉语。两人经常在一起聊天,一个为了练习口语,一个为了多打听国外留学的消息。  相似文献   

5.
阅勘 《神州学人》2001,(7):13-13
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的礼炮声震撼了世界各地炎黄子孙的心。在海外的中国留学生和科学家奔走相告,渴望回到祖国参加建设。刚刚成立的中央人民政府,也把争取海外留学生回国的工作提到了议事日程。政务院总理周恩来亲自主持了争取留学生回国的工作。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向海外各分会发出号召说:“新中国诞生后各种建设已逐步展开,各方面都迫切地需要人才,诸学友有专长,思想进步,政府方面亟盼能火速回国,参加工作。”祖国的召唤,牵动了海外游子的心。第一个回国的是彭桓武教授,当他从爱尔兰启程时,他这样叙述他的归来“回…  相似文献   

6.
容闳是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先驱,是第一个在美国高等学府毕业的中国留学生,被称为"中国留学生之父".本文从他一生的事迹出发,重新解读、体味他的创新意识、爱国主义精神、前瞻眼光等优秀品质,以期给人们以有益的启示和教育.  相似文献   

7.
有一年,美国一位著名教授招聘助教,他和30名各国留学生报名参加了应聘。可是,就在考试的前几天,几位中国留学生打探到,这位教授曾在朝鲜战场上做过中国人的俘虏。  相似文献   

8.
“真想不到,被我们称为‘留学生之父’的吉野老人,竟然惨死在被他当作亲生儿子的中国留学生手下!这让我们中国人怎么面对吉野老人的家属以及那些热情帮助过我们的日本人!”一位中国留学生万分痛惜地说。  相似文献   

9.
每一个来华留学生可能都有自己的中国梦。从小就有很多梦想的美国留学生陶起的梦想简单又可行:"我终于来到中国。现在,不但住在北京,而且学了普通话,我的梦想实现了!"韩国留学生田范俊会很坚定地告诉你一个属于他的中国梦:"我想开一个中韩建筑公司,为更多的人设计、建造温暖的家!"英国留学生宋钟允未来的梦想是:"回英国念硕士,来中国找工作。"因为他已经慢慢喜欢  相似文献   

10.
张之洞把兴学育才作为强国安邦的重大举措,一生与教育结下了不解之缘。他改造旧式书院、创设各类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构建中国近代教育体制,开我国近代教育之先河。他不仅是中国近代的大教育家,而且同时堪称中国近代教育的先驱。  相似文献   

11.
张之洞把兴学育才作为强国安邦的重大举措,一生与教育结下了不解之缘。他改造旧式书院、创设各类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构建中国近代教育体制,开我国近代教育之先河。他不仅是中国近代的大教育家,而且同时堪称中国近代教育的先驱。  相似文献   

12.
社会学的引进是近百年间留学生作用的结果。最先后社会学引进中国的是留学生、大量翻译、介绍和广泛传播社会学的主体是留学生;培养中国社会学人才的主体是留学生;把社会学理论付诸中国社会实践的主体是留学生;留学生使社会学实现了中国化,并走上了现代化道路。  相似文献   

13.
有一位在英国某著名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的中国留学生,与一日本留学生合租了套房子。这位日本留学生家住日本东京,却和很多外国人一样钟爱中国美食。一开始,日本留学生就向中国留学生讨教美食烹饪方法,常常鼓动中国留学生下厨弄两盘小菜吃。中国留学生只好答应给他做炒面。面条下锅后,一阵爆炒,香味四溢,日本留学生一根根地把炒面吃完,像个矜持的女子,吃完后,还象征性地舔了舔碟子,大赞中国人都是美食家。此后,日本留学生多次哀求中国留学生再下厨房,中国留学生都没答应,一来没时间,二来担心把厨房弄脏,不好跟房东交代。一天晚上,中国留学生正…  相似文献   

14.
李玉珠 《留学生》2009,(4):25-29
他是中国文革后恢复高考的第一批大学生,毕业后又成为改革开放后第一批进中央国家部委工作的公务员;他是中国大陆最早一批出国攻读MBA的留学生,也是最早一批在大型跨国公司担任高层管理职位的大陆留学生,也是第一拨在中外政府都工作过的大陆人。他还是留学生当中最早回国创业的一批海归,打破国际封锁为三峡工程引进第一笔国外贷款:他也是著名创业海归当中最早转型要做公益事业的社会企业家……  相似文献   

15.
李鸿章是洋务运动的倡议和实践。他创立了中国第一批近代军事工业,使中国军队开始走上近代化;他创立了中国第一批近代工矿企业,刺激了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他建立了中国首例的轮船公司、铁路和电报事业,开创了中国交通、电讯事业的近代化;他派遣了留学生,设立翻译局和各种技术专科学校,培养了中国近代第一批科技人才。李鸿章对中国近代经济的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中国民办教育》2004,(8):28-29
当越来越多的留学生走出国门,远渡重洋到他多求学,在适应异域的风土.文化的同时,他们的安全问题也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今年7月,一对留美夫妇在自己所居住的寓所被害,再次引发对留学生安全问题的思考。归结近几年来中国留学生存在的安全隐患,我们发现大致可以分为这么七类:  相似文献   

17.
孟禄是20世纪上半叶世界知名的美国教育家。他曾主持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教育部和国际研究所,热忱指导和培养了许多中国留学生,其中不少人日后成为中国文教界领袖。  相似文献   

18.
芬兰是北欧一个小国,这儿有1500多中国留学生。这些留学生对回国创业是如何看待的?他们为什么要出国留学呢?他们的留学效果怎样呢?笔者 2000年 11月经国家留学基金委选派,到北欧小国芬兰赫尔辛基大学进修,并就上述问题设计了问卷,在芬兰的中国留学生中进行调查。概述 中国驻芬兰大使馆教育组提供的资料表明,中国留学生团体已经成为芬兰各大学留学生、学位生中的一个重要团体,约有50%的中国留学生都在攻读硕士或以上学位。截至2001年底,在芬兰留学的各类中国学生有1500多人。其中在赫尔辛基大学的有200多…  相似文献   

19.
19世纪末到20世纪上半叶是中国语言学的现代化转型期。留学生是这一时期中国语言学逐步走向科学化、系统化、社会化的现代化历程的主体运作力量。1.留学生是中国语文现代化运动的启动者和主导者,以留学生为主导的语文现代化运动,从文化体系的宏观角度而言,是中国社会文化现代化转型的生成点;从语言学的内在发展而言,它使中国语言学研究的本体范围得以拓展,为中国语言学的现代化、科学化提供了有利于转型发展的温床。2留学生根据汉语实际,参照西方语言学的体系构架,创建了汉语语法学等新学科,为完善中国语言学的体系建构作出了重大努力,是对中国现代语言学新学科进行系统科学构筑的开创者。3留学生的开创性工作.使音韵学、文字学、训诂学等中国传统语言学在研究方法、内容、目的等方面都有了根本性的突破,从而完成了由古典到现代的转型,留学生是使中国传统语言学走上现代化更新的主要承负者。  相似文献   

20.
赵宝辉  高越山 《函授教育》2001,(6):70-70,83
我国自50年代至70年代初,来华留学生人数较少,对留学生生活管理采取不同于中国学生的优惠照顾,留学生公寓有服务员、门卫,有专门的餐厅、活动中心、健身房、洗衣房等。使留学生的生活与中国学生、中国人隔绝,处于封闭、半封闭的保姆式的管理状态。90年代以来,来华留学生人数迅速增加,各国留学生蜂拥而至。进入21世纪又将有一个新的来华留学生的高潮。因此,许多高校原有的留学生公寓已经无法满足来华留学生的需求,留学生公寓的建设也无法跟上来华留学生的发展速度。随着我国高校后勤的改革,留学生住宿打破原有的“保姆式”而推向社会的科学化、法制化管理已成必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