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执行难是长期困扰法院工作的难题。执行难的产生有法院内外两个方面的原因,其内部原因就是执行活动中的三要素(执行机关、执行名义、执行措施)不完善,其外部原因就是社会环境不佳,主要表现为社会信用体系残缺、法律意识淡薄、地方保护主义干扰等。  相似文献   

2.
“执行难”向人们提出了执行立法和构建执行法院紧迫性问题。通过分析中外历史经验,提出按“审执分立”的原则,加快执行立法,构建独立的执行机构,对解决“执行难”进而推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民事执行制度中,我国法律设置执行异议审查制度。执行异议审查制度的类型,在立法上已规定为执行标的异议和执行行为异议两种,在具体案例之下讨论二者的具体划分,对执行异议制度的进一步发展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我国现行执行异议制度在保障执行当事人和案外第三人的合法权利方面存在的不舍理性在司法实践中日益凸现。其主要缺陷表现在:审查主体规定不清,审查程序无法可循,关于“中止执行”的规定不尽合理,在处理执行异议问题上引入的审判监督程序缺乏周密的制度体系考量,在保障当事人及利害关系人的程序权利方面缺乏规定,被执行人缺乏相应的异议救济权利等。为完善执行异议制度,需从实体与程序双重角度进行设计,即为当事人创设执行异议和执行异议之诉两种救济手段。  相似文献   

5.
要科学构建我国的执行组织体系,必须厘清各类执行权与执行管理权的界限,明确执行组织及其成员与作为执行管理权行使者的执行机构领导的职责、分工为前提;以考生、培训、考核等多途径提高主要的基本的执行组织——执行员的素质为抓手;以各执行组织之间相互有序衔接及执行组织依法定程序和规则办案与各类执行机构和执行事务负的领导依法决定、管理有关执行工作相互协调为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6.
从系统角度分析我国公共政策执行的问题及提升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共政策执行是公共政策整个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对于实现政策目标、检验政策成效等具有重要意义。公共政策执行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执行的主体、环境、客体、主体与目标群体的互动等多种复杂因素及其相互关系。本文从系统角度出发,详细论述了我国公共政策执行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升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要科学构建我国的执行组织体系,必须厘清各类执行权与执行管理权的界限,明确执行组织及其成员与作为执行管理权行使者的执行机构领导的职责、分工为前提;以考生、培训、考核等多途径提高主要的基本的执行组织--执行员的素质为抓手;以各执行组织之间相互有序衔接及执行组织依法定程序和规则办案与各类执行机构和执行事务负的领导依法决定、管理有关执行工作相互协调为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8.
加强对我国民事执行理论的研究,对推进立法实践显得尤为重要。而民事执行救济的研究对整个民事执行理论研究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执行过程中,执行机关对执行当事人或利害关系人的合法权益的侵害,可能来自程序上的,也可能来自实体上的。因此,执行救济的种类与方式也就有程序上的执行救济和实体上的执行救济的不同。我国此次民事诉讼法对执行救济的修改仍未到住,还应在现有的执行救济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执行异议制度,为权利人提供更为全面的保护。  相似文献   

9.
影响公共政策有效执行的主要因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政策执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是政策执行者通过建立组织机构,运用各种政策资源,采取解释、宣传、实验、实施、协调与监控等各种行动,将政策观念形态的内容转化为实际效果,从而实现既定政策目标的活动过程。现实的政策实践表明,某些政策付诸实施以后,并不能取得政策效果。这是因为在执行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因素的干扰和影响。本文旨在探讨影响公共政策有效执行的主要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利于在政策执行过程中,趋利避害,保证其顺利执行。  相似文献   

10.
代位执行作为财产执行制度之一,对保护债权人的利益及稳定民事法律关系有重要意义。尽管这一制度源远流长,在我国也已确立了十年,但对代位执行的性质学界大都附带提出,很少充分探讨,以致于对该问题的理解仍然模糊不清,故导致其在立法体例上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位,影响了代位执行有效地实施。本文从学界的几种相关观点入手,层层深入,得出代位执行应有的性质,以期在立法体例上对代位执行有一个正确的定价。  相似文献   

11.
我国现有民事执行救济体制存在较为突出的问题,大陆法系有关执行救济措施理论对我国构建程序上执行救济措施具有借鉴作用。我国构建程序上执行救济措施意义重大,并具有现实可行性:观念上的可接受性、制度上的可参照性和成本上的廉价性。在此基础上,拟提出构建我国程序上执行救济措施的几点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2.
该文从一个问卷调查切入,从大众思维的角度分析执行难问题,旨在树立良性的民众思想,改变错误的执行观念——法院的执行工作应该定位在法院是债权医院,不是保险公司,也不是债权银行,更不是债务人,以拉近民众与法院的距离,重塑法院工作的民众基础。  相似文献   

13.
民事执行救济是执行当事人或利害关系人对执行机关的执行行为侵害其合法权益时提供保护和补救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它具有保护、监控、平衡、维护社会稳定的多项功能。在执行过程中,执行机关对执行当事人或利害关系人合法权益的侵害来自程序上和实体上两个方面。因此,执行救济的方式也就有程序上和实体上的执行救济的不同。我国此次民事诉讼法对执行救济的修改仍未到位,还应在现有的执行救济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执行异议制度,为权利人提供更为全面的保护。  相似文献   

14.
汉代的刑罚不同,执行的方式也就不同。在笞刑的执行方面制定有专门的法律,有较为严格的执行程序。在执行没收罪人财产以及将其妻子收至官府做徭役方面有法定的执行机关或执行人员按照法定的执行程序进行。为确保生效法律文书的执行,汉代还规定了劳役抵债和替代执行制度。  相似文献   

15.
《太原大学学报》2017,(5):27-30
民事执行检察监督制度建立于2012年《民事诉讼法》中,作为一种法律监督的新制度,学界与实务界首先讨论的便是制度目的,其争议核心是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的目的应否包括"执行难"。从对民事执行检察监督制度历史的重述,"执行乱"与"执行难"类型区分和民事执行检察监督对解决执行难的实际效果三个角度进行分析可知,执行检察监督的目的不同于民事执行的目的,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的目的应该聚焦"执行乱"。  相似文献   

16.
民事案件“执行难”已是司法进程的一大困扰。对此,司法实践将民事执行调解作为执行形式之一。然该执行手段仍未得到立法上的承认。从理论原理上讲,民事执行调解存在其可能性;从其确立意义上讲,民事执行调解具备必要性;从司法实践上讲,民事执行调解具有可行性。故将民事执行调解纳入立法规定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7.
私人执行体制的缺少,导致《反垄断法》不能很好地被执行,实现不了其预期的价值。建构私人执行体制有相当的迫切性和可行性。合理的私人执行模式应当有"宽泛的私人执行的主体资格"、"三倍以内惩罚性损害赔偿制度"、"人数不特定的代表人诉讼制度"、"主要由垄断方承担诉讼费制度"、"仲裁解决垄断法律争议"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私人执行体制的缺少,导致《反垄断法》不能很好地被执行,实现不了其预期的价值。建构私人执行体制有相当的迫切性和可行性。合理的私人执行模式应当有"宽泛的私人执行的主体资格"、"三倍以内惩罚性损害赔偿制度"、"人数不特定的代表人诉讼制度"、"主要由垄断方承担诉讼费制度"、"仲裁解决垄断法律争议"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从分析我国民事诉讼中的执行救济制度现状入手,借鉴我国台湾地区的执行救济制度,论述我国现行执行救济制度的特点并指出其存在的缺陷.以期对我国民事诉讼中的执行救济制度之完善提出一些浅见。  相似文献   

20.
简述了政策执行亏空等相关概念,进一步分析政策执行亏空与政策执行组织之间的关系,并积极探讨了政策执行组织重塑的途径和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