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郑和宝船和郑和古船模型竞赛 关于郑和宝船,《明史郑和传》记有:“永乐三年六月,命和及其侪王景弘等通史西洋,将士卒2.78万余人,多赍金币,造大舶,修四十四丈广十八丈者六十二。”用现代尺度测算,郑和大号宝船总长125米,吃水为8.0米,船宽48米。郑和第一次远航,就动用了船舶200多艘,其中大型和中型宝船多达62艘。这样庞大的船队是难以置信的。  相似文献   

2.
叶伟奇 《收藏》2010,(4):132-133
明永乐三年至宣德八年(1405~1433年),郑和作为明王朝的使臣,率领庞大的船队七次下西洋,远航10万余里,足迹遍布东南亚、南亚、阿拉伯半岛和东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世界航海史上的伟大奇迹。郑和下西洋扩大了中外友好往来,加强了中外各国的经济文化联系,郑和船队不仅满载着丝绸、陶瓷等中国特产,还带去了巨额的国际贸易硬通货“永乐通宝”(见图),受到当时各国的欢迎。  相似文献   

3.
秋实 《上海集邮》2005,(8):42-42
马来西亚于7月7日发行《马中交往六百周年》纪念邮票,全套4种,另有小型张。邮票图为“郑和宝船”、“满刺加国王印玺”、“伊斯兰字中国青花瓷盘”、“凤嬉牡丹图五彩瓷盘”,小型张邮票图为“马六甲13—15世纪使用的3种钱币”,边纸图为“郑和与马六甲苏丹贸易情景”,图中的郑和生有胡须,这是明显的设计错误,因为郑和是一位太监,不可能生有胡须。  相似文献   

4.
刘越 《收藏》2007,(4):50-52
郑和七次远航的壮举距今已600多年,当初被郑和船队以及他的后继者们带出国门销往世界的中国古代陶瓷中的特殊品种“外销瓷”,开始悄然走俏。这些外销瓷中尤以从海底沉船中被打捞出来的“海捞瓷”最为人关注,一批又一批曾被深埋海底的古代珍宝重见天日,引起全世界的惊叹。  相似文献   

5.
《收藏》2017,(1)
正宝船重施华彩,金光璀璨,船体气势宏伟,饰宝相回纹,云帆激荡,雕凤舞吉祥,楼阁、庙宇、船帆酒满金色,浑身上下云蒸霞霭,辉蝗奢华,尽显皇家之相。掐丝一丝不芍,施彩、晕色、奋美,一雕一刻精湛传神。毫无瑕疵,不负国祀之尊。楼宇一窗一栏、一梁一瓦,皆精雕细琢、完美呈现。倾能工巧匠之全力悉心为之,不计工本,宝船己成。同身气势万钧,华彩先耀照人,堪当珍宝、重器!  相似文献   

6.
8月8日《中国远洋运输》我国海域辽阔,自古以来,中华民族有优异的航海技术和业绩。郑和七下西洋,其宝船之庞大,技术之高超,航区之广远创造了辉煌的航海成就。鸦片战争后,我国的航海业在外国的控制与掠夺下,历尽屈辱,萎缩不前。  相似文献   

7.
今年5月31日,马亚西亚邮政公司为“马来西亚-中国建交30周年”发行纪念邮票一套。全套邮票4枚加一枚小型张。4枚邮票30分面值的双连票图案分别为马来亚早期帆船和郑和下西洋时的“宝船”;1元面值的两枚分别为马中友好及两国国旗等(图1、纪念封)。小型张面值2元,图案为马六甲清真寺、灯塔和北京牛街清真寺(图2)。5月31日发行时笔者正在马来  相似文献   

8.
远洋商务船队的警戒水手爬上高高桅杆,遥望着广阔浩瀚的海洋,波光粼粼的海面波澜不惊,可水手的表情却显得异常紧张。这里是巴伦支海,是整个欧洲通往北欧的必经水道,从这里,欧洲的商务船队总能够赢得丰厚的利润,然而在这条“黄金水道”上,危险也总是陪伴着这些几乎手无寸铁、唯利是图的商人们。突然,负责警戒的水手大喊:“海盗船!”远方地平线上微微露出了一根桅杆,顶端的海盗旗嚣张地飘舞着,阳光下,商人们的脸开始变得扭曲了起来……  相似文献   

9.
随着文化体制改革步伐逐步船队,转企改制文化啦位将愈来愈多,在国家提倡文化大繁荣大发展、让人民群众充分共享文化发展成果的大背景下,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逐渐浮出水面,  相似文献   

10.
我国早在2000多年前的秦汉时期,造船业就非常发达,当时有名的造船中心有长安、苏州、福州、广州等十几处。尤其15世纪郑和率领庞大船队七下西洋的壮举更是标志着我国古代造船业在当时世界上居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11.
采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归纳法等,详述印尼三宝垄"郑和节"的由来以及节庆活动,从郑和崇拜的角度对东南亚民俗体育进行文化解读。在以郑和崇拜为主旨的节日庆典中,民俗体育是具有华人特色的仪式性身体活动,敬神和娱人是其最主要的功能所在,也为民间文化交流提供了一个平台。  相似文献   

12.
《体育博览》2008,(11):38-41
公元前70年便出现了以运动为主旨的帆船活动,现代竞技帆船运动出现在17世纪的欧洲,至今已有四百余年的历史。在海面上,没有哪支船队甘居人后,大家争夺的便是唯一的冠军奖杯。  相似文献   

13.
欢乐英雄     
大海 《当代体育》2003,(34):18-18
他,可能是今年夏天最本低估了价值的自由球员——拉马尔奥多姆!这位为船队的小前锋拥有全明星们的天才能力,他的名字本应该和埃尔伯特阿伦纳斯、布兰德、米勒以及其他著名的自由球员排在一起。然而,因为过去两年受到伤病的困扰,奥多姆这匹黑马并未有人识。  相似文献   

14.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和逻辑分析法,详细分析了明朝初期郑和下西洋的先进事迹,从传播学角度看,郑和下西洋与历史上的对外文化传播活动不同,它是有组织的、全方位的、多层次的双向文化传播活动.以史为鉴,我们应该注重加强武术的国际化传播,从郑和下西洋的文化传播过程汲取有益于武术传播的营养,为中华武术的传播更为宏观久远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启示.  相似文献   

15.
台湾东湖船队小将江裕宏年仅18岁,钓龄只有两年。今年5月22日清晨随队远征,内心即立下宏愿——突破自己,战胜队友。航程5小时中队友们已入眠休息,他仍细心调整自己的装备与约组,重复进行检查防止  相似文献   

16.
在巴塞罗那奥运会上,人们观看到的运动员最精彩的竞技表演.不仅仅光是教练员、运动员的汗水浇灌的,里边也有体育科学工作者的汗水和心血.随着巴塞罗那奥运圣火的点燃,运动场上角逐的开始,一场历时16天的体育高科技大战也同时开始了.秘密赛艇在柏林格吕瑙大街167号,总设计师霍斯特·迪特尔·勒曼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了数月的计算,在测量通道里进行了滑行分析后,造了-艘"全新的赛艇".德国总教练约瑟夫·卡普泽克称这是一个"秘密".体育竞赛不允许把这支船队的任何情况,从实验室中泄露出去.因为德国划船队打算在奥运会拿10块奖牌.结果他们如愿以偿,在巴城拿了11枚奖牌.  相似文献   

17.
郑和与南京     
2005年6月28日,市邮政局配合2005-13《郑和下西洋600周年》邮票首发式在江苏南京举行,启用9种风景日戳。  相似文献   

18.
今年6月28日是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日,当年郑和访问过的马来西亚于7月21日发行一套“马中交往六百周年”纪念邮票,共4枚加1个小型张:面值30分的2枚,一枚为“郑和的宝船”;另一枚为中国明朝皇帝赐予马六甲苏丹的印玺;面值50分的为郑和与马六甲苏丹商谈贸易的场景;面值1元的是“凤嬉牡丹”图五彩瓷盘。小型张面值2元,邮资图为马六甲13-15世纪使用的2种钱币。小型张边纸图案与50分邮票的图案相同。  相似文献   

19.
继4月底,台湾锦龙船队队员张金吉单人钓获117斤金鳞鮸后,未隔10天,同一船队的队员彭东铭也在新竹狂钓一尾超重量级的巨鮸,身长187厘米,腹围48厘米,实重136斤,一举刷新记录,蔚为传奇。  相似文献   

20.
本文系真人真事。尽管他不是一个运动员,但他所具有的运动员的拚搏精神同样会使你受益不浅。在吉尼斯世界记录册中,中国人林盘1942年创造的遇湘舌在海独自生存133天的世界纪录至今无人打破。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国海军船队本洛蒙德号船上的二级服务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