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寓言是各个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必定会收录的一种文体,寓言通过一段短小精悍的故事传达深刻的道理,给人以"向善向美"的阅读感受。关于寓言教学的策略众说纷纭,有人主张发挥寓言的德育作用,对儿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有人追求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将比喻、拟人、夸张等手法和感知人物形象作为教学重点;有人倡导在合作探究中挖掘寓言意义的多种可能性。  相似文献   

2.
这是作者<新译历代寓言选>的前言.文章简要地论述了中国古代寓言的发展史,解释了"寓言"一词的来源及其含义,并分析了中国古代各个时期寓言的题材和思想内容的特点,特别是先秦寓言的特点.文中穿插着论述了寓言各种理论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正一、教什么的问题首先来谈谈教什么的问题。让我们从"学情视角"入手,结合文体特征和年段目标,分三年级和六年级来逐一分析。1.三年级学生适合学什么作为三年级的课文,《鹬蚌相争》真正的教学价值在哪里呢?研究其文体,就"寓言"而言,是教材中第一次明确出现"寓言"这一文体名,因此,要让学生对"寓言"有个初步的认识,对寓言产生"一见钟情",并掌握简单的阅读寓言的方法。就"故事"而言,则可以做到:梳理故事表达顺序,明白故事大概内容;推敲关键词语,发现故事生动的奥秘;学习讲故事,争取把这个故事讲得生动、具体。因此可将"寓言"与"故事"  相似文献   

4.
学生的可接受性,是初中思品课取得效果的一条红线,只有从初中学生的可接受性出发,思品课才会因此而变得"有用"和"有意义",才不会变成简单的说教.如何才能做到"春风化雨,润物于无声"呢?在思品教学过程中采用寓言故事,不谛是一个好的选择.本文从寓言导入,寓言说理、寓言析理、寓言小结研究了寓言在思品教学中的实践与运用及与学生的品行发展的关系,从说一说寓言.演一演寓言剧.改一改离言结尾、想一想寓言意实践了学生的行为活动.  相似文献   

5.
<正>我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严文井先生曾说过:"寓言是一个魔袋,袋子很小,却能从里面取出很多东西来,甚至能取出比袋子大得多的东西。寓言是一个怪物,当它朝你走过来的时候,分明是一个故事,生动活泼,而当它转身要走开的时候,却突然变成了一个哲理,严肃认真。"寓言在表现手法上多采用了拟人和比喻,有比较强烈的夸张性和讽刺性。而在我们的寓言教学中,却往往把他们"肢解",先认识"怪物",再去概括"哲理"。如何让我们的寓言教学充满"语文味"?笔者针对  相似文献   

6.
寓言短小、生动、有趣,富有教育意义,被誉为"理智的诗"、"穿着外衣的真理"。实际上,由于寓言在教材所占的比重偏小,使它无形中成了遗忘的角落,教学时,随意、机械,甚至把寓言教成了愚言,产生了诸多问题。一、调查:找寻寓言教学的普遍症结(一)薄:千篇一律,文体意识淡薄不少少教师认为寓言教学无足轻重,这使得寓言成了装饰品。有的一笔带过,更多的是千篇一律,体现出严重地程式化、惯性化、统一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柳宗元"文以明道"的文学思想历来被学人看重,从诗词文赋各个方面来研究,但很少有从寓言角度研究的。而寓言这一文体也是到了柳宗元这里才真正成熟,从寓言的视角我们能看到不同的东西,首先,寓言本身是柳宗元"文以明道"思想的最好体现。其次,我们从寓言的丰富性和多样化中也可看到"文以明道"之"道"其实也可作"诗言志"之"志"来解。而且,我们在对《三戒》等寓言的解读中也能更好的理解"文以明道"。  相似文献   

8.
<正>我在今年《作文世界》第9期写了一篇《听庄子讲故事》,其中讲到"在我们中国,最善于讲故事的人恐怕要算庄子了"和"庄子的寓言是最有名的恐怕是不须怀疑了"这样的话,结果有小朋友来信说,他们知道古人讲故事最有名的是孟子,孟子的寓言才是最好的。这是怎么回事呢?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翔实的文献资料和《庄子》文本,论证了"三言"中的"重言"、"寓言"是一种文学样式,相当于今天的寓言文学艺术;"卮言"则指庄子寓言文学"无心"、自然的艺术风格,它们之间是文体和艺术特征的关系,从而证明了主张"三言"是三种表现手法观点是不恰当的。  相似文献   

10.
一、合理确定寓言的教学内容法国的拉·封丹说:"一个寓言可分为身体和灵魂两部分。所述的故事好比是身体,所给予人们的教训好比是灵魂。"俄国的陀罗雪维支认为"寓言是穿着外套的真理"。这些精辟  相似文献   

11.
寓言是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一种文学体裁,深受学生喜爱。寓言教学应当遵循寓言的文体特征,择定寓言文本具有"核心教学价值"的教学内容,以故事为载体,以促进学生言语能力、阅读能力发展为目标,采用有效的教学策略提高寓言教学的效率。  相似文献   

12.
寓言是一种形象与寓意相结合的文学体裁。拉·封丹说过:"一个寓言可以分为身体和灵魂两个部分,所述的故事好比身体,给予人们的教训好比灵魂。"《揠苗助长》是一则非常经典的寓言。在组织教学时,笔者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对寓言故事的理解,在感悟人物形象的基础上,揭示和"消化"寓言内涵。  相似文献   

13.
<正>寓言是一种独特的文学体裁,往往通过一个短小的故事揭示一个道理,给人以智慧的启迪。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寓言因其独特的魅力而占有一席之地。一位教育名人曾说过:"寓言教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种有儿童特点的哲学教育。"但是,观察我们语文课堂中的寓言教学,包括一些名师的寓言教学,感觉未能将寓言教学提升到这一高度。以下两种现象尤为突出:一是教师把寓言当笑话来教。可能是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小学语文教材中选用的寓言大多内容奇特,主人公往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代的"寓言"理论及文体形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使用源于《庄子》的"寄寓于言"手法创作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包含有"寄寓之言"的寓言故事,也包括中国古代特有的"寓言诗",以及一些有寄寓之义的散文和比喻。由此可见,源于《庄子》的中国古代的"寓言"文学,应是一种广义色彩的"泛寓言"体式。还原《庄子》的"泛寓言"理论,探讨其深远影响,对于全面了解中国古代的"寓言"观念及其影响下的"寓言"创作,比较中西及古今寓言的异同,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15.
<正>一、背景分析寓言,篇幅短小,言简意赅,寓意于言。在语文教学中,寓言的地位不容小觑,苏教版语文教材中就有不少寓言故事。在寓言教学中,不少教师想当然地以为教学的重点是揭示寓意,这使得寓言教学陷入"摘抄寓意、背诵寓意"的怪圈。寓言,特别是先秦时期的寓言,都根植于一定的文化土壤,这里的文化土壤是指寓言所处的历史背景。在寓言教学中,寓意的揭示固然重要,但寓言背后的文化内  相似文献   

16.
<正>寓言通常是一个故事一个道理,故事是假托的,手法是拟人的。小学生可逆性强,要引导他们通过学习寓言来学会怎样为人处世,正确对待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在好运中不忘忧虑,在厄运中学会忍耐。一、窥寓言特色,察因果关联寓言是穿着外套的真理,故事是外套,寓意是灵魂。"寓言"这一名称,在我国最早见于《庄子》。庄周的解释:"寓,寄也。以人不信己,故托之他人,十言而九见信。"寓言中的寓意鲜明突出。《伊索寓言》常告诉人们不要怜悯恶  相似文献   

17.
中华大地孕育了灿烂的古代文明,是世界文明最早的发祥地之一.在寓言文学领域,中国古代寓言是世界寓言的星空中最早形成的光芒璀璨的星座,只有古印度寓言和古希腊寓言才能与之比美.中国古代寓言大概萌芽于公元前六世纪.如《左传》中的"老人结草"、"雄鸡断尾"之类的故事,便具有较强的寓言色彩.中国古代寓言在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发展中,大体可分为五个阶段:先秦寓言,两汉寓言,魏晋南北朝寓言,唐宋寓言,元明清寓言.先秦是中国古代寓言产生和蓬勃发展的时期.其  相似文献   

18.
<正>瑞安市红旗实验小学为了打造学校的"寓言"特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非常重视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在教学中实施学科相融,教研共进。学校以"寓言教学"为主题,每月开展"百家讲坛"活动,加强教师间的交流和互动,实现资源共享。同时,通过聘请特级教师俞国平等,开展"专家引领"活动,规范教师的课堂教学,明确"寓言"的基本教学思路和方法。学校把"寓言文学"融入学科教学,鼓励各学科教师加入研究队伍。如思品课,通过寓言作品的诵读和写作来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突破了  相似文献   

19.
一"寓言"一词,最早出现在《庄子·寓言》中:"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卮言日出,和以天倪。""寓言十九,籍外论之。""籍",即"借",郭象说:"言出于己,俗多不受,故借外耳。"(陈鼓应《庄子今注今释》)《庄子》洋洋"十万余言,大抵率寓言也。"(司马迁《史记·老庄申韩列传》)其实早在《墨子》中就已见寓言这种文体,甚至可以追溯得更早。寓言体,虽不是庄子首创,但《庄子》却是这一时期,这一文体成就的  相似文献   

20.
关于寓言这种文体的结构,拉·封丹有句话说得最妙:"一个寓言可以分为身体和灵魂两个部分。所述的故事好比是身体,所给予人的教育好比是灵魂"。"寓"者,寄托也,"言"者,故事也。所谓寓言,即"有所蕴含和寄托的故事"。作为为了寓言的故事,往往具有精致而又隽永的文本特质,易于阅读而又回味悠长。故事主人公往往假托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