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考试周刊》2015,(92):154-156
目的:探讨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生活满意度、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采用《父母教养方式量表》、《大学生生活满意度量表》和《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陕西某高校416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1父母教养方式、大学生生活满意度存在专业差异(t=0.221,P<0.001;t=0.136,P<0.05);2大学生生活满意度存在生源地差异(t=0.308,P<0.001);3父母教养方式、生活满意度存在是否为独生子女的差异(t=0.138,P<0.05;t=0.180,P<0.01);4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的生活满意度(r=0.216,P<0.01)和心理健康(r=0.386,P<0.01)有很大影响。结论: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的生活满意度、心理健康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大学生压力知觉、无聊倾向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方法:使用中文版压力知觉量表、无聊倾向问卷、生活满意度量表测查了336名大学生。结果:大学生压力知觉、无聊倾向与生活满意度状况呈显著负相关,压力知觉与无聊倾向显著正相关;无聊倾向在压力知觉与生活满意度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当无聊进入回归方程时,压力知觉对生活满意度的预测效应不再显著(β=-0.110,p=0.061)。结论:压力知觉对大学生生活满意度水平的影响是通过无聊倾向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采取方便抽样的方法,于2022年11月至2023年1月,使用儿童期情感虐待问卷、心理韧性量表、中国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调查表,从辽宁、河南、山西等省选取大一到大四共817名大学生进行问卷施测。结果显示:(1)不同留守经历大学生在儿童期情感虐待(T=9.292,P<0.01)、心理韧性(T=9.876,P<0.01)、故意与非故意伤害行为(T=9.497,P<0.01)上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2)全体大学生故意与非故意伤害行为和儿童期情感虐待呈显著正相关(r=0.41,P<0.001),与心理韧性呈显著负相关(r=-0.35,P<0.001),儿童期情感虐待与心理韧性呈显著负相关(r=-0.32,P<0.001);(3)心理韧性在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儿童期情感虐待和故意与非故意伤害行为的关系中起到调节作用(β=-0.178,P<0.01)。得出心理韧性可调节了儿童期情感虐待与留守经历大学生故意与非故意伤害行为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考察大学生气质性乐观、自尊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549名大学生,采用气质性乐观问卷(LOT-R)、自尊问卷(SES)、生活满意度问卷(SWLS)对其进行调查,并采用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总体上大学生气质性乐观、自尊与生活满意度均处于中等偏上水平;(2)大学生生活满意度与气质性乐观、自尊之间均存在显著正相关(r=0.24,0.42,P0.001),气质性乐观与自尊之间也存在显著正相关(r=0.52,P0.001);(3)大学生气质性乐观对生活满意度有显著预测作用(P0.001),自尊在气质性乐观与生活满意度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86.67%.结论:大学生的气质性乐观水平越高,自尊水平越高,对生活越满意.  相似文献   

5.
使用大学生择业焦虑问卷、专业认同问卷和择业效能感量表对广西6所高校844名在校大学生进行测量,以探讨大学生专业认同、择业焦虑与择业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结果显示:①大学生专业认同、择业效能感和择业焦虑在性别、年级上均存在显著差异,在生源地上差异不显著;②大学生专业认同与自我效能感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43,P<0.01),自我效能感与择业焦虑之间呈显著负相关(r=-0.35,P<0.01),专业认同与择业焦虑呈负相关(r=-0.26,P<0.01);③大学生专业认同正向预测择业效能感(β=0.31,P<0.01),择业效能感负向预测择业焦虑(β=-0.27,P<0.01),专业认同负向预测择业焦虑(β=-0.13,P<0.05),从中介效应来看,大学生自我效能感在专业认同对择业焦虑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由此可知,大学生专业认同与择业焦虑关系密切,择业效能感在专业认同与择业焦虑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同伴排斥对学习投入的影响以及内在心理机制。采用大学生社会排斥量表、自尊量表、防御机制量表、学习投入量表对福建省3所综合性高校共1231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①同伴排斥与大学生学习投入呈显著负相关(r=-0.33,P<0.01);与自尊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0.49,P<0.01),与成熟防御机制呈显著正相关(r=0.21,P<0.01),与不成熟防御机制呈显著正相关(r=0.18,P<0.01)。②中介效应检验表明,同伴排斥对大学生学习投入的直接效应显著,效应量为-0.13,自尊和成熟防御机制在同伴排斥和学习投入之间均起到单独中介作用,效应值分别是-0.15,0.01,并也起到链式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值是-0.02;自尊和不成熟防御机制在同伴排斥和大学生学习投入之间仅起到单独中介作用,效应值分别是-0.16,-0.07。说明同伴排斥对大学生学习投入水平具有预测效应,既包括排斥的直接效应,也包括自尊和成熟防御机制的间接效应。  相似文献   

7.
以探讨性格倾向、社交效能感与社交焦虑的关系为目的,采用社交焦虑量表(IAS)、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EPQ-RSC)、大学生社交效能感问卷,对148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不同性格类型在社交焦虑、社交效能感的得分上存在显著差异(F=41.172,P<.001;F=51.582,P<.001);性格倾向、社交效能感均负向预测社交焦虑(β1=-.151,β2=-.317);社交效能感在性格倾向与社交焦虑之间的部分中介效应为总效应的60.7%。进而得出结论:性格倾向、社交效能感是影响社交焦虑的因素,社交效能感在性格倾向与社交焦虑之间发挥重要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讨大学生自尊与孤独感、人际关系困扰间的关系,采用大学生自尊评定问卷、UCLA孤独量表和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对819名本科大学生进行随机调查。结果显示:(1)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人际关系困扰程度上存在显著差异(t=2.40,p<0.05);(2)大学生自尊与人际关系困扰呈负相关(r=-0.228,p﹤0.01),自尊与孤独感呈负相关(r=-0.363,p﹤0.01),孤独感与人际关系困扰呈正相关(r=0.530,p﹤0.01);(3)自尊水平可以负向预测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β=-0.228,p﹤0.01),孤独感在大学生自尊与人际关系困扰间存在完全中介效应(β=0.515,p﹤0.01),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82%。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大学生犬儒态度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大学生犬儒态度量表和大五人格量表对732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并用SPSS18.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①性别、专业等对犬儒态度有显著影响(t=2.656,t=2.665;p0.05);②学校生活满意度与犬儒态度呈负相关(r=-0.358,p0.01),人格中神经质与之呈正相关(r=0.290,p0.01),其余均呈负相关(r=-0.235,r=-0.232,r=-0.137,r=-0.128,p0.05),结论:性别、专业、学校生活满意度及人格特征等因素影响大学生犬儒态度水平,可从学校和个体层面降低大学生犬儒态度水平.  相似文献   

10.
用威廉斯创造力倾向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父母教养方式量表对湖南省6所二本类的高校1 648名大学生进行测量,研究大学生创造力倾向总体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大学生创造力倾向总分的平均分为109.71。与内外向、神经质、精神质等因子呈正相关(r=0.203,0.231,0.153,P<0.01),与父母养育方式中的过分干涉父呈负相关(r=-0.107,P<0.01)。有创造性潜能的大学生的过分干涉父和过度保护父的因子分明显低于创造力倾向一般的大学生的因子得分。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内外向、神经质、过干涉过保护母等因子能预测大学生的创造力倾向。结论:EPQ个性因素和父母养育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均影响着大学生的创造力倾向。  相似文献   

11.
以职高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中学生学业拖延问卷》和《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进行调查,探讨职高学生的学习拖延和时间管理倾向的关系。结果表明:(1)职高生的时间管理倾向体水平处于中等水平;(2)职高生的学习拖延总体水平较高,处于中等偏上水平;(3)职高生的学习拖延和时间管理倾向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以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自我价值感量表及主观现状满意度问卷为工具对武汉地区某高校256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研究结果发现: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的各维度与自我价值感的各维度均存在显著正相关;时间监控观、时间效能感与主观现状满意度存在显著正相关;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高分组与低分组在自我价值感上存在显著差异;统计回归分析发现,时间监控观对一般及特殊价值感有预测作用I时间效能感对个体的总体自我价值感、一般自我价值感和特殊自我价值感及主观现状满意度均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3.
信息时代下的数字阅读已经成为大学生学习与生活的重要方式。采用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和大学生数字阅读动机量表对692名民族预科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民族预科大学生数字阅读动机水平较高,在生源地和成长经历上存在差异;时间管理倾向与数字阅读动机显著正相关,且能够预测数字阅读动机水平。综合研究结论,文章从培养时间管理的能力、确定数字阅读的需求、拓展数字阅读的形式等角度提出民族预科大学生数字阅读动机提升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研究旨在探讨大学生拖延与时间管理倾向的关系.研究首先编制了大学生拖延行为量表,项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均表明该量表具有较高的信效度,其中总体克朗巴哈系数为0.848,模型拟合指数χ2/df为1.624,CFI为0.897,IFI为0.900,RMSEA为0.047.研究表明大学生拖延行为和时间管理倾向均处于中上水平,拖延行为与时间管理倾向呈显著负相关,时间管理倾向中的时间效能感对大学生拖延行为预测力最佳,解释量达21.2%.  相似文献   

15.
目的:考察维吾尔族大学生生活满意度的发展特点及与文化认同的关系。方法:采用生活满意度量表和维吾尔族大学生文化认同问卷对200名维吾尔族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维吾尔族大学生的生活满意度在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宗教、语言和国家认同对生活满意度的解释率是14.2%。结论:维吾尔族大学生的生活满意度呈中等水平并随年级的升高而下降,宗教认同、国家认同和语言认同对生活满意度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大学生的自我和谐和自信心对其时间管理倾向的影响。方法:采用自我和谐、自信心和时间管理倾向的问卷,对唐山某院校在校448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1)不同性别的人在时间管理倾向上不存在显著差异。(2)大学生的时间管理倾向与其自信心和自我灵活性呈显著正相关,与自我和谐总分和自我经验与不和谐分数呈显著负相关。(3)大学生的自信心、自我灵活性和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能够预测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32.1%的变异量。结论:大学生的时间管理倾向不受性别影响;自我和谐和自信心对医学院校大学生的时间管理倾向具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7.
辅导员的心理健康水平不仅影响他们自身的身心健康和生活满意度,而且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本项研究采用主观幸福感问卷和自我和谐量表对山东、辽宁5所高校的142名辅导员进行调查。研究发现普通高校辅导员目前主观幸福感总体来说处于中等水平;不同学历、职称、工作年限的辅导员,他们的生活满意度存在着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8.
采用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和大学生职业成熟度量表对347名大学本科生进行调查,以探究其时间管理倾向与职业成熟度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在职业成熟度的总得分以及职业目标、职业价值维度上得分差异显著,男生高于女生;文理科学生在职业自信维度上得分差异显著,文科生高于理科生;不同年级大学生在职业价值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职业成熟度总得分存在显著相关。回归分析表明,时间价值感和时间监控观可较好地解释职业成熟度。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职业成熟度关系密切,且时间管理倾向是职业成熟度的有效预测因素。建议大学生应对时间进行合理规划和管理,以提升自身的职业心理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9.
采用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ATMD)和中国大学生压力量表对295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①大学生在时间效能感量表存在显著性别差异,在时间监控观量表存在显著的文理学科差异,在时间监控观量表、时间效能感量表存在显著年级差异;②大学生压力不存在性别差异,大学生在压力总分和个人烦忧量表上存在显著的文理学科差异.③大学生时间监控观、时间效能感与压力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时间价值感与学习烦忧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时间监控观以及时间效能感与压力各个分量表均存在显著的负相关.④大学生时间效能感对压力有显著的预测作用,时间价值感与时间监控观可以通过时间效能感来影响大学生的压力水平.结论:时间管理倾向是影响大学生压力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高校教师时间管理倾向现状研究使用《时间管理倾向量表》,以来自福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闽江学院、华侨大学5所高校311名教师为调查对象,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调查分析.结果表明,高校教师的时间管理倾向状况是比较合理的.性别、年龄、工作年限、学历、职称、婚姻状况、子女情况等人口统计学变量对高校教师的时间管理倾向各维度有不同程度上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