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7 毫秒
1.
在我国,加强动物福利保护立法既关系到我国动物及其产品的贸易,也关系到公共伦理道德与社会和谐的建设。目前,我国关于动物保护的法律体系从结构和内容方面均存在很多问题,不利于动物福利保护。因此,我国动物福利保护立法应在吸收其他国家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现有的国情,并遵循人与动物在法律地位上不能平等、分类处理和循序渐进的原则,完善我国动物保护福利立法体系。  相似文献   

2.
比较德中动物保护法的目的是为了促进我国的动物福利立法,改善动物的生存状态,实现可持续发展.与德国相比,中国动物保护立法存在较大差距,表现在:立法理念尚停留在对动物“利用”而非关怀的层次;在宪法中尚无关于对动物地位和权益的规定;现有的动物保护立法仅涉及野生动物有限,没有对伴侣动物、家畜和试验动物的统一法规.完善中国的动物保护立法,要做到:在立法理念中引入“动物福利”;规范动物的屠宰制度;为动物保护NGO的存在发展创造良好的法律环境.  相似文献   

3.
西方的动物保护早已进入法制化阶段,中国动物权利保护虽然也已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但目前,我国只有《野生动物保护法》、《动物防疫法》、《畜牧法》、《生猪屠宰条例》、《实验动物管理条例》等专门的动物保护和管理的法律法规。我国的动物保护、管理立法体系存在严重不足,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保护法》非常必要;现今出台的《动物保护法》草案,体现了动物福利法价值定位、动物福利法构建、动物福利立法与创建和谐社会、动物福利伦理学等深刻内涵,全面深刻地阐述了我国动物保护立法的重要性、必要性以及落实实施的价值和意义,对于促进我国的畜牧业和农业生产、提高全民道德素质有着重要作用,更有利于推进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塑造中国世界公民形象;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应当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4.
生育权是人类与生俱有的一项基本人权。我国现行法律制度对生育权的立法滞后于现实社会,要完善生育权的立法,就需要对其进行系统的理论研究和具体立法思考。本文在论述生育权的定义、生育权立法及研究的基础上,着重探讨特殊主体的生育权以及实现特殊主体生育权的方法手段和立法制度,以期待今后能颁布更具体的法律制度来保障特殊主体生育权的实现。  相似文献   

5.
《嘉应学院学报》2020,(2):64-68
民间文艺作品的法律保护是知识产权法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我国对民间文艺作品进行法律保护应明确民间文艺作品的定义与内涵,目前其含义模糊不清,民间文艺作品没能充分纳入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中。发达国家通过立法来规范并保护民间文学作品及其文化产业的发展,中国更应把握机遇,加强立法保护,在这个过程中应关注民间文艺作品的主体和权利。我国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等方面有它们独特的表达方式,民间文艺作品有其特定的权利主体。应顺应时代文化发展潮流,通过立法保护,学习并吸纳世界文化优秀之处,发扬并传承本民族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6.
动物法律地位的界定及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自从德国民法典第90a条规定“动物不是物”及德国1998年修订的《动物福利法》和奥地利2004年修订的《联邦动物保护法》把动物确定为人的伙伴动物之后,动物的法律地位问题再次得到我国学者的关注。一些学者经研究后认为,动物可以成为法律关系的主体。在对这些立法及国外特殊的判例和风俗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认为动物只能是特殊的法律关系客体或者保护对象。  相似文献   

7.
胎儿的权益保护在我国立法中很不充分,以致现实生活中胎儿权益受损时无法得到应有的补偿。适值民法典立法之时,有必要重新反思胎儿的法律地位以及我国目前立法对胎儿权益保护的妥当性,以确认其享有的权利范围;应当在采取附条件保护主义对胎儿利益进行保护的同时,扩大对胎儿民事权利的保护范围,对胎儿在健康权、继承权、抚养损害、受遗赠权以及程序法上作为诉讼主体的权利等方面予以确认。此外,立法上还应对胎儿民事权利保护的方式作较为详细的规定。  相似文献   

8.
破产重整制度涉及多方利益主体的协调与博弈,立法理应对各利益主体的利益进行全面的权衡,但在实践中,我国现行《破产法》对债权人的利益保护机制并不健全,本文主要针对债权人在破产重整中的利益保护问题做一探究,并针对立法中的不足,提出完善的措施,以期对我国的破产立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9.
商业诋毁已成为"中国式商战特征之一"。相关立法起草时,由于立法者自身智识的局限性,法律将商业诋毁限定在竞争对手之间。但近年来,司法实务中对非竞争关系的经营者、媒体、消费者、律师事务所、行业协会等主体也要求承担商誉诋毁的责任。国外立法也多有取消竞争对手的限制。商业诋毁本质是侵犯商主体信用权的行为,立法将其囊括在名誉权中进行保护的做法明显忽视其财产属性。我国应在民法通则中规定民事主体信用权,商主体信用权则由商业诋毁条款保护,以期能完善商誉保护体系,从而有效避免司法实务的困境。  相似文献   

10.
为了健全我国动物保护的法律体系,完善相关动物福利制度,我国在动物福利方面的立法应该加强,应当制定出一部符合我国自身国情的动物福利法。在介绍澳大利亚的有关动物福利法规体系的同时,给出了建设我国相关法律体系的建议,以期为我国动物福利立法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1.
一种理念的诠释:动物法律主体地位之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权利、主体的产生乃是根源于社会利益的需要。动物应该拥有权利并可以成为法律主体,我们赋予动物法律主体地位不仅仅是法律做出的改良,更是一种构建在“非人类中心主义”基础之上的法理念。  相似文献   

12.
随着现代科技、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人们不仅对正常自然人的法律保护意识不断加强,对特殊自然人的法律保护越来越受法律界人士的关注。通过对特殊自然人进行种类的划分,将特殊自然人的民事主体地位问题及民事行为能力问题的定位及归属进行分析,并浅述定位及归属的理由。  相似文献   

13.
自主招生认定书具有何种法律效力,在每年的高校招生工作中都会受到关注和讨论,属于教育法领域的一个新型问题。通过对高校在招生中的法律地位和自主招生法律性质的论证,可以看到,高校在招生工作中履行了特殊行政主体的职能,高校的自主招生具有具体的行政许可性质。因而,自主招生只是单方面的权利授予行为,对考生不具有法律上的强制性。  相似文献   

14.
一项发明创造只能授予一项专利权,这是包括我国在内的各国专利法普遍遵循的一项基本原则。因此,实践中出现的将同样的发明创造授予不同专利主体,进而产生专利的重复授权显然是违反专利法这一基本原则的。然而,对于同样的发明创造,由同一主体同时或者先后被授予两项以上的专利权是否属于专利重复授权,在我国学术界还存在较大分歧,进而影响了实务的统一。笔者认为专利重复授权,破坏了专利制度在专利权人与社会公众之间建立的利益平衡,侵害了专利技术使用人和社会公众的切身利益,建议对我国现行专利法律法规及部门规章做出适当修订。  相似文献   

15.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尤其是90年代中后期以来,我国对于延续了40多年的教育事业进行了收费、招生、就业、教学、后勤等一系列的改革。与此同时,传统的教育制度和理念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碰撞也使得现行的教育事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本文从教育主体一方的受教育者权利保护着眼,在对教育消费者内涵、外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重点对赋予受教育者以消费者法律地位的理由进行了阐述,以期对促进新形势下受教育者权益保护制度的建立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6.
质孙服考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质孙服是元代达官贵人地位和身份的象征,皇帝所赐质孙服,多以显示对臣僚的宠爱,受赐者往往以此为荣。按照参加质孙宴的人的地位不同,质孙服的结构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帝王、大臣、贵族等上层社会的人士所穿的没有“细摺”的腰线袍以及直身放摆结构的直身袍;另一类是在质孙宴上服务于这些上层人物的乐工、卫士等所穿的辫线袍。  相似文献   

17.
论法人分支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人分支机构是法人的组成部分 ,具有从属性、区域性、职能性三个特征。在我国民事立法中 ,应当赋予法人分支机构限定性民事主体资格。在民事活动中 ,一般情况下先由分支机构承担民事责任 ;当分支机构的财产不足承担时 ,再由所属法人补充责任。在民事诉讼中 ,法人分支机构具有独立的诉讼主体资格。澄清有关法人分支机构的认识在立法和司法上都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论商业秘密权及其法律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商业秘密不是传统知识产权的客体 ,在我国财产法中 ,缺少对商业秘密法律属性的确认。商业秘密权是一种特殊的知识产权 ,商业秘密权的范围、取得、内容、行使及法律保护都有自身的特点。应当加强对商业秘密权的法律保护 ,打击侵权行为 ,完善立法规定和司法程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