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95“全国图书质量大检查”结果评析吴琼为加强图书质量管理,提高出版社及其主管部门对图书质量重要性的认识,促进出版工作实现阶段性转移,1995年4月至10月,新闻出版署对全国出版社1994年的新版图书作了一次质量大检查,检查的重点是图书的编校质量。这...  相似文献   

2.
古籍今译图书的质量检查情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籍今译图书的质量检查情况吴琼为调查了解文化界和出版界所关切的大型古籍今译图书质量的真实情况,促进图书质量的提高,1994年3—4月,新闻出版署请了10位有高级职称的古籍专业工作人员,组成检查小组,进行了一次大型古籍今译图书的质量检查工作。这次共检查...  相似文献   

3.
图书编校质量的保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奇 《中国编辑》2003,(4):16-19
二十年来,图书的差错率一直居高不下,成了困扰我国图书出版的老大难问题。新闻出版署先后颁布了《图书质量管理规定》和《图书质量保障体系》,并从1993年开始,不间断地对全国图书的编校质量进行检查。但是,从总体上讲,“无错不成书”的问题却未能得到根本性的解决。最近,新闻出版总署再次敦促全国各出版社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编校工作,提高编校质量。编校质量保障问题,又一次成为我国出版界的重要话题。  相似文献   

4.
图书印前审读的尝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新闻出版署颁布的<图书质量保障体系>的规定,审读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审读书稿,二是指审读图书.审读图书,是指图书出版后由有关人员对图书质量进行审阅检查,作出评议,并将评议结果反馈给参审人员(初审、复审、终审),以此为据,奖优罚劣,并促进图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略谈图书质量的全面管理图书质量在出版社的出版经营活动中是第一要素,它决定着出版社经营活动的成败,决定着出版社的命运。一、出版社图书质量管理的要求出版社的图书生产过程是一个串联的系统工程,图书质量管理一定要实行全面质量管理。正如新闻出版署新出图(199...  相似文献   

6.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图书质量检查结果综述周月梅为贯彻新闻出版署提出的“提高图书的质量和效应,走内涵发展的道路”的精神,根据我社制定的有关管理办法,对1994年版的新书进行了认真的审读和质量检查。现将这次检查的有关情况和问题略作分析,供大家参考。一...  相似文献   

7.
对建立图书质量保障体系的一些看法杨小岩,牛太臣为了确保图书质量的不断提高,新闻出版署明确地作出建立图书质量保障体系的部署。那么,图书质量保障体系的科学含义、内容和目的是什么呢?我们认为,所谓图书质量保障体系,就是运用法律、行政、经济、舆论等手段对图书...  相似文献   

8.
为促进图书出版由以规模数量增长为主要特征向以优质高效为主要特征的阶段转移,新闻出版署决定进行全国图书质量大检查,并已就此向各地、各有关部门发出了通知。这次检查的重点是图书的编校质量,范围为1994年新版图书(以版权页为准)。检查工作由新闻出版管理部门和各出版社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军队出版社由总政宣传部负责组织实施。检查分普查和抽查两个阶段实施。普查阶段由各地新闻出版局、各出版社主管部门根据  相似文献   

9.
图书质量出现的严重问题近年来已成为我国出版界及广大读者越来越关注的焦点话题。1992年11月,新闻出版署向全国出版社下发了《图书质量管理规定(试行)》。该《规定》制定了衡量图书质量的具体标准,对保证、提高图书质量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同时明确规定了图书质量优劣者的奖罚措施。新闻出版署这一《规定》的下发无疑对保证和提高图书质量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使图书的总体质量有所提高。尽管如此,近两年来图书质量仍是出版界的一个突出问题,并在社会上造成了不好的影响,读者反映强烈,说:“无错不成书,百错是好书。”  相似文献   

10.
图书质量专项检查是图书质量监督部门为保障图书质量,依据相关法规和标准,针对特定时间段内的特定类型的图书,开展以图书内容质量、编校质量为主要内容的检查活动.从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最近三年的三次大型图书质量专项检查主题年活动来看,我国图书质量专项检查已成为常态,在检查的组织、方式方法、类别内容乃至工作细则等方面都越来越成熟,但在检查内容、检查形式和社会影响等方面还需要不断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1.
图书印制(印刷装订)质量是图书整体质量的一部分,是实施图书精品战略和落实《图书质量保障体系》不可或缺的环节。那么,出版社如何提高图书的印制质量呢? 一、高度重视印制质量 新闻出版署1997年颁布的《图书质量管理规定》中把图书的质量分为内容、编校、装帧设计、印刷装订四个方面。相对而言,提高图书内容、编校、装帧设计质量已得到了大家的重视,  相似文献   

12.
本着一般号召和个别指导相结合的领导工作原则,中宣部出版局、新闻出版署图书司于1991年10月成立了“检查评估出版社小组”,对陕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7月至1991年6月一年间出版的300多种新版图书,组织有关人员进行了审读评估。这是在新的出版改革形势下,对如何进一步提高图书质量所进行的一次技术性探讨。通过对出版社一个时期的图书品种、结构、内容、质量等方面进行分析,有利于认清问题,抓住关键,抓好调整结构、优化选题、提高质量,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建设。本刊摘发评估小组的情况报告,供各地出版工作者借鉴。  相似文献   

13.
编辑超负荷与出版物质量张惠芝【石家庄】当前图书市场空前繁荣是有目共睹的,但是出版物质量也出现了严重的滑坡。近两年来,新闻出版署先后三次对部分出版社的极少量图书进行了质量检查,不合格产品分别占被查图书的87%、100%和69%。这个比例充分说明了图书质...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无错不成书”的现象受到社会的谴责,新闻出版署十分重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1992年即颁布了《图书质量管理规定(试行)》,并不断组织对编校质量的检查,采取了严厉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5.
我们知道,传统的校对工作大量地集中在对照原稿校异同上。新闻出版署颁布实施的《图书质量保障体系》中明确规定:“校对工作应对原稿负责,消灭一切排字上的错误。发现有错漏和不妥之处,应及时提交编辑部门解决。”根据这项规定,要求校对人员至少要做到两点:一是对照原稿“校异同”,这是对校对的最低的要求,是必须做到的;二是如果校对人员发现了原稿的错漏或不妥之处,应交由责编解决,校对人员无权擅自修改,即“校是非”。随着磁盘书稿的出现,使图书出版从作者定稿后即具有了最大的保真性。编辑只是对书稿进行取舍的选择,很少做…  相似文献   

16.
果阳 《现代出版》2003,(1):44-45
每一个出版社都会经常收到大量的读者来信,内容包括图书出版工作的方方面面,但其中较多、反响较大的就是图书的质量问题。作为出版社来讲,必须高度重视这些读者来信,认真加以整理、分析、反馈和改正,从而为提高图书的质量服务。笔者认为,这是出版社在图书出版的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项重要工作。新闻出版署颁布的《图书质量管理规定》界定的图书质量管理范围有四个方面:图书内容质量、装帧设计质量、编校质量和印刷装订质量。衡量一本图书的质量高低,通常一方面通过参加国家图书奖、“五个一工程”奖及各省市优秀图书奖的评选来确认;…  相似文献   

17.
人民交通出版社在抓好经济效益的同时,狠抓图书质量,确定3月份为“图书质量月”,提出把抓质量作为今年的重点工作,以提高工作质量、图书质量带动其他工作。在今年3月份的“图书质量月”中,出版社成立了由总编辑主持的“质量管理组”;召开了全社动员大会;学习了新闻出版署印发的《图书质量管理规定》;制定和完善有关管理质量、书稿质量、印  相似文献   

18.
张红 《新闻传播》2005,(7):46-47
2003年10月17日,新闻出版总署向社会公布了“2003年辞书质量专项检查”的结果,作出了对检查出的19种不合格辞书的查处决定,这些加大对图书出版质量监管力度的举措,令全社会关注,使出版界受到很大震动,也使图书出版界受到很大鼓舞。这也向出版不合格图书的出版单位敲响了警钟,图书编校质量问题又一次凸现在我们每一个出版工作者面前。为什么质量低下的图书充斥市场、图书质量问题如此严重,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相似文献   

19.
1997年,对出版战线来说,可说是向质量聚焦年。李鹏总理签发了《出版管理条例》,紧接着,新闻出版署的《图书质量管理规定》、《图书质量保障体系》相继出台,对出版工作从以数量规模向以质量效益转移,起了强有力的促进作用,说明了国家对提高图书质量的重视和决心。    相似文献   

20.
图书质量是出版社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我国的出版领导机关历来重视图书质量,早在1952年10月,便对出版社作出了必须实行书稿三审制的规定。从50年代到“文化大革命”开始前的十几年间,曾开展了多次全国性的图书质量检查活动。80年代以来,国家出版局、新闻出版署、中宣部等领导部门,又不断重申要加强图书质量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