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冲量是描述力对时间累积效应的物理量,其定义式I=F·t,只适用于求恒力的冲量.如果在时间t内,作用在物体上的力是变化的,就要把整个运动过程分成很多很短的时间间隔△t,以至在△t时间内,可以认为力是不变的,用这段时间里的作用力乘这段时间,则力的冲量为Fi△t.t时间内力的冲量等于这些小段力的冲量的矢量和I=∑Fi△t.在具体求解时有多种方法,本文结合例题做一归类探究.  相似文献   

2.
力F和力的作用时间t的乘积Ft称为力的冲量.当外力变化时,冲量不能直接由定义式I=Ft计算,这时冲量的求解有以下几种方法.一、平均值法例1 物体受到一随时间变化的外力作用,外力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为 F=(10 5t)N,则该力在前2 s内的冲量为____.  相似文献   

3.
物体受恒力作用,力的冲量I=F&;#183;t,由F-t图象如图1中阴影部分的“面积”表示力,在时问t内冲量大小.如果力随时间作线性变化时,力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线在F—t坐标上如图2所示,力F在时间t1到t2内的冲量也可用图中的阴影线“面积”表示(这和在v-t图象中用“面积”表示位移是一个道理).  相似文献   

4.
牛顿运动方程f=ma是揭示了做机械运动的物体受力和产生加速度的瞬时关系.事实上我们不仅要研究力的瞬时效应,而且还要研究物体在力的持续作用下力对物体产生的累积效应、累积效应有力在时间过程中累积和力在促使物体运行一段路程中的累积效应.在这里先谈力的时间累积效应.冲量是表示力在时间过程中的累积效应,冲量等于力乘以力所作用的时间,  相似文献   

5.
力、位移、时间都与功率相联系,这种联系在技术上具有重要意义. 如果物体沿位移方向上受到的力是F,从计时开始到时刻t这段时间内,发生的位移为s,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v,则在这段时间内力F做功的功率为P=W/t=Fs/t=Fv.  相似文献   

6.
应用动量定理可对某些问题进行间接求解,这是一种等效替代法.例如求平抛物体在一段时间内动量的变化,就可用重力的冲量来代替:△P=mg&;#183;△t;又如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在某段时间内向心力的冲量,由于向心力是变力,不能用力乘时间直接做,只能用动量的变化来替换:I向=mv‘-mv≠F&;#183;t.在2002年高考理科综合卷中,  相似文献   

7.
题目水平地面上有一质量为m=4kg的物体,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物体从静止开始受如图1所示水平力F作用.试求物体在第15s时的动能.(取g=10m/s2)错解: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受到两个力作用,其中滑动摩擦力大小为f=μmg=4(N),对应在时间t=15s内的冲量为If=-ft=-60(N·S).而水平力F在t=15s内的冲量为IF=5×5-3×5+15×5=85(N·S).则由动量定理IF+If=mv-0以及动能EK=21mv2,可得物体在t=15s时的动能为EK=78.125J.分析:上述解答未对物体的运动过程作细致考察,便认定物体在t=15s时间内一直受到滑动摩擦力f的作用,这一点是缺少依据的,实…  相似文献   

8.
动量定理研究的问题是:一个物体(或一个系统)受到合外力冲量作用时,其动量的变化和合外力冲量间的关系,即F合&;#183;t=△P。应用它应注意下列几个特性.  相似文献   

9.
高中《物理》(试验修订本·必修 )第一册涉及到了变力对时间和变力对位移的两种平均值 ,其定义如下 :在 t1到 t2 时间内 ,变力 F对时间的平均值为 Ft=1t2 - t1∫t2t1F . dt,  结合动量定理有Ft=1t2 - t1(mv2 - mv1) . 1在 s1到 s2 位移内 (直线运动 ) ,变力 F对位移的平均值为 Fs=1s2 - s1∫s2s1F . ds,  结合动能定理有Fs=1s2 - s1(12 mv2 2 - 12 mv12 ) . 2从上述两种平均力的定义可见 ,它们是根据力对时间和空间的两种不同的累积效应引入的 ,它不仅是数学的定义 ,而且有明确的物理意义 ,即在一定时间内 Ft与真实力具有相等的冲量…  相似文献   

10.
在解变力作用下的物理问题,常常利用变力的算术平均值(F_1+F_2)/2来定量地求解.这种平均力求解是有条件的,即:计算冲量I=(?)((F_1+F_2)/2)t中,F应是t的一次函数;计算做功W=(?)s=((F_1+F_2)/2)s中,F应是s的一次函数.  相似文献   

11.
动量定理的内容表述为:物体所受外力的合冲量,等于它动量的变化.公式表达为:F合t=p-p'或I合=△p.它反映了外力的冲量与物体动量变化的因果关系.在涉及力F、时间t、物体的速度v发生变化时,应优先考虑选用动量定理求解.下面解析动量定理典刑应用的六个方面,供同学们学习参考.  相似文献   

12.
动量定理的内容是:物体所受合力的冲量等于该物体的动量变化,其表达式为:I=P2-P1=mv2-mv1,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1)I为合力冲量,如外力是恒力,可先求合力F合,再求合力冲量F合t;若物理过程较长,分几个阶段,或者在该过程中有变力,则“合力冲量”应理解为“外力的总冲量”,等于各  相似文献   

13.
1、动量与冲量及动量定律力与力的作用时间的乘积 ,叫做冲量 ,冲量这一物理量描述的是力在持续作用时间内的一种积累效应→表现在动量的变化上 :物体所受的冲量等于物体动量的变化 ,这就是动量定理。2、功与动能及动能定律力和在力的方向上发生的位移的乘积叫做功 ,功这一物理量描述的是力在空间的移动过程中的一种积累效应→表现在物体动能的变化上→外力对物体所做的功 =物体动能的变化 ,这就是动能定理。3、对应的表达式Ft=mvt-mv0 (在一条直线上时 ,根据F =ma =m(vt-v0 ) /t)Fs=mv2t/ 2 -mv20 / 2 (根据F =ma …  相似文献   

14.
一、利用动量定理求物体的动量变化 例1将质量为5 kg的物体以v0=6 m/s的速度 从足够高处抛出,经t=4 s其速度变为vt.求该物体在 这4 s内的动量变化(不计空气阻力,g取10 m/s2). 分析与解:由于物体的初、末速度方向均未知,故 无法用△p=p2-p1来求解,而动量定理为我们提供了 求动量变化的另一种方法. 物体在空中运动过程中仅受重力(恒力),故合力 的冲量就是重力的冲量.由动量定理有: △p=IG=mgt=5×10×4 kg·m/s=200 kg·m/s, 方向竖直向下  相似文献   

15.
<正>一、动量1.定义:运动物体的质量和速度的乘积叫做物体的动量,通常用p来表示。2.表达式:p=mv。3.单位:kg·m/s。4.标矢性:动量是矢量,其方向和速度方向相同。5.动量、动能及动量变化量的比较。二、冲量1.定义:力F和它的作用时间t的乘积叫做这个力的冲量,通常用I表示。2.表达式:I=Ft(此式只能用来计算恒  相似文献   

16.
功的计算在中学物理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中学阶段所学的功的计算公式W=Fscosα只能用于恒力做功情况,对于变力做功的计算则没有一个固定公式可用。当物体在变力的作用下作曲线运动时,若力与位移的方向同步变化,但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的切线方向之间的夹角不变,那就可用“化曲为直”的思想将曲线分成无限个小元段,每一小元段可视为一直线,则每一小元段可视为恒力做功,总功即为各个小元段做功的代数和,即W=F1&;#183;s1cosα+F2&;#183;s2cosα2+F3&;#183;s3cosα3+…Fn&;#183;sncosαn。  相似文献   

17.
例1如图1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和物体运动速度副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2、图3所示.由图象可知当t=1s时,物体处于——状态.t=5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N.[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我们知道,恒力的功可由公式W=Fsoosα方便求出.该式的适用条件是:F为恒力且受力物体向着确定的方向作直线运动(这时作用力和位移的夹角α也是恒定的);恒力的冲量可由公式I=Ft方便求出.该式的适用条件是:F为恒力.如果是变力作用,就很难套用上面的公式了.那么线性变化的力的功和冲量如何求解?它们的适用条件是什么?  相似文献   

19.
1.如何理解动量和冲量的矢量性因为力是矢量,所以由冲量的表达式I=Ft可知冲量也是矢量,但冲量的方向一般并不是力的方向.如果在作用时间内作用力为恒力(大小和方向都不变)时,冲量的方向与力的方向是一致的;如果在作用时间内作用力是变力时,特别是作用力的方向也变时,冲量的方向应是平均力的方向.由动量定理可知,实际上冲量的方向是物体动量变化的方向.  相似文献   

20.
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发生的位移与力是做功的两个不可缺少的因素,恒力对物体所做的功W=Fscosθ,这里θ为F与s间的夹角.若是F或θ在变化时则不能直接用以上公式来计算,而是采用微元法,取每一足够小,每一段都看成直线,每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