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孔子说:“君子之道有三,我都没能做到:仁者不忧虑,智者不迷惑,勇者不畏惧。”子贡说:“这是先生自己所说”。  相似文献   

2.
"君子"是孔子心目中理想的人格标准,代表有道德觉悟和修养的人,在古代常与小人(没有道德觉悟和修养的人)相对。当代著名学者余秋雨认为,中华文化的人格理想是君子之道。作为现代学校的领导者和管理者,校长应从中华文化中汲取君子之道,做一个君子型的校长。一、校长要做一个仁爱善良的君子子曰:"君子之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意思是孔子说:"君子之  相似文献   

3.
"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韩炳华老师在教学、爱生和敬业上堪称智者、仁者和勇者。这三者何为一体,呈现的是一位默默耕耘的教育者形象。  相似文献   

4.
教育有没有终极关怀?有的,就是培养独立人格。孔子说"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又说"君子不器"。孟子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些观点体现了教育的终极关怀:培养大写的人,具有独立人格的人。周敦颐在《爱莲说》中用形象化的语言描述具有独立人格的君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相似文献   

5.
早在中国古代,知识垄断于官府,《汉书·艺文志》称“诸子之学,皆出王官。”是孔子打破了这一局面,开学下私人之风。孔子以其“有六艺以教民”的儒者身份,深刻剖析了教育理论的人性基础———“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下文凡引文出自《论语》者,只注篇目);概括阐发了教育的原则和宗旨———“有教无类”(《卫灵公》);全面论述了教育方法和手段———“循循然善诱人”(《子罕》);概要揭示了教育的终极目标———培养造就“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子罕》)的君子。可以说,透过孔子教育思想的时代局限性,其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6.
片段选读一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译】  相似文献   

7.
李鸥 《考试周刊》2014,(62):143-144
《论语》作为孔子及门人的言行集,内容十分广泛,多半涉及人类社会生活问题,对中华民族的心理素质及道德行为有重大影响。《论语》中的"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的教育标准,让新世纪教师能学到哪些为师之道呢?文章就这一问题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8.
《上海教育》2009,(19):16-16
课堂上,我和一群女学生在摇头晃脑地背《论语》:“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这时,一位女生忽地站起来,“老师,你认为什么是真正的不惑?”我一时不知怎么回答,只能随口回应一句,“子曰:‘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那时的我,只是一个初出茅庐的青年教师,对“不惑”的问题,从来没有认真思考过。  相似文献   

9.
[名言点睛]1、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孔子(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2、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相似文献   

10.
“文化复兴”论自提出至今经过了近百年的历史,它反映了几代学人对复兴传统文化所进行的艰难探索.李长之的文化复兴论以儒学为本体,着重探讨文化复兴所涉及的人生观问题以及对待中西文化冲突的心态问题.在对这些问题的探讨中,始终贯穿着的一个信念就是“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这是李长之对整个民族性格的期待,也是复兴民族文化应有的心态  相似文献   

11.
处在钱潮滚滚,充满焦躁危疑忧惧情绪,人与自然、人与人疏离感日益加剧的今天,人们开私塾,拜孔子,背儒经,无疑是希望收到调整心态、从容对待潮流挑战的效果。孔子的价值观中有哪些内容可以帮助我们达成这个目的?现认为,要认识孔子其人其学,必须抓住"道",而孔子之道又导源于《周易》。探源讨流,说明孔子思想中最值得当今汲取或借鉴的东西是:一、周易和孔子之道的理想境界———中和之道;二、周易的忧患意识和孔子的担当精神;三、周易的"彰往察来"和孔子的"过则勿惮改"。  相似文献   

12.
杨孟 《安康学院学报》2012,24(4):23-26,44
"君子"一词在春秋以前的典籍中多指人的地位、身份或称谓。至孔子时代,尤其是《论语》中对"君子"大发其义,较之以前有很大的转向。这时的"君子"多指向人的道德伦理方面,是集道德修养、文化学习、能力地位于一身的理想人格的体现。这一转向背后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主要表现在:井田制、宗法制的逐渐瓦解;官学的衰落和私学的兴起促进了士阶层的发展壮大;人本主义的觉醒与人的道德精神的彰显。  相似文献   

13.
浅议英国的绅士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国绅士文化有贵族精神和中间阶层的文化价值观念两个来源,它经历了发展与变迁的轨迹,具有一定的现代价值。绅士风度是英国文化的精髓,是英国人的价值取向和努力方向。深受这种文化熏陶的英国人,在生活、工作、为人处事等方面都以此作为一个标准。  相似文献   

14.
在近代欧洲社会,凸显社会时代特征的绅士教育从意大利发端,最早出现"绅士"的概念,并进行了绅士教育的早期实践。后来,绅士教育在法国和英国得到了发展,但在英国的发展超过了在法国的发展。在17世纪,绅士教育不仅成为了英国社会的一种时尚,而且确立了具有鲜明的英国特色的绅士教育理论体系。绅士教育对后世西方教育产生了持久和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孔子和苏格拉底是中西方文化史上最具影响力的智者。孔子作为儒家思想代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苏格拉底和孔子一样,从未著书立说,但是他影响着整个西方的哲学思想。孔子的"启发"艺术与苏格拉底的"产婆术"虽有异曲同工之处,但是两个教学方法的背后又蕴含着巨大的中西方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16.
孔子第一个明确提出“中庸”概念,并把“中庸”看作为“至德”。中庸,就是恪守中正之道、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与中和之意。“中和”,是中庸的精髓。从伦理学层面看,中庸,在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方面,追求“和而不同”的中和境界;在道德行为上,坚持“过犹不及”的理性精神;在道德选择上,发挥“随时而中”的权变智慧;在道德规范上,坚持“兼德而至”的辨证思维原则。  相似文献   

17.
自古及今,人们对孔子有颇多误解,本文以分析人们曲解孔子的原因为线索,列举人们对孔子的误解之处,并一一还原孔子的本意。  相似文献   

18.
孔子在叙述其生平经历时,把自己描画成为一个发愤忘食、乐以忘忧的仁者形象,且突显其人生理想状态:而立、不惑、知天命、耳顺、随心所欲。孔子是中国口述自传第一人。我们认为,中国自传的叙事传统之一,尤其是中国式自传的叙事形式修辞之一实渊源于孔子,即重视叙述自我反省后的道德修养,而不太在意对自我生平中的事件叙述。孔子从不纯粹叙述事件本身,而是隐含或明言其叙事目的。因此可以说,正是孔子的自我口述叙事,开启了陶渊明《五柳先生传》等类型的自传叙事模式,其自传诗学影响深远。不得不承认,《论语》中大量的语料是孔门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等传记叙述者对孔子形象的他画,而可以归结到孔子自我描画的文字着实不多,甚至我们必须明晓本文中的孔子自画文字,也是通过孔子弟子转述而形成的。一个特别重视史官传记文化的中国,如此稀缺对自我生平叙述的经典,不得不说是源自孔子及其所创造的儒家文化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9.
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在《论语》中处处体现孔子的这种经济思想。孔子从"仁"的角度出发提出"藏富于民"的思想来告诫统治阶级富民与治国之间的关系。"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同时孔子也把"仁"的思想贯彻到经济思想的这一领域即"藏富于民"、"节用而爱人"等。通过这些简单而朴素的经济思想的背后解读其对当代社会发展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20.
《论语》一书记述了孔子应答弟子及时人的言论,书中弟子称孔子为“子”、“夫子”、“孔子”甚至“仲尼”,称谓复杂多变。由于周代崇尚礼乐文化,对称谓也有一套严格的礼仪规范,人们在日常交往中不可能出现错误,因此清代崔述以弟子面称孔子为“夫子”而疑其篇章为伪作。通过辑录《论语》中称谓为“夫子”的言论,从“夫子”的本义和周代对称谓礼仪的规范两方面进行分析,可知“夫子”这一称谓在《论语》中有不同含义,有表示对孔子学识的崇敬,也有表示对孔子曾是士大夫身份的尊重,从而说明在当时,弟子面称孔子为“夫子”是有可能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