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复杂飞机结构裂纹萌生寿命确定的工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静拉伸应变测量试验的方法,确定了典型飞机复杂结构在载荷作用下的应变分布,并准确判断出其疲劳危险部位。对典型飞机复杂结构模拟件进行了等幅加载疲劳试验,并在疲劳试验过程中采用着色探伤方法测得了疲劳裂纹扩展数据。在此基础上,提出并建立了一种适用于确定复杂结构疲劳裂纹萌生寿命的工程方法,包括疲劳裂纹萌生寿命反推法和含有不确定寿命样本的统计推断方法。根据该方法对试验样本疲劳数据进行处理得出了裂纹萌生中值寿命及其在95%置信水平下的单侧置信下限。  相似文献   

2.
LZ50车轴钢疲劳裂纹扩展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完成了连铸和模铸LZ50车轴钢疲劳裂纹扩展试验,得到了两类LZ50车轴钢的疲劳裂纹扩展曲线。采用Paris公式和另一种全范围表达式研究了两种铸造工艺下LZ50车轴钢的疲劳裂纹扩展规律。研究结果表明:Paris公式仅能描述LZ50车轴钢疲劳裂纹稳定扩展阶段的规律;全范围表达式对LZ50车轴钢的全范围疲劳裂纹扩展规律描述较好,且得到的疲劳裂纹扩展门槛值与试验曲线得到的门槛值接近,相对误差小于3%;连铸LZ50车轴钢的疲劳裂纹扩展速率门槛值低于模铸LZ50车轴钢,其疲劳裂纹扩展性能不如模铸LZ50车轴钢。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疲劳裂纹扩展速率da/dN教学实验中的柔度法标定。在疲劳裂纹扩展速率da/dN的测试中,读取裂纹长度a对学生来说非常困难。本文通过拟合裂纹长度a与疲劳试验机的系统频率f的关系曲线,成功解决了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4.
Paris模型、Walker模型和Forman模型是常用的3种疲劳裂纹扩展速率模型,为比较3种模型在不同应力比下,拟合疲劳裂纹稳定扩展阶段速率的异同,采用标准紧凑拉伸试样进行疲劳裂纹扩展速率试验,由试验数据拟合得到3种模型公式的参数,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3种模型拟合精度均随应力比增大逐渐降低;对于单一应力比下的疲劳裂纹扩展,3种模型均具有较好的精度,但对于不同应力比下的疲劳裂纹扩展,Walker模型的拟合结果随应力比增大略有失真;而Forman模型的拟合结果随应力比增大有较大失真。  相似文献   

5.
应用MTS试验机进行了贝氏体钢轨钢裂纹扩展速率试验,利用Paris公式分析了贝氏体钢轨钢裂纹扩展速率试验数据,结果表明:可以利用Paris公式获得的疲劳裂纹扩展速率公式计算指定应力强度因子幅下裂纹扩展速率。  相似文献   

6.
直升机结构设计的损伤容限分析,需要使用材料疲劳裂纹扩展速率曲线性能。在总结传统疲劳裂纹扩展曲线的基础上,本文讨论了四参数全范围da/dt曲线公式。根据断裂性能测试标准,分别实验测试了直升机桨叶根部材料断裂韧性K1C,3个应力比下的裂纹扩展门槛值ΔKth和裂纹扩展速率da/dt;然后,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法对试验数据进行了曲线拟合,分别得到了断裂等寿命曲线和四参数全范围da/dt曲线公式的参数估计式;最后,将此公式运用于不同应力比下的裂纹扩展速率试验数据,拟合得到该材料四参数全范围da/dt曲线公式。  相似文献   

7.
研究目的:在相同的反复张力下,研究V形切口圆条表面裂纹的疲劳扩展规律。研究方法:1.构建V形切口圆条模型(图1),基于线性二次元将模型表面离散成一个个网格点(图2);2.以AZ-6A-T5镁合金为例,利用J积分计算应力强度因数,利用NASGRO裂纹增长率模拟裂纹的疲劳扩展;3.通过研究不同的裂纹纵横比和对应的应力强度因数之间的相关性来研究裂纹的扩展。重要结论:1.在裂纹扩展时裂纹纵横比的初始值对断裂形状的发展有重要影响;2.裂纹纵横比对疲劳负荷寿命的作用比缺口半径更加明显;3.当裂纹前缘演变成一条直线形时可观察到不稳定的裂纹扩展;4.裂纹深度一定时,断裂纵横比越小,疲劳负荷寿命越短;5.当裂纹纵横比为0.6-0.7时,出现了不稳定的裂纹扩展。  相似文献   

8.
高压富气输送管道要求发展管道钢的裂纹尖端张开角的测试方法。采用准静态的撕裂过程和长裂纹扩展长度试件,进行了X70管道钢的裂纹扩展试验,用摄像机跟踪拍摄裂纹扩展全过程,从获得的照片上直接测量出裂纹扩展全过程的CTOA值,分析了裂纹扩展中的断裂力学行为。试验结果表明,试件的韧带厚度越小,越容易获得稳定的扩展过程,且稳态裂纹扩展的CTOA值随试件韧带厚度的增加而增大,太厚的试件不易得到稳态扩展过程。韧带厚度为4 mm、8 mm试件的稳态的裂纹扩展阶段分别为7.6°、11.3°,裂纹扩展长度与韧带厚度比在4~25、4~10之间。  相似文献   

9.
该文的主要目的是利用英国剑桥S250MK-Ⅱ扫描电镜,对高温多轴疲劳试样的断口形貌特征进行系统地扫描观察。结果表明,裂纹萌生于试件缺口根部最外层,起始于材料缺陷,试样加工刀痕,以及材料组织内部的脆性颗粒等附近,并呈现萌生裂纹的多源性;疲劳裂纹扩展区疲劳条纹为沿圆周方向被撕断的、不连续的条纹,而不是疲劳条带,并伴随着二次疲劳裂纹的出现;在瞬间断裂区,随着非比例度的增加,在瞬间断裂时韧窝逐渐加深,且撕裂面逐渐加大,且晶内第二相强化粒子Ni3Al是产生韧窝的主要根源。  相似文献   

10.
基于Paris 公式建立TBM 刀盘的裂纹扩展模型,利用Workbench 模拟裂纹的开裂过程,计算出其循环次数与应力强度因子。 并改变双裂纹的初始长度、距离、角度,分析多部位损伤时筋板的裂纹扩展寿命。 结果表明,裂纹的初始长度越长构件越容易失效,每增加2.5 mm 寿命将减少35%,而双裂纹距离对寿命的影响较小,在10%以内。 当裂纹方向和受力方向垂直时,构件容易失效,反之则对寿命的影响越小。 该研究可为刀盘设计过程中疲劳寿命领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为了分析研究焊缝、热影响区、母材的损伤容限性能差异,对TA15钨极氩弧焊焊缝、热影响区和焊接母材分别进行了断裂韧度试验和疲劳裂纹扩展速率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焊缝、热影响区、焊接母材的断裂韧度值差别不大;三个应力比下(R=0.5,0.06,-1)氩弧焊热影响区裂纹扩展速率均较母材及焊缝的稍高,这种现象在正应力比下的低速扩展区更明显些;焊缝裂纹扩展速率一般稍低于母材。  相似文献   

12.
广石化乙烯装置扩能改造中,采用乙烷、石脑油分区裂解工艺改造乙烯裂解炉,大幅提高了乙烷转化率,有效降低了系统内乙烷循环量,从而提高了乙烯收率,使整个乙烯装置产量达标,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双连拱隧道施工工序复杂,致使围岩应力发生多次重新分布。尤其在浅埋、偏压情况下,如果施工工序不合理,必然导致衬砌裂缝的出现。以铜黄高速公路汤屯段富溪隧道为背景,指出偏压荷载、地下水和不合理的施工工序是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根据不同成因,分别采用设置挡土墙、地表排水、注浆加固、先施工浅埋侧等方法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14.
浅埋偏压连拱隧道开裂原因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双连拱隧道施工工序复杂,致使围岩应力发生多次重新分布.尤其在浅埋、偏压情况下,如果施工工序不合理,必然导致衬砌裂缝的出现.以铜黄高速公路汤屯段富溪隧道为背景,指出偏压荷载、地下水和不合理的施工工序是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根据不同成因,分别采用设置挡土墙、地表排水、注浆加固、先施工浅埋侧等方法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15.
通过国外在混凝土结构工程中,工程技术人员对于裂缝的调查、分析与处理方法的一般工作流程的介绍,建议国内混凝土工程界尽早制定有关规程。  相似文献   

16.
对楼板缝开裂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对如何防治楼板开裂这一质量通病提出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从设计、施工、生产三个方面对楼板缝的开裂原因进行了分析;从把好设计关、严格操作程序和产品的选用三个方面加以阐述;板缝开裂的预防措施和施工操作程序,并提出裂缝修补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7.
裂缝是混凝土结构中客观存在的一种现象,它的存在和发展会降低混凝土材料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影响建筑物的外观和使用寿命。分析了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及纤维在混凝土性能改善方面的作用,着重强调纤维在混凝土裂缝控制方面的优良性能,同时还就纤维混凝土工程应用中面临的问题和研究的方向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混凝土坝的裂缝是一个水利工程中普遍存在的工程问题,它会使建筑材料变性,丧失原有的承载力和使用价值,更有甚者会导致溃坝,威胁国家利益和上下游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影响社会的安定团结。本文针对混凝土由温度引起的裂缝问题,分析了温度裂缝的分类、产生原因、控制手段,总结了各种温度控制措施,以保证建筑物和构件安全、稳定地工作。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圆柱体直前缘表面裂纹在循环拉伸与循环扭转载荷共同作用下的扩展规律进行实验研究,分析了不同载荷曲线相位差、以及拉扭应力幅度对表面裂纹扩展路径、疲劳寿命和裂纹扩展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相位差对裂纹扩展行为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初始阶段的裂纹扩展主要受到剪应力幅度的影响,后继扩展则依赖于轴向应力幅度。拉应力和剪应力的增加均会增加裂纹扩展速率,但轴向应力幅度变化的影响大于剪切应力幅度。  相似文献   

20.
裂纹顶端的扩展准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应用断裂力学和塑性力学对裂纹顶端的分析基础上,提出了裂纹顶端塑性区内方向应变能的概念,并建立了基于此概念上的裂纹扩展准则,引入裂纹顶端临界扩展本征区概念,消除了应变能积分中的奇异性。与其它裂纹扩展准则的比较结果表明:在此基础上建立的裂纹扩展准则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