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在多元一体格局中,从历史、语言、文化等视角探讨羌族和彝族的渊源关系已有很多研究成果。不过,以宗教的经咒为切入点来进行比较研究的,还不是很多。对羌彝敬神经咒文化内涵的比较研究,有利于深入理解藏羌彝走廊上的民族流动与文化格局。同时,羌彝敬神经咒文化的诸多相同性及其所体现出的共同思想,充分印证了藏羌彝走廊上羌彝两族有着一定的历史渊源。羌彝敬神经咒文化相互交融,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多元一体格局。  相似文献   

2.
羌族源于西戎,活动在黄河上游,中心在河湟之域(今青海东部及甘肃部分地区),以羊为图腾,由土著戎族结合三苗(蛮人)与华夏族人而形成,尊奉炎帝为祖先。其本族的祖先为戎人无弋爰剑,后形成较多的种落。秦献公派军西征,无弋爰剑之孙叩率羌落避难而西迁。战国末期,“河湟”的羌落又有南迁于岷江上游的蜀族地区(今四川广元、绵阳、德阳、阿坝、广汉地区)者,后形成白马、牦牛、冉 等羌。历沧桑,至明清或近代,羌族除少数仍称羌外,大都演变为藏、珞巴、彝、纳西、白、基诺、哈尼、普米、傈僳、怒、阿昌、拉祜、缅、景颇、独龙、门巴等族(今四川有羌、藏、彝等族)。川西北羌人等皆尊奉炎黄和禹为祖先,多已汉化。羌族为中华民族和文化的形成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3.
羌藏两族的盟誓习俗,其功能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用于处理氏族间、部落间或国家间的矛盾;二是用于各部落间的协同举兵;三是用于再申君臣之间的关系;四是用于决策或处理部落联盟制国家内部的重大事项。但盟誓作为一种习俗,随着历史的发展,其功能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本文将从盟誓的功能及其演变两个方面对古代羌藏两族的盟誓习俗作一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苏州传统民居有着独特的空间形态,体现了尊重自然、顺应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其平面布局、交通流线规划和对环境的适应性对现代室内设计的创新和发展有着很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徐曼 《华章》2011,(22)
随着现代人类快节奏高节拍的生活,促使现代室内设计趋向节能环保、个性舒适、文明智能的方向发展,室内软装饰应运而生,显示出愈来愈重要的作用.本文就软装饰所涉及到的室内设计中风格的营造,快速便捷的改变室内氛围,并提出软装饰是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已经成为现代室内设计中的"和谐号".  相似文献   

6.
羌族自古以来都以石砌技术精湛而闻名遐迩,其传统民居建筑主要为石砌碉房和碉楼。它不仅是羌族物质文化的重要载体,而且也因为它的实用性和抗震性能使它成为羌族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羌人信仰原始宗教,相信万物有灵,羌人对宗教信仰的表述在羌族传统民居建筑上体现得淋漓尽致。本文深入探析了羌族传统民居建筑的宗教文化内涵,解读了羌人浓郁的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和守护神崇拜的原始宗教文化。提出了把发展羌区旅游业和羌族传统民族文化保护有效地结合起来,合理地对传统民居建筑进行保护性旅游开发,将既有利于提高羌族地区的经济收入,又能促进羌族传统民居建筑的保护和传承,从而让羌族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7.
我国历史上从商周历经两汉以迄隋唐,对于居住在西部边疆的各部族,一律泛称为“羌”或“西羌”。“西羌”包括150多个部落或民族。大量的考古资料证明,在五千余年前,整个青藏高原,都有藏族的祖先——发羌,生活在这片土地上。今天分布在西藏自治区和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省境内的藏族,是我国西部边疆古代羌人诸部、族,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长期交错杂居,相互自然同化,共同发展的结果。从远古开始,藏族的祖先——羌人就同华夏族(古代汉族的自称)有着密切的关系,特别是在两族的交接地带,相互交往更加频繁。在两族的经济文化发展过程中,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你中有我,  相似文献   

8.
当前建筑形式多种多样,在建筑设计发展的浪潮中,节能建筑设计的出现给现代建筑带上了节能环保的标签。中原文化源远流长,其建筑理念对现代建筑仍有许多可借鉴之处,关键是要把传统的思想与当代的节能设计理念进行融合,把传统民居中的优秀设计手法运用到新时期的建筑设计中,达到节能环保的作用,这也是节能建筑对未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羌族释比经典》评议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历史上羌族是一个人口众多和分布极广的民族、也是汉族前身华夏族的重要构成部分。学术界一般认为.古代的羌族应与现今广泛分布于我国西南部的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的各民族有着族源和文化上的密切联系。同时.现今藏缅语族羌语支的民族的人数也远远超过了现今羌族的人数。现今的羌族是古代羌族的一支后裔,而他们一直较好地保留和传承着古羌文化的核心部分。因此。研究我国古代的华夏族和现今藏缅语族各民族的历史与文化必须了解羌族的历史与文化。  相似文献   

10.
浅论室内设计中的环保节能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环保节能设计角度出发,反思了我国目前室内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构建环保节能设计新理念的思路,并对环保节能设计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周振坤 《科教导刊》2020,(2):168-169
能源过度消耗,环境污染严重已经威胁到了人类的生活和身体健康,成为世界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建筑室内设计行业中,绿色设计理念遵循的是降低能耗、循环再利用的原则,强调以人为本,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环保健康是室内设计追求的目标,绿色环保设计理念在当前已经被广泛应用,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流趋势和诉求,在现代室内设计中,也应贯彻绿色设计理念,充分运用环保材料,发挥出自然资源的循环利用功能,以及绿色植物的益人作用。本文对绿色设计原则及绿色设计理念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了归纳阐述,希望为广大设计师今后应用绿色设计理念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2.
从汉代以来,内迁的羌人不但受到汉人的歧视,而且还受到来自其他内迁少数民族的歧视。从资源竞争、文化冲突和羌人自身的凝聚力三个方面来对此历史现象进行考察分析,可以发现此现象实则是由于中国历史上汉语的话语霸权地位对内迁的少数民族文化产生的压迫式的影响所造成的。  相似文献   

13.
黄汶 《许昌学院学报》2012,31(2):153-156
在建设节能环保型生态图书馆的必要性的基础上,分别从图书馆的设计、建设和人文环保的角度,阐述了生态图书馆的建设应采取的各种环保措施,旨在提高全社会的节能环保意识,从真正意义上加强生态图书馆的建设.  相似文献   

14.
羌族服饰文化是中国众多民族服饰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它以独特的审美情趣与审美韵味出现在民族文化舞台上。羌族作为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同时也作为许多民族的前身,其服装造型、纹样、色彩等都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羌族服饰图案来源于宗教崇拜思想、生产劳动和娱乐游戏中,这些因素构成了今天羌族服饰的文化状态,体现了目前羌族服饰文化中的稳定性、独特性、民族性和个性化的审美内涵。本文对几个不同地区的羌族服饰形态进行了简单总结,并对其所包含的宗教思想以及历史成因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水资源是目前全球各个国家最关注的问题,且随着人类素质和意识的提高,这将成为一个被永远关注的问题。因为它对人类的生存、社会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本文从建筑给排水的角度出发,对其环保、节能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在建筑物中环保节能的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对建筑给排水系统设计和施工过程当中应该采取的部分相应技术手段做了试探性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羌族婚俗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羌族是我国古老的民族之一,从羌民族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和羌族婚礼的形成及其特征看,羌族婚俗具有其深层的文化内涵:羌族婚俗不光是一种单纯的民俗现象,而且是羌族宗教意识的体现物,民族精神的象征物,民族的人文观念、伦理道德的寄托物。  相似文献   

17.
浅析低碳经济背景下公民节能环保意识的提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全球资源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发展低碳经济成为人类的共同选择。低碳经济不仅仅是政府、企业的事,也是每一个人的事。不断提高公民的节能环保意识,使之在日常行为中注意减少CO2的排放,是实现低碳经济发展目标的必然选择。提高公民的节能环保意识,一是要加大节能宣传力度,在全社会营造节能减排的良好氛围;二是要转变思想观念,倡导低碳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三是要充分发挥社团在公民节能环保意识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人类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生活在功能性、私密性的空间中,藉此来排除大部分来自自然或人为的干扰,但也失去了与自然的亲近和环境的融合,失去了本性所向往的开敞感、生命力和创造性。同时高速度、高效率的紧张工作使人在精神上缺少宁静与和谐,从内心深处产生了对大自然的追求与向往,由此逐渐从不自觉状态进入自觉状态,将自然景观加工浓缩引入室内,形成室内绿化装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